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7.1首都北京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7.1首都北京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3 10:09: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7.1首都北京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北京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B.位于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的南部
C.大致位于40°N、116°E,与河北、天津相邻 D.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西北地区
2.北京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 )
A.建成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B.建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C.建成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D.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2年4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推动冰雪休闲旅游收入的增长②提升北京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③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④带动北京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关于北京市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②降水集中于夏季③河流属于黄河水系④冬季寒冷而干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建筑能体现北京历史文化气息的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大多自东南向西北流 B.地势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
C.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D.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应拆除所有的四合院,建高楼
7.下列关于北京市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市西部和北部是广阔的平原 B.北京市东南部是连绵的山地
C.北京市东南部是广阔的平原 D.北京市平原和山地的过渡地带是较为平坦的盆地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9.《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对北京城市发展进行了定位。目前,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A.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
B.保护故宫、颐和园、平遥古城等名胜古迹
C.拆除设施落后的四合院,兴建高楼大厦
D.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点发展钢铁工业
10.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呈现,理念上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完美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的代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关于四合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合院占用土地多,应拆除建设高层楼房
B.四面建房为了增加居住面积,生活更舒适
C.承载着传统文化,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保护
D.四合院房顶的坡度都很大,利于雨季排水
北京城市的“中轴线”形成于明清时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今年北京将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图为北京“中轴线”平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中轴线”( )
A.沿经线方向 B.沿纬线方向 C.在通州区以东 D.穿过朝阳门
12.“中轴线”申遗成功,可以加强北京的( )
A.经济中心作用 B.政治中心作用 C.文化中心作用 D.交通中心作用
13.北京是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在地。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北京这一城市职能的是( )
A. B. C. D.
2020年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三周岁”,几年来,雄安新区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千年秀林”工程以每天造林十万株的速度播撒绿色,关停数千家“散乱污”企业,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一百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回答下面小题。
14.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下列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 )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B.各国驻华大使馆
C.大型国企、央企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5.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在于( )
①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 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③带动雄安及周边地区的房价上涨 ④促进雄安经济发展,建立雄安重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解答题
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张家口赛区主要承办雪上项目。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使用“绿电”,我国“绿电”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
材料二图1为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2为北京气候资料图,图3为我国西北地区东、西景观差异图。
材料三下表为北京和张家口相关资料
气象站名称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北京 39°48'N 33米 -5℃ 572毫米
张家口 40°48'N 726米 -8℃ 404毫米
(1)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体现北京是( )A.全国经济中心 B.全国政治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国际交通中心
(2)北京成为第一个双奥之城,读图说出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气候条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____。
(3)根据材料分析,张家口承办本届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的主要优势有( )(双选)
A.地处平原,地势低平,适宜建设冰雪赛场 B.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雪较多
C.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温高,冬季温暖 D.张家口位于山区,坡度适宜,适合滑雪
(4)西北地区的天然植被自东往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____、荒漠的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
(5)北京冬奥会处处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试举一例北京和西北地区能共同利用的清洁能源,并说出理由。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建筑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建筑,名称是________。
(2)北京位于________平原北部边缘,气候类型是________。
(3)北京的城市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5)如果有机会去北京,你最想参观哪两个名胜古迹 ________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沙尘暴的分布,从时间上看沙尘天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并且有季节的差异。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252次沙尘天气中,发生于2月(农历,以下同)的有59次,3月的有57次,4月的有37次,2—4月共有153次之多,约占全球沙尘天气的61%。
材料二 沙尘暴的形成,除了大风、干旱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不能忽视。例如,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人们把采掘药材作为收入的主要途径,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或者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__(季节)。
(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________地区。
(3)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沙尘暴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7.1首都北京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北京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B.位于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的南部
C.大致位于40°N、116°E,与河北、天津相邻 D.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西北地区
【答案】C
【详解】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北京位于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的北部,故B错误;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与河北、天津相邻,故C正确;北京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2.北京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 )
A.建成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B.建成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C.建成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D.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答案】D
【详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到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新规划中提出构建“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两带”指“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D正确,ABC错。故本题选D。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2年4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推动冰雪休闲旅游收入的增长②提升北京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③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④带动北京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关于北京市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②降水集中于夏季③河流属于黄河水系④冬季寒冷而干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A 4.B
【解析】3.举办冬奥会,能带动张家口体育产业、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收入,故①正确;提升北京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故②正确;举办冬奥会,有利于推进张家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故③正确;冬奥会的举办,与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无关,故④错误。故A①②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①正确;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②正确;河流属于海河水系,③错误。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④正确。故①②④ 正确,故选B。
【点睛】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5.下列建筑能体现北京历史文化气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读图可知,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分别属于现代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场所,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项。
6.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大多自东南向西北流 B.地势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
C.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D.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应拆除所有的四合院,建高楼
【答案】C
【详解】北京河流大多自西北向东南流,因为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 ,故AB错误。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C正确。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应保留、改造四合院,不应完全拆除,D错误。故选C。
7.下列关于北京市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市西部和北部是广阔的平原 B.北京市东南部是连绵的山地
C.北京市东南部是广阔的平原 D.北京市平原和山地的过渡地带是较为平坦的盆地
【答案】C
【详解】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西部和北部群山环抱,东南部是广阔的平原,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是较平坦的丘陵,故选C。
【点睛】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9.《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对北京城市发展进行了定位。目前,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A.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
B.保护故宫、颐和园、平遥古城等名胜古迹
C.拆除设施落后的四合院,兴建高楼大厦
D.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点发展钢铁工业
【答案】8.C 9.A
【分析】8.由北京的地理位置可知,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故A错误。按干湿区划分,北京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区,故B错误。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故C正确。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故D错误。故选C。
9.以上四种做法中,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有利于实现北京宜居城市的目标,平遥古城位于山西,拆除四合院不利于建设文化名城,发展钢铁工业不利于建设宜居城市,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北京的地理位置、城市职能及未来发展方向。
10.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呈现,理念上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完美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的代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关于四合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合院占用土地多,应拆除建设高层楼房
B.四面建房为了增加居住面积,生活更舒适
C.承载着传统文化,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保护
D.四合院房顶的坡度都很大,利于雨季排水
【答案】C
【详解】对于四合院来说,承载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见证,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保护;不能一味地拆除,也不可以在四周建房,所在地区降水量较少,屋顶坡度较小,故选C。
北京城市的“中轴线”形成于明清时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今年北京将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图为北京“中轴线”平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中轴线”( )
A.沿经线方向 B.沿纬线方向 C.在通州区以东 D.穿过朝阳门
12.“中轴线”申遗成功,可以加强北京的( )
A.经济中心作用 B.政治中心作用 C.文化中心作用 D.交通中心作用
【答案】11.A 12.C
【分析】1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北京中轴线是纵贯南北,是沿经线方向设置的,在通州区以西,位于朝阳门的西部,故选A。
12.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中轴线”申遗成功,可以加强北京文化中心的作用,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北京文化中心有关知识。
13.北京是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在地。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北京这一城市职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中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等最高机关所在地,图中能够体现这一职能的是C表示的人民大会堂,其他三个体现的是文化方面的职能,故选C.
2020年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三周岁”,几年来,雄安新区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千年秀林”工程以每天造林十万株的速度播撒绿色,关停数千家“散乱污”企业,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一百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回答下面小题。
14.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下列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 )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B.各国驻华大使馆
C.大型国企、央企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5.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在于( )
①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 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③带动雄安及周边地区的房价上涨 ④促进雄安经济发展,建立雄安重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4.C 15.A
【分析】14.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上四种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安新区的是大型国企、央企,其他三个机构是北京首都功能机构,故选C。
15.雄安新区的设立目的在于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带动房价上涨和发展重工业是错误的,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雄安新区的设立。
二、解答题
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张家口赛区主要承办雪上项目。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使用“绿电”,我国“绿电”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
材料二图1为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2为北京气候资料图,图3为我国西北地区东、西景观差异图。
材料三下表为北京和张家口相关资料
气象站名称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北京 39°48'N 33米 -5℃ 572毫米
张家口 40°48'N 726米 -8℃ 404毫米
(1)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体现北京是( )A.全国经济中心 B.全国政治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国际交通中心
(2)北京成为第一个双奥之城,读图说出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气候条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____。
(3)根据材料分析,张家口承办本届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的主要优势有( )(双选)
A.地处平原,地势低平,适宜建设冰雪赛场 B.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雪较多
C.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温高,冬季温暖 D.张家口位于山区,坡度适宜,适合滑雪
(4)西北地区的天然植被自东往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____、荒漠的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
(5)北京冬奥会处处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试举一例北京和西北地区能共同利用的清洁能源,并说出理由。
【答案】(1)C
(2)寒冷干燥
(3)BD
(4) 荒漠草原 海陆
(5)风能;冬季风西北风强劲
【分析】本题以北京冬奥会为材料,涉及到北京的城市职能、气候特点、地形、海陆及纬度对气候的影响,绿色能源的利用等。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举办冬季奥运会体现北京是我国际交往中心这一职能;没有体现政治中心这一职能,北京不是经济中心,也不是国际交通中心,故选C。
(2)北京是第一个双奥之城,主要得益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降雪量大、适合举办冬奥会。
(3)张家口相比北京来说,纬度更高、海拔又更高、冬季气温更低、降雪量更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坡度适宜,适合滑雪。故选BD。
(4)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区域,自东向西由于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植被景观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特点,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5)北京冬奥会处处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如和西北地区能共同使用的清洁能源是风能,冬季时、西北风强劲,对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来说,风能资源丰富。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建筑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建筑,名称是________。
(2)北京位于________平原北部边缘,气候类型是________。
(3)北京的城市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5)如果有机会去北京,你最想参观哪两个名胜古迹 ________
【答案】(1)鸟巢
(2)华北 温带季风气候
(3)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4)四合院
(5)故宫、长城、颐和园等任两个。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文化方面的特征。
【详解】(1)图中建筑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建筑,名称是鸟巢。
(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4)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当地的传统民居是四合院。
(5)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城,拥有许多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颐和园等。
【点睛】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沙尘暴的分布,从时间上看沙尘天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并且有季节的差异。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252次沙尘天气中,发生于2月(农历,以下同)的有59次,3月的有57次,4月的有37次,2—4月共有153次之多,约占全球沙尘天气的61%。
材料二 沙尘暴的形成,除了大风、干旱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不能忽视。例如,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人们把采掘药材作为收入的主要途径,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或者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__(季节)。
(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________地区。
(3)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沙尘暴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冬春季 (2)华北 (3)大风、干旱 植被遭到破坏、草场退化 (4)①加强对大风、干旱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在沙尘暴来临之前,制定有效的应急对策;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森林、草场的管理;③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草,建设人工草场;④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率;⑤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沙尘暴的相关知识。(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冬春季,冬季风强劲,风力大;(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3)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大风、干旱,人为原因是植被遭到破坏,草原退化;(4)针对沙尘暴问题,可采取①加强对大风、干旱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在沙尘暴来临之前,制定有效的应急对策。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森林、草原的管理。③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草,建设人工草场。④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率。⑤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