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7.3四川省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四川菜以善用麻辣著称,其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推断四川省的气候特点是( )
A.湿度大 B.风力大 C.光照强 D.降水少
【答案】A
【详解】四川省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中部是四川盆地,气候湿热,周围被山地包围,湿度大,善用麻辣,可以祛湿。所以根据题意选A。
【点睛】本题考查南方地区气候特点,理解解答。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成都(31°N,104°E)召开,会议通报了三星堆遗址的重要考古成果。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面关于成都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都位于三星堆遗址的西南面 B.成都位于低纬度,冬季河流不会结冰
C.成都是四川省的行政中心 D.成都所在地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锦州的李先生想去参观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在确定行程时,他需要选择的地图是( )
A.广汉市地形图 B.中国政区图 C.四川省政区图 D.中国交通图
【答案】2.B 3.D
【解析】2.读图可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成都位于三星堆遗址的西南面;成都位于北纬31°,属于中纬度,亚热带冬季河流不会结冰,故B不正确;成都是四川省的行政中心,成都所在地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CD正确。根据题意选B。
3.选择地图要根据地图的种类和用途及人们的需要来选,辽宁省锦州的李先生想去参观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在确定行程时,他需要选择的地图是中国交通图,D正确。广汉市地形图范围太小,地形图对出行帮助不大,A错误。中国政区图和四川省政区图显示的是行政区划,对出行交通规划帮助不大,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4.济南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详解】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自南向北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济南属于山东省的行政中心,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
【点睛】
5.四川西部地形主要是( )
A.平原、丘陵 B.高原、盆地 C.高原、山地 D.山地、丘陵
【答案】C
【分析】
【详解】四川西部与青藏地区交界,属于青藏高原一部分,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地势陡峭,交通十分不便,故选C。
6.以下称号与我国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澳门——“东方之珠” B.东北三省——“重工业摇篮”
C.四川盆地——“鱼米之乡” D.台湾——“美食天堂”
【答案】B
【分析】
【详解】关于以上四个称号的说法,澳门有“海上花园”称号,“东方之珠”是指香港;东北三省是我国的“重工业摇篮”;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称号;“美食天堂”是指香港,故选B。
7.在四川汶川(30.6°N,103.3°E)发生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截止到5月17日,全国各地支援灾区捐款捐物总价值已超过60亿元人民币。据此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震后灾区的光缆干线网和微波干线网讯中断,严重影响与灾区联系
B.“时间就是生命”,救灾物质主要靠航空运输到达灾区
C.利用对灾区全天候航空拍摄,可以全时性指导救灾
D.该地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质灾害
【答案】A
【分析】
【详解】地震引发的灾区的光缆干线网和微波干线网讯中断,严重影响与灾区联系,正确;“时间就是生命”,救灾物质主要靠公路和铁路运输到达灾区,因为航空运输运量小,故B不正确;利用卫星遥感的图像对灾区全天候拍摄分析,可以全时性指导救灾;故C不正确;四川位于内陆,该地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8.我国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汶川县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云南省 B.四川省 C.甘肃省 D.重庆市
【答案】B
【详解】汶川位于我国的四川省西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的地区。故选B。
9.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成渝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但该经济区的建成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有( )
①城市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 ②成渝两市之间快速交通通道的建成 ③川南城市群的发育形成 ④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条件。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成渝经济区的空间范围必然跨越现有的行政区域范围,因此,成渝经济区的构建显然不能离开城市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成渝两市在经济上的融合、互补程度,直接取决于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性,以及形成的物流、人流、资本流、信息流的流速和密集程度;川南城市群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成渝两市的中间地带,川南城市群发育成型后,将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激活成渝城市发展轴线,从而增强成渝两市的相互作用;成渝经济区可以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但这不是其发育的前提条件。
10.不在成渝地区的工业中心是( )
A.唐山 B.绵阳 C.成都 D.重庆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成渝地区的工业中心。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千米,根据题意,故选A。
11.下列城市中,对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是( )
A.汉中、攀枝花 B.汶川、南川 C.内江、宜宾 D.成都、重庆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读图可知:对成渝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是成都、重庆,根据题意,故选D。
12.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资源丰富 B.海运便利 C.工业发达 D.劳动力充足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成渝经济区概况。成渝经济区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因此成渝经济区缺少海运,故选B。
13.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 ②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 ③该经济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 ④该经济区可建成为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IT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成渝经济区的特点。
【详解】成渝经济区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该经济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灾害多发;故选项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14.四川盆地的土壤类型为( )
A.黑土
B.紫色土
C.红壤
D.黄土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四川盆地的土壤类型。
【详解】四川盆地的土壤类型为紫色土,被称为“紫色盆地”。故选B。
15.四川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居全国第一的有( )
A.石油、铁矿 B.铁矿、钛 C.天然气、食盐 D.钒、钛
【答案】D
【分析】
【详解】四川省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居全国第一位的资源有钒矿和钛矿,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疆,故选D。
二、解答题
16.读川渝区域图和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处亚热带,该地区及周边构成以山地、盆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状态。山多河多,地势高差大。该地区东部和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则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残丘、落水洞、溶洞、暗河等喀斯特景观。
材料二:川渝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与全国比较
地区 资源潜在总值占全国比重(%) 资源人均潜在值(全国平均数为100) 资源结构(%)
农林牧资源 矿产水能资源
全国 100 100 65.1 34.9
四川、重庆 15.78 147.4 43.1 56.9
(1)根据图1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海拔高度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 m的区间。
(2)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 )
A.山东丘陵 B.珠江三角洲 C.川渝地区 D.华北平原
(3)图中M城所在区域是该地区重要的工业区之一,试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4)图中P城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P城市所在的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
(5)根据所给材料,简要分析川渝地区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进行区域开发。
【答案】(1)800―1300 1300-1600
(2)D
(3)有利区位条件:附近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有水电站提供廉价的水电;有成昆、贵昆、湘黔、川黔、内昆等铁路经过(至少答出两条铁路线),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区外市场广阔。
(4)水田农业 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雨热同期(气候适宜);河流众多,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人口、城镇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5)川渝地区地形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能源资源丰富(水能、天然气等),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推动全国电源结构调整和升级;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喀斯特地貌)和享誉国内外的人文景观,可以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借助长江黄金水道和区内码头众多的临港优势,吸纳和充分利用区内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盐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发展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等。
【详解】(1)根据图1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海拔高度在800―1300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1300-1600m的区间。
(2)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
(3)据图可知,图中M城是攀枝花;攀枝花是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具有有利的区位条件:附近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有水电站提供廉价的水电;有成昆、贵昆、湘黔、川黔、内昆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区外市场广阔。
(4)图中P城为成都,所在的平原为成都平原,属于水田农业。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雨热同期;河流众多,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人口、城镇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故成为我国主要的城市。
(5)根据材料分析,川渝地区地形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能源资源丰富,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推动全国电源结构调整和升级;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享誉国内外的人文景观,可以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借助长江黄金水道和区内码头众多的临港优势,吸纳和充分利用区内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盐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发展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等。
1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成渝地区简图
材料二: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摘自《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材料三:川气东送被列为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公里,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7。
(1)材料一中的等温线,属于 (一、七)月,M处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偏 (高、低),原因是 。
(2)形成该地区水电站众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省输出最多的非可再生能源是___________,该能源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_____;简述能源跨区域调配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成渝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根据材料,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成都平原在古代成为“天府之国”的有利条件: 。
【答案】(1)一 高 盆地地形,散热慢;北部有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2)地势高差悬殊,落差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河流水量大
(3)天然气 管道运输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轻酸雨危害
(4)水稻 ①地处平原,土壤肥沃;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水源和防治洪涝灾害提供保障;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⑤地形闭塞,受外界影响小,生产环境好。
【分析】本题考查成渝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发展特点等。
【详解】(1)材料一中的等温线值为2可知为一月份,等温线向北弯曲,则说明M处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由于M处于盆地地形,散热慢,北部有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2)该地区水电站众多,说明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水量和落差两方面来回答。
(3)此问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四川省输出最多的非可再生能源是天然气,天然气适宜用管道运输,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可以参照书上案例来回答,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4)成渝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成都平原在古代成为“天府之国”的有利条件实际上就是回答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方面。
1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科技中心.成渝地区总面积20.61平方千米,区域内人口接近1亿;成渝地区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
材料二:京津唐地区图、成渝地区图
(1)填出京津唐地区和成渝地区对比表
地形区 气候类型 主要自然植被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京津唐地区 ①____ 温带季风气候 ③_____ 故宫、长城
成渝地区 四川盆地 ②_____ 常绿阔叶林 ④_______(只填1个)
(2)读图分析,两个地区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大宗工业产品运输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运输.
(3)两个地区中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是________(城市名称).
(4)京津唐地区与成渝地区的优势要素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中,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请填出右图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所表示的优势要素.(提示:可从资源、资金、劳动力、信息、科技等方面选择,各选填2个)
【答案】(1) 华北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 乐山大佛
(2) 京津唐地区图 铁路
(3)北京市
(4) 资源、劳动力 资金、科技
【分析】本题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成渝工业区为材料,涉及到京津唐工业基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比例尺、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优势等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了京津唐和成渝的地理特征。
【详解】(1)由图可知,京津唐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上,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阔叶落叶林,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故宫、长城;而成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乐山大佛。故①是华北平原,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落叶阔叶林,④是乐山大佛。
(2)由图可知,京津唐地区比例尺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4千米,成渝地区图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2千米,所以两个地区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京津唐地区图。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和水运适于运输大宗笨重的货物,图中成渝地区属于内陆地区,而且也没有连接两个地区的大河。所以两个地区运输大宗工业产品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运速较快,云量较大,运费较低的铁路运输方式。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有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中京津唐属于环渤海地区。所以两个地区中高新技术比较发达的是京津唐地区。
(4)京津唐地区与成渝地区的优势要素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中,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图中成渝地区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丰富,而京津唐地区资金充足、科技发达。所以成渝地区可提供资源和劳动力,京津唐地区可提供资金和科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7.3四川省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四川菜以善用麻辣著称,其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推断四川省的气候特点是( )
A.湿度大 B.风力大 C.光照强 D.降水少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成都(31°N,104°E)召开,会议通报了三星堆遗址的重要考古成果。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面关于成都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都位于三星堆遗址的西南面 B.成都位于低纬度,冬季河流不会结冰
C.成都是四川省的行政中心 D.成都所在地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锦州的李先生想去参观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在确定行程时,他需要选择的地图是( )
A.广汉市地形图 B.中国政区图 C.四川省政区图 D.中国交通图
4.济南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5.四川西部地形主要是( )
A.平原、丘陵 B.高原、盆地 C.高原、山地 D.山地、丘陵
6.以下称号与我国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澳门——“东方之珠” B.东北三省——“重工业摇篮”
C.四川盆地——“鱼米之乡” D.台湾——“美食天堂”
7.在四川汶川(30.6°N,103.3°E)发生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截止到5月17日,全国各地支援灾区捐款捐物总价值已超过60亿元人民币。据此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震后灾区的光缆干线网和微波干线网讯中断,严重影响与灾区联系
B.“时间就是生命”,救灾物质主要靠航空运输到达灾区
C.利用对灾区全天候航空拍摄,可以全时性指导救灾
D.该地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质灾害
8.我国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汶川县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云南省 B.四川省 C.甘肃省 D.重庆市
9.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成渝经济区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但该经济区的建成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有( )
①城市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 ②成渝两市之间快速交通通道的建成 ③川南城市群的发育形成 ④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不在成渝地区的工业中心是( )
A.唐山 B.绵阳 C.成都 D.重庆
11.下列城市中,对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是( )
A.汉中、攀枝花 B.汶川、南川 C.内江、宜宾 D.成都、重庆
12.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资源丰富 B.海运便利 C.工业发达 D.劳动力充足
13.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 ②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 ③该经济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 ④该经济区可建成为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IT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四川盆地的土壤类型为( )
A.黑土
B.紫色土
C.红壤
D.黄土
15.四川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居全国第一的有( )
A.石油、铁矿 B.铁矿、钛 C.天然气、食盐 D.钒、钛
二、解答题
16.读川渝区域图和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处亚热带,该地区及周边构成以山地、盆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状态。山多河多,地势高差大。该地区东部和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则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残丘、落水洞、溶洞、暗河等喀斯特景观。
材料二:川渝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与全国比较
地区 资源潜在总值占全国比重(%) 资源人均潜在值(全国平均数为100) 资源结构(%)
农林牧资源 矿产水能资源
全国 100 100 65.1 34.9
四川、重庆 15.78 147.4 43.1 56.9
(1)根据图1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海拔高度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 m的区间。
(2)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 )
A.山东丘陵 B.珠江三角洲 C.川渝地区 D.华北平原
(3)图中M城所在区域是该地区重要的工业区之一,试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4)图中P城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P城市所在的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
(5)根据所给材料,简要分析川渝地区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进行区域开发。
【答案】(1)800―1300 1300-1600
(2)D
(3)有利区位条件:附近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有水电站提供廉价的水电;有成昆、贵昆、湘黔、川黔、内昆等铁路经过(至少答出两条铁路线),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区外市场广阔。
(4)水田农业 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雨热同期(气候适宜);河流众多,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人口、城镇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5)川渝地区地形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能源资源丰富(水能、天然气等),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推动全国电源结构调整和升级;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喀斯特地貌)和享誉国内外的人文景观,可以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借助长江黄金水道和区内码头众多的临港优势,吸纳和充分利用区内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盐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发展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等。
1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成渝地区简图
材料二: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摘自《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材料三:川气东送被列为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公里,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7。
(1)材料一中的等温线,属于 (一、七)月,M处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偏 (高、低),原因是 。
(2)形成该地区水电站众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省输出最多的非可再生能源是___________,该能源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_____;简述能源跨区域调配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成渝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根据材料,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成都平原在古代成为“天府之国”的有利条件: 。
1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科技中心.成渝地区总面积20.61平方千米,区域内人口接近1亿;成渝地区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
材料二:京津唐地区图、成渝地区图
(1)填出京津唐地区和成渝地区对比表
地形区 气候类型 主要自然植被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京津唐地区 ①____ 温带季风气候 ③_____ 故宫、长城
成渝地区 四川盆地 ②_____ 常绿阔叶林 ④_______(只填1个)
(2)读图分析,两个地区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大宗工业产品运输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运输.
(3)两个地区中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是________(城市名称).
(4)京津唐地区与成渝地区的优势要素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中,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请填出右图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所表示的优势要素.(提示:可从资源、资金、劳动力、信息、科技等方面选择,各选填2个)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