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 (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3 11:0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恭勤不倦
囊萤夜读
博学多通
听写词语:
借助上面三个词语,说说故事的内容和受到的启发。
车胤儿时利用萤火虫的荧光代替油灯勤学苦读,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个人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有所付出,才会有所收获。
上节课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学习《囊萤夜读》?
反复朗读
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感受人物品质
铁杵成针
chǔ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铁杵成针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课题意思: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磨成 做成
缝衣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ǎo



huán
读文言文,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读出停顿;没有标点符号的,根据意思也需要适当读出停顿,这样有助于理解课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有个地方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叫磨针溪。
地点
象耳山 磨针溪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还没有完成学业,就准备放弃学业离开。
世间传说
放弃
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经过这条小溪的时候,他碰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经过
遇见
老妇人
正在
问之,曰:“欲针。”
李白问老妇人在做什么,老妇人说:“我想做一根针。”
想要
老妇人在干什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感动了,于是他回去完成了学业。

死亡
完毕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吗?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从对人物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李白的什么品质?
有恒心、有毅力,刻苦学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谚语?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竖心底,表示心理活动。
注意书写时左高右低,左部最后一笔是“提”,
与右部“竖撇”要穿插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