《跳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航行、风平浪静”等12个词语
2.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
3.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4.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
2.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导入,新旧衔接。
《田忌赛马》让我们感受了孙膑的智慧帮助田忌在赛场上取得了胜利,可见智慧在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还能在危难关头让人转危为安,救人性命。请看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跳水》。板书课题,齐读。
二、质疑课题,拓展学生思维。
1.读过课题之后,脑海中浮现哪些问题?
2.交流预设:谁跳水?他为什么要跳水?跳水后有没有上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质疑课题,有利于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对课文有疑问方能深入阅读之中,文字才能跳进学生脑海中。)
三、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1.带着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大声朗读课文,要求:
①遇到生字词要多读几遍,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做个标记;
②课文读过之后,思考问题的答案,并在书上标注一下。
2.同桌交流:
①把课后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②把自己的答案与同桌分享,并听听同桌的意见。
3.教师出示课文字词,检查识记情况,随机正音。
预设:
①学习“肆”,与哪个字相似“律”,组词“纪律”“放肆”,结合语句理解“放肆”的意思: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②“瞄”根据形声字特点,“目”旁与眼睛有关
③出示图片,认识“桅”,读准字音。
④指导书写“艘、钩、逗、帽”,学生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易错的地方并示范书写,学生练写后,展示评价。
4.交流:
①船长的儿子跳水,
②船长逼儿子跳水,
③水手们把他救上了甲板。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角色?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笔在相应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
2.反馈交流:
①板书
水手 取乐 猴子 逗 孩子
船长逼孩子跳水
②用一句话说清楚人物之间发生的事。出示思考题第一题,填空。
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生气、孩子追猴子遇险)——(船长逼孩子跳水)
③可见,全文的写作顺序——是事情发展的顺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呢?全文分为哪几部分?说说每部分的内容。
④同桌相互说一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⑤指名全班交流。教师指导抓住主要内容。
四、课堂总结,激发学习期待。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航行
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水手们在甲板上拿猴子取乐,猴子又去戏弄船长的儿子,孩子为了被猴子抢走的帽子,不知不觉爬上桅杆顶端的橫木,情况十分危险。在紧急关头,船急中生智,逼儿子跳水,使孩子脱离了险境。
船长逼儿子跳水,这种办法好不好呢?下节课再来探讨。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1.抄写字词两遍。
2.课文朗读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指名说说《跳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导入语: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也就是你们现在这个年龄,面对猴子的“刁难”,面对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内心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跳水》
二、默读课文,聚焦孩子的心情。
1.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孩子心情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2.交流预设:
①“孩子吓唬他,朝着他大喊大叫。”生气
②“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去追猴子。”
不是一般地生气,是“恼怒”
③“孩子气急了……去取帽子。”孩子失去了理智,“愤怒”“气愤”
小结:孩子的心情经历怎样的变化?开心——哭笑不得——生气——恼怒——愤怒
3.孩子的心情为什么经历这样的变化呢?快速浏览课文搜索答案。
4.“开心”是因为水手拿猴子取乐,“哭笑不得”是因为猴子摘了他的帽子戴在头上,水手们大笑起来。
5.孩子恼怒是因为——“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可见,水手的笑让孩子的心情不断地变化。
6.孩子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他的行为也在变化,直至不知不觉走上桅杆顶端横木,书上哪些语句写出了孩子的危险?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此时孩子的处境让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岌岌可危、千钧一发、危在旦夕、火烧眉毛……)
7.小结:水手的笑让孩子的心情不断变化,行动上也在不断地变化,最终至于危险的境地,这就是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一作用叫做——推波助澜。(板书:推波助澜)
三、创设情境,体会船长的内心。
1.危难关头,船长出现了,他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教师引导,船长出舱时观察到的情况:一方面是不利的状况,即孩子正心惊胆战地站在横木上,横木下是硬邦邦的甲板;另一方面是有利的条件,即海面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自已手里有枪。
2.同桌交流:此时假如你是船长,会怎样想?怎样才能让孩子化险为夷呢?
3.指名全班交流。
想法:孩子站得这么高,如果摔到甲板上,必死无疑;现在风平浪静,水手们又都在甲板上,只有让孩子跳进水里,才会有线生机,还是用枪逼他跳水吧。
4.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准确判断,让孩子化险为夷。……)
5.谈谈对船长的印象,补充句子。
这是一位(沉着、果断、机智)的船长。
四、结合板书,复述故事。
1.学生观看板书,回顾学习内容。
2.指导讲述故事的关注点: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故事讲完整,能结合猴子和水手的“笑”把孩子的心情变化及其原因说清楚,能抓住船长的言行表达出他处事的沉着、机智和果断。
3.指名学生讲述故事。师生围绕关注点进行点评。
五、布置作业,巩固积累。
回到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