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3 07:07:2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_____年级_____课时_____章节_____授课老师
课题:恐龙无处不有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等词的读音与词义。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泛大陆”等科学概念。
3.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这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以及作者的思路。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相互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到新的发现。 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字词 制作PPT,整理文体知识 课外知识补充
教学内容与方法指导 行为提示
一、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20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写作背景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本课就是依据一些科学发现进行的科学推理的科学小品文。 识词辨字 骨骼 :是组成脊椎动物内的坚硬器官。
漂移: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迁移: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
岛屿链 :连在一起呈链状分布的岛屿群。
深渊 :指很深的水。
驮 :用背负载。
流逝 :形容迅速消逝。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携带:随身带着。
遗骸 ;遗骨(遗留的残骨)。
追溯:比喻回首或钩沉往事,探寻本质或源泉。
不解之谜:不能弄明白的事物。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知识补充 大陆漂移假说初发现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里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原来并没有大西洋,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2)大陆漂移说的提出与建立
1915年,魏格纳在他的巨著《海陆起源》一书的前言写道:“任何人观察南大西洋的两对岸,一定会被巴西与非洲间海岸线轮廓的相似性所吸引住,不仅圣罗克附近巴西海岸的大直角突出和喀麦隆附近非洲海岸线的凹进完全吻合,而且自此以南一带,巴西海岸的每个突出部分都和非洲海岸的每个凹进的海湾相呼应。反之,巴西海岸有一个海湾,非洲方面就有一个相应的突出。”在这部书中,魏格纳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开创了地球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新课导入时可以插入恐龙图片,更好的吸引学生兴趣,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重难点。
二、整体感知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6段),由在南极洲发现了恐龙化石引出本文的核心议题:“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
第二部分(7~12段),介绍“板块”学说.
第三部分(13~15段),再次点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是“板块”学说的有力证据.
全文分析 思考问题:恐龙为什么会消失?文章哪些文字表明了恐龙无处不在?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课文开头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作用分析法。开头发出讨论,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便于读者理解整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b)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臂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都有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表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分析句子,点明作用 a)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合课文理解: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的结论并不难,二者之间的联系容易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的关系很少有人能想到,作者以科学家的敏锐思考了其内在关联。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前者成了支持后者的有力证据。
b).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似乎”一方面说明恐龙生活的时期,泛大陆的不同地区大都比较暖和,为恐龙生存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留有余地,并没有否认全球环境的多样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c).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就……”,是一种还未实现的假设,同时也带着令人信服的确凿性。
三、合作探究 1.说说为什么恐龙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什么?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的陆地似乎都处于热带和温带环境中,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的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运动,而应该是撞击,试举例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证据一:因为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 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合作探究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进一步把握文章中心。
四、学后反思 全文主旨 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是紧密相连的,科学领域的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促进不同领域的科学有新发现或新结论。全文就以“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科学发现论证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再次确证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
文体特色 说明文三要素
一、抓住事物特征任何事物都有特征,要介绍清楚一个事物,必须抓住它的特征,才能准确地说明它。
二、安排好结构适当的结构可以使说明文言之有序,条理井然,增强说明的效果。根据事物特征,选择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三、语言简明说明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准确指用词造句要合乎语言规范;到表达严密,修饰恰当,概念含义确切,判断无误。简明要求语言简洁、明晰,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