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全册、选择性必修二第一至三章;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
B.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
2.如图所示为针刺引起的缩手反射活动中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反射活动的反射弧上兴奋进行双向传导、单向传递
B.图中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由膜外大量Na+内流所致
C.图中ae段Na+和K+进行跨膜运输均不消耗能量
D.从针刺手指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可视为另一个反射活动
3.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部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射弧中,a属于效应器,e属于感受器
B.由a→b→c→f→g完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C.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脊髓产生尿意
D.f受损时排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但仍有反射存在
4.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释放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
①水盐调节紊乱 ②体温调节紊乱 ③性腺发育迟缓 ④生长发育迟缓 ⑤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④⑤
5.受到惊吓刺激时,人体短时间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出现应激反应。下图表示人体肾上腺髓质细胞内酪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合成肾上腺素的简化过程。下列与肾上腺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摄食富含酪氨酸食物,机体才能合成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后须经过加工才有生物活性
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控
D.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肾上腺髓质细胞内肾上腺素的合成过程会增强
6.2022 年 12 月 4 日 20 时 09 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宇航员进入太空后,由于脱离了地心引力,血液上浮, 头部血量增加。机体误认为身体中水量过多,从而引起身体排尿增加造成脱水。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脱水后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B.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先增加后减少
C.失重引起的机体脱水可能会造成内环境稳态失调
D.脱水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调节,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恢复正常
7.中国的“种痘之术”开创了人类天花病(天花病毒引起的疾病)预防之先河。清代《种痘新法》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痘苗进入人体是一个免疫治疗的过程
B.种痘成功后可以预防牛痘病毒感染
C.痘苗的选育过程相当于病毒减毒
D.种痘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可终身防御
8.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为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D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和细胞丁都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
B.A为细胞因子,细胞丙与机体二次免疫反应有关
C.D为抗体,其能特异性识别并裂解膀胱癌细胞
D.给肿瘤患者直接移植T淋巴细胞可增强其免疫力
9.新冠病毒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如图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①为抗原呈递细胞,将病毒抗原摄取并处理后呈递给细胞②
B.细胞②为辅助性T细胞,被抗原活化后能分泌细胞因子
C.细胞③接受抗原刺激并获得来自细胞②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而被活化
D.细胞⑤为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新冠病毒抗原时快速增殖分化为细胞④
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吲哚丁酸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蛋白质
B.植物激素既可直接参与代谢,又可调控基因组的表达
C.在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性地,但仍可发生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完全是由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所致
11.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农业生产实践中,与植物激素调节直接相关的是( )
A.秸秆还田 B.间作套种 C.水旱轮作 D.尿泥促根
12.甲、乙是某一自然群落中两个不同的种群,a、b、c是两者的食物来源,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甲、乙生态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以c为食物来源的个体更难以在该环境中生存
B.图中变化前后甲、乙种群的生态位均有重叠
C.图中变化前后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D.图中变化过程中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均发生了改变
13.高原鼠兔和鼢鼠是我国甘南草原上的优势鼠种,二者均为植食性动物,有共同的天敌。在野外收集天敌动物的粪便进行调查,结果如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天敌 在天敌动物的食物中出现的频度(%)
高原鼠兔 鼢鼠
赤狐 100 87
艾虎 96 73
香鼬 100 0
A.鼢鼠在该生态系统食物网处于第二营养级
B.赤狐、艾虎和香鼬之间存在生态位的重叠
C.艾虎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香鼬的种群数量不受鼢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14.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植食性昆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杂草和水稻都是生产者
B.鸭与植食性昆虫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和捕食
C.鸭控制植食性昆虫可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鸭粪作肥料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15.下图为某草原能量流动示意图,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2.50×108J·m-2·a-1,肉食性动物甲同化能量为2.75×107J·m-2·a-1,①和②是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生态系统的“基石”,②是分解者
B.X是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①散失的能量最多
C.肉食性动物甲属于三级消费者,由草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1%
D.肉食性动物乙的数量降低时,一段时间内肉食性动物甲的数量上升,草食性动物的数量下降
16.农业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生产实践经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能量流向植物,促进粮食增产
B.“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玉米和大豆间作,可以促进增产
C.“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作物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应合理灌溉
D.“稻子出在犁头上,勤耕深耕长得壮”——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17.某地土壤和水体中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会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
B.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
C.甲、乙、丙的存在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18.九翅豆蔻花色晶莹剔透、花形精美,长而扁平的雌蕊花柱基部下方有簇生的短雄蕊。早上花刚刚开放,花粉成熟时,蜜蜂沿着黄色斑纹进入花中吸食花蜜、采集花粉,此时花的柱头却向上反卷,远离蜜蜂拜访的通道;午后花蜜减少、花粉也已被上午拜访的蜜蜂带走,上卷的花柱则逐渐向下弯曲,柱头进入蜜蜂拜访的通道。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早上和午后的花分别相当于雄花和雌花
B.花的黄色斑纹向蜜蜂传递的信息为物理信息
C.花柱运动有利于增加子代的遗传多样性
D.花柱运动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突变
19.使用再生水作为补给水源,可解决水资源需求难题,但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圆明园以多种沉水植物为主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取得良好效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湖中心到湖岸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N和P被沉水植物吸收后,可用于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C.需定期收割沉水植物,以避免大量繁殖后死亡导致二次污染
D.通过沉水植物修复水体,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0.上世纪50年代,浙江人民在建德新安江下游建了新安江大坝,新安江水流入淳安盆地,蓄水完成后,就形成了千岛湖水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始完成蓄水与现在的千岛湖的生物种类、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初生演替的结果
B.千岛湖底泥中沉积的有机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
C.相较于千岛湖水体环境,库区的岛屿上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
D.维持千岛湖水库水域生态系统的稳态,需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及信息的传递
二、综合题(4小题,共60分)
21.(每空2分,16分)剧烈运动时,人体大量出汗需进行渗透压自稳调节,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需通过调节维持自稳。同时机体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及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出现应激性调节。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剧烈运动时人体的部分调节
信号分子 乳酸 抗利尿激素 ____①__、神经递质、胰岛素等 神经递质及____②___ 神经递质
靶器官(细胞)或作用物质 主要缓冲物质为__③___离子 作用于___④__ 胰岛A细胞 甲状腺 肾上腺
调节结果及意义 pH自稳 渗透压自稳 升高血糖浓度,为组织细胞提供__⑤____ 提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促进___⑥____,增大能量供给 心脏供血增加,血压升高。加快血液循环,供给组织细胞____⑦__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____⑧___
22.(每空2分,22分)卡塔尔世界杯于2022年11月正式开幕,来自六大洲的32支球队汇聚卡塔尔,为全球球迷带来64场足球盛宴,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球迷们欢呼、呐喊,热情奔放近乎疯狂的行为充斥着赛场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足球划出的弧线,惊喜、惋惜、狂欢、绝望等不断写在球迷的脸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足球比赛开始前,运动员会有一些紧张的表现,如呼吸紧促、心跳加快等,这是_______调节的结果,人在剧烈运动时,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导致动脉血压上升,此时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肠胃蠕动。
(2)运动中出现脸红、出汗多的主要原因是热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纤维将信号传递至______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引起______,从而增加散热。运动员流汗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和Na+,此时_____释放的_______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同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_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以维持了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3)足球运动员从接球到完成准确射门这一反射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_______;该过程中一系列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训练,说明人脑具有_______的功能。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和球迷们心情依然兴奋,久久不能平息的原因是体液调节具有______的特点。
23.(每空2分,10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此曲线无K值;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 (写2个即可)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
(3)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如果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那么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是 。
(4)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30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物易脱落,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 。
24.(每空2分,12分)“一鲸落,万物生”。鲸落就是鲸鱼死亡后沉入海底直至消失的过程。2020年4月中科院“深海勇士号”在我国南海首次发现一个长约3m的鲸落。
(1)鲸落的第一个阶段,被称为移动清道夫阶段,即鲨鱼和螃蟹等食腐动物清除鲸鱼的软组织。该阶段中鲨鱼和螃蟹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2)鲸落的第二阶段为机会主义者阶段,蜗牛和蠕虫等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利用鲨鱼等的剩余食物,在鲸落周围的沉积物中定居下来,并在鲸骨上或鲸骨内清除剩余的残留物。该阶段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
(3)鲸落的第三阶段是化能自养阶段,鲸骨腐烂时产生硫化氢,硫化菌可以利用水中溶解的氧将硫化氢氧化,转化为能量来源,供自身生长与繁殖。硫化菌转化成的SO42-可用于合成某些生物大分子如____________。该阶段与前两阶段的显著不同表现在____________。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中硫细菌属于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D 6.B 7.C 8.B 9.C 10.C
11.D 12.C 13.D 14.D 15.C 16.A 17.C 18.D 19.B 20.B
21. ① 血糖 ②促甲状腺激素(TSH) ③HCO3- ④肾小管、集合管 ⑤更多能源物质 ⑥物质的氧化分解 ⑦更多O2及营养物质 ⑧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2.(1) 神经—体液 交感 抑制
(2)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多 垂体 抗利尿 醛固酮
(3) 大脑皮层 学习和记忆 (4)作用时间长
23.(1)食物、天敌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2分)
(3)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 (4)200 小
24.(1)分解者
(2)鲸遗体残骸中有机物所含有的能量
(3) 蛋白质 该阶段的硫化菌属于生产者(出现了生产者,或出现了自养型生物)
(4) 生产者 硫细菌能利用一些无机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