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基础训练
1.18世纪中期的法国,许多贵族为了让他们的儿子在手工技艺方面得到训练,纷纷在家中设置了手工作坊,枯燥的技术类书籍也被他们的家庭藏书室当作标志性的收藏品,甚至在他们举办的沙龙中,也往往醉心于谈论牛顿的才华和讨论“燃素”的性质。这表明( )
A.人文主义传播广泛 B.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C.启蒙运动影响巨大 D.等级制度逐步瓦解
2.16世纪初,某位历史人物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这位历史人物被誉为( )
A.“人文主义之父” B.“现代经济学之父”
C.“宗教改革的旗手” D.“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3.有学者研究指出,中世纪的城市是商业中心,是市民从事制造业或者做买卖的地方,所以市民就成了不同于领主、农民的第三类人。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由此可知
A.启蒙思想在欧洲逐渐流行开来 B.市民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C.市民受到宗教改革理论的冲击 D.新经济活动有利于人文主义产生
4.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思想基础是
A.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和理性 B.神学世界观被彻底否定
C.人类认识和征服世界的能力增强 D.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5.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A.主张因信称义 B.否定教皇权威 C.反对禁欲主义 D.强调王权至上
6.如图体现了16世纪法国学者布埃勒对“真正的人”的理解,从中可见人生存的四种层次分别是懒惰、贪婪、奢侈和美德,与石头、植物、有感性的马和理性的人相对应。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新教思想广泛传播 B.人文主义得到发展
C.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D.个人私欲日益膨胀
7.如图是拉斐尔于1507—1508年创作的《花园中的圣母》,这幅画的人文价值体现在
A.标志西方人主义精神的起源
B.否定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C.抨击欧洲封建社会的腐朽
D.冲击中世纪宗教神学世界观
8.先贤祠,从大革命爆发两年后的1791年起,这里成为供奉法国伟人的地方。两百多年来先后安葬在先贤祠的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其中仅有11人是政治家。是否能安葬于先贤祠,必须经过国民议会讨论,并由总统最终签署命令。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百多年来法国人才济济
B.尊重思想文化是法国前行的力量
C.法国人民不大喜欢政治家
D.法国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9.孟德斯鸠认为国家应由君主一人根据法律,依靠一些中间的、从属的权力进行统治。伏尔泰认为英国式政府的可取之处在于:下院议员、爵士、君主间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两人均
A.认同直接民主制 B.提倡限制君权
C.宣扬社会契约论 D.主张民主共和
10.苏格拉底和康德的哲学贡献分别是
①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②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③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树立了人的尊严
④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1.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
B.复兴原意为“再生”,就是直接延续古代文化传统迎来古典文化的再生
C.运动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D.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2.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③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④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④
13.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下,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到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激进之处突出表现为
A.追求个性解放
B.重视现世生活
C.提倡生而平等
D.构建理性王国
14.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 B.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
C.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 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15.创建经典力学,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达尔文
D.爱迪生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德适应时代的需要,系统地提出了以“唯信得救”为基础的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人人均可阅读、思考、理解与解释《圣经》。路德还主张依靠德国的皇帝、诸侯贵族,使用暴力将罗马教廷的政治、经济势力拒于国土之外,以实现君权独立、司法独立、教会独立……在农民战争失败后,路德全力投入《圣经》的译注工作,以及制定路德宗的教规与信条,使德意志大部分地区摆脱了教皇的控制,确立了新教信仰,第一个成功地建立了改革派教会。
——摘编自于可《关于马丁·路德坪价的几个问题纪念马丁·路德诞生五百周年》
材料二 1555年帝国议会通过《奥格斯堡和约》,宣布“教随国定”。“教随国定”就是邦君决定本邦宗教。这项决议……意味着德意志邦君的、传统的割据权利凭借宗教得到巩固而加强。……16世纪明显加速的全球一体化进程,其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促成国际公法的国家主权。……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人类并拯救人类,人类要信靠耶稣基督。信靠耶稣基督,有许多表现,其中“殉道”是比较突出的行为。大致从马丁·路德开始,基督徒中有人为救赎而投身天职。因为投身天职“必然同时产生勤奋与节俭,而这两者只能产生财富”,所以这又是能够带来财富的自我牺牲,是金色殉道。16世纪那个欧洲经济跨洲发展的发轫时期,“金色殉道”为信仰基督的经济人提供了价值理性或伦理上的责任观念,使经济扩张获得了正义性和驱动力。……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言行直接涉及的都是基督宗教内部的事情,是教义归正,也是教会改制。……这些实践理念没有在德国止步,没有限于欧洲一隅而在世界范围内流布的背后因素:“自由精神。”正是“自由精神”促使人类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相互联结,因而使路德改革在精神的层面上获得全球史意义。
——刘新利《路德宗教改革的全球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全球性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 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能被代表。” 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 能被代表。”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思想发展的主要特征。
(2)结合所学,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主张产生的共同时代背景。
参考答案:
1.C2.C3.D4.A5.B6.B7.D8.B9.B10.D11.B12.C13.D14.B15.B
16.(1)信仰得救;个人有权解读圣经;用暴力革命驱逐罗马教廷;建立德意志民族教会。
(2)促成了“教随国定”,确定了国家主权国家间互动的法律基础;强调天职观,助长了“金色殉道”,推动早期欧洲经济全球化发展;激发了“自由精神”,促使人类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连结。
17.(1)特征:①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③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④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或民主思想)。
(2)背景:封建专制统治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民主进程;思想解放不断深入营造了自由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