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城镇化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城镇化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3 11: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01
PART ONE
城镇化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学习目标】
1、结合地理图表资料,理解城镇化的概念、表现及主要标志。(重点)
2、运用实例或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城镇化的意义)。(难点)
自主学习一
长三角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对比下面两图(图2.11),你会发现,尽管才经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镇不断涌现,城镇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镇规模持续扩大。
思考:
1.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城镇化的概念和标志
1、概念: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城镇化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2、城镇化标志
自主学习一
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吸纳劳动力就业
剩余劳动力
自主学习二
城镇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城镇化
发达国家:70%
我国:58.52%
请你总结出甲、乙、丙三个统计圈内国家城镇化水平各有什么特征?
70%
城镇化与工业化
自主学习二
城镇化与工业化



墨西哥、巴西、阿根城镇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低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建成区随之扩大。下图为宁波市杭州湾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宁波市建设杭州湾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住房价格 B.减轻交通拥堵
C.促进经济发展 D.缓解热岛效应
2.杭州湾新区的建设对宁波主城区的主要影响是( )
A.提升了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 B.缓解与新区之间的交通压力
C.促进了主城区产业结构调整 D.降低了宁波市的城市化水平
C
C
城镇化与工业化
牛刀小试
上个世纪20年代,郭建华的爷爷挑着担子从安徽逃荒到了江心洲,当年这里好多地方还是荒地。郭建华在岛上出生,小时候家里靠种粮为生,那时的岛上没有自行车,要靠摇橹过江进城,后来换成了柴油轮渡。没过多久,岛上开始种韭菜、葡萄,人们的生活条件渐渐改善。1985年,郭建华的儿子进入当地的村镇企业工作。
尘封的记忆
2009年“生态科技岛项目”落户江心洲,郭建华家的老房子被拆迁,现在他们一家住在附近新建的商品房中,小区环境优美,房价每平4万多,是十年前的10倍。曾经的出行难也成为了过去,现在地铁已经通车,如果不堵车,打车到新街口只要十几分钟。岛上的农民也全部实现身份转换,成为城市居民,由于“生态科技岛”的建设,许多村镇工厂都搬迁了,原来村里的青壮年都找到了新工作。
城镇化的意义
自主学习三
尘封的记忆
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从社会的角度,思考城镇化给郭建华一家及岛上的其他居民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呢?
交通便利;居住条件和环境改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改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趋同。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化的意义
自主学习三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从经济的角度,思考城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从生态的角度,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呢?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污水处理厂还有什么作用呢?
方便集中处理废弃物,提高环境质量。
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处理污水、废水的同时,将其变为可重新利用的水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1996年建成投产,规模为26万吨/天,2006年11月完成扩建改造工程,处理规模提高至64万吨/日,是南京市秦淮河治理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厂占地41.9公顷,承担着南京市主城区约60%的污水处理量。
城镇化的意义
自主学习三
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就业机会多,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污染物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人口和居住密集,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经济)
(生态)
(生态、社会)
(社会)
城镇化的意义
自主学习三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合作学习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
1.城镇化特点:城镇化速度快,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城镇化水平区域发展不均衡。
成因:改革开放后,农村产业化,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对城镇化带动作用明显。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
(2)社会因素: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大。东部地区城镇人口比重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合作学习
城镇化的意义
课堂小结
1.城镇化的内涵和标志。
2.城镇化的意义。
下图为某城镇20年来建成区面积和城镇人口的年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工业化过程 B.城镇化过程C.逆城镇化现象 D.区域化现象
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 ) A.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B.城镇人口数量增加C.城镇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增大D.城镇中心区的面积扩大
城镇化的意义
目标检测
B
A
下图为某城市25年间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市发展变化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4.该地区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城郊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B.城市道路建设受到限制C.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D.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城镇化的意义
目标检测
城镇化的意义
目标检测
C
A
下图为武汉市1990—2000、2000—2010、2010—2014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图。其中市域由主城区和远城区两部分构成。回答下面小题。
5.1990—2014年武汉市域( )A.人口先增加后减少 B.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就业人口呈减少趋势6.2010—2014年主城区人口增长率较2000—2010年变化显著,主要原因是主城区( )A. 交通拥堵加剧 B.环境质量下降 C.生育观念转变 D.人口接近饱和
城镇化的意义
目标检测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