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三年级上册 跨越式跳高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三年级上册 跨越式跳高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3-13 19: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贯彻“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等教育理念。突出体育学科的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终极目的一门活动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自主自我发展为基础。大胆吸收课改成果,敢为人先,强调教学设计和思路创新。提高学生身、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为学生终生体育运动打下基础。激发运动兴趣,围绕“健康、自主、发展”的主题。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及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把体育知识的传授及良好品德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学重要内容,寓德于教。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它是跳跃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学会助跑3~5步起跳,逐渐加速,借助冲力,迅速腾空,两腿依次跨越过杆。其重点在于助跑的轻松,有节奏,起跳的准确,有力,过杆的协调。难点是动作的协调,连贯。通过选择易学易练的辅助练习,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体会学习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提高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树立自己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跨越式跳高是跳跃教材的主要练习内容之一,是最基本的跳高技术,接近生活中跑与跨越的自然动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不仅可以健体强身,还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使人轻盈娇健,既健身又健美。我把跨越跳高定为主教材,并将游戏引入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体育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创新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终身体育的潜意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小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安排跨越式跳高练习,它是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的,这个时期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不太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是发展弹跳素质的较好时期。但是由于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较为繁杂,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因此应进行反复教学。六年级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多种方式的跳,具有了一定的跳跃能力,对跳高项目较有兴趣,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极为有利。但小学生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加强护与帮助,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摆动腿过竿后内旋并下压。
教学难点: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
1、采用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演示教学法。
2、自主探究合作演练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3、纠错与口头评定法。
六、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初步学习跨越式跳高蹬地起跳的动作,找准起跳腿;并使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
运功技能: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协调性。
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互帮互学、大胆展示。
七、教学预期设计:
1、场地器材的布置——激发兴趣。场地四角放置标志桶,引起学生注意,提高专注度。
2、学前准备——揭示学习目标。燃起学生学习热情。体育委员把学生带到场内整队,师生问好;进行原地三面转法。
3、热身活动:本节的任务是师生相互走进,热身。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后蹬跑、跨步跑。通过跑动观察学生模仿能力。
4、通过多组跳高的辅助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跳高的基本要领,分步骤完成该动作;通过课课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体能与基本的运动技能。
八、整理活动:本节的任务是调理身心,总结得失,改进动作技术。
1、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上课,师生问好、检查着装,安排见习。
2、准备部分
(1)、慢跑--第一圈慢跑;第二圈侧滑步跑;第三圈后踢跑。
(2)、体操队形---徒手操
①开合跳 ②无绳跳绳 ③头部运动 ④肩关节运动 ⑤全身运动 ⑥立位体前屈 ⑦踝腕关节 ⑧提踵练习
3、基本部分
(1)、复习原地三面转法;
(2)、摸高练习;
(3)、自选方式跳跃皮筋练习(每组练习进行两次,第二次高度比第一次高。);
教师通过(2、3)组练习提升学生对跳高运动兴趣后,引出跨越式跳高的优势,并讲解、示范蹲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助跑---跨跳---过杆---落地四个阶段。辅助练习方法,原两腿摆动练习。教师讲解掌握跨越式跳高的重难点。随后进行侧面助跑踏跳,两腿依次越过皮筋。通过两次不同高度的练习,让学生体会跳跃的快乐。
(4)、游戏一:课课练“掷色子”
游戏规则:随机抽选一名学生作为掷色子游戏的投掷手,正面向上的就是要进行的游戏,每个游戏项目10秒钟,进行4组游戏。色子上有6中不同的运动。找本节课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掷色子,大家一起跟着做该项运动。
教师指导练习,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展示与评价: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要求:1、认真体会动作要领。2、有秩序的进行练习。3.注意安全。
4、结束部分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拉伸,调整呼吸。
(3)、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提问,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送还器材。
七、预计负荷:平均心率:110至120次/分;练习强度:中等水平;练习密度:35%左右。
授课时间: 11.9 课题: 跨越式跳高与游戏 教师姓名:
授课年级: 三年二班 学习内容: 跨越式跳高;游戏:课课练“掷色子”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初步学习跨越式跳高蹬地起跳的动作,找准起跳腿;并使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 二次备课反馈:
运功技能: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协调性。
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互帮互学、大胆展示。
教学重点: 助跑的速度和节奏,助跑与起跳技术。
教学难点: 助跑与起跳衔接,摆动腿内旋下压,过杆动作协调。
场地器材: 操场;皮筋、标志桶、长棍一根、游戏色子一个。
流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及教学措施 二次备课 负荷 时间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图一)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数 3、宣布上课内容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 5、强调安全问题 二、热身环节 1、慢跑热身(图二) 第一圈慢跑;第二圈侧滑步跑;第三圈后踢跑。 2、体操队形---徒手操 ①开合跳 ②无绳跳绳 ③头部运动 ④肩关节运动 ⑤全身运动 ⑥立位体前屈 ⑦踝腕关节 ⑧提踵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x x x x x X x x x x ▲(图一) 教法:①讲授法 ②示范法 要求:快、静、齐 组织: (图二) 要求:口令响亮,队伍整齐 小 8分钟
基本部分 一、复习原地三面转法; 二、摸高练习; 三、自选方式跳跃皮筋练习;(图三),(每组练习进行两次,第二次高度比第一次高。) 四、学习跨越式跳高(图四) 步骤:助跑--起跳--过杆--落地 动作要领:采用侧面直线助跑,有节奏;起跳快而有力;摆动腿内旋下压;上体前倾扭转向横杆,摆动腿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 组织: ○ ○ ○ ○ ○ ○ ○ ○ ○ ○ x x x x x 助跑 x x x x x (图三) 一、教法: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 分两次进行摸高练习; 提示学生动作要领,及时纠错; 带领学生进行跳跃皮筋练习; 组织: x x x x x ○ ○ ○ ○ ○ (图四) x x x x x ○ ○ ○ ○ ○ 中 14分钟
基本部分 原两腿摆动练习。 分不同高度练习完整跨越式跳高动作。 七、游戏一:课课练“掷色子” 游戏规则:随机抽选一名学生作为掷色子游戏的投掷手,正面向上的就是要进行的游戏,每个游戏项目10秒钟,进行4组游戏。色子上有6中不同的运动。 教师对跨越式跳高进行讲解示范; 全体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对动作不规范的进行个别指导 找动作规范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展示; 二、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法; 学生仔细听认真看,在教师的组织下按顺序进行练习。 要求: 队伍有序,练习时积极参与; 不允许打闹; 认真学习,练习中不溜号,认真完成所学。 ※安全提示:不能推人打闹,如有体力不适摔跤的现象,前后学生不能拉拽倒地学生。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有序进行游戏。 3、完成任务时积极主动。 4、及时指导,并提示安全问题。 中 10分钟
结束部分 体操队形--整理放松运动(图五) 课堂小结与师生互评 提问环节 师生再见 五、整理器材 组织:成四列横队 ○ ○ ○ ○ ○ ○ ○ ○ ○ ○ x x x x x X x x x x ▲(图五) 要求:全身心放松 教法: 1、教师领做拉伸放松运动。 2、师生共评。 3、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 4、师生再见。 5、收回器材。 小 8分钟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