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多部门印发通知明确“八不准”,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类型多样 B.人均占有量大 C.耕地分布均匀 D.耕地多,草地少
2.我国耕地面临的现状是( )
A.区域差异不大 B.耕地总量增加 C.耕地生产力高 D.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3.为响应“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B.毁林开荒,增加耕地
C.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1.A 2.D 3.C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齐全,A正确;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排除B;耕地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排除C;草地多,耕地少,排除D;故选A。
2.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所以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大,排除A;我国人口多、耕地比重小,总量在减少,排除B;我国高质量耕地少,耕地生产力相对较低,排除C;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D正确;故选D。
3.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功能下降,洪涝灾害多发,不利于区域发展,排除A;毁林开荒会加剧水土流失,大量使用化肥污染土地环境,都不利于区域发展,排除BD;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利于农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号召,C正确;故选C。
【点睛】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2,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如图中的吊脚楼最可能出现在( )
A.湖南省 B.西藏自治区 C.陕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与吊脚楼的建造特点有关的有( )
①依山而建,节省空间②厚实保暖,抵御严寒③高出水面,防潮防洪④通风干燥,蛇蝎难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4.A 5.C
【解析】4.我国的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传统的民居多以竹楼(吊脚楼)为主,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根据题意,位于南方地区的是湖南省。故选:A。
5.吊脚楼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建筑,它的特点是依山而建,节省空间;高出水面,防潮防洪,通风散热;蛇蝎难侵。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十大著名少数民族特色建筑1、蒙古包(蒙古族)2、吊脚楼(苗族、壮族等)3、侗族鼓楼4、傣族竹楼5、臧族碉房、羌族碉楼6、白族瓦房7、彝族土掌房8、哈尼族蘑菇房9、黎族船型屋10、布依族石板房
6.陕西十八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因为陕西主要种植(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枸杞
【答案】B
【详解】“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中的“面条”和“锅盔”均为面食,说明该地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B正确,C错误。大豆和枸杞属于经济作物,不是“面条”和“锅盔”的主要原材料,AD错误。故选B。
“明前茶,贵如金。”又是一年春茶飘香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影响了我国的春茶生产、销售节奏。读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山东省地处江北茶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产茶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平原,土壤肥沃 B.地处高纬度,气温较高
C.濒临海洋,降水较多 D.人口大省,劳动力丰富
8.受疫情影响,为帮助茶企茶农解决销售难题,中国农业合作促进会已加强对接电商平台,并举办多场线上直播卖货,此举有助于( )
①拓宽茶叶销售市场②增加茶农收入③提高茶企知名度④提高茶叶销售价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茶区所产的春茶通过电商销往周边省市,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1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诗中描绘的场景多出现在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7.C 8.A 9.C 10.B
【解析】7.山东省濒临的海洋是渤海和黄海,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和滩涂面积约占全国的1/6;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在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山东省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产茶省区,C正确。山东省种植茶业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A错误;山东地处中纬度,气温比南方低,B错误;山东省种植茶业,与自然条件有关,与劳动力丰富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8.受疫情影响,为帮助茶企茶农解决销售难题,中国农业合作促进会已加强对接电商平台,并举办多场线上直播卖货,此举有助于拓宽茶叶销售市场、增加茶农收入、提高茶企知名度,①②③正确;线上直播卖货并不能提高茶叶销售价格,④错误。综合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茶区所产的春茶通过电商销往周边省市,运距较近,运量较小,一般采用公路运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写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该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们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读我国阴影表示的某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判断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区是( )
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12.判断图中①山脉名称是( )
A.太行山 B.秦岭 C.乌鞘岭 D.阴山
13.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主要是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中,自然原因是( )
A.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B.乱垦滥伐
C.过度放牧 D.陡坡耕种
14.为了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宜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退耕还林 ②缓坡修筑梯田 ③植树种草 ④建设小型水库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11.D 12.A 13.A 14.D
【解析】11.黄土高原是我国第三大高原,该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西到祁连山的乌鞘岭。读图可知,图中阴影所示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形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黄土高原是我国第三大高原,该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西到祁连山的乌鞘岭。依据位置,读图可知,图中的①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以东是太行山脉,该山脉为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山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干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陡坡耕种,不合理开矿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读图可知,阴影部分是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是治理水土流失,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合理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筑梯田、植树种草、修建堤坝和小型水库、合理放牧等,①②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黄土高原是我国第三大高原,该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西到祁连山的乌鞘岭;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15.根据《2021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2021年实测输沙量仅有1.71亿吨,较多年黄河来沙均值9.21亿吨减少了82%左右,含沙量断崖式下降,“黄河不黄了”,主要原因是( )
A.下游地形平坦,泥沙沉积 B.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
C.河源水质变好了 D.黄土高原变绿了
【答案】D
【详解】“黄河不黄了”是指黄河含沙量明显降低,是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主要因为黄土高原地区大力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使得植被覆盖率大大增加,减弱了水土流失即黄土高原变绿了;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中游,与下游无关;与水资源短缺、河源水质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解答题
16.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某黄河研究小组把一只漂流瓶放入黄河的源头,它随着河水漂向大海。
资料2:黄河流城简图
(1)“漂流瓶”放入的地点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A____高原,“漂流瓶”快速漂过了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流速快。
(2)“漂流瓶”在经过中游河段时,深深体会到了“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的景象,出现这种景象的原因是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请简单描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____、____(两点即可)。
(3)“漂流瓶”经过B____(城市)后即进入下游河段,黄河在此段存在的问题有____。(一条即可)
(4)“漂流瓶”在河南省境内会通过治理黄河的关键性工程C____水利枢纽工程,最后漂入____海。
【答案】(1)青藏
(2)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土质疏松
(3) 郑州桃花峪 地上河
(4) 小浪底 渤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流城简图为材料,涉及黄河的概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河水能的开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漂流瓶”放入的地点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A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漂流瓶”快速漂过了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由于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故漂流瓶流速快。
(2)“漂流瓶”在经过河口至潼关河段时,深深体会到了“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的景象。出现此景象的原因是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含沙量大增。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等。
(3)“漂流瓶”经过B河南郑州桃花峪后即进入下游河段,黄河在此段存在的问题有地上河,泥沙淤积、流域面积狭小、凌汛,支流少等。
(4)“漂流瓶”在河南省境内会通过治理黄河的关键性工程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和调沙功能,黄河最终注入渤海,故漂流瓶最后漂入渤海。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并提出“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根据专家组调研,长江流域有可种植油菜的冬闲田6400万亩以上。在主粮安全不可动摇的国家战略下,油菜成为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油料作物。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冬油菜一般9月底种植,次年5月底收获,生长期间要求平均气温下限为10℃。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下图示意我国部分油菜种植优势区。
(1)图中四个优势区,位于内蒙古的是_____,主体位于长江流域的是____,只适合种春油菜的是____。
(2)据图文材料,分析中央从多个优势区中选择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的最关键的两原因。
(3)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请列举两项适合在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中应用的科技手段。
【答案】(1) 甲、乙 丁
甲、乙、丙
(2)纬度较低,冬季较温暖,事宜冬油菜生长;地处平原,耕地集中连片。
(3)优选良种;机械化耕作
【分析】本题以油菜的种植为材料,共设置四个小题,涉及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油菜的种植条件、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优势区中,位于内蒙古的是甲、乙,主体位于长江流域的是丁;甲、乙、丙纬度较高,气温低,生长期短,只适合种春油菜;丁优势区纬度低,生长期长,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油菜过冬,所以可以种冬油菜。
(2)种植油菜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气候和地形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长江流域纬度较低,冬季较温暖,适宜冬油菜生长。长江流域有可种植油菜的冬闲田6400万亩以上,相比其他优势区范围广、面积大,地处平原,耕地集中连片,冬闲田面积大。
(3)在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中,可以采用选用良种、机械化播种、采取喷灌滴灌、监测农业生长环境,精准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
18.读图2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图3“中国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复杂多样的气候]
(1)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风向相反,其中图1表示的是____季风,其中①季风的特点是____。图2中的季风如果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灾害性天气。
(2)从我国跨越的经纬度、海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3)图3中B、C、D三地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时间分配具有以下特点:
①三地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____;
②雨季长短差异大,B、C、D三地中,雨季最长的是____地。
(4)气候类型会影响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建筑风格:
①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这可能与当地的____有关。
A.气候炎热,特别是夏季炎热B.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C.温差大D.冬季寒冷
②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即南方屋顶坡度较大,北方屋顶坡度较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____。
A.降水的多少B.地势的不同C.气温的高低D.植被的不同
【答案】(1) 夏 温和湿润 寒潮
(2)①南北跨纬度大,气温差异明显,越往北,气温越低;②东西跨经度大,海陆差异明显,自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少;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高低悬殊,气温和降水量的垂直变化明显;
(3) 夏秋多,冬春少 D
(4) B A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我国气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以及气候对饮食和建筑的影响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思维能力。
【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称为季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其中A图表示的是夏季风,该图风从海洋吹向内陆,①是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其特点是温和湿润,②是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图2所示的是冬季风,冬季风如果活动强烈,容易形成寒潮灾害性天气。会造成剧烈降温、大风和霜冻等灾害性天气。
(2)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可知,我国有五种气候类型,气候复杂多样。分析可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有:①南北跨纬度大,气温差异明显,越往北,气温越低;②东西跨经度大,海陆差异明显,自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少;③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高低悬殊,气温和降水量的垂直变化明显。
(3)读图可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分布不均,①图3中B、C、D三地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②B、C、D三地中,雨季最长的是D地,该地位置最偏南,三地降水的年际变化都很大。
(4)①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三生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与当地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有关,故选B;②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即南方屋顶坡度较大,北方屋顶坡度较小,因为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地区降水少,与此直接相关的是降水的多少,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多部门印发通知明确“八不准”,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类型多样 B.人均占有量大 C.耕地分布均匀 D.耕地多,草地少
2.我国耕地面临的现状是( )
A.区域差异不大 B.耕地总量增加 C.耕地生产力高 D.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3.为响应“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B.毁林开荒,增加耕地
C.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如图中的吊脚楼最可能出现在( )
A.湖南省 B.西藏自治区 C.陕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与吊脚楼的建造特点有关的有( )
①依山而建,节省空间②厚实保暖,抵御严寒③高出水面,防潮防洪④通风干燥,蛇蝎难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陕西十八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因为陕西主要种植(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枸杞
“明前茶,贵如金。”又是一年春茶飘香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影响了我国的春茶生产、销售节奏。读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山东省地处江北茶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产茶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平原,土壤肥沃 B.地处高纬度,气温较高
C.濒临海洋,降水较多 D.人口大省,劳动力丰富
8.受疫情影响,为帮助茶企茶农解决销售难题,中国农业合作促进会已加强对接电商平台,并举办多场线上直播卖货,此举有助于( )
①拓宽茶叶销售市场②增加茶农收入③提高茶企知名度④提高茶叶销售价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茶区所产的春茶通过电商销往周边省市,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1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诗中描绘的场景多出现在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读我国阴影表示的某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判断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区是( )
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12.判断图中①山脉名称是( )
A.太行山 B.秦岭 C.乌鞘岭 D.阴山
13.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主要是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中,自然原因是( )
A.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B.乱垦滥伐
C.过度放牧 D.陡坡耕种
14.为了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宜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退耕还林 ②缓坡修筑梯田 ③植树种草 ④建设小型水库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根据《2021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2021年实测输沙量仅有1.71亿吨,较多年黄河来沙均值9.21亿吨减少了82%左右,含沙量断崖式下降,“黄河不黄了”,主要原因是( )
A.下游地形平坦,泥沙沉积 B.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
C.河源水质变好了 D.黄土高原变绿了
二、解答题
16.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某黄河研究小组把一只漂流瓶放入黄河的源头,它随着河水漂向大海。
资料2:黄河流城简图
(1)“漂流瓶”放入的地点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A____高原,“漂流瓶”快速漂过了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流速快。
(2)“漂流瓶”在经过中游河段时,深深体会到了“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的景象,出现这种景象的原因是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请简单描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____、____(两点即可)。
(3)“漂流瓶”经过B____(城市)后即进入下游河段,黄河在此段存在的问题有____。(一条即可)
(4)“漂流瓶”在河南省境内会通过治理黄河的关键性工程C____水利枢纽工程,最后漂入____海。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并提出“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根据专家组调研,长江流域有可种植油菜的冬闲田6400万亩以上。在主粮安全不可动摇的国家战略下,油菜成为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油料作物。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冬油菜一般9月底种植,次年5月底收获,生长期间要求平均气温下限为10℃。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下图示意我国部分油菜种植优势区。
(1)图中四个优势区,位于内蒙古的是_____,主体位于长江流域的是____,只适合种春油菜的是____。
(2)据图文材料,分析中央从多个优势区中选择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的最关键的两原因。
(3)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请列举两项适合在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中应用的科技手段。
18.读图2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图3“中国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复杂多样的气候]
(1)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风向相反,其中图1表示的是____季风,其中①季风的特点是____。图2中的季风如果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灾害性天气。
(2)从我国跨越的经纬度、海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3)图3中B、C、D三地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时间分配具有以下特点:
①三地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____;
②雨季长短差异大,B、C、D三地中,雨季最长的是____地。
(4)气候类型会影响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建筑风格:
①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这可能与当地的____有关。
A.气候炎热,特别是夏季炎热B.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C.温差大D.冬季寒冷
②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即南方屋顶坡度较大,北方屋顶坡度较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____。
A.降水的多少B.地势的不同C.气温的高低D.植被的不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