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训练------人性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十年后
[美]欧·亨利
一名警察威风凛凛地沿着大路巡逻过去。这种威风是习惯性的,并非为了招摇,因为已是夜里将近十点钟,一阵阵寒风带着雨意,几乎把街上的行人都赶光了。
这个警察人高马大、气派非凡,他的警棍舞出种种花样,挨门挨户地察看,不时警觉地瞧着平静的大道,那样子活像一尊和平的保护神。这一带没有多少夜市,你时不时可以看到烟铺或者通宵食品店的灯光,可是绝大部分的门面是属于大商号的,都早已关得严严的。
巡逻到一个街区靠近中段的地方,警察突然放慢了脚步。在一家黑黢黢的五金店门口,有一个人靠墙站着,嘴角衔着一支没有点火的雪茄。当警察朝他走过去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说:
“没有什么,警官,”他让他放心,“我这是在等候一个朋友。这还是二十年前的一个约会,听起来有点好笑,可不是?如果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我会向你解释清楚。差不多那么久以前,这家店面所在的地方原是一家餐馆——大乔·布雷迪餐馆。”
“直到五年以前。”警察说,“它才拆掉了。”
站在门口的人擦了一根火柴点雪茄烟。这点亮光照出一张方下巴的苍白的脸,目光炯炯,靠近右眉梢有一块雪白的疤痕。他的领带别针是一大颗钻石,镶得古里古怪。
“二十年前的这一天夜里,”那人说,“我在大乔·布雷迪餐馆同杰米·威尔斯吃饭,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我和他都是纽约本地长大的,像一对兄弟。我十八岁,杰米二十。第二天上午我要动身到西部去挣家业,你没法从纽约把杰米拉走,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那天夜里我们约好,二十年后也就是今天这个时候,我们还在这里会面,不管我们的境况如何,也不管要走多远。我们设想在二十年内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已成定局,也总该有了家产,不管前途如何。”
“听起来倒怪有趣。”警察说,“不过,就我看,这两次聚会相隔太久了。你离开以后没有接到过朋友的信吗?”
“嗯,对,有一阵子我们互相通信,”他说,“可是过了一两年,我们失掉了彼此的踪迹。你知道,西部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我在那一带一直忙来忙去,相当活跃。不过我知道杰米如果还活者,他一定会在这里同我会面。他决不会忘记。我走了一千英里,今天来站在这门口,只要我的老搭档露面了,那就值得。”
这个等候着的人掏出一块漂亮的怀表,表盖上镶着些小钻石。
“十点差三分。”他宣布,“那天我们在餐馆门口分手时是十点整。”
“你在西部干得不坏,是吗?”警察问。
“你猜得对!我希望杰米能抵得上我一半。他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真是一个好人。我得同一些极其精明的人竞争才能发财。一个人在纽约可以墨守成规,过过舒服日子,在西部就像刀架在脖子上,惶惶不可终日。”
警察挥挥警棍,走开一两步。“我要走了,希望你的朋友会来。他能准时来吗?”
“我想不一定,”那人说,“我至少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杰米还活在世界上,到时候会来的。再见,警官。”
“晚安,先生。”警察说,一路继续巡逻下去,对每道门察看一番。
这时已经下起细雨,风也不是一阵一阵的,而是一个劲儿刮着。在这一带出现的几个行人不声不响、闷闷不乐地赶路,外衣的领口翻得高高的,手插在衣袋里。而站在五金店门口的那个人,赶了一千英里来践约同年轻时代的朋友聚会,这个约会本来是极端靠不住的,现在只好一边抽烟一边等待。
他等了约莫二十分钟,于是一个高个子男子穿着长外套,衣领翻到耳边,急急忙忙从对街横穿过来,直接走向等待着的人。
“是你吗,鲍勃?”他犹豫地问。
“是你吗,杰米·成尔斯?”
门前的人喊道。“谢天谢地!”刚到的人将对方两只手都握在自己手里。“是鲍勃,千真万确。我相信一定能找到你,只要你还活着。好呀,好呀,好呀,二十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那老餐馆已经不存在了,鲍勃,我希望它还在,我们好在这里再吃一顿。西部待你怎么样,老朋友?”
“顶呱呱,凡是我要的都给了我。你的变化很大,杰米,我从来没有想到你长得这么高,好像高了两三英寸。”
“哦,我二十岁以后长高了一些。”“在纽约过得好吗,杰米?”
“还过得去。我在城里一个部门有一个位置。来吧,鲍勃,我们去一个我认得的地方,好好谈谈过去的一切。”
这两个人手挽手地沿街走去。从西部来的那个人由于成功而变得自高自大,将他事业的发展过程讲了一个大概。另外那个藏在外套里,津津有味地听着,
在一个拐角处有一家杂货铺,电灯雪亮。当他们走到这个光圈里,两人同时转过身打量着对方的面孔。
从西部来的那位突然停步,放开了他的臂膀。他急促地说:“你不是杰米·威尔斯。二十年确实很长,但不会将一个高鼻梁变成一个狮子鼻。”
“有时却会把一个好人变成个坏人。”高个子说,“你已经被逮捕十分钟了,‘圆滑的’鲍勃。芝加哥认为你可能会溜到我们这边来,跟我们通报说要找你谈一谈。咱们悄悄地去,好吗?那样做明智些。现在,趁我们到警察局之前,这里有张便条,是人家托我亲手交给你的。你可以靠近窗口看一看。这是巡警威尔斯给你的。”
从西部来的人打开交给他的小纸片。开始读的时候他的手很稳,可是读完之后不禁抖了一下。那纸条并不长。
鲍勃:
我及时到达约定的地点。当你擦火柴点雪茄的时候,我看到一张芝加哥方面通缉的人的脸。不知为什么我不能亲自下手,因此我走开去找到一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杰米
(节选自译林出版社《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1.本篇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面。请以鲍勃为例,试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歧黄”“杏林春暖”“橘井流芳”“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匾都有年头了,匾上的金字都已经发暗。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送给王谈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的菜蔬了。
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王家三代都是如此。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很少当下交款,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枇杷、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一只鸡、或半布袋鹌鹑。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平地水深丈二,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像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选自汪曾祺小说《故乡人》,有删改)
2.汪曾祺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和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请结合文本分析王淡人身上的“人性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瘸子
阿来
一个村庄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造物主都要用某种方式显示其暗定的法则。比如,人口不能一律健全,总要造出一些有残疾的人,但也不能太多,比如瘸子。机村只有两百多号人,为了配备齐全,就有了一个瘸子。
早先那个瘸子叫嘎多,是个脾气火暴的人。每年秋天,机村人都要跟飞禽与走兽争夺收成,嘎多被安排在护秋组。他扶拐的双手空不出来敲锣轰雀鸟,便被安排去扶那些被风吹倒的草人。他扶起一个草人,就骂一句:“呸!”
草人在风中挥舞着手臂。他一脚踢去,草人就摇摇晃晃地倒下了。这回,他骂了自己:“呸!”
他再把草人扶起来,但草人像瘸子一样歪着身子在风中摇摇晃晃。瘸子把脸埋在双臂中间笑了起来。随即,瘸子坐在地上,笑声变成哭声。再从地上站起来时,他的腰也佝偻了。他常常顾自长叹:“可怜啊,可怜。”
天下雨了,他说:“可怜啊,可怜。”
秋风吹拂着金色的麦浪,“哐哐”的锣声把觅食的雀鸟从麦地里惊得飞起来,他说:“可怜啊,可怜。”
腿瘸之前他晚上护的是自己家地里的秋。一次一头野猪被火枪击倒在麦地中间,受伤而愤怒的野猪用长长獠牙将他掀翻了。那天晚上,一半以上的机村人都听到了他那一声绝望的惨叫。
腿瘸之前,他可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哪。脾气为什么好 就因为他知道自己本事小。
后来,村里出现了第二个瘸子,人们都叫他小嘎多。
那年二十六岁的小嘎多,搭着一条褡裢去邻村走亲戚。路上,他碰见一辆爆了胎的卡车。卡车装了超量的木头,把轮胎压爆了。小嘎多人老实、手巧,爱鼓捣些机器什么的。所以,他主动上去帮忙,换好轮胎,司机提出要载他一程。
这辆卡车装的木头真是太多了,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车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小嘎多把腿伸在两根粗大的木头之间的缝隙里,才算坐稳当了。他坐在货厢上,风呼呼地吹来,风中饱含着秋日森林干爽的芬芳。满山红色与黄色相间的秋叶、在阳光下显得那么饱满而明亮。
在一段爬坡路上,卡车的一只轮胎“砰”的一声爆炸了。小嘎多没有感觉到痛——卡车摇晃的时候,车上的木头跟着晃动,使得他伸在木头之间的双腿发出了碎裂声。他的脸一下子白了,惊呼一声,就昏了过去。
医生保住了他的命,但像锯木头一样锯掉了他的半条腿。他得到了一条金属的假腿——那个卡车司机所在的单位负责了所有开销。这一切,都让老嘎多自愧不如。
小嘎多也进了护秋组,小嘎多对老嘎多说:“你那也就是比较严重的皮外伤而已,你的骨头好好的,就是断了一条筋嘛,要是到医院,人家轻轻松松就给你接上了。”
小嘎多叹口气,卷起裤腿,解开带子与扣子,把假腿取下来放在一边,眼里露出伤心之色。
老嘎多就更加伤心了。
老嘎多开口了,他没有自怨自怜,语气有些愤愤不平:“有条假腿就得意了,告诉你,我们这么小的村子里,只容得下一个瘸子,你、我,哪一个先让老天爷收走还不一定呢!”
小嘎多好像有些伤心,又好像不那么伤心。看着老嘎多慢慢变远的背影,他的心里生出了深深的怜悯。第二天下地时,他怀里揣着个小瓶子,有两三口白酒。到地头坐下时,他就从怀里掏出这酒递给比他老的、比他可怜的瘸子。
就这样到了第二年秋天,老嘎多忍不住了,说:“看你这样子,敢情从来没有想过老天爷要把你收走。”
小嘎多脸上的笑容很明朗,的确,他一直都是这么想的:“老天爷的道理就是老的比小的先走。”
老嘎多也笑了:“呸!你也不想想,老天爷兴许也有出错的时候。”
“老天爷又不会喝醉。”
说到这里,小嘎多才意识到自己还很年轻,不能就这样在护秋组里跟麻雀逗着玩。
他说:“我不想干这么没意思的活,我要学发电。”
老嘎多笑了,这是小嘎多第一次看见老嘎多脸上的肌肉因为笑而挤出好多深深的皱纹。后来他就把笑容收拾起来,说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值得人高兴的事情。小嘎多心里对这个人再一次生出了怜悯,他想,对一个小村子来说,两个瘸子好像是太多了。
如果老天爷真要收去一个……那还是把老嘎多收走吧,因为对他来说,活在这个世上好像太难了。有了这个想法,小嘎多立即去找领导:“我是一个瘸子,我应该去学一门技术。
几天后,他接到通知去县里的水电培训班报到。出发前一天他还拿着铜锣在地边上驱赶雀鸟,不一会儿就碰上了老嘎多,这家伙拄着一副拐,站在那些歪斜着身子的草人身边,自己也摇摇晃晃、一身破烂。
小嘎多就说:“伙计,站稳了,不要摇晃,摇晃也吓不跑雀鸟。”
“呸!”
“不要骂我,村里就我们两个瘸子,等我一走,你想我的时候都见不着我了。”
“呸!”
“你不是说一个村里不能同时有两个瘸子吗 至少在我离开的这半年里,你可以安心了。”小嘎多心情很好,从怀里掏出一个酒瓶,脸上夸张地显出陶醉的模样。
老嘎多的鼻头一下子就红了,他连酒味都还没有闻到,就显出醉了的模样。他想说什么,但什么都没说。他眼里有点依依不舍的神情,但很快,又被愤怒的神色遮掩住了。
小嘎多又说:“等我回来,等到机村的天空下又有了两个瘸子,若老天爷看不惯,让他决定随便收我们中间的哪一个吧。”
等到小嘎多培训回来,水电站就要使机村大放光明的时候,老嘎多已经死去了。
电站正式发电那天,当小嘎多合上电闸,电流把机村点亮时,他仿佛看见老嘎多就坐在这些人中间脸上堆着很多很多的皱纹。他知道,这是那个人做出了笑脸。
3.阿来曾说“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面馆
陈敏
姜东在美国洛杉矶开了一家中国面馆。
面馆的生意一直不好,后来有了转机是因为一个非裔女人。
那天,姜东正忙着和面,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叫声:“这炒面坏了,难吃!太难吃了!”
姜东挺惊讶,这谁啊?便走出来看。是一个非裔女人,她已经吃光了盘里的面,正将最后一根面条高高挑在空中,大喊大叫太难吃了,还嚷嚷着让他退钱。
姜东将她唤到厨房内,问:“你要退钱,是吗?”
她说:“当然!”
姜东说:“这面五元一盘,我退你五元,我不仅要退你钱,还要再送你一盘面!你看行吗?”
非裔女人听后,说:“OK!”
姜东又说:“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非裔女人问。
“你得到门外面像刚才一样,大声喊叫,说我的面条好吃!”姜东说。
“那当然了!没问题!”非裔女人爽快答应。她拿了钱,又拿了盘面,转身出去,站在门外面,摆动着胖胳膊,扭着屁股,扯着嗓门高叫:“这炒面太好吃了,它是我今生吃过的最好的面!太好吃了!太香了!”之后,连筷子都省了去,直接用手抓来吃,三下两下,狼吞虎咽地将一盘面顷刻扒拉进了嘴里。
第二天,非裔女人又来了,这次还带着她的儿子。
女人对姜东说:“老板,我再吃一盘,行吗?我还给你做广告!”
姜东点点头同意了。
她又问:“我儿子可以吃吗?他叫迈克,正饿着!”
姜东说:“没问题!”姜东盛出两盘炒面,递给他们。
非裔女人举着面条,在餐厅门前一边吆喝一边吃:“这炒面太好吃了,它是我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好的面!太好吃了!太香了!”边说边用手往嘴里扒;儿子迈克也在门前举着面盘,扭摆腰臀,腾空跳踢,边唱边舞,自由奔放的舞姿与唱调引来了不少围观的路人,不一会儿,进店品尝炒面的人就排起了长队。
姜东也出来观看。原来,那非裔小伙子迈克是个饶舌歌手,他为姜东的面条编了个绕口令,举着盘子,边唱边跳,还配着背景音乐。围观人群纷纷给他喝彩,还给了他小费。迈克越唱越来劲儿,一盘面的工夫,便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从此,中国面馆的生意大好起来。
迈克天天来姜东的中国面馆吃炒面,日子一长觉得有点儿难为情,就帮姜东打些零工:切葱头,切土豆,洗车,倒水。周末,迈克的妈妈外出会朋友的时候,他就住在姜东家,晚上和姜东抵足而眠,俨然成了姜东的儿子,这一干就是六年。迈克得到姜东家人的信任,不仅让他采购、炒菜、送外卖,人手不够时,还让他在前台收银。
一天,姜东上洗手间,无意中发现了迈克一个不高雅的举动:迈克在洗手间的格挡里坐着,手里哗啦哗啦地数着一沓钞票。他抬头看见姜东,目光对视的一刹那,迈克顿时垂下了眼,双手和嘴唇同时哆嗦,颤抖。
迈克低下头说:“对不起,我保证今后再也不干了!”
姜东问:“你干什么了,孩子?”
他说:“我偷了你的钱!”
姜东缓缓拉住迈克的手,问:“迈克,你跟我干了几年了?”
他说:“六年!”
姜东说:“六年来,你在我这里吃住,干活,跟一家人似的,我早就把你当成我家的一员了,既然是一家人,在我面前永远都不许说‘偷’这个字,不管拿了我多少钱,只能说‘借’,不许说‘偷’。”
之后,又问迈克“借”了多少钱,迈克说三四次下来,大概五千多块。
姜东说:“这么点儿钱,才五千块。记住了,你欠我五千块,以后必须还上,但在你没有还上我这笔钱之前,你先别在我这里干了,可以吗?”
迈克红着脸,说了声“OK”,拿着钱,背了包就离开了。这一去就是三年。
一日,迈克的母亲,那个非裔女人兴致勃勃赶到姜东面馆,请求姜东和她一起观看她儿子的冠军选秀。原来迈克参加了洛杉矶的一档电视节目,节目遴选歌手,迈克多轮胜出,有可能成为冠军。他的妈妈好高兴,邀请姜东和她一起为儿子捧场,姜东没来得及换掉沾满油垢的围裙,就被她拽上了车,赶到演出现场。
迈克已经唱完了歌,好像已经获了奖,他正拿着话筒,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自我出生以来,我就没见过我的父亲,我没有过父亲的榜样,在我的印象中,我唯一父亲的影子是个中国人,他开着一家中国面馆,在我饥饿时,他给我饭吃,还让我在外面唱歌,我一唱,就有人给我小费,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我具备唱歌的天赋,从此一步步走到现在,今天,我有了一个中国爸爸,他就在台下!”说后,迈克跳下来,给了姜东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个感动啊,姜东终生都忘不掉。
事后,迈克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递给姜东,说:“爸爸,这是我还你的钱,我有钱了,我有很多很多的钱了。是你的善良和宽容,让我赢得了人生!”
迈克成了明星,在洛杉矶家喻户晓。
迈克成了明星之后,也常来中国面馆。高出姜东半个头的迈克,搂着姜东的脖子,在中国面馆门前唱他新编的中文顺口歌:中国的面,味道行,大厨的名字叫姜东;姜东的面,实在多,吃着吃着热心窝……
后来,姜东的中国面馆在洛杉矶与迈克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
(节选自《小说林》2022年第四期,有删改)
4.《小说林》评价此文“写出了复杂、有质感的人性”,“人性的复杂”体现在哪些人身上?“有质感的人性”指的又是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鲍勃人性复杂多面:①狡黠投机。他在西部攫取了不义之财,成了通缉犯,罪责深重。
②虚荣炫富。他故意把钻石戴在胸前,露出镶钻怀表,大谈自己的成就。
③重情守信。作为通缉犯,他冒着被警方抓捕的危险,不忘二十年前的约定。
④勇敢独立。他阔别亲人朋友,到陌生的西部去谋生和闯荡。
2.①体现在他淡泊恬静的性格。追求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很有诗意。②体现在他同情怜悯之心(善良)。来看病的人太穷,他鼻子一酸,诊费免收,连钱也白送。③体现在他急公好义的品质。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被洪水围困的村民。④体现在他安贫乐道的乐观精神。为汪炳看病用掉珍贵的药材,面对妻子的询问,他却能笑着说,我还有。
3.①人物上:小嘎多身上有着乐观、善良、热心、悲悯、积极进取的美好品质,虽遭厄运却没有改变。老嘎多虽然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但在听到小嘎多要学发电时,他也为小嘎感到高兴。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②情节上,老嘎多、小嘎多都因意外致残,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但他们的结局却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小嘎多奋发自强学会了发电。最终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还给整个机村带来了光明。老嘎多虽去世,却在天上露出了笑脸。
③主题上:人生中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老嘎多和小嘎多遭遇到无妄之灾,他们无法抗拒。但苦难能激发人的精神,比如自尊、同情、悲悯、勇敢、自强,而这种精神能让人战胜苦难,超越苦难,帮助人类重新确认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4.①人性的复杂主要体现在非裔女人和迈克身上:非裔女人找借口想要退钱,之后又接受了姜东的提议卖力宣传中国面馆;迈克辜负了姜东的信任,但他并未放弃自己,勇于直面自己,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体现出人性复杂、矛盾的一面。②有质感的人性主要体现在姜东身上:面对迈克的偷钱行为,姜东说这是“借”,不叫“偷”,然而还是让迈克离开、补偿。体现姜东对此行为既不是无条件的包容,也不是对人性一味的绝望,而是给予教导和改正的机会,人或许会犯错,但依然可以追求真善美。姜东的形象丰满而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