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预测试题
数学试卷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与复数对应的点的距离是( ).
A.1 B. C.2 D.
3.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用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称为“高斯函数”,例如:,.已知数列满足,,,若,为数列的前n项和,则( )
A. B. C. D.
4.如图1所示,抛物面天线是指由抛物面(抛物线绕其对称轴旋转形成的曲面)反射器和位于焦点上的照射器(馈源,通常采用喇叭天线)组成的单反射面型天线,广泛应用于微波和卫星通讯等领域,具有结构简单、方向性强、工作频带宽等特点.图2是图1的轴截面,A,B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F是抛物线的焦点,∠AFB是馈源的方向角,记为,焦点F到顶点的距离f与口径d的比值称为抛物面天线的焦径比,它直接影响天线的效率与信噪比等.如果某抛物面天线馈源的方向角满足,,则其焦径比为( )
A. B. C. D.
5.在计算机的算法语言中有一种函数叫做取整函数 (也称高斯函 数),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 例如 :. 取整函数在科学和工程上有广泛应用. 下面的程序框图是与取整函数有关的求和问题, 若输入的的值为 64 , 则输出的值是( )
A.21 B.76 C.264 D.642
6.如图,在正方体中,M,N分别为A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
B.
C.直线MN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60°
D.异面直线MN与所成的角为45°
7.将数列中的所有项排成如下数阵:
……
已知从第二行开始每一行比上一行多两项,第一列数……,成等差数列,且.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构成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下列结论错误的为( )
A. B.
C.位于第85列 D.
8.某中学为庆祝建校80周年,学校将举办校庆文艺演出,文艺演出含有节目,等15个节目,甲、乙两位同学都将参演节目,中的一个,假设甲参加节目,的概率分别为,乙参加节目,的概率分别为,且甲乙两人参加节目相互独立,若事件表示甲乙两人参加同一个节目,事件表示两人都参加节目,则( )
A. B. C. D.
9.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椭圆的上顶点为,且,曲线和椭圆有相同焦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为曲线与的一个公共点,若,则( ).
A. B. C. D.
10.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用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称为“高斯函数”,例如:.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值域是( )
A. B. C. D.
11.已知函数的定域为,图象恒过点,对任意,当时,都有,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12.已知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表面积为,A,B,C三点均在以O为球心得球面上, Q为球面上一点,下列结论正确得是( )
A.球O的半径为
B.三棱锥的内切球半径为
C.的取值范围为
D.若平面ABC,则异面直线AC与Q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在区间 上随机取一个实数,则使得直线与圆有公共点的概率为________
14.下列四个命题:
①直线的斜率,则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②直线与过,两点的线段相交,则或
③直线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④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或;
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5.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的图象,若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与,若,则实数a=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
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在中,角所对的边长分别为.
(1)若,求的面积;
(2)是否存在正整数a,使得为钝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8.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中,为边的中点,过作于.把沿翻折至的位置,连接 .
(1)为边的一点,若,求证:平面;
(2)当四面体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19.某地经过多年的环境治理,已将荒山改造成了绿水青山.为估计一林区某种树木的材积量,随机选取了10棵这种树木,测量每棵树的根部横截面积(单位:)和材积量(单位:),得到如下数据:
样本号i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和
根部横截面积 0.04 0.06 0.04 0.08 0.08 0.05 0.05 0.07 0.07 0.06 0.6
材积量 0.25 0.40 0.22 0.54 0.51 0.34 0.36 0.46 0.42 0.40 3.9
由散点图知根部横截面积与材积量线性相关,并计算得.
(1)估计该林区这种树木平均一棵的根部横截面积与平均一棵的材积量;
(2)求该林区这种树木的根部横截面积与材积量的回归直线方程;
(3)现测量了该林区2500棵这种树木的根部横截面积,并得到这些树木的根部横截面积总和为.利用(2)中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估计这些树木的总材积量.
附:回归直线方程的斜率,截距.
20.已知A,B是椭圆上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两点,点,连结DA并延长交C于点M,连结DB交C于点N.
(1)若A为线段DM的中点,求点A的坐标;
(2)设,的面积分别为,若,求线段OA的长.
21.已知函数,其中.
(1)若的图象在处的切线过点,求a的值;
(2)证明:,,其中e的值约为2.718,它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3)当时,求证:有3个零点,且3个零点之积为定值.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中,以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普通方程;
(2)在平面直角坐标中,若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求证:成等差数列.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1)已知a,b,c,d均为正数.求证:
(2)已知.求证:<的充要条件为x>y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补集的运算求出,再由并集的运算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故选:B.
2.C
【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化简后,利用复数差的模求解.
【详解】,
,即复数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2,
故选:C
3.C
【分析】运用构造法可得为等比数列,再运用累加法可得通项公式,进而求得通项公式,再运用裂项相消求和可得结果.
【详解】由,得.又,所以数列构成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又,,…,,
叠加可得,
即,
所以.
又因为满足上式,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即,所以.
故.
所以.
故选:C.
4.C
【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根据,解得与的关系,即可得出.
【详解】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解得,
由于,得或(舍)
又,化为:,
解得或(舍)
.
故选:C.
5.C
【分析】根据给定的程序框图,分析i的最大取值,再利用高斯函数的意义计算作答.
【详解】初始值,输入,当时,总是执行“是”,并且当时,进入循环体,,
计算并进入判断框,不等式不成立,退出循环,输出,
而,,即1有2个;,即2有4个;
,即3有8个;,即4有16个;
,即5有32个;,6有1个,
所以.
故选:C
6.C
【分析】取棱中点,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推理判断A;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推理判断B;求出线面角、线线角判断CD作答.
【详解】在正方体中,取棱中点,连接,
因为M,N分别为AC,的中点,则,
因此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平面,
平面,所以平面,A正确;
因为平面,则,所以,B正确;
显然平面,则是与平面所成的角,又,
有,由于,所以直线MN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C错误;
因为,,则是异面直线MN与所成的角,显然,D正确.
故选:C
7.C
【分析】分析所给数阵的特点,计算出数阵第一列对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正确;分析计算的表达式,比较可得B正确;通过计算可知位于数阵第行第86列,故C错误;位于数阵第行第个数,代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得D正确.
【详解】将等差数列,,,,…,记为,则公差,
所以,,故A正确;
因为,,故B正确;
第行的项数,第行的项数,,第行的项数,构成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第行有项,前行有项,
因为,而,则位于第行从左边数第项,即位于第列,故C错误;
,故D正确.
故选:C.
8.B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出,再利用条件概率公式求解作答.
【详解】依题意,,,
所以.
故选:B
9.B
【分析】根据.可得,可得,设,.可得,根据余弦定理化简,利用离心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详解】如图所示,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半焦距为.
∵椭圆的上顶点为,且.
∴,∴,∴.∴.
不妨设点在第一象限,设,.
∴,.∴.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两边同除以,得,解得:.
对选项A,,故A错误,
对选项B,,故B正确,
对选项C,D,,故C,D错误.
故选:B
10.B
【分析】方法一:利用分离常数及指数函数的性质,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及高斯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方法二: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结合高斯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方法一:函数,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即.
当时,;
当时,.
故的值域为.
故选:B.
方法二:由,得.
因为,所以,解得.
当时,;
当时,.
所以的值域为.
故选:B.
11.B
【解析】由,设,得到,令,然后将不等式,转化为,利用的单调性求解.
【详解】因为,不妨设,
则,
令,在R上递增,
又,
所以不等式,
即为,
即,
所以,
则,
解得 ,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关键是由,构造函数,利用其单调性得解.
12.ABD
【分析】设G,H,,分别为BC,AB,AQ的中点,为的中心,求出,故选项A正确;求出三棱锥的内切球半径为,故选项B正确;,故选项C错误;求出异面直线AC与Q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选项D正确.
【详解】解:设G,H,,分别为BC,AB,AQ的中点,为的中心,
,故选项A正确;
设三棱锥的内切球半径为, ,,,故选项B正确;
,故选项C错误;
,,所以异面直线AC与QB所成角就是或其补角.
因为,,.
,
所以异面直线AC与Q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选项D正确.
故选:ABD.
13.##0.5
【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求得的取值范围,结合几何概型的概率求解,即可容易求得.
【详解】因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
所以,
解得,又,
所以所求概率.
故答案为:.
14.②④
【解析】①根据的斜率,得到,再根据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求解判断;②根据直线过定点,由判断; ③直线过定点,若直线与椭圆恒有公共点,由点在椭圆内部或椭圆上求解判断;④将方程配方为,若方程表示圆,由求解判断.
【详解】①因为的斜率,则,又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所以,故错误;
②直线过定点,,若直线与过,两点的直线相交,则或,故正确;
③直线过定点,若直线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点在椭圆内部或椭圆上,则,且,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且,故错误;
④方程配方,若方程表示圆,则,解得或,故正确;
故答案为:②④
【点睛】易错点点睛:本题③容易忽视方程表示椭圆,则且的条件.
15.##
【分析】由图象求得函数解析式,由平移变换求得的表达式,由的最值、值域求得.
【详解】由图可得,,,又,
所以,又,得,
所以,
因为,即,
则,
因为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
注意到,,的周期是,因此取最小值时有,
所以,解得.
故答案为:.
16.4
【分析】由得,所以,根据解方程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与
由,则有两根与
所以,得
因为,
所以,又
则,
所以
故答案为:
17.(1)
(2)存在,.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及正弦定理边化角,利用余弦定理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结合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已知条件得出边长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结合三角形成立的条件即可求解.
【详解】(1)由及正弦定理,得,
又因为,
所以,解得,故,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C为锐角,则,
因此,.
(2)存在正整数a,使得为钝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即
由,得,即,
所以,
因为为钝角三角形,所以为钝角,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可得,
解得,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可得,
∵,,
故.
18.(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平面,根据面面平行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平面,根据面面平行性质定理证明平面;
(2)根据锥体体积公式由条件确定平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根据向量夹角公式求法向量的夹角余弦,由此可得结论.
【详解】(1)取中点,连接,
因为在正三角形中,,
又因为,所以,
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又有,且,所以,
而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有,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又平面,
因此平面.
(2)因为,又因为的面积为定值,
所以当到平面的距离最大时,四面体的体积有最大值,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当时,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即在翻折过程中,点到平面的最大距离是,
因此四面体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必有平面.
如图,以点为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接坐标系,
易知,,,,
,,,
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
由,令得:,,
所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
所以平面与平面的夹角(锐角)的余弦值为.
19.(1)该林区这种树木平均一棵的根部横截面积为0.06,平均一棵的材积量为0.39;
(2);
(3)995.1
【分析】(1)利用平均数公式计算出,即可;
(2)利用题干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3)将代入到线性回归方程中,计算出,从而求出这些树木的总材积量.
(1)
由题意得:,,
估计该林区这种树木平均一棵的根部横截面积为0.06,平均一棵的材积量为0.39
(2)
,
,
故该林区这种树木的根部横截面积与材积量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3)
因为,所以,
将代入中,得到,
则估计这些树木的总材积量为
20.(1)
(2)
【分析】(1)由于A是M,D的中点,设 ,由此推出M的坐标,再根据A,M都在椭圆上,代入椭圆方程即可求解;
(2)设直线DA的方程,再根据A,B的对称性设DB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出M,N点的坐标与A,B点坐标的关系,将面积之比问题转化为坐标之比问题.
【详解】(1)设,∴
由A,M均在椭圆C上,∴ ,解得 ,,
∴;
(2)设DA方程为,,,
,得 ,,
∴,
∴.
同理
∴,∴
,∴;
而 ,∴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要将面积之比转化为坐标之比,这个思路是在解题的开始时就应该产生的,后面的步骤只是这个思路的具体执行.
21.(1)
(2)证明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分析】(1)求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在处的切线方程,然后由切线过点求得的值;
(2),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证即可;
(3)令求得,可得在,上单调递增,在递减 ,则至多有三个零点.又,,,所以,结合零点存在定理知:使得,又,,则,所以恰有三个零点:,1,,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1)由条件得: ∴,
又 ∴在处的切线为:,
∵的图象在处的切线过点,
∴ ∴.
(2)
令,,则,
令,,
∴在递减 ,
∴,即
∴在递减,
∴,即, ;
(3)的定义域为:,,
时,由得:,,
时,;时,;时,,
∴在,上单调递增,在递减 ,
∴至多有三个零点.
∵,∴,∴,
又,在递减,
∴,又由(2)知,所以,
结合零点存在定理知:使得,
又∴,,
∴,又, ,
∴恰有三个零点:,1,,
∴时,的所有零点之积为(定值).
【点睛】方法点睛: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方法:(1)直接求零点:令,如果能求出解,则有几个解就有几个零点;(2)零点存在定理:利用定理不仅要求函数在区间上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还必须结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才能确定函数有多少个零点;(3)利用图象交点的个数: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看其交点的个数,其中交点的横坐标有几个不同的值,就有几个不同的零点.
22.(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极坐标方程两边同乘以利用,即可得直角坐标方程;
(2)可设直线l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直线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可得,利用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结合韦达定理可得结果.
【详解】(1)由,可得,则,
整理得.
(2)由题意可得: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
代入,得,整理得,
设两点对应的参数为,
∴,,
则,
即,
∴成等差数列.
23.详见解析.
【分析】(1)利用基本不等式即证;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由,可得<,由<,,可得,即证.
【详解】(1)∵a,b,c,d均为正数,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同理可得,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2)充分性,因为,,,
∴<,
必要性,因为<,,
所以,
综上,<的充要条件为 x >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