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彭程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彭程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2 20:0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明史·彭程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彭程,字万里,鄱阳人。成化末进士。弘治初,授御史,巡视京城。降人杂处畿甸多为盗,事发则投戚里、奄竖为窟穴。程每先机制之,有发辄得。巡盐两浙,代还,巡视光禄。五年上疏言:“臣适见光禄造皇坛器。皇坛者,先帝修斋行法之所。陛下即位,此类废斥尽,何复有皇坛烦置器?光禄金钱,悉民膏血。用得其当,犹恐病民,况投之无用地。顷李孜省、继晓辈倡邪说,而先帝笃信之者,意在远希福寿也。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帝初无皇坛造器之命,特光禄姑为备。帝得程奏大怒,以为暴扬先帝过,立下锦衣狱。给事中丛兰亦巡视光禄,继上疏论之。帝宥兰,夺光禄卿胡恭等俸,付程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拟赎杖还职。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及朝审,上兴及程罪状。诏兴斩,程及家属戍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奸枉法者何以处之尚书王恕又特疏救。乃减兴死,杖之百,偕妻子戍宾州,程竟无所减。程母李氏年老无他子,叩阙乞留侍养。南京给事中毛珵等亦奏曰:“昔刘禹锡附王叔文当窜远方,裴度以其母老为请,得改连州。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异禹锡。祈少矜怜,全其母子。”不许。子尚随父戍所,遂举广西乡试。明年,帝念程母老,放还。其后,刘瑾乱政,追论程巡盐时稍亏额课,勒其家偿。程死久矣,止遗一孙女。罄产不足,则并女鬻之,行道皆为流涕。
(选自《明史·彭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奸枉法者何以处之/
B.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奸枉法者/何以处之/
C.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奸枉法者何以处之/
D.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奸枉法者/何以处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先秦时指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B.刑部: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主官为尚书。
C.叩阙:扣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受冤屈时,向朝廷进行直接申诉的行为。
D.乡试:明清时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的秋天举行,录取后称秀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程巡视京城,治盗有方。任御史巡视京城时,杂居京城地区投降者多为盗贼,事发后则躲到皇亲或宦官处,他每每占领先机制服盗贼。
B.彭程直言敢谏,体恤民生。在巡视光禄时,他看见光禄制造皇坛器物,于是上疏极力反对,认为不应该把民脂民膏浪费在这种无用的地方。
C.彭程触怒皇帝,几遭处死。皇帝得到彭程奏疏后大怒,认为这是暴露先帝的过错,立即把他投入锦衣卫监狱,欲置他于死地,后将其及家属充军到宾州。
D.彭程备受同情,多被援救。彭程获罪后,尚书彭韶、英国公张懋、尚书王恕、南京给事中毛珵等先后上疏救助,但无济于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异禹锡。祈少矜怜,全其母子。
(2)程死久矣,止遗一孙女。罄产不足,则并女鬻之,行道皆为流涕。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彭程,字万里,鄱阳人。成化末进士。弘治初,授御史,巡视京城。降人杂处畿甸多为盗,事发则投戚里、奄竖为窟穴。程每先机制之,有发辄得。巡盐两浙,代还,巡视光禄。五年上疏言:“臣适见光禄造皇坛器。皇坛者,先帝修斋行法之所。陛下即住,此类废斥尽,何复有皇坛烦置器?光禄金钱,悉民膏血。用得其当,犹恐病民,况投之无用地。顷李孜省、继晓辈倡邪说,而先帝笃信之者,意在远希福寿也。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帝初无皇坛造器之命,特光禄姑为备。帝得程奏大怒,以为暴扬先帝过,立下锦衣狱。给事中丛兰亦巡视光禄,继上疏论之。帝宥兰,夺光禄卿胡恭等俸,付程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拟赎杖还职。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及朝审,上兴及程罪状。诏兴斩,程及家属戍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诈奸枉法者何以处之?”尚书王恕又特疏救。乃减兴死,杖之百,偕妻子戍宾州,程竞无所减。程母李氏年老无他子,叩阚乞留侍养。南京给事中毛埕等亦奏曰:“昔刘禹锡附王叔文当窜远方,裴度以其母老为请,得改连州。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异禹锡。祈少矜怜,全其母子。”不许。子尚随父戍所,遂举广西乡试。明年,帝念程母老,放还。其后,刘瑾乱政,追论程巡盐时稍亏额课,勒其家偿。程死久矣,止遗一孙女。罄产不足,则并女鬻之,行道皆为流涕。
(选自《明史·彭程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
B.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
C.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
D.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昀一项是()
A.御史:先秦时指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B.刑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法律、刑狱等。
C.朝审:明清时对于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由三法司以及中央重要官员进行会审。
D.乡试:明清时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的秋天举行,录取后称秀才。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程巡视京城,治盗有方。任御史巡视京城时,杂居京城地区的投降者多为盗贼,事发后则躲到皇亲或宦官处,他每每占领先机制服盗贼。
B.彭程直言敢谏,体恤民生。在巡视光禄时,他看见光禄制造皇坛器物,于是上疏极力反对,认为不应该把民脂民膏浪费在这种无用的地方。
C.彭程触怒皇帝,几遭处死。皇帝得到彭程奏疏后大怒,认为这是暴露先帝的过错,立即把他投入锦衣卫监狱,欲置他于死地,后将其充军。
D.彭程备受同情,多被援救。彭程获罪后,给事中丛兰、尚书彭韶、英国公张懋、尚书王恕、南京给事中毛理等先后上疏救助,但无济于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彭程,字万里,鄱阳人。成化末进士。弘治初,授御史,巡视京城。降人杂处畿甸多为盗,事发则投戚里、奄竖为窟穴。程每先机制之,有发辄得。巡盐两浙,代还,巡视光禄。五年上疏言:“臣适见光禄造皇坛器。皇坛者,先帝修斋行法之所。陛下即住,此类废斥尽,何复有皇坛烦置器?光禄金钱,悉民膏血。用得其当,犹恐病民,况投之无用地。顷李孜省、继晓辈倡邪说,而先帝笃信之者,意在远希福寿也。今二人已伏重辟,则祸患之来,二人尚不能自免,岂能福寿他人?倘陛下果有此举,宜遏之将萌,如无,请治所司逢迎罪。”帝初无皇坛造器之命,特光禄姑为备。帝得程奏大怒,以为暴扬先帝过,立下锦衣狱。给事中丛兰亦巡视光禄,继上疏论之。帝宥兰,夺光禄卿胡恭等俸,付程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拟赎杖还职。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及朝审,上兴及程罪状。诏兴斩,程及家属戍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合疏言:“兴所毙多罪犯,不宜当以死。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奸枉法者何以处之?”尚书王恕又特疏救。乃减兴死,杖之百,偕妻子戍宾州,程竞无所减。程母李氏年老无他子,叩阙乞留侍养。南京给事中毛埕等亦奏曰:“昔刘禹锡附王叔文当窜远方,裴度以其母老为请,得改连州。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异禹锡。祈少矜怜,全其母子。”不许。子尚随父戍所,遂举广西乡试。明年,帝念程母老,放还。其后,刘瑾乱政,追论程巡盐时稍亏额课,勒其家偿。程死久矣,止遗一孙女。罄产不足,则并女之,行道皆为流涕。
(选自《明史·彭程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
B.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
C.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
D.帝欲置之死/命系之/韶等复疏救程/子尚三上章乞代父死/终不听/是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亦坐酷刑系狱。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先秦时指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B.叩阙:扣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受冤屈时,在皇宫外叩击宫门向朝廷申诉的行为。
C.乡试:明清时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的秋天举行,录取后称秀才。
D.论:此处意为判罪、判决,文中“不宜当以死”中的实词“当”,也应取此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程巡视京城,治盗有方。任御史巡视京城时,杂居京城地区的投降者多为盗贼,事发后则躲到皇亲或宦官处,他每每占领先机制服盗贼。
B.彭程直言敢谏,体恤民生。在巡视光禄时,他看见光禄制造皇坛器物,于是上疏极力反对,认为不应该把民脂民膏浪费在这种无用的地方。
C.彭程触怒皇帝,几遭处死。皇帝得到彭程奏疏后大怒,认为这是暴露先帝的过错,立即把他投入锦衣卫监狱,欲置他于死地,后将其充军。
D.彭程备受同情,多被援救。彭程获罪后,给事中丛兰、尚书彭韶、英国公张懋、尚书王恕、南京给事中毛理等先后上疏救助,但无济于事。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程用谏为职,坐此戍边,则作奸枉法者何以处之?
(2)陛下圣德,非唐中主可比,而程罪亦异禹锡。祈少矜怜,全其母子。
参考答案:
1、C本题中,“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是“合疏言”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A、B;
“兴所毙”的宾语为“罪犯”,所以在“罪犯”后断开,排除D。
整句话的翻译为: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人联合上疏说:“李兴所杀的多为罪犯,不应判处死刑。彭程进谏是他的职责,因此充军到边疆,那么干了坏事破坏法律的人拿什么处罚他们呢?”
2.D“乡试……录取后称秀才”错误,应是称“举人”。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
3.C“后将其及家属充军到宾州”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程及家属戍隆庆”“尚书王恕又特疏救。乃减兴死,杖之百,偕妻子戍宾州,程竟无所减”分析可知,彭程及家属充军到隆庆,而李兴充军到宾州。
4.(1)陛下的圣明德行,不是唐朝中等才德的皇帝可以相比的,而彭程的罪也不同于刘禹锡。请求稍微加以怜悯,保全他们母子。
(2)彭程死了很久,只留下一个孙女。用尽家产不够偿还,就把孙女一并卖了,过路人都为他家的遭遇流泪。
参考译文:
彭程,字万里,鄱阳人。成化末年考中进士。弘治初年,授任御史,巡视京城。投降的人杂居京城地区大多成为盗贼,事情被发现就投靠皇亲国戚、宦官小人,把他们的家当作巢穴。彭程每次先占有利时机制服他们,有人告发就能抓到。到两浙巡察盐政,轮换回朝,巡视光禄。弘治五年上奏疏说:“臣恰巧看见光禄制造皇坛器物。皇坛,是先帝供斋饭做法事的地方。陛下即位这类活动全部废除,为什么又有皇坛烦劳置办器物 光禄的金钱,全部都是民脂民膏。用到恰当的地方,还恐怕伤害百姓,何况投放到无用的地方。不久前李孜省、继晓之流提倡邪说,而先帝深信他们的言论,心想长久地求得幸福长寿。现在二人已依法处死,那么灾祸的来临,二人尚且不能自己幸免,怎能使他人幸福长寿。倘若陛下真有这方面的举动,应当在将要发生时止。如果没有,请求以讨好奉承的罪行惩治有关官员。”皇帝开始时没有在皇坛制造器物的命令,只是光禄暂且作准备。皇帝得到彭程的奏疏非常生气,认为这是暴露显扬先帝的过错,即把他投入锦衣卫监狱。给事中丛兰也巡视光禄,接着上疏议论这件事。皇帝宽恕了丛兰,剥夺了光禄卿胡恭等俸禄,把彭程交付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人打算杖责赎罪恢复官职。皇帝想要置他于死地,命令拘押他。彭韶等人再次上疏救助,彭程的儿子彭尚多次上奏章乞求代父受死,最终没有允许。此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也因施用酷刑被关在监狱。等到朝审,呈上李兴及彭程的罪状。诏令李兴斩首,彭程及家属充军到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人联合上疏说:“李兴所杀的多为罪犯,不应判处死刑。彭程进谏是他的职责,因此充军到边疆,那么干了坏事破坏法律的人拿什么处罚他们呢 ”尚书王恕又专门上疏救助。于是减免李兴死罪,杖责一百,带着妻儿充军到宾州,彭程最终没有减免。彭程的母亲李氏年老没有别的儿子,到朝廷叩拜乞求留下彭程奉养自己。南京给事中毛珵等人也上奏说:“昔日刘禹锡依附王叔文本应流放远方,裴度以他母亲年老为由奏请,得以改放连州。陛下圣德,不是唐朝中等才德的皇帝可以相比的,而彭程的罪也不同于刘禹锡。请求稍微加以怜悯,保全他们母子。”不同意。儿子彭尚随父亲到戍所,后来考中广西乡试。第二年,皇帝考虑到彭程母亲年老,放他回京。后来,刘瑾扰乱朝政,追查彭程巡盐时稍微亏欠定额税,勒令他家偿还。彭程死了很久,只留下一个孙女。用尽家产不够偿还,就把孙女一并卖了,过路人都为他家的遭遇流泪。
5、B句子可以翻译为:现在二人已依法处死,那么灾祸的来临,二人尚且不能自己幸免,怎能使他人幸福长寿。倘若陛下真有这方面的举动,应当在将要发生时阻止。如果没有,请求惩治有关官员讨好奉承的罪行。”
“伏”是动词,宾语是“重辟”,即“极刑,死罪”,至此主谓宾俱全,结构完整,在“重辟”后断开,这就排除CD两项;“不能自免”的主语是“二人”,而前面一句的主语是“祸患”,这是两个独立的句子,故应在“二人”前面断开,排除A项。
6、D.“乡试……录取后称秀才”错误,乡试录取后应是称“举人”。
故选D。
7、D.“给事中丛兰……等先后上疏救助”错误,从文中来看,文中说的是“给事中丛兰亦巡视光禄,继上疏论之”,由此可知,给事中丛兰上疏并非是救助彭程,而是继续议论光禄造皇坛器之事。
参考译文:
彭程,字万里,鄱阳人。成化末年考中进士。弘治初年,授任御史,巡视京城。投降的人杂居京城地区大多成为盗贼,事情被发现就投靠皇亲国戚、宦官小人作为巢穴。彭程每次先占有利时机制服他们,有人告发就能抓到。到两浙巡察盐政,轮换回朝,巡视光禄。弘治五年上奏疏说:“臣恰巧看见光禄制造皇坛器物。皇坛,是先帝供斋饭做法事的地方。陛下即位,这类活动全部废除,为什么又有皇坛烦劳置办器物?光禄的金钱,全部都是民脂民膏。用到恰当的地方,还恐怕伤害百姓,何况投放到无用的地方。不久前李孜省、继晓之流提倡邪说,而先帝深信他们的言论,心想长久地求得幸福长寿。现在二人已依法处死,那么灾祸的来临,二人尚且不能自己幸免,怎能使他人幸福长寿。倘若陛下真有这方面的举动,应当在将要发生时阻止。如果没有,请求惩治有关官员讨好奉承的罪行。”皇帝开始时没有在皇坛制造器物的命令,只是光禄暂且作准备。皇帝得到彭程的奏疏非常生气,认为这是暴露显扬先帝的过错,立即把他投入锦衣卫监狱。给事中丛兰也巡视光禄,接着上疏议论这件事。皇帝宽恕了丛兰,剥夺了光禄卿胡恭等俸禄,把彭程交付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人打算杖责赎罪恢复官职。皇帝想要置他于死地,命令拘押他。彭韶等人再次上疏救助,彭程的儿子彭尚多次上奏章乞求代父受死,最终没有允许。此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也因施用酷刑关在监狱。等到朝审,呈上李兴及彭程的罪状。诏令李兴斩首,彭程及家属充军到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人联合上疏说:“李兴所杀的多为罪犯,不应判处死刑。彭程进谏是他的职责,因此充军到边疆,那么干了坏事破坏法律的人拿什么处罚他们呢?”尚书王恕又专门上疏救助。于是减免李兴死罪,杖责一百,带着妻儿充军到宾州,彭程最终没有减免。彭程的母亲李氏年老没有别的儿子,到朝廷叩拜乞求留下彭程奉养自己。南京给事中毛珵等人也上奏说:“昔日刘禹锡依附王叔文本应流放远方,裴度以他母亲年老为由奏请,得以改放连州。陛下圣德,不是唐朝皇帝可以相比的,而彭程的罪也不同于刘禹锡。请求稍微加以怜悯,保全他们母子。”不同意。儿子彭尚随父亲到戍所,后来考中广西乡试。第二年,皇帝考虑到彭程母亲年老,放他回京。后来,刘瑾扰乱朝政,追查彭程巡盐时稍微亏欠定额税,勒令他家偿还。彭程死了很久,只留下一个孙女。用尽家产不够偿还,就把孙女一并卖了,过路人都为他家的遭遇流泪。
8、B“欲置之死”“命”的主语应该是“帝”,两者之间应该断开,排除A项。“疏”是上疏的意思,主语是“韶等”,“救”的宾语是“程”,结合句意内容分析,“程”“子”之间应该断开,排除C项、D项。句意:皇帝想要置他于死地,命令拘押他。彭韶等人再次上疏救助,彭程的儿子彭尚多次上奏章乞求代父受死,最终没有允许。此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也因施用酷刑关在监狱。
9.C“录取后称秀才”不正确,应是称“举人”。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10.D“给事中丛兰……上疏救助”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帝初无皇坛造器之命,特光禄姑为备。帝得程奏大怒,以为暴扬先帝过,立下锦衣狱。给事中丛兰亦巡视光禄,继上疏论之”分析可知,给事中丛兰上疏并非是救助彭程,而是继续议论光禄造皇坛器之事。
11.(1)彭程以进谏为职责,却因此被充军到边疆,那么干了坏事破坏法律的人拿什么处罚他们呢?
(2)陛下的圣明德行,不是唐朝中等才德的皇帝可以相比的,而彭程的罪也不同于刘禹锡。请求稍微加以怜悯,保全他们母子。
参考译文:
彭程,字万里,鄱阳人。成化末年考中进士。弘治初年,授任御史,巡视京城。投降的人杂居京城地区大多成为盗贼,事情被发现就投靠皇亲国戚、宦官小人作为巢穴。彭程每次先占有利时机制服他们,有人告发就能抓到。到两浙巡察盐政,轮换回朝,巡视光禄。弘治五年上奏疏说:“臣恰巧看见光禄制造皇坛器物。皇坛,是先帝供斋饭做法事的地方。陛下即位,这类活动全部废除,为什么又有皇坛烦劳置办器物?光禄的金钱,全部都是民脂民膏。用到恰当的地方,还恐怕伤害百姓,何况投放到无用的地方。不久前李孜省、继晓之流提倡邪说,而先帝深信他们的言论,心想长久地求得幸福长寿。现在二人已依法处死,那么灾祸的来临,二人尚且不能自己幸免,怎能使他人幸福长寿。倘若陛下真有这方面的举动,应当在将要发生时阻止。如果没有,请求惩治有关官员讨好奉承的罪行。”皇帝开始时没有在皇坛制造器物的命令,只是光禄暂且作准备。皇帝得到彭程的奏疏非常生气,认为这是暴露显扬先帝的过错,立即把他投入锦衣卫监狱。给事中丛兰也巡视光禄,接着上疏议论这件事。皇帝宽恕了丛兰,剥夺了光禄卿胡恭等俸禄,把彭程交付刑部定罪。尚书彭韶等人打算杖责赎罪恢复官职。皇帝想要置他于死地,命令拘押他。彭韶等人再次上疏救助,彭程的儿子彭尚多次上奏章乞求代父受死,最终没有允许。此时巡按陕西御史嵩县李兴也因施用酷刑关在监狱。等到朝审,呈上李兴及彭程的罪状。诏令李兴斩首,彭程及家属充军到隆庆。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懋等人联合上疏说:“李兴所杀的多为罪犯,不应判处死刑。彭程进谏是他的职责,因此充军到边疆,那么干了坏事破坏法律的人拿什么处罚他们呢?”尚书王恕又专门上疏救助。于是减免李兴死罪,杖责一百,带着妻儿充军到宾州,彭程最终没有减免。彭程的母亲李氏年老没有别的儿子,到朝廷叩拜乞求留下彭程奉养自己。南京给事中毛珵等人也上奏说:“昔日刘禹锡依附王叔文本应流放远方,裴度以他母亲年老为由奏请,得以改放连州。陛下圣德,不是唐朝皇帝可以相比的,而彭程的罪也不同于刘禹锡。请求稍微加以怜悯,保全他们母子。”不同意。儿子彭尚随父亲到戍所,后来考中广西乡试。第二年,皇帝考虑到彭程母亲年老,放他回京。后来,刘瑾扰乱朝政,追查彭程巡盐时稍微亏欠定额税,勒令他家偿还。彭程死了很久,只留下一个孙女。用尽家产不够偿还,就把孙女一并卖了,过路人都为他家的遭遇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