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7.2台湾省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两岸经贸往来中,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区是( )
A.浙江 B.福建 C.广东 D.江西
2.台湾最长的河流是( )
A.曾文溪 B.定水河 C.大汉溪 D.浊水溪
3.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开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纪元。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台湾的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C.台湾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
D.台湾资源贫乏,绝大部分需要进口
4.台湾省产品种类很多,技术含量高,在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产品 B.钢铁
C.汽车 D.信息电子
以“健康城市”为主题的“2017上海—台北城市论坛”7月2日在沪举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
B.台湾岛地形多为平原
C.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
D.钓鱼岛位于台湾岛西北方
6.以下对台湾经济发展描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和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市场广阔
B.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C.经济发展模式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
D.新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被称为“硅谷”
7.素有“东方甜岛”、“祖国东南盐仓”美称的是( )
A.海南岛 B.台湾岛 C.崇明岛 D.钓鱼岛
8.台湾是中国的宝岛,在下列物产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水果 B.樟脑 C.稻米 D.甘蔗
9.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10.关于台湾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省人口超过5 000万
B.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0%
C.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部沿海
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东部沿海
11.下列美称属于台湾的是( )
A.购物天堂 B.东方甜岛 C.咖啡之国 D.鱼米之乡
12.读图关于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是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台湾有世界著名良港﹣﹣维多利亚港 D.岛上森林茂密,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13.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是( )
A.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B.出口加工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畜牧业和养殖业
14.国家旅游局在第三届海峡两岸论坛大会上宣布,大陆居民个人赴台旅游正式启动,小丽成了一名幸运者,她查询了很多关于台湾的资料,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
A.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B.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
C.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D.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15.台湾岛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沙尘暴 B.低温 寒潮 C.干旱 D.地震 台风
二、解答题
16.读台湾岛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D为______。
(2)C,G两处中,表示钓鱼岛的是________;①、②两城市中,表示台北市的是______。
(3)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根据地形特征可知盐场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___。
(4)台湾有著名树种______,______产量居世界首位。
17.读“台湾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d四岛中, 表示钓鱼岛。
(2)北回归线附近的 是台湾最高峰,也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峰,图中山脉的主要走向是 。
(3)简要说明台湾的主要气候特点。
(4)近年来,台湾的农业有何变化趋势?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省包括____岛,以及附近的②____列岛、①____岛等许多小岛。
(2)台湾岛北临A____海,东临B____洋,西隔D____与福建相望.
(3)台湾岛属____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____,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7.2台湾省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两岸经贸往来中,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区是( )
A.浙江 B.福建 C.广东 D.江西
【答案】B
【详解】大陆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级行政区城单位是福建省,两省级行政区城单位隔台湾海峡相望,因此两岸经贸往来中,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级行政区城单位是福建省,故B正确;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西省与台湾的距离都比福建省更远,故A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2.台湾最长的河流是( )
A.曾文溪 B.定水河 C.大汉溪 D.浊水溪
【答案】D
【分析】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以中央山脉为骨干,自东向西依次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和玉山、阿里山等.河流大多数发源于中部山地,注入太平洋,河流短小湍急.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全长186千米。
【详解】浊水溪为台湾第一大河流,全长186.4公里,发源于中央山脉的合欢山主峰与东峰之间的武岭,流域面积为4324平方公里;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台湾省的河流,理解记忆即可。
3.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开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纪元。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台湾的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C.台湾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
D.台湾资源贫乏,绝大部分需要进口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
台湾的居民主要是福建省和广东省迁移过去的后代,因此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其西部地区; 台湾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台湾除能源资源较贫乏处,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水力资源等较为丰富,因而台湾有宝岛之称,故本题选D。
考点: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4.台湾省产品种类很多,技术含量高,在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产品 B.钢铁
C.汽车 D.信息电子
【答案】D
【详解】台湾岛内产业比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2003年外贸总额占生产总值 90%以上,说明岛内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大;台湾产品种类多、技术含量高,在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电子信息等。故选D。
以“健康城市”为主题的“2017上海—台北城市论坛”7月2日在沪举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
B.台湾岛地形多为平原
C.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
D.钓鱼岛位于台湾岛西北方
6.以下对台湾经济发展描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和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市场广阔
B.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C.经济发展模式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
D.新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被称为“硅谷”
【答案】5.C 6.A
【解析】5.从图中可知,A. 台湾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岛地形多为山地;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方。
6.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图中可知,城市和人口集中在西部沿海,市场广阔,故A错误。
7.素有“东方甜岛”、“祖国东南盐仓”美称的是( )
A.海南岛 B.台湾岛 C.崇明岛 D.钓鱼岛
【答案】B
【详解】台湾因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因盛产海盐,有祖国东南盐仓之称。故答案选B。
8.台湾是中国的宝岛,在下列物产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水果 B.樟脑 C.稻米 D.甘蔗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台湾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分布。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的森林覆盖率达55%,有“森林宝库”之称,其中樟树最为著名,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9.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
【详解】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地区.西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多,故选C。
10.关于台湾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省人口超过5 000万
B.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0%
C.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部沿海
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东部沿海
【答案】D
【详解】2001年全省人口2240.6万,故A不正确。台湾省内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故B不正确。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地区,故C不正确。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分布在中部山区和东部沿海,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
11.下列美称属于台湾的是( )
A.购物天堂 B.东方甜岛 C.咖啡之国 D.鱼米之乡
【答案】B
【详解】台湾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B正确。购物天堂是指香港,有“咖啡王国”之称的国家是巴西,“鱼米之乡” 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ACD错误。故选B。
12.读图关于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是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台湾有世界著名良港﹣﹣维多利亚港 D.岛上森林茂密,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答案】C
【详解】A选项,A处是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正确;B选项,台湾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正确;C选项,维多利亚港是香港的港口,是错误的;D选项,台湾岛上森林茂密,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D正确。根据题意,选择不正确的,C为正确答案。
13.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是( )
A.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B.出口加工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畜牧业和养殖业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20世纪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60年代前,台湾经济以农产品加工工业和纺织工业为主,60~70年代,吸引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80年代后,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14.国家旅游局在第三届海峡两岸论坛大会上宣布,大陆居民个人赴台旅游正式启动,小丽成了一名幸运者,她查询了很多关于台湾的资料,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
A.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B.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
C.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D.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答案】D
【详解】台湾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根据题意,故选D。
15.台湾岛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沙尘暴 B.低温 寒潮 C.干旱 D.地震 台风
【答案】D
【详解】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夏季多台风。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台湾岛的自然灾害。
二、解答题
16.读台湾岛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D为______。
(2)C,G两处中,表示钓鱼岛的是________;①、②两城市中,表示台北市的是______。
(3)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根据地形特征可知盐场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___。
(4)台湾有著名树种______,______产量居世界首位。
【答案】(1)台湾海峡;澎湖列岛;福建省
(2)C;①
(3)西部
(4)樟树;樟脑
【分析】本题考查台湾岛的自然环境地理,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图中A为台湾海峡,B为澎湖列岛,D为福建省。
(2)依据位置,图中C为钓鱼岛,其自古是中国的领土;①为台北,是台湾的行政中心,②为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
(3)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根据地形特征可知,盐场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
(4)台湾的植物种类繁多,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台湾的著名树种是樟树,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点睛】
17.读“台湾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d四岛中, 表示钓鱼岛。
(2)北回归线附近的 是台湾最高峰,也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峰,图中山脉的主要走向是 。
(3)简要说明台湾的主要气候特点。
(4)近年来,台湾的农业有何变化趋势?
【答案】(1)b (2)玉山 东北-西南 (3)气候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4)近年来,台湾农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渐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详解】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大陆的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海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1)台湾岛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图中可知,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向,是在图中的b处。
(2)从图中可知,台湾岛的中部是台湾山脉,其中玉山是台湾的最高峰,台湾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
(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兼跨热带和亚热带,主要是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4)近年来台湾的农业结构调整比较大,以市场为导向,台湾农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渐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台湾岛的地形,气候以及农业发展,理解农业发展变化趋势。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省包括____岛,以及附近的②____列岛、①____岛等许多小岛。
(2)台湾岛北临A____海,东临B____洋,西隔D____与福建相望.
(3)台湾岛属____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____,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答案】(1) 台湾 澎湖 钓鱼
(2) 东 太平 台湾海峡
(3) 热带、亚热带 炎热
【分析】本大题以台湾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问,涉及台湾岛的地理位置、概况、气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读图,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②澎湖列岛、①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2)读图,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3)北回归线贯穿台湾岛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南部沿海属于热带,因此台湾岛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