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对比阅读+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对比阅读+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3 14:0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诗歌体裁和作者白居易;
2.反复诵读,找出诗中的景物描写,感受诗歌意境;
3.分析诗中的音乐描写,感受音乐变化、琵琶女的情感变化和高超的技法,鉴赏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4.对比阅读《李凭箜篌引》,赏析两首诗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品味两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白居易从小刻苦学习,白天黑夜地读书作文,顾不上休息,以致于口舌生疮,手肘磨出老茧。苦学使他的文学才华成熟较早。据传在长安时,曾携带所作诗文去谒见前辈诗人顾况。顾况望着诗卷上“居易”这个陌生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百物方贵,居大不易!”说着打开看,头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大为赞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亦不难。”在顾况的推奖下,年轻的诗人开始闻名,不久就名动京城。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甚至达到忘我境界。“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所以人称“诗魔”。他的诗今存近三千首,因此他有“诗王”之称。
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新课导入
知人论世
—走进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了解诗人【任务一】
白居易创作时期
白居易一生,以四十四岁时贬为江州司马为分界线,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后期他日益消沉,用佛家的色空思想来看待一切荣辱得失,用道家的“知足不辱”来达到明哲保身,又用儒家的“独善其身”来求得内心平衡。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
《琵琶行》
闲适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解题:
琵琶行【任务一】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歌行”,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梳理重点字词,理清文脉
湓浦pénpǔ 铮铮然zhēng 商贾gǔ
悯然mǐn 转徙xǐ 谪zhé
浔阳xún 荻花dí 捻niǎn
霓裳ní cháng 六幺yāo 迸bèng
裂帛bó 虾蟆há má 红绡xiāo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诵读诗歌,读准字音
1.明年:第二年
2.铮铮然:铿锵悦耳的
3.善才:琵琶师
4.使快谈数曲:畅快
5.因为长句:因,因此、于是;
为,作
6.歌以赠之:作歌
7.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共;言,字
8.命曰《琵琶行》:命名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1)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 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 擢:提升官职。
(4)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降级。
(5)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 黜:“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7)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 乞骸骨、致仕: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2.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3.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文章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邀见歌女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晚年沦落
悲苦凄凉
谪居卧病
孤苦寂寞
知己难寻
琵琶行
朗读全文,思考,全诗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任务二】诗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营造怎样的意境,起到什么作用?请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景物描写 画面内容 意境 作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飘落,荻花纷飞,秋风微凉,秋意浓浓
萧瑟凄凉
点明时令、地点、时间和事件;奠定感伤基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月色朦胧,水雾渺茫
悲凉
烘托悲凉气氛;奠定诗歌感伤基调;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月色澄明,船舫无声,听者沉醉,曲声悠扬,余音绕梁
静谧无声
点染环境气氛;衬托乐曲的音乐魅力
【任务二】诗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营造怎样的意境,起到什么作用?请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景物描写 画面内容 意境 作用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低洼潮湿,黄芦苦竹丛生,杜鹃日夜悲叫,猿声哀鸣不断。
孤船被寒冷的江水萦绕,被清冷的月色笼罩
孤寂悲凉
苍凉悲凄
点染孤寂悲凉的气氛,写出琵琶女凄冷孤寂的内心世界
写出诗人生活环境恶劣,点染悲凉气氛,写出诗人心中的悲凉、孤寂、苦闷和无奈
赏析音乐描写,领悟诗人情感
【任务三】
调弦—
大珠小珠落玉盘
自选曲—
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
名曲演奏—
清脆圆润
婉转流畅
转轴拨弦三两声
间关莺语花底滑
冷涩低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
此时无声胜有声
幽咽暂歇
激越雄壮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
四弦一声如裂帛
却坐促弦弦转急
悲凄感人
低沉抑郁
1.琵琶女演奏了几次?琵琶声分别有什么特点?琵琶女的情感有何变化?
琵琶女演奏了三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寂寞凄凉
愁怀暗恨
抑郁悲愁
喻体及音乐特点
急 雨——繁密急切 私 语——轻幽细腻
珠落玉盘——轻脆圆润 莺语花底——宛转流畅
泉流冰下——幽咽低沉 冰泉冷涩——艰涩凝滞
银瓶乍破——激越奔涌 铁骑突出——高亢雄壮
裂 帛——短促急迫
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有了画面感,给人无限的联想。
①大量运用贴切比喻,以声写声。化无形之声为可感之物,写出了琵琶旋律的跌宕起伏与复杂多变,把琵琶的乐音描写得淋漓尽致。
2.诗人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音乐?
②侧面烘托与正面描摹相结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音乐结束后周围环境的寂静无声来突出音乐演奏的美妙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人们还久久沉醉在余音饶梁的美妙音乐氛围之中,侧面烘托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正面描摹不再赘述。
③巧用拟声词、叠词
“嘈嘈”“切切”等叠词的使用,将乐声的强弱、快慢、音质表达得十分具体、可感,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
④紧扣“情”字来描写
琵琶女是带着感情弹奏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在乐声之中融入了情感因素,更加声情并茂,婉转动人;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倾听、来描摹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的起伏跌宕体现了情感的复杂变化,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3.每次聆听乐曲诗人有何反应?为何有如此反应?
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人深深被吸引,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彼此相见, 琵琶女奏《霓裳》《六幺》 (详写),同情琵琶女,顿感迁谪意,正面描写琴技之高,点明主旨——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三次:“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略写),诗人感伤而“青衫湿”。侧面烘托琴技高超,琴声悲凄感人。
琵琶女
本是京城女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满腹忧愁暗恨
本为京官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满腹孤独苦闷
诗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被抛弃的艺伎
被压抑的知识分子
对比
反衬
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有伤明教”。
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小结:诗人通过叙述琵琶女的故事来反映自己的人生遭遇,诗中描写了琵琶女演奏琵琶时技艺高超,通过音乐的婉转交替、跌宕起伏来表露出自己的不幸遭遇,作者通过与琵琶女的交谈,对其产生深切同情,从而联想到自己被贬的经历,流露出自己的愤懑不满之情,作者通过对现实的不满来揭露封建社会官僚腐败导致人才被埋没以及民生凋敝的苦难现象。诗人在琵琶女的演奏中听到——曲子里有和自己相同的失意、愤慨、抑郁、悲凉、无奈与哭喊。
【任务四】对比阅读:思考《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说说这两首诗的艺术风格。
李凭箜篌引
[ 唐 ]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答案:(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2)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任务五】课堂实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山。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儿重。
[注解]①绿绮:古琴名,据说汉代司马相如有一琴,名叫绿绮。此泛指名贵的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语出《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 霜降而鸣。”
【任务五】课堂实操
1.请你结合诗句谈谈诗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2.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诗人运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对演奏者的动作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对音乐效果运用比喻,以声喻声来描绘。
“一挥手”是蜀僧弹琴的动作(姿态、技艺),“万壑松”是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来比喻琴声的音乐效果。
写曲终时的景色,诗人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不知碧山已被暮色笼罩,烘托琴声美妙,蜀僧琴技高超。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