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目
录
1
2
3
4
5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人工异花传粉的操作方法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遗传学的相关概念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能保持性状的稳定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牛生小犊,山羊生羔,人生娃儿”
(Mendel,1822-1884)
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
性状
相关概念
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相对性状
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
猫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狗的卷毛和长毛
黄豆茎的高茎和矮茎
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
豌豆
{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自然状态下,
永远是纯种
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3.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 ♂:
×:
F1:
F2:
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杂种子一代
杂种子二代
×
●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
矮茎
P
×
(杂交)
高茎
F1
(子一代)
(亲本)
矮茎
高茎
P
×
(杂交)
高茎
F1
(亲本)
(子一代)
正交
反交
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
现象的思考
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P
×
F1
高
F2
高
3 : 1
矮
高
矮
787 277
×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F2中的3:1是必然还是巧合呢?
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2.84:1
277(矮)
787(高)
茎的高度
F2的比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性状
2.82:1
152(黄色)
428(绿色)
豆荚颜色
2.95:1
299(不饱满)
882(饱满)
豆荚的形状
3.01:1
2001(绿色)
6022(黄色)
子叶的颜色
3.15:1
224(白色)
705(灰色)
种皮的颜色
3.14:1
207(茎顶)
651(叶腋)
花的位置
2.96:1
1850(皱缩)
5474(圆滑)
种子的形状
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实验结果:
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2.F2出现了性状分离
3.F2中出现3:1的
性状分离比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我们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用同一个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注意字母是人为定的。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种高茎豌豆:DD
纯种矮茎豌豆:dd
F1高茎豌豆: Dd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Dd
×
D
d
D
d
DD
Dd
Dd
dd
DD
×
dd
高茎
矮茎
P
配子
Dd
F1
D
d
配子
F2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 : 2 : 1
课
堂
小
结
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
杂交实验结果
理论解释
(假说)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
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2.F2出现了性状分离
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课堂巩固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一个正确的理论,不仅要能解释已经得到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
孟德尔是怎样验证他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