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 习题精选

文档属性

名称 《竹影》 习题精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21 14:1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竹影》 习题精选
基础训练
1.选出加黑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蘸水(zhàn) 惬意(qiè)
B.朱砂(shā) 口头禅(chán)
C.疏密(sōu) 水门(dīng)汀
D.壮硕(shuò) 赵孟頫(fǔ)
2.下列加黑词没有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
A.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充满、布满)
B.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包括)
C.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D.用绿颜料撇竹口十,不更像吗 (画)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
②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
③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  )
④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
4.品读分析下列加黑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竹叶的摇动把她(月光)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面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来的青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训练
(一)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影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6.简析段中加点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渐渐:___________________
眼梢头:_________________
7.“那光”既然“非常微细”,为什么“我”仍能感到“一跳一跳”的 简析“一跳一跳”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第一句活的喻体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是按_______顺序写景的。
10.探究最后一句运用的比喻,说说它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月亮的“清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觉得本段写景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 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 ”“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用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 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荚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12.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高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简析“中国画像符号”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说“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竹也可以用“红色”来画,原因是什么 从中,你对艺术美的理解获得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考题
(2004年·南京市)
17.下面材料画横线的四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处是(  )。
在第三十三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时,国家环保总局首次推出了世界环境日中国标识。标识采用代表海洋的大面积蓝色,由“浪花”、(A)“鸟”、“手”以及“珍珠”(B)的图形组成。“浪花”象征海洋资源的珍贵,提醒人们与海洋和谐相处;(C)“鸟”颈的空白处象征渤海湾,与“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相呼应。各种图案统一在圆形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D)这一哲学思想。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蕴。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于。例如:
石头城 对 燕子矶 
朝天宫 对 阅江楼
凤凰台 对 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钱上。
乌龙潭对_____________
莫愁湖对_____________
总统府对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雇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1)把以上材料概括成—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和平女神像的造型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
l.C
2.D
3.①比喻②比喻③拟人④比喻
4.①准确传神地描绘出竹叶的叶形及在摇曳中与月色的关系。②“弥漫”本用来形容烟尘、雾气、水等,这里用来形容幽暗的光,赋予光以特殊的形态,形象传神。
5.①运用比喻描写月下人影,简洁,形象,富有情趣。②观察细腻人微,逼真传神。
6.“渐渐”写出了太阳光由强到弱的变化过程,十分准确;“眼梢头”准确地写出太阳光弱下去,月光清朗起来的细微感觉。
7.表现“我”观察极为细致、敏锐。“一跳一跳”化静为动地写出了夕阳乏弱的变化,形象生动。
8.“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而不可挽救。”
9.时间
10.触觉听觉
11.细腻人微多角度写景。
12.高贵:高尚而难能可贵神气:“朱竹”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活的韵味,精神。
13.中国画讲究写意,传神,不重实体。
14.因为墨包罗了世界上所有的颜色,因此可以包罗竹的各种内在的、变化的神韵。
15.西洋画像照相,注重写实;而中国画像符号,重在传神写意。
16.“朱笔”画的竹虽不是“竹”,却画出了活的神韵,美的姿态。启发如:艺术旨在传神,表现形象的内在精神。
17.D
18.依次为:白马湖、无想寺、状元楼
19.①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在法国揭幕。②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