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来自地球的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体验】重力
活动1:用手托住橡皮,松手后下落,观察橡皮运动情况。
活动2:将橡皮向上抛出,观察橡皮运动情况。
橡皮最终都落向 。
提示:地面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3.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有哪些应用
4.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概念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能把它们拉向地面.
重力的三要素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
用G表示
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观察与思考:
1:泥瓦匠用什么来检查墙是否砌得竖直?
2:泥瓦匠用什么来检查窗台是否砌得水平?门框放得是否正?
3:我们用什么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
结论:用重垂线
因为在一根线下挂重物时,重物静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悬线下垂的方向跟重力的方向一致。
思考:悬线下垂方向如何呢?重力的方向怎样呢?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探究实验: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想一想: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次数 质量m(kg) 物重G(N) 物重与质量比值g(N/kg)
1 0.05
2 0.10
3 0.15
4 0.20
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G/m = g G=mg
设计实验表格:
0.5
1.0
1.5
2.0
10
10
10
10
1.大小:G = mg
G —重力(N);g = 9.8 牛/千克
2.g的物理意义:
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g的单位:N/kg
3.粗略计算时取10 N/kg.
重力的大小
交流与评估:
(1)实验时添加钩码需要怎样添加,为什么
提示: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添加钩码时要
逐个添加,而且要让钩码有规律地增加,这样便于寻找物重和
质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钩码要逐个添加,这样方便寻找物重和质量之间的
关系。
(2)在收集数据时为什么要收集多组数据(测量多个不同质量的
物体受到的重力)
提示:如果只测量一两次,找不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也具有
偶然性,只有多次测量才能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消除偶然性。
参考答案:便于寻找规律,消除偶然性。
(3)我们实验测出的比值与实际提供的比值(g=9.8N/kg)相同吗
为什么
提示:我们测出的比值g=10N/kg,实际值g=9.8N/kg,不相
同;g=9.8N/kg是科学家在精确测量时取得的,在现有条件下
我们只能测出g=10N/kg,并不是我们测量错误;在精确度要求
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参考答案:不相同 存在实验误差,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下,可取g=10N/kg。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垂线的应用
重力的方向
G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想一想
信息窗
1.稳度:物体的稳定程度
2.提高稳度方法:
a.增大支持面积
b.降低重心
一、重力
1.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
2.施力物体:_____。
地球的吸引
地球
二、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
(1)测量工具:___________。
(2)物重:物体所受___________。
(3)物重和质量的关系
①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其比值是定值,
约等于________。
②关系式:G=___,其中g=________。
③g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
重力的大小
正比
9.8N/kg
mg
9.8N/kg
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为9.8N
2.方向:
(1)方向:_________。
(2)应用:利用_______检测墙壁是否竖直等。
3.重心:
(1)概念:各部分所受重力的_______。
(2)位置确定: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
_________上。
(3)提高稳度的方法
①_____底部支承面。②_____重心位置。
竖直向下
重垂线
集中点
几何中心
增大
降低
张华同学的质量是50千克,他的体重是多少牛? 王芳同学的体重是392牛, 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练一练
已知:m1 = 50千克 G2 = 392牛
求: G1 = ? m2 = ?
G1= m1g =50千克×9.8牛/千克 =490牛
m2= =
=40千克
答:张华的体重为490牛, 王芳的质量为40千克
解:根据G=mg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