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一部分
考 点 精 讲
复习板块一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精练提分2 论证分析题
1 高效突破·强技法
2 易错清零·免失误
高效突破·强技法
论证 分析 题题 型特 点 命题 特点 命题角度灵活、涉及面广,既着眼于考生对论述思路的把握,又注重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者关系的分析。
设问 方式 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四个选项基本上是从文章论点、结构思路、论证方法、论述重点、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等方面设置。
命题 陷阱 论据与论点不对应、论证方法有误、归纳段意不当、混乱思路层次等。
一、掌握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
二、解对论证分析题2步骤
步骤 释义
第一步 据文, 理清文 章思路 据文,就是读文本。读文本是解题的第一环节,在读文本时要有勾画意识,就是在第一遍阅读时能勾画出表示文本脉络或段落内部层次的关键性词语,如“首先”“其次”等词引领的文脉,进而把握文本结构思路,把握论述类文本由“此”及“彼”的过程及方式。
第二步 依题, 比对对 应分析 这里面含有3个要点:①读选项,抓选项中的关键词句;②对应文本相关区域,再抓住相关区域的关键词句,准确筛选、概括、分析相关区域段落层次思路要点或论证要点;③再把概括或分析的论证要点与选项的论证分析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
步骤 释义
温馨提示 这类题比对,有的要比对全文的论证内容、论证思路或论证方法,有的要比对部分段落的论证内容、论证思路或论证方法,需要根据选项确定具体的比对区域。同时,多侧重比对关系,有句群之间句与句的关系,有段落层次关系。
(2019·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②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④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⑤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第一步:据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①段:总领全文,先提出了“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然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表明论点“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第②③段:论述人民是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根基。分别从认识生活的表象,以及表象下更深层次的东西,即“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来进行具体论证。
第④段:论述和人民有情感认同,才有伟大艺术创造,列举现当代部分作家的事迹进行论证。
第⑤段:指出作家和艺术家有责任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精品,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第二步:依题,比对对应分析
A.第①段提出问题,第②段在承接前面问题的基础上,对当下创作进行分析,最后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观点,A项符合原文。
B.第②段“目前”对应选项“现实”,整个语段是对当下创作进行分析,第④段“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应“历史”,原文“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是对选项中“历史经验”的总结,B项符合原文。
C.原文第②段结尾说“‘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后的语句“只有认识到……深藏的不竭力量”回答了“更深层的东西”,衔接了上下文,支撑了论点,C项符合原文。
D.对最后一段的论证中心理解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中心应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D项不符合原文,为答案要求选项。
【答案】 D
易错清零·免失误
失误1 不辨论证方法
方法指导:熟悉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的内涵及判断技巧。
失误2 不明论据作用
方法指导:能区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并在文本中找出论据是哪一分论点或结论的理由根据,进而判断出其作用。
易错 盘点 不明选项的命题角度,找不到比对方向
失误3 不会概括论证内容
方法指导:论证内容就是文本的文意,根据选项中关键词出现的位置确定选项区域后,每一句都采用抽取语句主干法,进而合并相同语句意思,概括出相关区域的文意。
失误4 不清论证立场
方法指导:“论证立场”是指作者认识和处理文本中所论述的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需要考生依据文本内容细心揣摩。
失误5 不分论证逻辑层次
方法指导:论证的逻辑层次,涉及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思路。因此,需要考生掌握文本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因果、假设、条件、递进、转折、目的等;同时,还要掌握段落层次之间的相承(承接、递进)、相并(并列、对照)、相属(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关系,然后与选项内容进行比对判断。
失误6 不知论证前提和旨归
方法指导:“前提”就是指如果这个条件存在,那么论点就成立;如果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论点就不成立。“旨归”就是主旨、论证的目的。知道“前提”“旨归”的内涵,结合相关区域判断即可。
【增分有术】
1.标注选项敏感点
即标选项中的关键字眼。敏感点大致为:①显示论证特点和方式的字眼。如“前提”“举例”“围绕”“通过”“接着”“论证”等;②显示选项内容特点的中心词,如“过程”“方面”“角度”等;③显示选项内容特点的某些修饰限制性词语。简言之,着重标选项中比较重要的动词和名词。
2.定选项对应区间
即根据选项中的敏感点确定对应的区间。一般来说,涉及论证方法、论点与论据的选项,常常由敏感点可以定位局部区间,涉及文章论证前提、角度或思路的题目,由敏感点定位全篇或多个阅读区间。
3.梳理比对定答案
要根据选项的定位情况梳理文本:①定位全篇,要着重梳理出文本的主要观点和结构层次;②定位局部区间,要着重梳理出句间关系、论证的具体方法,在梳理过程中要将文本要素与相关选项的要素比对。涉及全篇或多个阅读区间的,比对的重点是文章结构特点、思维流程的分析;涉及局部区间的比对的重点,是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和论证方法的运用情况。视情况判断选项正误,确定答案。
【对症演练】
(2020·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课题。
【满分攻略】
【答案】 C
(2021·河北衡水金卷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②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特续性。
③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④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
⑤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这在中国外交内政的政策与行为中能够看得非常清晰。第一,和为贵,是中国外交的首要特质。“和”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含义由音乐之和,到人际关系之和,到国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追求和谐、珍视和平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第二,稳为上,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关键目标。中国人向来注重次序和稳定。尽管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但是,好治恶乱、好稳恶变的思想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第三,顺势而变是中国治理转型的重要特征。中国人非常重视审时度势、因势而变。当前,中国社会面临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由此促使中国治理不得不顺势而变。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外交内政等方面来说明中国大国气质的成因和特点。
B.文章第②段通过与几大文明发展过程的比较,论证了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观点。
C.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以此为例,有助于说明中国大国气质的特征。
D.文章以中国外交内政的政策与行为中的表现,来说明中国大国气质的内涵特点。
B
【解析】 “论证了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观点”错,应是论证了“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
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
C.文章善用引证法,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D.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D
【解析】 “逐层深入”错,根据原文“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可知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