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螳臂当车(出自《庄子·人间世》)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比喻做事情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很容易适得其反。】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
泉涸(hé),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多指夫妻之间。】
屠龙之技(出自《庄子》)
朱泙((pēng)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dān)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比喻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庖
丁
解
牛
《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曾任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齐名,并称为“老庄”。
知人论世
知人—庄子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世学者所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又称《南华经》。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
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可以保身,可以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道家所关怀的是个人
儒家所重的是群体社会
知人论世
论世—相关背景
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
文章题解
庖:厨师 。
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剖开,分解牛的肢体 。
庖丁解牛:一个叫“丁”的厨师分解牛的肢体。选自《庄子 养生主》,养生主:指养生的要领、关键。
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称呼以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习惯以“职业+名”的方式。
师襄:就是名叫襄的乐师。
师旷:就是名叫旷的乐师。
弈秋:就是名叫秋的围棋高手。
优孟:就是名叫孟的优伶。
匠石:就是名叫石的匠人。
医和:就是名叫和的医生。
解牛之礼
《周礼》中专设有“庖人”一职,“庖人掌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在先秦时期,牛是非常尊贵的祭品以及礼品,人们非常看重牛,解牛这一举措也并非寻常,牛通常用于祭天、祭地、祭宗庙、王飨xiǎng等祭祀活动中。
庖丁用的不是普通的杀牛刀,而是祭祀宗庙场合的礼器刀具——鸾刀。并且这种刀的刀环位置是一个铃铛,因此每一个动作都会发出悦耳的声响。更进一步,庖丁用礼器来解牛,动作和刀环铃声都合乎祭祀音乐的节拍,这极有可能是一次祭祀表演,而非厨师炫技或者梁惠王的心血来潮。正所谓“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庖丁解牛的故事可能实际描述的是一国之君观摩祭祀演练的纪实。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庖páo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lǚ,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xiǎng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zhòng《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hé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hào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xì,导大窾kuǎ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zhé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rèn若新发于硎xíng 。彼节者有间jiàn,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jiàn,恢恢huī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wéi,怵chù然为戒,视为wèi止,行为wèi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yǐ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wèi之四顾,为wèi之踌躇chóu chú满志,善刀而藏cáng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文本研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介词:替、给
剖开、分割
所+动词=名词/名词性结构,……的地方
名作动,踩
支撑,接触
通“响”
进
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符合
节奏
参考译文: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解
牛
场
面
视觉:舞蹈化
听觉:音乐化
参考译文: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通“盍”,何,怎样。
省略句:技盖至于此乎?
文本研读
第二段
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结构:承上启下
内容:侧面烘托庖丁技艺高超
文本研读
庖丁 释 刀对曰: “ 臣之所好者 道 也, 进 乎技矣。
始 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 未尝 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 以 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 神欲 行。
放下
自然规律
超过
起初
不曾
凭、用
精神
参考译文: 厨师 放下刀 回答说: “ 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 规律 ,(已经) 超过 (一般的)技术了。 开始 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 未曾 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 凭 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 精神 在活动 。
依 乎天理 ,批大 郤 , 导 大窾,因其 固然 ,技经肯綮 之 未尝 ,
而 况大軱乎!良庖 岁 更刀,割也; 族 庖 月 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 于 硎。
“于”引出对象
古:牛的自然结构
今:天然的道理
空隙
顺着
空
依照
本来的结构
“枝”,脉络相连的地方
未曾尝试
宾语前置
名作状:每年
名作状:每月
众、一般
从 磨刀石
状语后置
参考译文: 依照 天然结构 ,击入牛体筋骨 缝隙 ,顺着(骨节间的) 空处 进刀, 依照 牛体 本来的构造 ,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 不曾拿刀碰到过 ,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 每年 更换一把刀,割断筋肉; 一般 的厨师 每月 (就得)更换一把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 磨刀石 上磨 出来 的一样。
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
彼节者有 间 ,而刀刃者 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 其于 游刃 必有余地矣,
是以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 ,每 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
怵然为戒 ,视 为 止,行 为 迟,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 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为之 踌躇满志, 善 刀而藏之。
间隙
形作名,厚度
很宽绰的样子
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刀刃的运转
宾前,因此
虽然这样
碰到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小心翼翼地
提高警惕
省略之
省略之
省略于
为此
通 “ 缮 ”, 擦拭
参考译文: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文本研读
得:悟得
养生:养生之道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得 养生 焉。”
文章结构
庖丁经过哪些阶段到达至高诗意的“道”的境界的?
目无全牛
切中肯綮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不懂规律
认识规律
掌握规律
运用规律
尊重规律
顺其自然
成语汇总
①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②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③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④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在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⑤切中肯綮: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