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辩证关系作文审题训练参考答案
六、当堂练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为一滴水/我不可能独自高涨/我喜欢被潮水裹挟/借你的汹涌/绽放成一朵浪花/我也愿竭尽全力/一次次托举潮头/如同八月十八的千里钱塘。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和联想?请从个人和集体关系的角度出发,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读材料,找出一对核心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1.一对核心概念:
2.联系:
(二)【立意】中心观点:
一滴水、一朵浪花,潮水、潮头。
“一滴水”象征个人,“一朵浪花”象征着个人借助集体获得的成就。“潮水”象征集体,“潮头”象征着个人回报集体获得的成就。(要结合诗歌的整体语境和因果关系来理解)
集体助个人,个人报集体
七、例作反思,阅读下面一则开头,从审题、立意合乎辨证关系的角度看,是否正确?
题目:个人离不开集体
一滴水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蒸发消失,如果这滴水汇入茫茫大海中,这滴水就可以永远奔腾,在其它水滴的助力下达到更新的高度。对于人来说也一样,每个人之间都连着细线,每个人都与集体不可分割,离开了集体,只有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只讲一方面,且表述平淡、宽泛、模糊,没有表现材料的内在情感,没有体现“个体与集体”的辩证关系。
八、从辨证关系的角度,思考以上题目材料中提到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用“引、议、提”三步法,重写一则合理的开头。
引:就是引用材料。高考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即使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 材料的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材料的引用不可过长,三五句话,50字内即可。做到简洁有度,紧扣题目,有所选择,目标性强。
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分析议论,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如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也不能长,不能举例。
提:就是在前面议论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提出论点。语言要精简,可以用“正所谓···”“所以说,···”“由此可见···”“我觉得/认为···”引出观点句。
注意,论点一定要明确,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支持什么、提倡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所确立的论点必须是根据材料生发出来的。文字要简炼,一两句话即可。
部分脱离材料
没有中心观点
九、在确定中心观点的前提下,联想《素材魔方》中的相关素材,从不同角度或层面确定分论点:1、《才旦卓玛留西藏》(《素材魔方》第1期第26页)《让个性追求与螺丝钉精神完美交融》(《素材魔方》第1期第51页)《新时代下,要勇于施展才华》(《素材魔方》第3期第42页)《谷爱凌素材全景式运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素材魔方》第4期第25页)可从怎样的角度论述中心观点或能提取的分论点:2、《敢为天下先,力行在当前》人无国不宁(《素材魔方》第2期第48页)《社会担当有精英,大国发展日日新》(《素材魔方》第4期第52页)《杨振宁:明月共同途》奔波在异国他乡,始终心系祖国(《素材魔方》第5期第21页)《主题素材精粹: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素材魔方》第3期第18页)可从怎样的角度论述中心观点或能提取的分论点:3、《我愿是一棵小草》(《素材魔方》第4期第63页)《对世界报之以歌》打工人如小齿轮,国家如要齿轮。(《素材魔方》第2期第53页)《投身社会,不做看客》一滴水与大海的比喻(《素材魔方》第2期第52页)可从怎样的角度论述中心观点或能提取的分论点:
分论点一:个人借助集体创造价值/成就自我/实现精神追求
分论点二:个人回报集体才能获得归属感/实现集体的繁荣发展
分论点三: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相互成就
2
3
无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