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科学(冀教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 ),小草和大树都是( )。
2. 草本植物是指具有( )的植物,木本植物是指具有( )的植物。
3. 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 )、可药用,也可用作( )等。
4. ( )被誉为“中国国宝”,大多数生活在四川境内的高山深谷中。
5. 目前发现( )有100多万种,是世界种类最多的动物。
6. 自然界的动植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里,离开了所依赖的( ),动植物就不能生存。
7. 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被称为( ) ,如大雁、天鹅等;没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被称为( ),如麻雀、雷鸟等。
8. 动物的针毛硬而坚韧,具有( )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 )强,冬季,动物的绒毛会( ),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9. 蝙蝠的视觉不发达,但能借助“( )”在黑夜中捕捉飞蛾。
10. 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儿都不( ),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这要归功于它的( ) 。
11. 蜜蜂全身长满( ),当蜜蜂飞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时,它毛茸茸的腿上和身上就会沾满( )。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6分)
12. 下列属于人造的一项是( )。
A. B. C. D.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不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B.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C.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不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不需要空气
D.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岩石中,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4. 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是否有体毛 B. 体内是否有脊柱
C. 体温是否恒定 D. 肌肉是否发达
15.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它的叶和茎具有的特点是( )。
A. 叶宽大肥厚,茎有很多孔
B. 叶是尖尖的刺,茎肥厚丰满
C. 叶是尖尖的刺,茎有很多孔
D 叶宽大肥厚,茎厚实丰满
16. 松树和柏树秋天不落叶,却能度过寒冬,这是因为( )。
A. 树皮很厚,可以抵御寒冬
B. 根系发达,可以吸收水分
C. 针形的叶子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D. 枝干相壮,可以抵御寒冬
17. 下列属于昆虫的是( )。
A 蜘蛛 B. 蜻蜓 C. 蜈蚣 D. 虾
18. 下列关于动物换毛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动物冬天换毛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
B. 很多动物冬季都会换毛
C. 动物换毛是适应外部环境的表现
D. 冬季,动物的针毛会增多
19. 我们蹑手蹑脚靠近水塘边,鱼儿还是迅速逃开了,这是因为( )。
A. 鱼听到了声音 B. 鱼看到有人来了
C. 鱼通过侧线感知到有人靠近 D. 鱼看到水中有人的身影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20. 生物指大自然中所有的事物。( )
21.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 )
22. 薄荷和三七既是药材,又是经济作物。( )
23. 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
24. 蚕是一种昆虫,蚕蛹破茧而出的时候会变成蛾。( )
25. 仙人掌是著名的旱生植物,没有水也可以成活。( )
26. 动物的迁徙、冬眠、换毛和鱼类的洄游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
27. 所有的鸟类在春天和秋天都需要换羽。( )
28. 侧线是鱼身体上的一条线,连着鱼的神经,帮助它感知危险。( )
29. 蜜蜂用嘴巴传播花粉。( )
30. 填出鱼的各器官的名称。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 小草和大树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32.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在生活中,你是如何保护小鸟的?
33. 蛇用什么方法度过寒冷的冬季?还有哪些动物与蛇过冬的方法相同?
六、实验探究。(8分)
34. 仙人掌生活在干旱高温的沙漠中,莲生活在水中,那么仙人掌和莲散失水分的多少一样吗?请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比较。
实验目的 比较仙人掌和莲散失水分的多少
实验材料 盆栽仙人掌和莲、透明塑料袋、水
实验步骤 ( )
实验现象 ( )
实验结论 ( )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科学(冀教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 ),小草和大树都是( )。
【答案】 (1). 非生物 (2). 生物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如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微生物等。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小草和大树都是生物。
2. 草本植物是指具有( )的植物,木本植物是指具有( )的植物。
【答案】 (1). 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 (2). 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
【解析】
【详解】像蟋蟀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一般茎的木质化程度较低,且多为一年两年生植物。像桃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木本植物都为多年生植物。我知道的木本植物有杨树、苹果树。
3. 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 )、可药用,也可用作( )等。
【答案】 (1). 食用 (2). 工业原料
【解析】
【详解】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属于经济作物,这些经济作物可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物等,可以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4. ( )被誉为“中国国宝”,大多数生活在四川境内的高山深谷中。
【答案】大熊猫
【解析】
【详解】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是我国珍稀动物的重要代表。中国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的高山深谷中。
5. 目前发现( )有100多万种,是世界种类最多的动物。
【答案】昆虫
【解析】
【详解】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6. 自然界的动植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里,离开了所依赖的( ),动植物就不能生存。
【答案】 (1). 环境 (2). 环境
【解析】
【详解】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界里的动植物都生活在一定环境里离开所依赖的环境动植物就不能生存。
7. 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被称为( ) ,如大雁、天鹅等;没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被称为( ),如麻雀、雷鸟等。
【答案】 (1). 候鸟 (2). 留鸟
【解析】
【详解】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被称为候鸟 ,如大雁、天鹅等;没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被称为留鸟,如麻雀、雷鸟等。候鸟常在一地产卵、育雏,而到另一地去越冬,每年定时进行有规律的迁徙。留鸟活动范围较小,终年生活在它们出生的区域里,不因季节变化而迁徙。
8. 动物针毛硬而坚韧,具有( )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 )强,冬季,动物的绒毛会( ),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答案】 (1). 保护 (2). 保温性 (3). 增多
【解析】
【详解】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动物的针毛硬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冬季,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9. 蝙蝠的视觉不发达,但能借助“( )”在黑夜中捕捉飞蛾。
【答案】回声定位
【解析】
【详解】由于探听超声波仪器的发明,科学家才发现并证实了蝙蝠是通过超声波定位在夜晚飞行的,原来蝙蝠在夜间飞行的时候从嘴、鼻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立刻做出判断,改变飞行方向。人类模仿蝙蝠探路的方式发明了雷达、声呐。蝙蝠的视觉不发达,但能借助“回声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飞蛾。
10. 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儿都不( ),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这要归功于它的( ) 。
【答案】 (1). 敏感 (2). 热眼
【解析】
【详解】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种特殊感官,被称为“热眼”。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都不敏感,然而它却能敏捷的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这是因为响尾蛇热眼感知小动物。
11. 蜜蜂全身长满( ),当蜜蜂飞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时,它毛茸茸的腿上和身上就会沾满( )。
【答案】 (1). 细毛 (2). 花粉
【解析】
【详解】蜜蜂全身长满细毛。当蜜蜂飞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时,它毛茸茸的腿上和身上就会沾满花粉,利于携带花粉,提高花的授粉率。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6分)
12. 下列属于人造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们的世界分为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动植物都是属于自然世界,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属于人工世界。比如哆啦A梦机器猫就是人造世界的产品。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不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B.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C.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不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不需要空气
D.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岩石中,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树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小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1.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A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14. 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是否有体毛 B. 体内是否有脊柱
C. 体温是否恒定 D. 肌肉是否发达
【答案】B
【解析】
【详解】动物按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体内有脊柱的动物称为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15.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它的叶和茎具有的特点是( )。
A. 叶宽大肥厚,茎有很多孔
B. 叶是尖尖的刺,茎肥厚丰满
C. 叶是尖尖的刺,茎有很多孔
D. 叶宽大肥厚,茎厚实丰满
【答案】B
【解析】
【详解】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贮藏水分,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而且还含叶绿体,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B选项符合题意。
16. 松树和柏树秋天不落叶,却能度过寒冬,这是因为( )。
A. 树皮很厚,可以抵御寒冬
B. 根系发达,可以吸收水分
C. 针形的叶子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D. 枝干相壮,可以抵御寒冬
【答案】C
【解析】
【详解】松树和柏树原来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植物,由于长期在寒冷的条件下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御寒构造,松树的叶片都缩小成为针状叶,内部水分不容易蒸发和散失,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松树和柏树秋天不落叶却能过冬,是因为松树的叶子是针形的,面积很小,蒸发的水分很少很慢。ABD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17. 下列属于昆虫的是( )。
A. 蜘蛛 B. 蜻蜓 C. 蜈蚣 D. 虾
【答案】B
【解析】
【详解】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选项中蜻蜓属于昆虫。
18. 下列关于动物换毛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动物冬天换毛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
B. 很多动物冬季都会换毛
C. 动物换毛是适应外部环境的表现
D. 冬季,动物的针毛会增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动物冬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适应季节的变化,是动物适应冬天寒冷环境的表现。很多动物在冬季都会换毛,动物换毛是适应外部环境的表现。冬季,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19. 我们蹑手蹑脚靠近水塘边,鱼儿还是迅速逃开了,这是因为( )。
A. 鱼听到了声音 B. 鱼看到有人来了
C. 鱼通过侧线感知到有人靠近 D. 鱼看到水中有人的身影
【答案】C
【解析】
【详解】鱼的视力并不好,它的晶状体不能调节,鱼耳的听觉范围很小,鼻孔的作用只是嗅觉。但它的另外一种感觉器官——侧线很发达。鱼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里与海流搏斗,并能准确地发现障碍物,确定正确的方向,这些行为是鱼类使用身体上的侧线完成的。鱼类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当人从浅滩中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侧线可以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20. 生物指大自然中所有的事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我们把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叫做生物,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1.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裸子植物没有花和果实。蕨类植物没有花、果实、种子,苔藓类没有根、花、果实、种子,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才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2. 薄荷和三七既是药材,又是经济作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被写进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中药宝典。像三七、薄荷等植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药用作物也是经济作物的一种。
23. 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
【答案】√
【解析】
【详解】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像蜜蜂那样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那样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24. 蚕是一种昆虫,蚕蛹破茧而出的时候会变成蛾。( )
【答案】√
【解析】
【详解】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蚕蛹破茧而出的时候会变成蛾。
25. 仙人掌是著名的旱生植物,没有水也可以成活。( )
【答案】×
【解析】
【详解】仙人掌只是蓄水能力比较强,没有叶子减少蒸腾,根部也比较深,可以吸收沙子下面的水分,并不是没有水也能活。
26. 动物的迁徙、冬眠、换毛和鱼类的洄游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
【答案】√
【解析】
【详解】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
27. 所有的鸟类在春天和秋天都需要换羽。( )
【答案】×
【解析】
【详解】大多数鸟类每年秋季换羽1次,有些种类一年换羽2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也有的鸟,如雷鸟,雌鸟一年换羽3次,雄鸟一年换羽4次。题目的说法错误。
28. 侧线是鱼身体上的一条线,连着鱼的神经,帮助它感知危险。( )
【答案】√
【解析】
【详解】侧线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29. 蜜蜂用嘴巴传播花粉。( )
【答案】×
【解析】
【详解】蜜蜂全身长满细毛,当蜜蜂飞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时,它毛茸茸的腿上和身上就会粘满花粉。当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时,便可将一朵花的花粉传播给另一朵花。
30. 填出鱼的各器官的名称。
【答案】
【解析】
【详解】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等特征。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鱼类和水生两栖类特有的感觉器官侧线能够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 小草和大树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答案】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解析】
【详解】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大树的茎叫木质茎,小草的茎叫草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从它们的外部特征、生长寿命等来对比。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32.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在生活中,你是如何保护小鸟的?
【答案】不射杀小鸟;呼吁和宣传让大家也一起保护小鸟;给鸟儿喂食。
【解析】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要保护生物多样性。鸟类以昆虫为食,是害虫和鼠类的天敌。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小鸟,比如我们应该不射杀小鸟;呼吁和宣传让大家也一起保护小鸟;给鸟儿喂食。
33. 蛇用什么方法度过寒冷的冬季?还有哪些动物与蛇过冬的方法相同?
【答案】冬眠;刺猬、青蛙、蝙蝠、熊、刺猬等。
【解析】
【详解】动物可以通过身体结构和习性来适应环境,还可以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方法。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比如蛇、青蛙、蝙蝠、熊、刺猬等动物是通过冬眠来度过冬季的。
六、实验探究。(8分)
34. 仙人掌生活在干旱高温的沙漠中,莲生活在水中,那么仙人掌和莲散失水分的多少一样吗?请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比较。
实验目的 比较仙人掌和莲散失水分的多少
实验材料 盆栽仙人掌和莲、透明塑料袋、水
实验步骤 ( )
实验现象 ( )
实验结论 ( )
【答案】 (1). 分别给盆栽仙人掌与盆栽莲植株套上透明塑料袋,隔3小时后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观察发现,套仙人掌的塑料袋上会有很少的小水珠,甚至没有小水珠,套莲的塑料袋上会有很多的小水珠。 (3). 仙人掌尖尖的刺叶,能减少水分蒸发,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莲的叶片宽大,方便蒸发多余的水分,适应水中的环境。
【解析】
【分析】
植物的形态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这是植物适者生存的表现。
【详解】实验步骤:首先选择两盆长势相似的盆栽仙人掌和盆栽莲,分别浇透水;然后分别给盆栽仙人掌和盆栽莲的叶片上套上透明塑料袋,把袋口扎紧;24小时后观察塑料袋内壁出现的现象。
实验现象:盆栽仙人掌的塑料袋内壁水少,盆栽莲的塑料袋内壁水多。
实验结论: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莲的叶宽阔肥大,有利于水分的散失,适应湿润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