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10.2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非洲沿赤道附近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 )
A.北冰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太平洋 D.大西洋印度洋
2.关于非洲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河流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B.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大裂谷是由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 D.图中高原为东非高原
【答案】1.D 2.A
【解析】1.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故甲为大西洋、乙为印度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读图可知,该河流是位于刚果盆地的刚果河,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A符合题意;非洲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不符合题意;图中所示大裂谷是东非大裂谷,是由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图中所示高原是东非高原,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境内有数十个国家公园。读非洲及肯尼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叙述错误的是( )
A.单一商品经济,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丰富矿产资源
C.代表性的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等 D.黑种人的故乡
4.肯尼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旅游。若中国同学暑假去旅游,他们能看到草木葱绿繁茂的国家公园是( )
A.内罗毕 B.马赛马拉 C.察沃 D.桑布鲁
5.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承建的蒙巴萨—内罗毕现代化铁路通车。该铁路经过察沃国家公园有13km长的高架桥,此段建设高架桥,“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野生动物通行 B.节约草地面积
C.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D.节约了建设成本
【答案】3.A 4.D 5.A
【解析】3.撒哈拉以南非洲单一商品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低。A错误,符合题意;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代表性的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等,是黑种人的故乡。BCD正确,不合题意。根据题意,故选A。
4.赤道穿过肯尼亚,跨南北半球。若中国同学暑假去旅游,他们能看到草木葱绿繁茂的国家公园是位于北半球的桑布鲁,此时降水多,草木葱绿繁茂。D正确;内罗毕、马赛马拉、察沃位于南半球,此时是旱季,草木干枯。ABC错误。故选D。
5.蒙巴萨—内罗毕现代化铁路经过察沃国家公园,采取“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方便野生动物通行,A正确;“以桥代路”不是为了节约草地面积,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建设成本会更高,BCD错误。故选A。
【点睛】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产量居世界首位,但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应发展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发展经济。
杰瑞这样描述他的家乡:我的家乡东临印度洋,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杰瑞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
A.初级农产品为主的经济 B.工业产品为主的经济
C.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7.下列属于杰瑞家乡所在大洲的景观有( )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 ②广阔无垠的草原③星罗棋布的冰山④一望无际的沙漠 ⑤曲折幽深的峡湾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8.关于杰瑞家乡如何摆脱贫困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产品 B.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D.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农业
【答案】6.A 7.D 8.A
【解析】6.据材料分析可知,杰瑞的家乡是非洲,因为非洲东临印度洋,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杰瑞家乡的经济特点是初级农产品为主的经济,A正确;工业产品为主的经济、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都不符合非洲的经济特点,BCD错误。故选A。
7.据材料分析可知,杰瑞家乡在非洲,该大洲的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拥有湿热茂密的雨林;热带雨林气候的北、东、南三面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所以非洲有广阔无垠的草原;非洲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所以非洲有一望无际的沙漠,①②④正确,星罗棋布的冰山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③错误;曲折幽深的峡湾位于北欧地区,⑤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读题干可知,杰瑞的家乡位于非洲,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要摆脱贫穷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农业;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纷争和部落冲突;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等,BCD正确,不符合题意;出口价格低的初级产品,进口高昂的工业产品,不能够帮助该地区的人们摆脱贫困,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乞力马扎罗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非洲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终年几乎无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达10000毫米以上。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A.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B.从大陆中心向沿海更替
C.以0°经线为中心,东西对称分布 D.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0.图中甲地位于赤道地区,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11.关于非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B.受教育程度高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城市人口比重大
【答案】9.D 10.B 11.A
【解析】9.据图可知,非洲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D正确;非洲的气候类型南北更替,东西延伸,A错误;非洲的气候类型不具有从大陆中心向沿海更替的规律,B错误;也不具有以0°经线为中心,东西对称分布的分布规律,C错误。故选D。
10.据图可知,甲处为东非高原,虽然位于赤道地区,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因素,B正确;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及人类活动都不是甲地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
11.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A正确,C错误;非洲的教育落后,受教育程度低,B错误;非洲的城市人口比重小,D错误。故选A。
【点睛】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非洲岛屿较少,受海洋影响小
D.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13.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从大陆中心向四周沿海更替
C.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D.非洲分布了所有的热带气候类型
【答案】12.B 13.A
【解析】12.非洲地势较高,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高气温低,故A错误;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故B正确;非洲的岛屿较少,海岸线平直,并不会影响非洲的气温,故CD错误。故选B。
13.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因此非洲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故A正确,B错误;读图可知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故C错误;非洲并没有热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故选A。
【点睛】非洲气候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原因在于赤道穿过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气候带以热带雨林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图体现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特点是( )
A.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B.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15.为摆脱贫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不合理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短缺
C.大力开采矿产,捕杀野生动物 D.加强区域内联合,跨区域合作
【答案】14.A 15.C
【解析】14.读图可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出口农矿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以单一性商品经济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工业比较落后,工业基础薄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摆脱贫穷的措施有:应该控制人口数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灌溉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环境,禁止乱砍滥伐,合理载牧;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纷争和部落冲突;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发展民族工业等,选项ABD中的做法是正确的。大力开采矿产不能改变不利的贸易地位,捕杀野生动物会导致生态破坏,C做法不合理。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针对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需要进口工业制成品的现状,要积极发展民族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针对初级产品利润低,价格波动大,要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针对粮食不足,品种较少,要积极发展多样化农业,提高粮食自给能力;针对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要加强建立区域合作组织,争取国际贸易利益;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
二、解答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东临____洋,大部分位于热带,结合图1与图2,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沿赤道向东延伸到海岸,主要受到____因素的影响。
(2)读图1可知,根据地形特征判断非洲被称为“____大陆”。
(3)从图2中可知,非洲南北延伸面积最大的是____气候,非洲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____沙漠。
(4)读图3,非洲有黄金、金刚石等丰富的____资源,并不是贫瘠的土地,却是饥饿的土地,居民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5)读图2,比较A河流和C河流水系特征的不同点:____;B河的水量比A河多的原因是:____。
【答案】(1) 印度 地形
(2)高原
(3) 热带草原 撒哈拉
(4)矿产(自然)
(5) A河流流程长,C河流流程短(A河流自南向北流,C河流自西向东流) B河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更丰富
【分析】本题以非洲地形、气候,矿产分布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成因、地形分布、地形特点、矿产资源、水文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非洲沿赤道东部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读图可知,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故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
(3)由图可知,非洲气候类型南北延伸面积最大的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北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4)读图,非洲有黄金、金刚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非洲并不是贫瘠的土地,却是饥饿的土地,因为气候较干旱,农业不发达,粮食短缺,居民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5)河流的水系特征从河流长度、水系形状、支流多少、流域面积等方面分析。A河流流程长,C河流流程短。A河流自南向北流,C河流自西向东流。A河流流域面积大,C河流流域面积小。读图,A是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较少,B是刚果河位于赤道附近,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更丰富,故B刚果河的水量比A尼罗河多。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预测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材料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猴面包树景观图(图2)和A、B两地气候统计图(图3)。
(1)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__带,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是因为________(重要纬线)穿过其中部。
(2)A地属于 ________气候,人口 ________(稠密/稀疏)。
(3)流经A区域的河流是 ________,世界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4)如图4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A.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B.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高
C.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出口产品的价格
D.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答案】(1) 热 赤道
(2) 热带雨林 稀疏
(3) 刚果河 尼罗河
(4)A
【分析】本题以非洲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非洲的位置范围、气候类型、经济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赤道穿过非洲中部,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气候特点具有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
(2)读图可知,A地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该地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口分布稀疏。
(3)读图可知,A为刚果盆地,流经刚果盆地区域的河流是刚果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4)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A正确;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排除B;进口产品价格高于出口产品的价格,排除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排除D;故选A。
18.2020年4月,东非多国爆发了70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当地人认为蝗虫比新冠肺炎更有破坏性。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1993年于《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饥饿的苏丹)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其特征是____。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大体以____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导致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____。
(3)4月份东非高原大草原上的动物正在向____(北、南)迁徙。
(4)苏丹位于萨赫勒地区的国土频繁发生____(灾害),且灾情严重。
(5)东非蝗灾对____、牧场和森林植被造成大面积的破坏,使得长期困扰本区的____安全问题更加严重。请你针对该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____;____。
【答案】(1) 热带草原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 赤道 纬度位置
(3)北
(4)旱灾
(5) 农作物 粮食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等等
【分析】本题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自然灾害及其应对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热带草原气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读图可知,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部地区,大部分领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气候大体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南半球季节相反。受此影响,东非高原上的食草动物为了追逐食物而南北迁徙,每年4月在东非高原上可见大量野生动物向北迁徙,此时北半球的东非高原是即将迎来湿季,南半球草原即将迎来干季。
(4)读图可知,苏丹萨勒赫地区是位于撒哈拉沙漠南部、苏丹草原北部的一片半荒漠区域,易发生干旱灾害,且旱情严重,粮食生产不稳定,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非蝗灾对农作物、牧场和森林植被造成大面积的破坏,使得该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加严重;粮食短缺的根源是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人们盲目开荒、过度放牧,虽然短期内增加了粮食和肉类,但破坏了环境,使得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导致环境恶化,进而加剧粮食短缺,故解决措施一是人口方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是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三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10.2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非洲沿赤道附近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 )
A.北冰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太平洋 D.大西洋印度洋
2.关于非洲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河流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B.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大裂谷是由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 D.图中高原为东非高原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境内有数十个国家公园。读非洲及肯尼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叙述错误的是( )
A.单一商品经济,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丰富矿产资源
C.代表性的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等 D.黑种人的故乡
4.肯尼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旅游。若中国同学暑假去旅游,他们能看到草木葱绿繁茂的国家公园是( )
A.内罗毕 B.马赛马拉 C.察沃 D.桑布鲁
5.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承建的蒙巴萨—内罗毕现代化铁路通车。该铁路经过察沃国家公园有13km长的高架桥,此段建设高架桥,“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野生动物通行 B.节约草地面积
C.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D.节约了建设成本
杰瑞这样描述他的家乡:我的家乡东临印度洋,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杰瑞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
A.初级农产品为主的经济 B.工业产品为主的经济
C.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7.下列属于杰瑞家乡所在大洲的景观有( )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 ②广阔无垠的草原③星罗棋布的冰山④一望无际的沙漠 ⑤曲折幽深的峡湾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8.关于杰瑞家乡如何摆脱贫困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产品 B.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D.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农业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A.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B.从大陆中心向沿海更替
C.以0°经线为中心,东西对称分布 D.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0.图中甲地位于赤道地区,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11.关于非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B.受教育程度高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城市人口比重大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非洲岛屿较少,受海洋影响小
D.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13.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从大陆中心向四周沿海更替
C.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D.非洲分布了所有的热带气候类型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图体现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特点是( )
A.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B.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15.为摆脱贫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不合理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短缺
C.大力开采矿产,捕杀野生动物 D.加强区域内联合,跨区域合作
二、解答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东临____洋,大部分位于热带,结合图1与图2,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沿赤道向东延伸到海岸,主要受到____因素的影响。
(2)读图1可知,根据地形特征判断非洲被称为“____大陆”。
(3)从图2中可知,非洲南北延伸面积最大的是____气候,非洲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____沙漠。
(4)读图3,非洲有黄金、金刚石等丰富的____资源,并不是贫瘠的土地,却是饥饿的土地,居民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5)读图2,比较A河流和C河流水系特征的不同点:____;B河的水量比A河多的原因是:____。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预测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材料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猴面包树景观图(图2)和A、B两地气候统计图(图3)。
(1)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__带,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是因为________(重要纬线)穿过其中部。
(2)A地属于 ________气候,人口 ________(稠密/稀疏)。
(3)流经A区域的河流是 ________,世界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4)如图4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A.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B.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高
C.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出口产品的价格
D.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18.2020年4月,东非多国爆发了70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当地人认为蝗虫比新冠肺炎更有破坏性。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1993年于《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饥饿的苏丹)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其特征是____。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大体以____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导致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____。
(3)4月份东非高原大草原上的动物正在向____(北、南)迁徙。
(4)苏丹位于萨赫勒地区的国土频繁发生____(灾害),且灾情严重。
(5)东非蝗灾对____、牧场和森林植被造成大面积的破坏,使得长期困扰本区的____安全问题更加严重。请你针对该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