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单选题
1.从甲骨文形体图来看,“德”字左边是“彳”,表示行走。右边“眼睛”上有直线,表示“行正、目正”。在金文中,“德”字右边“眼睛”下加了一颗“心”,表示还要“心正”。此后的各种字体基本沿用了金文的这一写法(如图所示)。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早期汉字结构发展一脉相承 B.社会道德意识逐渐受到重视
C.儒家重德尚贤观念影响深远 D.心理认同是华夏文明的内核
2.史载“殷人尊神”,大事小事几乎无不求神问卜。周人灭商后,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理论。这一变化
A.奠定了宗法制的思想基础 B.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重塑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 D.标志着人文精神已经成熟
3.与周代相比,春秋时期“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统治者从对天的崇拜中脱离出来。《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又《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
A.统治阶层对社会治理持理性态度 B.民的尊崇与鬼神的崇拜互相交织
C.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 D.鬼神成为了国运衰落的罪魁祸首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出现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唐朝
5.下列律法中,可能较多体现了早期国家法律治理的是
A.《九刑》 B.《九章律》 C.《法经》 D.《二年律令》
6.《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有了法律。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A.法家法治思想成为当时治国共识 B.法律体系建立并走向完备
C.礼法结合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 D.国家治理日益走向规范化
7.汉代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所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作案动机)。志邪者,不待成(未遂也要从重治罪);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论其轻”,即所谓的“原心定罪”。据此可以推知汉代司法( )
A.具有援礼入法的特点 B.推动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
C.是对秦朝律法的否定 D.容易导致司法过程的腐败
8.北魏确立了“存留养亲”条款:死罪的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唐律》对存留养亲制度又作了详细规定,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 )
A.违背了法律公正 B.表明统治者对老人的优抚
C.缓解了社会矛盾 D.深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
9.下表是摘引自汉唐的法律条款。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 )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
同居之内必在尊长,尊长既在,子孙无自专 《唐律疏议》
A.实用性强,体系严密 B.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C.面向大众,通俗易懂 D.德主刑辅,刑罚严酷
10.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程《唐律疏议》,后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据材料可知( )
A.皇帝诏敕直接成为立法依据 B.引礼入法的道德法律化特征
C.中华法系高度重视家庭本位 D.儒家思想具有至高无上地位
11.秦朝在郡、县之下设乡,乡里设置有秩、三老和游徼等基层官吏。“有秩”是一个乡的总负责人,三老管教化,游徼管司法治安。其中,三老最为重要,它由一乡之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通过教化,教导人民遵守法律,安分守己。这表明秦朝( )
A.重视教化地方百姓 B.实行外法内儒政策
C.地方机构分权制衡 D.基层官吏奉公守法
12.敦煌文书是在敦煌鸣沙山发现的唐代人手书古籍。在其中大量关于“乡法”(即民间世代承袭的习惯法)的记述中,包含有买地契、卖舍契、便贷契、雇工契、养男(女)契、分书、放妻书、放良书等各种契约文书的书写样本。这说明当时
A.社会法律制度和体系非常完善 B.乡法取代了国家法的法律地位
C.契约精神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 D.私有财产制度成为全社会共识
13.西晋法律规定“子不孝父母,子弃市”。北魏法律规定“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这些规定体现出当时
A.礼入于法,以律阐礼 B.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C.社会动荡,立法严格 D.严刑峻法,法律严苛
14.《唐六典》载: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宣布德化”,“敦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绳之。”对于孝悌、节义,力田者,亦具实申奏,表其门闾。另外,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这反映出唐代
A.选官制度的嬗变 B.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C.域外文化的传播 D.社会教化趋于规范
15.《大清律例》中规定:“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此规定的作用是
A.抑制土地兼并,巩固专制统治 B.接受西方思想,实现诸子平等
C.体现儒家思想,实现兄友弟恭 D.抑制豪强势力,消除地方割据
16.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大清律》明确规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皇帝诏令,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这规定
A.强化了成文法的权威 B.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C.服务于专制统治需要 D.体现了现代法律意识
17.朱元璋选用深通法律的学者编订律令,经过缜密的商定,去繁减重,编成《大明律》,又为简化公文起见,于洪武十二年立《案牍减繁式》颁示各衙门,使公文明白好懂。由此可见,明初
A.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B.重视法令和吏治的建设
C.以法治国成为上下共识 D.有利于老百姓明晓律令
18.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亲自编撰《大造》,其中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嫁赋役、侵吞税粮、流亡隐匿的案例,并使用凌迟、枭首等酷刑。明太祖认为此书具有“警省顽愚”的作用,还把它作为和《大明律》并行的司法典籍。这反映出明太祖
A.重典治吏 B.轻罪重罚 C.以民为本 D.依法治国
19.明代《吏律》主要规定了文武官员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其中,“大臣专擅选官”“擅勾属官”“奸党”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这从实质上反映出明律
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维护专制色彩明显 D.严查官员结党擅权
20.1397年,明朝政府项行规范百姓日常行为的六条“圣训”:“孝顺父母,尊敏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主要说明
A.国家重视道德品行的教化 B.儒学核心是纲常伦理
C.宗法制度的不断延伸扩展 D.基层治安形势很严峻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经》: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分为“正律”“杂律”和“具律”三部分,其中“正律”又含“盗”、“贼”“囚”“捕”四篇。它是中华法系起源和基础,它的内容思想在其后的诸部封建法典中得到继承。
正律 盗:对私有财产的侵犯。大盗戍为守卒,重则诛。窥宫者膑,拾遗者刖。曰:为盗心焉。
贼:对人身的侵犯。杀人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杀二人及其母氏。
囚: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捕: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杂律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
具律 根据具体情节有关加重或减轻刑罚的规定
——摘编自于语和、董跃《<法经>与<十二铜表法>之比较研究》材料二 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英国只是有一些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英国的这类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亦被称之为“柔性宪法”或“不成文宪法”,美、法等国宪法则被称之为“刚性宪法”。 ……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说惯例在政治生活中比成文的法律或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起着更大的作用。……在英国,被人们认定为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中,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的有《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及1832年、1867年、1884年、1885年的《选举改革法》和1911年的《议会法》……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03~1911年中国制定的部分法律一览表
时间 出台律法 备注
1904年 《商会简明章程》 大力劝办商会,中国第一部关于商会的法律文件。
《学堂章程》 规定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任务和管理细则。
1906年 《破产律》 仿照日本法、英国法颁行,规范企业破产行为。
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限制君权的条款。主要内容分“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
1909年 《法院编制法》 规定了法院司法审判权的独立
1910年 《大清新刑律》 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废除“凌迟、枭首”等苛刑,保留俱发罪、恩赦、尊亲族、不敬、 “义关伦常”等内容。
《大清矿务章程》 参照外国法律制定的较为完整的矿业法规。
《大清著作权律》 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1911年 《大清民律草案》 中国第一部民法典。仿照日本、德国民法典制订,建立在自由经济基础上的近代民法三大原则得到反映。
——据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经》的特点,分析其诞生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宪政体制的特点,分析英国“被人们认定为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及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成文乡里自治制度是北宋时期陕西蓝田吕大均制定的《吕氏乡约》,由士绅起草法则,其宗旨意在使邻里乡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明成祖时……时任巡抚、右金都御史的王阳明在1518年颁布了《南赣乡约》,影响最大。清朝时,乡约由礼部管辖,单纯用来司教化,以宣讲圣谕为主。
材料二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略取宋明乡约宗法制度,兼仿西洋地方自治之义,建议以乡族为政治基础,达到管教养卫的目的。冯桂芬的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后来改革变法论者的自治主张。
——均摘编自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德”字经历了重视“行正、目正”到重视“心正”的过程,而“心正”体现的是对道德、意识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德”字的变化而非继承,排除A项;金文中“德”字开始重视“心”,当时还没有产生儒家思想,且尚贤是墨家的主张,排除C项;“德”字加了一颗“心”,体现的是对道德意识的重视,而非心理认同,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殷人通过“求神问卜”的方式为政权提供神学支撑,但周人主张天命不在神,在于统治者的德,进而将政权的合法性从神转向德,重塑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故C项正确;宗法制的思想基础是基于父系血缘关系的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材料所强调的“德”,排除A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指的是国家大政与神祇占卜等有关,材料未体现出,排除B项;从尊神到敬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觉醒,而不是成熟,排除D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民”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统治阶层从对天的崇拜中脱离出来更注重民的作用,重视了“民”的作用,这表明统治阶层在对社会治理中认识到了百姓的作用,体现了理性的态度,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对鬼神的崇拜,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故C排除;材料主旨是对“民”的作用和地位的提高的认知,不是表明鬼神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
4.A
【详解】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把郑国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
5.A
【详解】《九刑》是西周时期成文刑书的总称,全书共分9篇。九刑基本沿袭商朝的五刑制度(墨、劓、剕、宫、大辟共五刑),又增加了赎、鞭、扑、流等四种刑罚,称以上的九种刑罚为为西周的九刑。故A项符合题意;《九章律》是汉代的,《法经》是战国时期的,《二年律令》是汉代的,这三项都与“早期国家”不符合,排除BCD。
6.D
【详解】由《禹刑》、《汤刑》、《九刑》到中国最早的成文法,这说明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注重通过法律来规范国家管理,故D正确;法治思想成为当时治国共识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法律体系走向完备也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礼法结合,故C错误。
7.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董仲舒以《春秋》经义决狱为司法原则,体现了援礼入法的特点,它是对汉代法律的一种有效补充,A项正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动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秦朝律法的否定,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根据“死罪的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可得出“存留养亲”主要是受到儒学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给犯罪之人留下后代,因此深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D项正确;法律是公正的,但这属于特殊情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对老人的优抚,排除B项;“存留养亲”的规定使犯罪之人避免受罚,有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依据材料“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弃告者市”,“同居之内必在尊长,尊长既在,子孙无自专”,可以看出如果出现儿子状告父亲,媳妇告公婆的现象,皆不受理,以及家庭内部的相关规定,反映了古代法律引入相关的礼制色彩,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立法结合,不能反映实用性以及“体系严密”,排除A项;古代法律一般情况下是约束广大的民众,来维护统治秩序,是共性,不符合这一时期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刑法严酷,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程《唐律疏议》,后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可得出中国古代的法律中引入了儒家礼的内容,体现了引礼入法的特点,B项正确;“直接”错误,排除A项;材料与家庭本位无关,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三老最为重要,它由一乡之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通过教化,教导人民遵守法律,安分守己”可知,秦朝重视百姓的教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外法内儒,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朝重视百姓的教化,不是地方机构分权制衡,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人重视契约文书,契约文书的内容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契约精神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法律制度和体系非常完善,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乡法取代了国家法的法律地位,排除B项;材料中的契约文书不仅仅涉及私有财产方面,且无法判断私有财产制度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立法严惩不孝父母、居丧不满三年的行为,体现当时礼入于法,以律阐礼,A项正确;只有两条具体的法律条文,不能说明当时的法律制度日趋完善,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社会动荡,排除C项;严刑峻法,法律严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材料反映出唐代政府对社会教化的重视,并对各级官员的教化职能作出了明文规定,体现出唐代社会教化趋于规范化的倾向,D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唐代的社会教化问题,与选官制度的变化、域外文化的传入无关,排除A、C项;材料所涉及的教化内容多是儒家思想及其伦理道德,并不是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可知,这些规定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巩固专制统治,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接受西方思想,也无法体现儒家思想,排除BC;材料规定并非只是针对地方,排除D。
16.C
【详解】根据材料“《大清律》明确规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皇帝诏令,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可知强调用例,这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故C正确;材料内容并非加强法律权威,故A排除;材料与司法无关,故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现代法律意识,故D排除。
17.B
【详解】据材料可知,朱元璋选用深通法律的学者编订律令。经过缜密的商定,去繁减重,为使公文明白好懂,又于洪武十二年立《案牍减繁式》颁示各衙门,使公文明白好懂,这说明其“重视法令和吏治的建设”,B正确;材料只是体现朱元璋编订律令及简化公文等措施,而没体现法律体系完备,A错误;材料中未提及上下共识,仅体现朱元璋的措施,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颁示各衙门,使公文明白好懂”,并未涉及老百姓,因此D项错误。
18.A
【详解】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要达到天下大治,应效仿圣王,以德化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为矫正元末法纪败坏、人不畏法、肆意为恶的积弊,以严刑治国。他手订的《大诰》收集了严刑惩治犯罪的案例,意在教民“趋吉避凶”之道。《大明律》旨在运用法律打击奸顽,惩治犯罪,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纲纪,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A。
19.C
【详解】根据材料“‘大臣专擅选官’‘擅勾属官’‘奸党’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条款的制定体现了皇权的加强,具有明显维护专制色彩,故C项正确;明代重视法律建设,但并不代表明代是以法律治国,且在封建社会“人治”色彩浓厚,故A项错误;推行法家治国思想和严查官员结党擅权是对材料的表面认识,并非实质反映,故排除BD。
20.A
【详解】明朝初年,政府以皇帝名义颁布六条“圣训”,规范百姓日常行为,要其孝顺父母,和睦乡里等,主要说明国家重视道德品行的教化,A项正确;明政府的六条“圣训”不能说明儒学核心是纲常伦理,B项错误;宗法制度的延伸扩展不是六条“圣训”要体现的核心理念,C项错误;六条“圣训”的颁布不能说明明初的基层治安形势很严峻,D项错误。
21.(1)特点:结构:以刑为主,包括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内容:具有简朴性、原始性、野蛮性、残酷性。
地位或作用:是成文法,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工具,深远影响。
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图强,兼并战争;思想百家争鸣,文化繁荣;小农经济产生,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变法成果的角度制订法律。
(2)特点:英国没有现代意义上成文的完整的宪法;或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惯例在政治生活中起着更大的作用。
意义:使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并不断发展与完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为其他国家代议制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3)特点:法律条文涉及领域广泛,内容较为全面;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借鉴西方法律尤其是日本德国等;具有近代化色彩;保留传统法律概念和传统法律规范。
原因: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向西方学习思潮的萌发与发展(西学东渐);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推动;清末立法者地实现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中国深厚的传统观念;中国长期的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同德国、日本的政体相似。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对私有财产的侵犯。大盗戍为守卒,重则诛。窥宫者膑,拾遗者刖”“对人身的侵犯”“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等信息可知,以刑为主,包括规定犯罪和刑法的法律和刑事诉讼法;根据材料“大盗戍为守卒,重则诛”“杀人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杀二人及其母氏”等规定可知,体现了其原始性、野蛮性和残酷性;根据材料“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在其后的诸部封建法典中得到继承”等信息可知,《法经》是一部成文法,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工具,深远影响。背景,根据材料“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我国正处于战国时期,这时期政治方面是诸侯混战,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思想方面流行诸多思想流派,思想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经济方面随着铁力牛耕的使用和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产生,因此《法经》是为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变法成果的角度制订的法律。
(2)特点,根据材料“英国只是有一些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可得出英国没有现代意义上成文的完整的宪法;根据材料“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说惯例在政治生活中比成文的法律或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起着更大的作用”可得出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惯例在政治生活中起着更大的作用。意义,根据材料“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的有《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选举改革法》”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促进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完善,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制度保障,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同时为其他国家代议制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3)特点,根据材料“《商会简明章程》、《学堂章程》、《破产律》、《钦定宪法大纲》”等信息可知,中国近代法律建设涉及商会、学堂、商业等,法律条文涉及领域广泛,内容较为全面,同时体现出了其近代化色彩;根据材料“仿照日本法、英国法颁行,规范企业破产行为”“仿照日本、德国民法典制订”等信息可得出借鉴西方法律尤其是日本德国等;根据材料“主要内容分‘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等信息可得出保留传统法律概念和传统法律规范。原因,根据材料“1904年……大力劝办商会,中国第一部关于商会的法律文件”可知,20世纪初我国近代工商业发展,推动我国商会法律的发展,同时这时期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推动;根据材料“仿照日本法、英国法颁行,规范企业破产行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向西方学习思潮的萌发与发展;根据材料“主要内容分‘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中国深厚的传统观念;根据材料“仿照日本、德国民法典制订”可得出中国长期的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同德国、日本的政体相似。
22.(1)乡约的制订由士绅自主起草到政府统筹;乡约的管理由自治到官府管理。
(2)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融合西方地方自治理论、宋明乡约制度中“自治”成分而形成的。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也未能付诸实践,但它为后人继续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详解】(1)由材料“由士绅起草法则,”“时任巡抚、右金都御史的王阳明在1518年颁布了《南赣乡约》,”可分析出乡约的制订由士绅自主起草到政府统筹;由材料“ 中国最早的成文乡里自治制度”“清朝时,乡约由礼部管辖,单纯用来司教化,以宣讲圣谕为主。”可分析出乡约的管理由自治到官府管理。
(2)结合材料所给时间1861年可分析出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融合西方地方自治理论、宋明乡约制度中“自治”成分而形成的;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主张略取宋明乡约宗法制度,兼仿西洋地方自治之义,建议以乡族为政治基础,达到管教养卫的目的。”可分析出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也未能付诸实践,结合材料“冯桂芬的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后来改革变法论者的自治主张。”可分析出但它为后人继续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