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教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比例教案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4-21 17:5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比例
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50页例1、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一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探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之积”的过程,使之更好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小黑板,扑克牌10张(2~10以及A),圆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一辆汽车4时行160kM,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多少 这个比表示什么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12∶16 34∶18 4.5∶2.7 10∶6
教师:同学们发现4.5∶2.7和10∶6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果是一样的,说明了什么?(这两个比相等。)这两个比你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能。)请同学们用等号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这节课我们在比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揭示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探究比例的意义
小黑板出示例1:两组同学同时在操场探讨竹竿长与影子长之间的规律。列表如下:
竹竿长 2m 6m ……
影子长 3m 9m ……
教师:观察上表,你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并求出比值。把这些比都写出来。
学生讨论并写出比,完成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展示,教师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比在黑板上板书。
教师:观察这些比,哪些能用等号连接?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9∶6,6∶2=9∶3……=……
教师:这些都是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
教师:2∶9和3∶6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学生说出“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再判断2∶5和80∶200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第50页的课堂活动。
3.认识比例的各部分
教师:在一个比例里,有四个数,这四个数分别叫什么名字?同学们看看书就明白了。
指导学生看书后汇报。
教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3∶2=9∶6和=的内项和外项。
学生找出后,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要求学生找出刚才自己说的几个比例的内项和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在比例里,靠近等号的两个数是内项,剩下的两个数是外项;如果写成分数形式,那么可以用交叉的方法找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4.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探究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比例的一个秘密,就是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比例还有一个秘密,你们愿意去寻找吗?(愿意)你们任意找一个比例,把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分别乘起来,又可以发现什么?
学生初步发现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后,教师提醒学生:是不是每个比例都有这个规律,多找几个比例试一试,如果把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它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教师:同学们通过多个比例的探究,发现它们都有这个规律。你能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这个规律吗?
指导学生归纳后,教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5.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教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请同学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一下,0.4∶25能否和1.2∶75组成比例?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0.4×75=25×1.2,所以0.4∶25和1.2∶75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提高
(1)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讨论后指名说: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有四项。
(2)在6∶5=30∶25这个比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3)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2,3,4和6
四、教学小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五、作业布置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题。
要求:第(1)小题用比的意义来判断,第(2)小题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第(3),(4)小题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判断。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2题,教师订正。
课后反思:
第2课时:解比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例3,练习十一3~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建立解比例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比例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取个别学生的答案展示。
(3)填空。
3.6∶9=2.4∶6 ( )×( )=( )×( )。
二、导入新课
教师: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
14∶21=2∶( ) 1.25∶( )=2.5∶4
教师:在一个比例式中,共有四项,如果已知其中的任何三项,要能很快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就要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教师:像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意三项,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同学们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求出34∶12=X∶49中X的值吗?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流。交流中既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把比看做除法,那么34∶12=X∶49就可以转化成34÷12=X÷49,学生就可以运用原来学习解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34∶12=X∶49转化成12X=34×49来解。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下面请一个同学回答,你把34∶12=X∶49转化成12X=34×49来解,根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2.巩固练习
教师: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乘法等式来解吗?在黑板上出示:
3∶4=X∶2 14∶13=9∶X X∶8=12∶32
学生解答,抽取几个学生的作业展示,并集体订正。
3.教学“试一试”
出示:解比例 =
教师:这个比例和前面几个比例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指出它的内项和外项。像这样的分数形式的比例,同学们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吗?想一想,怎样解?
学生讨论并解答,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求出X的值。
教师:解分数形式的比例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用交叉法找出比例中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验算,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3题。
(2)讨论完成练习十一的第4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做:这道题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道题是知道两个积相等,如果我们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内项,那么右边两个数就应当作为比例的外项,这样就可以写出比例式了。如果我们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外项,那么右边两个数就应当作为比例的内项,也可以写出比例式。
学生自己写出比例式,小黑板显示:
如果把6,1.2作为外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
6∶X=3.6∶1.2 6∶3.6=X∶1.2
1.2∶X=3.6∶6 1.2∶3.6=X∶6
如果把6,1.2作为内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
X∶6=1.2∶3.6 X∶1.2=6∶3.6
3.6∶6=1.2∶X 3.6∶1.2=6∶X
教师:写比例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才能写出所有的比例式,即不重复又不遗漏。
五、教学小结
(1)什么叫解比例?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一般方法。
①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方程。
②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3)这节课你运用了哪些学习的方法?还有哪些问题?
六、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的第5、6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