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1.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C.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2.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 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3. 根据反应事实能推导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下推理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C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D 分别将等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到锌片和锌粉中,锌粉反应更剧烈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4.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O3)的性质不同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C. 氧、硫、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四个
D. 单质碳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____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也具有还原性
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所以它们的机械性能相同
D. 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6.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也不能再分
B.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 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红磷和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所以也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B.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 碳酸盐与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氧化物
9.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显碱性,所以碱溶液都显碱性
B.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可燃物接触氧气就一定能燃烧
D.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更容易锈蚀
10.学习中需要不断地思考,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成立的是( )
A. 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则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也会污染空气
B. 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的硬度,则生铁的硬度一定大于铁的硬度
C. 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则MnO2也能加快H2O的分解
D. 锌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则银也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
11. 小凯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 )
A.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 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体一定比液体大
C. 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1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 )
A. 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 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D. 酸、碱、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13.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
B. 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C. 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14.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B.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 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都能放出氨气
D.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5.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16. 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正确的是( )
A. 纯碱、火碱、氨水都是碱,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B.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
C. 煤、天然气、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过多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
D. SO2、CO、NO2都是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都会形成酸雨
17.分类归纳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分类归纳正确的是( )
A.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都是自来水的净化步骤
B. 洗洁精去油污、汽油去油污利用的都是乳化原理
C. 蛋白质、油脂、糖类都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________
18.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研究二氧化锰 的催化作用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D. 配制氯化钠溶液
19. 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B.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C.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D.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20.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可观察到内焰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
B. 图b中右边试管发烫
C. 图c中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图d中打开可乐的瓶盖,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2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甲醛危害人体健康但可保存动物标本
B. 一氧化碳有毒但可灭火
C. 浓硫酸有腐蚀性但可作干燥剂
D. 农药有毒但能保护农作物
22.“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明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某稀溶液中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23.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24.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2 2CO2+2H2O,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2H4O
B. 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宏观与微观:CO和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25. 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1. B 2. C 3. B
4. A CO(或H2)
5. D 6. D 7. C 8. B 9. A 10. B 11. B 12. B 13. A 14. A 15. A 16. C
17. C 天然气
18. D 19. A
20. C 压强
21. B 22. B 23. D 24. C 25. B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