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3 10:09: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0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2.秦岭大致经过我国( )
A.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B.暖温带与寒温带分界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答案】A
【详解】秦淮线是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A正确;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B错误; 8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C错误; 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区分界线。D错误。故选A。
3.确定乙与丁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地形 D.植被
【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乙是北方地区,丁是西北地区,分界线为400mm等降水量线,因此两地分界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因素,A正确。热量、地形和植被不是划分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4.区分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地势 C.降水 D.土壤
【答案】B
【详解】青藏地区海拔高,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为青藏高原边缘线,因此,确定该界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B正确,ACD错。故选B。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更是涵养八百里秦川的一道生态屏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秦岭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北锅庄威猛,山南腰鼓欢快 B.山北茶园遍野,山南麦浪滚滚
C.山北银装素裹,山南落叶纷飞 D.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6.不属于秦岭——准河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C.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5.D 6.A
【解析】5.锅庄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山北为黄土高原,腰鼓欢快,A错误。山北为黄土高原,盛产谷子和春小麦,山南为南方地区,茶园遍野,B错误。山北银装素裹,山南常绿阔叶,C 错误。秦岭为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D正确。故选D。
6.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月份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等,A不属于秦岭-淮河线意义,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它就像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7.小华在暑假游记中写道:那天我终于看见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像雪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到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长青,水田稻花正飘香。该游记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答案】C
【详解】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以畜牧业为主,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的景观;我国南方地区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有“一年四季绿树常青,水田稻花正飘香”的景观。故C符合题意。故选C。
8.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民族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气候 D.民风民俗
【答案】C
【详解】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C正确;人口、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民风民俗都不是划分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9.下列诗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案】B
【详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内蒙古自治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甘肃的玉门,属于非季风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西域风光,都是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故ACD错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雨又称黄梅天,主要发生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属于南方地区,故B正确。故选B。
10.列车在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行进,列车上的珍珍同学能看到的窗外植被景观依次为(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答案】A
【详解】西北地区东向西行植被景观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A正确;荒漠—荒漠草原—草原为由西向东的变化,B错误;草原—荒漠—荒漠草原顺序不对,C错误;荒漠草原—草原—荒漠顺序不对,D错误。故选A。
【点睛】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景观出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过渡。
11.我们国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海拔高低和地形类型 B.夏季风能否影响到
C.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D.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答案】D
【详解】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可见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来划分的。故D正确,ABC称为,故选D。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B.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南方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
【答案】C
【详解】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故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故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故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南方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该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故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3.读我国某地区山脉和河流位置示意图,它们是我国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甲地区:地处湿润地区
C.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答案】C
【详解】图中的甲乙之间的山脉是秦岭,秦岭、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读图可得,甲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其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乙地区位于亚热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位于湿润地区。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差异。
14.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
A.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10℃有关
B.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
C.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 000米有关
D.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有关
【答案】D
【详解】秦岭-淮河是南北方的分界线,也是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故D符合题意。
15.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A.200 B.400 C.800 D.1600
【答案】B
【详解】我国的降水较多的地区主要在季风区,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故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二、解答题
16.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1月________℃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相一致。
(3)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地区(填字母)。
(4)俗语说,“南方吃米,北人吃面”,是因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以小麦为主。
(5)假如没有秦岭,黄土高原将南扩,四川盆地将被黄土所填满,假如没有秦岭,就没有天府之国——四川。结合资料,说出秦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秦岭(2)0(3)B(4)水稻(5)阻挡黄沙南下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1)图中的A、B、C、D分别是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其中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横亘在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淮河一线。
(2)秦岭、淮河一线不仅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
(3)长江、黄河都是发源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也就是B青藏地区;
(4)从农业上讲,秦岭、淮河以北为旱地,以南为水田,粮食作物方面,以北主要为小麦、杂粮,以南主要为水稻、小麦,所以俗语说,“南方吃米,北人吃面”。
(5)黄土高原是风沙吹来的高原,宁夏北部、内蒙乃至远在中亚沙漠中的大量粉沙,受西北风的影响,南下过程中由于高大的秦岭阻挡,黄沙堆积在秦岭以北,形成如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得以保存如今的地貌.
17.如图中,A,B,C分别代表我国三条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线是我国1月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是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还是耕地类型中______和______的分界线.
(2)①处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玉米等,作物熟制为______.
【答案】(1)0℃;800;旱地;水田 (2)小麦或春小麦;一年一熟
【详解】(1)图中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2)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①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字母Ⅰ代表的是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地区,一月平均气温____(填大于或小于)0℃。
⑵字母C所在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__________省、辽宁省,这里纬度_________(填高或者低),冬季漫长而寒冷。但这里土壤肥沃,农业生产发达,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至少填一种)
【答案】⑴北方地区 小 ⑵吉林 高 小麦等
【整体解析】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从图中可知,字母Ⅰ是我国的北方地区,②线时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也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故北方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
(2)从图中可知,字母C所在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地区主要是黑龙江,吉林,辽宁组成,这里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冬季漫长而寒冷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0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2.秦岭大致经过我国( )
A.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B.暖温带与寒温带分界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3.确定乙与丁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地形 D.植被
4.区分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地势 C.降水 D.土壤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更是涵养八百里秦川的一道生态屏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秦岭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北锅庄威猛,山南腰鼓欢快 B.山北茶园遍野,山南麦浪滚滚
C.山北银装素裹,山南落叶纷飞 D.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6.不属于秦岭——准河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C.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7.小华在暑假游记中写道:那天我终于看见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像雪莲花”的美景。这让我想到家乡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绿树长青,水田稻花正飘香。该游记描述的两个地区分别是( )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8.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民族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气候 D.民风民俗
9.下列诗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列车在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行进,列车上的珍珍同学能看到的窗外植被景观依次为(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11.我们国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海拔高低和地形类型 B.夏季风能否影响到
C.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D.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B.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南方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
13.读我国某地区山脉和河流位置示意图,它们是我国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甲地区:地处湿润地区
C.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14.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
A.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10℃有关
B.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
C.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 000米有关
D.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有关
15.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A.200 B.400 C.800 D.1600
二、解答题
16.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1月________℃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相一致。
(3)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地区(填字母)。
(4)俗语说,“南方吃米,北人吃面”,是因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以小麦为主。
(5)假如没有秦岭,黄土高原将南扩,四川盆地将被黄土所填满,假如没有秦岭,就没有天府之国——四川。结合资料,说出秦岭的作用是________。
17.如图中,A,B,C分别代表我国三条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线是我国1月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是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还是耕地类型中______和______的分界线.
(2)①处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玉米等,作物熟制为______.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字母Ⅰ代表的是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地区,一月平均气温____(填大于或小于)0℃。
⑵字母C所在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__________省、辽宁省,这里纬度_________(填高或者低),冬季漫长而寒冷。但这里土壤肥沃,农业生产发达,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至少填一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