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冲刺】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问题(原卷版+解析版)-2023高考数学解答题挑战满分专项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三轮冲刺】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问题(原卷版+解析版)-2023高考数学解答题挑战满分专项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5 15:21:4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一.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1)解决探索性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假设结论成立或对象存在,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若能推导出与条件吻合的数据或事实,则说明假设成立,即存在,并可进一步证明;否则不成立,即不存在.
(2)在棱上探寻一点满足各种条件时,要明确思路,设点坐标,应用共线向量定理a=λb(b≠0),利用向量相等,所求点坐标用λ表示,再根据条件代入,注意λ的范围.
(3)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可将空间中的探索性问题转化为方程是否有解的问题进行处理.
二.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答题思路
【典例】(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为正方形,,E,F分别为和的中点,D为棱上的点.
(1)证明:;
(2)当为何值时,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
【例2】(2022·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三模)如图,在直三棱柱中,,,点为棱的中点,点为线段上一动点.
(Ⅰ)求证:当点为线段的中点时,平面;
(Ⅱ)设,试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这个实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利用空间向量巧解探索性问题的策略
(1)空间向量最适合于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它无须进行复杂的作图、论证、推理,只需通过坐标运算进行判断.
(2)解题时,把要成立的结论当作条件,据此列方程或方程组,把“是否存在”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内的解”等问题,所以为使问题的解决更简单、有效,应善于运用这一方法解题.
[提醒]探索线段上是否存在点时,注意三点共线条件的应用.
1.(2023·河南洛阳·洛阳市第三中学校联考一模)已知四棱锥中,平面,,,,,.
(1)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平面?若存在,请指出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一模)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且垂直于侧面,为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侧棱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2023·湖南·模拟预测)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直角梯形,,,,,侧面是等腰三角形,.
(1)求证:;
(2)若侧面底面,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为侧棱上的动点,且.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实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2023·云南玉溪·统考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M,N分别是线段AB,P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在线段CD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直线NQ与平面D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如图,已知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面面ABCD;
(2)设Q为侧棱PD上一点,四边形BEQF是过B,Q两点的截面,且平面BEQF,是否存在点Q,使得平面平面PAD?若存在,确定点Q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6.(2023·上海·统考模拟预测)正四棱锥中,,,其中为底面中心,为上靠近的三等分点.
(1)求四面体的体积;
(2)是否存在侧棱上一点,使面与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若存在,请描述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2023·四川绵阳·绵阳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底面ABCD,E,F分别为PA,BD中点,.
(1)求证:平面PBC;
(2)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平面EDF?若存在,指出点G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8.(2023·河南开封·开封高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正方形与矩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为线段上一点.
(1)求证:;
(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二面角的大小为?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9.(2023·山西·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侧面平面,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底面为直角梯形,其中,,.
(1)求到平面的距离;
(2)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2021·天津津南·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四棱锥中,面,,,是的中点,在线段上,且满足.
(1)求证:平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3)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是,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路引导
母题呈现
方法总结
模拟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一.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1)解决探索性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假设结论成立或对象存在,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若能推导出与条件吻合的数据或事实,则说明假设成立,即存在,并可进一步证明;否则不成立,即不存在.
(2)在棱上探寻一点满足各种条件时,要明确思路,设点坐标,应用共线向量定理a=λb(b≠0),利用向量相等,所求点坐标用λ表示,再根据条件代入,注意λ的范围.
(3)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可将空间中的探索性问题转化为方程是否有解的问题进行处理.
二.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答题思路
【典例】(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为正方形,,E,F分别为和的中点,D为棱上的点.
(1)证明:;
(2)当为何值时,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
【解析】因为三棱柱是直三棱柱,所以底面,所以
因为,,所以,
又,所以平面.
所以两两垂直.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所以,

由题设().
(1)因为,
所以,所以.
(2)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因为,
所以,即.
令,则
因为平面的法向量为,
设平面与平面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则.
当时,取最小值为,
此时取最大值为.
所以,此时.
【例2】(2022·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三模)如图,在直三棱柱中,,,点为棱的中点,点为线段上一动点.
(Ⅰ)求证:当点为线段的中点时,平面;
(Ⅱ)设,试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这个实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证明:连、,∵点为线段的中点,
∴、、三点共线.∵点、分别为和的中点,
∴.在直三棱柱中,,∴平面,
∴,又,∴四边形为正方形,∴,
∵、平面,∴平面,而,∴平面.
(Ⅱ)解:以为原点,分别以、、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连接、,设,∵,
∴,∴,∴.
∵点在线段上运动,∴平面的法向量即为平面的法向量,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得,令得,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得,
令得,取,
由题意得| ,
∴,解得或.
∴当或时,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利用空间向量巧解探索性问题的策略
(1)空间向量最适合于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它无须进行复杂的作图、论证、推理,只需通过坐标运算进行判断.
(2)解题时,把要成立的结论当作条件,据此列方程或方程组,把“是否存在”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内的解”等问题,所以为使问题的解决更简单、有效,应善于运用这一方法解题.
[提醒]探索线段上是否存在点时,注意三点共线条件的应用.
1.(2023·河南洛阳·洛阳市第三中学校联考一模)已知四棱锥中,平面,,,,,.
(1)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平面?若存在,请指出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求出相关线段的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相关点坐标,求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根据空间角的向量求法,即可求得答案;
(2)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表示出其坐标,利用向量的垂直列出方程,根据方程解的情况可得出结论.
【详解】(1)因为,BC⊥AB,所以AD⊥AB.
又因为,,所以 .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又,所以.
以A为坐标原点,以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即,得,
令,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则,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另解:
如图,连接AC.因为,BC⊥AB,所以AD⊥AB.
因为,,所以.
因为BC⊥AB,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设点C到平面的距离为h,
由,得,即,解得.
设直线 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不存在点M,理由如下: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如图).
可设,,所以,
所以.
又由(1)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
即,无解.
所以线段PB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另解:
不存在点M,理由如下: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由平面,平面,平面,得,且,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因为,且,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
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则点M必与点B重合.
又与不垂直,所以线段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2.(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一模)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且垂直于侧面,为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侧棱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1)利用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证出,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证得,根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出平面;
(2)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以及为等边三角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的夹角与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公式及关系,求出存在点,得出或.
【详解】(1)证明:设交于点,
底面为矩形,在中,,
为的中点,,
在中,,
,,,,,
,,,即,
∵,为等边三角形,为的中点,,
∵平面平面平面SAO,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即,
又,,平面,平面.
(2)设,,
底面为矩形,∴,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以坐标原点,过点作平行于的直线为轴,以和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和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为等边三角形,
为的中点,
,,
,,,,,
,,,;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即,令,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可得,
令,,
,
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整理得,或,均符合,
或,
侧棱上存在点,使得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或.
3.(2023·湖南·模拟预测)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直角梯形,,,,,侧面是等腰三角形,.
(1)求证:;
(2)若侧面底面,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为侧棱上的动点,且.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实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通过证明线面垂直,即可证明;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到各点的坐标,设出点坐标,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通过两平面夹角的余弦值即可求得实数的值.
【详解】(1)由题意,
在四棱锥中,取的中点为,连接,,
在等腰中,,∴,
在直角梯形中,
,,,,
∴,,,四边形是矩形,
∴,,,,
∴,,,
∵面,面,面,,
∴面,
∵面,
∴.
(2)由题意及(1)得,,,,,
在四棱锥中,侧面底面,面底面,
∴,
∵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设,
∴由几何知识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在直角中,,,
∴,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
∵为侧棱上的动点,且,

由几何知识得,,解得:,
在面中,其一个法向量为,
在面中,,,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即,解得:
当时,,
设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
∵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解得:或(舍)
∴存在实数,使得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4.(2023·云南玉溪·统考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M,N分别是线段AB,P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在线段CD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直线NQ与平面D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取PB中点E,连接ME,NE.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ME平面PAD,NE平面PAD,再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2)以AB、AD、AP为x、y、z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线面角的向量公式可求出Q点的位置,即可得出的值.
【详解】(1)如图,取PB中点E,连接ME,NE.
∵M,N分别是线段AB,PC的中点,∴MEPA.又∵平面PAD,平面PAD,
∴ME平面PAD,同理得NE平面PAD.
又∵,∴平面PAD平面MNE.
∵平面MNE,∴MN平面PAD.
(2)∵ABCD为矩形,∴AB⊥AD.PA⊥平面ABCD,∴AP、AB、AD两两垂直.
依次以AB、AD、AP为x、y、z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PC中点,∴,.
设平面DMN的法向量,则,即,
取x=1,得y=1,z=-1,.
若满足条件的CD上的点Q存在,设,,又,则.
设直线NQ与平面DMN所成的角为,则,
解得t=1或t=-3.
已知0≤t≤4,则t=1,∴.
DQ=1,CD=4,CQ=CD-DQ=4-1=3,.
故CD上存在点Q,使直线NQ与平面D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且.
5.(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如图,已知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面面ABCD;
(2)设Q为侧棱PD上一点,四边形BEQF是过B,Q两点的截面,且平面BEQF,是否存在点Q,使得平面平面PAD?若存在,确定点Q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1)结合余弦定理,勾股定理可得,又,所以面PAB,进而得出结论;
(2)建立以A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AD的法向量,设,求得平面BEQF的法向量,由得出答案.
【详解】(1)在中,因为,,
所以,,
所以,则,即,
又,,面PAB,
所以面PAB,又面ABCD,
所以面面ABCD;
(2)假设存在点Q,使得平面平面PAD;
如图,以A为原点,分别以,为x,y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
,,,,
设是平面PAD的法向量,则,取,
设,其中.

连接EF,因平面BEQF,平面PAC,平面平面,故,
取与同向的单位向量,
设是平面BEQF的法向量,
则,取.
由平面平面PAD,知,有,解得.
故在侧棱PD上存在点Q且当时,使得平面平面PAD.
6.(2023·上海·统考模拟预测)正四棱锥中,,,其中为底面中心,为上靠近的三等分点.
(1)求四面体的体积;
(2)是否存在侧棱上一点,使面与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若存在,请描述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连接,交于点,过作于点,根据位置可得,以为底,为高可得四面体体积;
(2)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法,结合二面角确定点位置.
【详解】(1)
如图所示,连接,交于点,过作于点,
由四棱锥为正四棱锥,且为底面中心,
得,,平面,,

又,,平面,
平面,
又,则,
因为为上靠近的三等分点,
则,且平面,
所以;
(2)
设平面与平面所成角为,则,,
如图所示,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因为为上靠近的三等分点,
则,且,,,
设,,
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即,
令,则,
又由(1)得平面,
则平面的法向量为,
所以,
解得或,
所以存在侧棱上一点,使面与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此时或.
7.(2023·四川绵阳·绵阳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底面ABCD,E,F分别为PA,BD中点,.
(1)求证:平面PBC;
(2)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平面EDF?若存在,指出点G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1)连接AC,由中位线的性质可得,再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得证;
(2)设,求出平面EFD的一个法向量, 由将用表示出来, 再由,共线列出满足的关系求解,由无解得不存在.
【详解】(1)连接AC,因为F为BD中点,底面ABCD是正方形,所以F为AC中点,
又E为PA中点,所以,
又平面PBC,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2)不存在.
假设存在,连接AC,BD,交于点F,EF为平面EDF和平面PAC的交线,
取的中点O,连接,则,
因为侧面底面ABCD,面底面,面,
所以面,又因为面,所以,
以O为原点,OA,OF,OP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则,,
设平面EFD的一个法向量是,
∵,即,令,则,
∵因为平面EDF,∴,∴,,,
∵,共线,,,
∴,
∴,无解,
故在棱PC上不存在一点G,使平面EDF.
8.(2023·河南开封·开封高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正方形与矩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为线段上一点.
(1)求证:;
(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二面角的大小为?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1)由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得平面,进而证明平面即可证明结论;
(2)解法一: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 轴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法求解即可;
解法二: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过点作于点,连接,进而证明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进而结合题意,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连接交于,连接,
因为四边形为正方形,所以,.
因为正方形与矩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交线为平面,
所以平面,.
又平面,
所以,
又平面,
所以平面,
又平面,
所以.
(2)解:存在满足条件的点.
解法一:因为为正方形,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
因为矩形中,
所以,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 轴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因为,则,
所以.
易知为平面的法向量,
设,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
所以,即,取,得,
又二面角的大小为,
所以,
即,解得.
又因为,所以,即.
解法二: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过点作于点,连接,
因为为正方形,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
因为平面
所以,
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所以.
在中,,
所以,
又在中,,,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在中,,
所以.
9.(2023·山西·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侧面平面,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底面为直角梯形,其中,,.
(1)求到平面的距离;
(2)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法求得点到平面的距离;
(2)设,利用坐标法结合两平面夹角余弦值列方程,解得即可.
【详解】(1)取的中点,连接,,
为等边三角形,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如图所示,以为坐标原点,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即,令,则,
又,
故到平面的距离;
(2)设,,,

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令,则,
又平面的法向量为,
于是,
化简得,又,得,
即,
故存在点,此时.
10.(2021·天津津南·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四棱锥中,面,,,是的中点,在线段上,且满足.
(1)求证:平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3)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是,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
(2)利用向量法求解;
(3)利用向量法求解.
【详解】(1)由题意可得,,两两互相垂直,所以可以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示:
,,,.
∴.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不妨令,.
又,,
.
不在平面内,
平面.
(2)设点坐标为,,.
由,,.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不妨令,


又由图可知,该二面角为锐二面角,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3)设,.


与面所成角的余弦值是.其正弦值为,

整理得:,

存在满足条件的点,且.
思路引导
母题呈现
方法总结
模拟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