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非洲和大洋洲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非洲大陆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从海陆位置看,非洲没有濒临的海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地中海
3.关于非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大陆海岸线曲折 D.尼罗河自南向北流
读“甲、乙两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4.关于甲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 B.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 C.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5.关于甲、乙两洲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洲北部人口稠密讲英语 B.甲洲经济发达,发达国家集中
C.乙洲北部地区居民主要讲英语 D.我国与乙洲各国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2022年5月25日,非洲联盟主席法基在非洲解放日致辞中表示,非洲已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遥远冲突的间接受害者,它暴露出我们经济结构的脆弱性。法基指出,俄乌冲突加剧了气候变化后暴发的粮食危机,以及新冠疫情暴发后的健康危机,“这场危机的特点是世界农产品供应萎缩和食品价格飙升”。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材料中“我们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非洲科技发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B.非洲工业基础雄厚,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C.非洲热带景观丰富,以商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
D.非洲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7.非洲的粮食问题日益严峻,原因有( )
①资源丰富②人口增长很快③旱灾频发④草原广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为了解决非洲的粮食问题,下列措施中最有力的是( )
A.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
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D.大力发展畜牧业
9.有关非洲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临北冰洋 B.西临太平洋 C.东临印度洋 D.东北与欧洲相连
10.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中面积位居第二,地形以高原为主,在我的胸膛上流淌着世界第一长河。”这个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以及精矿出口国,同时锂、镍、银、铀等的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对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出口成就了澳大利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无休止的开采却对澳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少的戕害,导致近年来澳大利亚异常天气屡现。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对外大量出口,被称为( )
A.世界加油站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世界办公室
12.为解决采矿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下列能概括澳大利亚采取的措施的是( )
A.不给地球留“疤痕” B.让采矿后的环境自然恢复
C.采矿中严禁破坏植被 D.严格划定禁采区域
13.澳大利亚是大洋洲的发达国家,其经济支柱是( )
A.采矿业 B.冶金业 C.服务业 D.养羊业
14.澳大利亚的矿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其原因是( )
A.亚洲发达国家众多 B.距离亚洲较近
C.亚洲工业最为发达 D.澳大利亚海运便利
15.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
A.东部铁,西部煤 B.东部煤,西部铁
C.北部铁,南部煤 D.东部铁,南部煤
二、解答题
16.读图回答问题。
(1)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M是____;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F是____;欧洲与非洲的分界海峡是____海峡;亚洲主要的山脉:H____山脉。
(2)亚洲河流呈____状从中部流向周围海洋。
(3)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____。
(4)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____河;世界最大的淡水湖____湖;世界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是____湖。
(5)读图归纳: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____。
17.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③代表的气候类型为____。
(2)非洲的的主要人种为____。
(3)图中数字①代表的沙漠为____(名称)。
(4)非洲的气候特点:全年气候炎热,有“____”之称。非洲气候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呈____对称分布。
(5)撒哈拉以南非洲生产力落后,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这导致____短缺,人们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____逐步恶化。
18.读非洲和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地区降水最少的气候类型均为____气候。
(2)非洲热带气候广布,所以有“____”之称。澳大利亚的气候呈____状分布,东侧由于位于____(填“迎风坡”或“背风坡”),降水较多。
(3)两个地区都濒临的大洋是____洋。撒哈拉以南非洲是____种人的故乡,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4)非洲北部有世界最大的沙漠____。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非洲和大洋洲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非洲大陆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答案】C
【详解】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有埃塞尔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故被称为“高原大陆”,C正确。故选C。
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从海陆位置看,非洲没有濒临的海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地中海
3.关于非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大陆海岸线曲折 D.尼罗河自南向北流
【答案】2.B 3.D
【分析】2.从海陆位置看,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临地中海,没有濒临的海洋是太平洋和北冰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关于非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尼罗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地中海,D正确。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A错误。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错误。非洲的海岸线平直,缺乏优良港口,C错误。故选D。
【点睛】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阔,海拔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非洲地处低纬度,有“热带大陆”之称。
读“甲、乙两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4.关于甲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 B.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 C.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5.关于甲、乙两洲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洲北部人口稠密讲英语 B.甲洲经济发达,发达国家集中
C.乙洲北部地区居民主要讲英语 D.我国与乙洲各国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答案】4.B 5.D
【解析】4.读图可知,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亚洲大部分位于u北半球,南部小部分位于南半球,故A不正确;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故B正确,亚洲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不正确;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位于南美洲,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5.读图可知,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亚洲北部是俄罗斯,主要使用俄语,故A不正确;亚洲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故B不正确;乙是非洲,北部主要使用阿拉伯语,故C不正确;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叫做“南南合作”。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D。
【点睛】该题考查亚洲和非洲的地理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2022年5月25日,非洲联盟主席法基在非洲解放日致辞中表示,非洲已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遥远冲突的间接受害者,它暴露出我们经济结构的脆弱性。法基指出,俄乌冲突加剧了气候变化后暴发的粮食危机,以及新冠疫情暴发后的健康危机,“这场危机的特点是世界农产品供应萎缩和食品价格飙升”。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材料中“我们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非洲科技发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B.非洲工业基础雄厚,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C.非洲热带景观丰富,以商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
D.非洲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7.非洲的粮食问题日益严峻,原因有( )
①资源丰富②人口增长很快③旱灾频发④草原广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为了解决非洲的粮食问题,下列措施中最有力的是( )
A.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
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D.大力发展畜牧业
9.有关非洲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临北冰洋 B.西临太平洋 C.东临印度洋 D.东北与欧洲相连
【答案】6.D 7.B 8.C 9.C
【解析】6.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商品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故选D。
7.非洲的粮食问题日益严峻,原因有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特别是热带草原地区旱灾频发,造成粮食供应短缺。故选B。
8.大力砍伐热带森林,将林地辟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在草原地区多放牧牲畜会造成超载放牧,造成土地荒漠化;到国际市场大量进口不是解决非洲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问题的有效办法。故选C。
9.非洲西邻大西洋,东濒印度洋,东北与亚洲相连,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北隔地中海与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10.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中面积位居第二,地形以高原为主,在我的胸膛上流淌着世界第一长河。”这个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答案】D
【详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D正确,A错误。北美洲的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欧洲面积居世界第六位,BC错误。故选D。
【点睛】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以及精矿出口国,同时锂、镍、银、铀等的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对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出口成就了澳大利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无休止的开采却对澳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少的戕害,导致近年来澳大利亚异常天气屡现。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对外大量出口,被称为( )
A.世界加油站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世界办公室
12.为解决采矿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下列能概括澳大利亚采取的措施的是( )
A.不给地球留“疤痕” B.让采矿后的环境自然恢复
C.采矿中严禁破坏植被 D.严格划定禁采区域
13.澳大利亚是大洋洲的发达国家,其经济支柱是( )
A.采矿业 B.冶金业 C.服务业 D.养羊业
14.澳大利亚的矿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其原因是( )
A.亚洲发达国家众多 B.距离亚洲较近
C.亚洲工业最为发达 D.澳大利亚海运便利
【答案】11.C 12.A 13.C 14.B
【解析】11.俄罗斯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其拥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25%的淡水的湖泊,所以被称为世界加油站。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矿产品出口国,因此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同时,农牧业上由于拥有世界最多的绵羊,故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其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C正确,故选C。
12.由材料可知,无休止的开采对澳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少的戕害,在采矿的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不给地球留下“疤痕”,A正确。采矿后对环境的影响大,不能对环境撒手不管,造成更大的危害,B错误。采矿中不可避免破坏植被,C错误。严格划定禁采区域不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D错误。故选A。
13.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C正确,故选C。
14.亚洲国家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但工业发展迅速,A、C错误;澳大利亚距离日韩较近,且日韩等亚洲国家制造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矿产资源,因此澳大利亚大量矿产品出口日韩等亚洲国家,B正确。海运便利不是澳大利亚出口矿产品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矿产品出口国,因此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同时,农牧业上由于拥有世界最多的绵羊,故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5.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
A.东部铁,西部煤 B.东部煤,西部铁
C.北部铁,南部煤 D.东部铁,南部煤
【答案】B
【详解】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部是煤,西部是铁,北部是铝土矿。B对,ACD错,故选B。
【点睛】
二、解答题
16.读图回答问题。
(1)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M是____;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F是____;欧洲与非洲的分界海峡是____海峡;亚洲主要的山脉:H____山脉。
(2)亚洲河流呈____状从中部流向周围海洋。
(3)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____。
(4)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____河;世界最大的淡水湖____湖;世界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是____湖。
(5)读图归纳: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____。
【答案】(1) 白令海峡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 喜马拉雅山脉
(2)放射
(3)海陆因素
(4) 多瑙 苏必利尔 贝加尔
(5)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分析】本题以图示的形式作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的山脉、河流、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以及世界之最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读图解答能力和识记能力。
【详解】(1)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M是白令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F是苏伊士运河;欧洲和非洲隔地中海相望,欧洲的西南部与非洲西北部之间的海峡是F直布罗陀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是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的主要山脉H是喜马拉雅山脉。
(2)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四周的海洋。
(3)由于东亚地区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所以季风气候最显著。
(4)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干流流经了十个国家,分别是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苏必利尔湖面积最大,淡水湖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世界上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是贝加尔湖,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5)读图可知,非洲的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赤道穿过其中部,大部分地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17.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③代表的气候类型为____。
(2)非洲的的主要人种为____。
(3)图中数字①代表的沙漠为____(名称)。
(4)非洲的气候特点:全年气候炎热,有“____”之称。非洲气候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呈____对称分布。
(5)撒哈拉以南非洲生产力落后,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这导致____短缺,人们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____逐步恶化。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2)黑色人种
(3)撒哈拉沙漠
(4) 热带大陆 南北
(5) 粮食 生态环境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气候类型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气候、人种、地形区、人口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图中数字③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代表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2)非洲的的主要人种为黑色人种,北部非洲为白色种人。
(3)图中数字①代表的沙漠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770万平方公里。
(4)非洲的气候特点:非洲地处低纬度,全年气候炎热,有“热带大陆”之称。非洲气候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由此产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热带草原动物迁徙现象。
(5)撒哈拉以南非洲生产力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粮食需求量大,这导致粮食短缺,人们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就砍伐森林,过渡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粮食产量不断下降,然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点睛】
18.读非洲和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地区降水最少的气候类型均为____气候。
(2)非洲热带气候广布,所以有“____”之称。澳大利亚的气候呈____状分布,东侧由于位于____(填“迎风坡”或“背风坡”),降水较多。
(3)两个地区都濒临的大洋是____洋。撒哈拉以南非洲是____种人的故乡,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4)非洲北部有世界最大的沙漠____。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是____。
【答案】(1)热带沙漠
(2) 热带大陆 半环 迎风坡
(3) 印度 黑 东南沿海
(4) 撒哈拉沙漠 东西高、中间低
【分析】本题以非洲和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到两地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两地区气候类型中,降水量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均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穿过。
(2)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气候分布广,所以被称为热带大陆。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最内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次为热带草原气候,再往外侧为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澳大利亚东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降水较多的气候类型。
(3)非洲东临印度洋,澳大利亚西临印度洋,所以2个地区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北的非洲,以白种人为主。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气候湿润,开发历史早。
(4)非洲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是东西高中部低。西部是西部高原,中部是中部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