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珠江三角洲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
①温暖多雨 ②土壤肥沃 ③灌溉便利 ④人均耕地面积广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枢纽是(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佛山
3.夏季,珠江三角洲容易遭受的极端天气是( )
A.台风 B.寒潮 C.梅雨 D.沙尘暴
4.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地区的合作中,充当的主要角色是( )
A.人才输出地
B.资源输出地
C.加工厂
D.原料输出地
5.下列区域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香港──多样的民族风情──亚洲天然植物园
B.西双版纳──地形平坦──种植业为主
C.台湾──赤道穿过──出口导向型经济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外向型经济
6.当前珠江三角洲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原因 B.珠江入海口少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C.水环境恶化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 D.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7.下列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是( )
A.广州 B.上海 C.沈阳 D.成都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珠海市,线路总长为55公里。大桥集路、桥、岛、隧道为一体,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由现在的3小时缩短到20“30分钟内,将极大缩短港珠澳三地的距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形成的合作模式是
A.前店后广 B.前厂后店 C.世界办公室 D.世界工厂
9.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珠江口水域的渔业发展
B.加强港珠澳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C.发挥物流业在澳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D.深圳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10.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是( )
A.靠近港澳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
B.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自然资源类型齐全,储量丰富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目的是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等,其中,2018年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或澳门仅需30分钟)更是助力大湾区的发展需求。左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右图为“该地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粤港澳大湾区( )
A.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B.位于中纬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C.临东海,河网密集,海洋运输发达 D.只包括香港、澳门和广州三个城市
12.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意义是( )
A.缩短了从香港到广东省的车程
B.加强大湾区内部联系,促进大湾区发展
C.用公路运输完全取代水路运输
D.改善珠江口运输航道状况,增强与内地的联系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该桥通车后,有助于吸引香港投资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资,并可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业,根据你所学过的地理区域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的合作中,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 )
A.雄厚的资金 B.优秀的管理经验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14.我们去澳门旅游可以看到的景点是( )
A.故宫 B.日月潭 C.黄果树瀑布 D.大三巴牌坊
15.香港地狭人稠,为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下列方式中较为合理的是( )
A.填海造陆 B.减少绿地 C.占用现有耕地 D.建设低层建筑
二、解答题
16.读“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关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甲,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矿产区名称是____。A铁路线是____线,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是____
(2)乙区内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填工业基地名称),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不利自然条件____。
(3)从海陆位置方面分析,丙地工业基地比甲地工业基地发展的最大优势条件。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下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河套灌区是我国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年引黄河水量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
(1)松嫩平原由______、______(河流)冲积而成,这里属于______气候,作物熟制为______(一年一熟/一年两熟)。
(2)河套灌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与松嫩平原相比,河套灌区降水较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_____。
(3)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高缺粮地区之一,分析这里成为高缺粮地区的原因。
18.读我国两大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是______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濒临黄海与______海,主要包括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和______省北部,是江海交汇之地;
(2)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__省中南部,面临浩瀚的______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祖国的“南大门”;
(3)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合作的模式叫前店后厂,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定位高端制造业,港澳定位主要是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珠江三角洲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
①温暖多雨 ②土壤肥沃 ③灌溉便利 ④人均耕地面积广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热量充足,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丰沛;位于珠江下游,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其耕地相对较少,人口密集,所以人均耕地并不多。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枢纽是(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佛山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广州是珠江干流的河港,又是南海之滨的海港,还是京广铁路的终点,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港,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交通枢纽。
3.夏季,珠江三角洲容易遭受的极端天气是( )
A.台风 B.寒潮 C.梅雨 D.沙尘暴
【答案】A
【详解】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受海洋的影响大,纬度较低,容易遭受台风的影响,A正确,排除BCD;故选A。
4.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地区的合作中,充当的主要角色是( )
A.人才输出地
B.资源输出地
C.加工厂
D.原料输出地
【答案】C
【详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故选C。
5.下列区域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香港──多样的民族风情──亚洲天然植物园
B.西双版纳──地形平坦──种植业为主
C.台湾──赤道穿过──出口导向型经济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外向型经济
【答案】D
【详解】台湾有多样的民族风情,因位于热带、 亚热带地区,且地形以山地为主,植物种类丰富,被誉为 “亚洲天然植物园”,排除A;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地形崎岖,以发展旅游业为主,排除B;台湾被北回归线穿过,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排除C;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以外向型经济为主,D正确;故选D。
6.当前珠江三角洲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原因 B.珠江入海口少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C.水环境恶化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 D.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答案】D
【详解】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该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人口多,工业发达,水资源的污染严重,水质变差,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有关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7.下列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是( )
A.广州 B.上海 C.沈阳 D.成都
【答案】A
【详解】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沈阳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故选:A。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珠海市,线路总长为55公里。大桥集路、桥、岛、隧道为一体,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由现在的3小时缩短到20“30分钟内,将极大缩短港珠澳三地的距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形成的合作模式是
A.前店后广 B.前厂后店 C.世界办公室 D.世界工厂
9.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珠江口水域的渔业发展
B.加强港珠澳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C.发挥物流业在澳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D.深圳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答案】8.A 9.B
【分析】本题组考查了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合作模式以及交通对区域的影响。
8.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发挥各自优势,合作模式为前店后厂。
9.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使三地之间交通更加便捷,促进三地的区域间的交流和经济合作,故选B。
10.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是( )
A.靠近港澳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
B.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自然资源类型齐全,储量丰富
【答案】A
【详解】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是靠近港澳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有利于引进外资,该地区工业历史短,自然资源类型也并不齐全,故选A。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目的是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等,其中,2018年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或澳门仅需30分钟)更是助力大湾区的发展需求。左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右图为“该地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粤港澳大湾区( )
A.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B.位于中纬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C.临东海,河网密集,海洋运输发达 D.只包括香港、澳门和广州三个城市
12.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意义是( )
A.缩短了从香港到广东省的车程
B.加强大湾区内部联系,促进大湾区发展
C.用公路运输完全取代水路运输
D.改善珠江口运输航道状况,增强与内地的联系
【答案】11.A 12.B
【分析】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
11.由图文资料可知,粤港澳大湾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A对;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低纬地区,B错;临近南海,C错;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D错。故选A。
12.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缩短了香港到澳门、珠海的距离,A错;能够极大改善珠江口东西两侧的交通,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促进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与发展,B对;不可能用公路运输完全取代水路运输,两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C错;与珠江口运输航道状况无关,D错。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该桥通车后,有助于吸引香港投资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资,并可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业,根据你所学过的地理区域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的合作中,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 )
A.雄厚的资金 B.优秀的管理经验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14.我们去澳门旅游可以看到的景点是( )
A.故宫 B.日月潭 C.黄果树瀑布 D.大三巴牌坊
15.香港地狭人稠,为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下列方式中较为合理的是( )
A.填海造陆 B.减少绿地 C.占用现有耕地 D.建设低层建筑
【答案】13.C 14.D 15.A
【分析】根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进行分析解答。
13.在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的合作中,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是广阔的市场、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等;香港具有的优势是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管理经验;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C正确。故选C。
14.故宫位于北京,日月潭位于台湾,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门,D正确.故选D。
15.香港为了克服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的这一系列限制性因素,发挥资金雄厚、技术发达的优势,采取“上天”和“下海”的方式,扩展生存空间。“上天”和“下海”分别指的是: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陆,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概况。
二、解答题
16.读“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关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甲,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矿产区名称是____。A铁路线是____线,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是____
(2)乙区内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填工业基地名称),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不利自然条件____。
(3)从海陆位置方面分析,丙地工业基地比甲地工业基地发展的最大优势条件。
【答案】(1) 胜利油田 京九 水资源
(2) 沪宁杭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长江流经,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3)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分析】本大题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关资料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读图可知,黄河入海处的矿产区是胜利油田。A铁路线是南北铁路干线,在京沪线和京广线之间,是京九线。环渤海地区,耕地多,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降水多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是水资源缺乏。
(2)乙地区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有长江流经,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3)丙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甲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从海陆位置来说,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是最大的优势条件。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下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河套灌区是我国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年引黄河水量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
(1)松嫩平原由______、______(河流)冲积而成,这里属于______气候,作物熟制为______(一年一熟/一年两熟)。
(2)河套灌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与松嫩平原相比,河套灌区降水较______,该地发展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_____。
(3)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高缺粮地区之一,分析这里成为高缺粮地区的原因。
【答案】(1) 松花江 嫩江 温带季风 一年一熟
(2) 西北地区 少 黄河水
(3)人口、城市、工业发展迅速,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面积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减少;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松嫩平原、河套平原的农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高缺粮的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松嫩平原,是东北平原的最大组成部分,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及松辽分水岭之间的松辽盆地里的中部区域,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2)河套灌溉区位于西北地区,与松嫩平原相比河套灌溉区降水较少,该地发展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黄河,有“塞上江南”之称。
(3)我国高缺粮地区的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高缺粮地区的原因是:①该地区人口、城市、工业发展迅速,占用耕地日益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②该地区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
18.读我国两大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是______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濒临黄海与______海,主要包括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和______省北部,是江海交汇之地;
(2)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__省中南部,面临浩瀚的______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祖国的“南大门”;
(3)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合作的模式叫前店后厂,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定位高端制造业,港澳定位主要是______。
【答案】(1) 长江中下游 东 浙江
(2) 广东 南
(3)服务业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两大三角洲地区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港澳和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包括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北部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2)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范围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面向浩瀚的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被称之为祖国的南大门。
(3)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合作的模式叫前店后厂。目前合作模式:香港重点发展服务业,广州重点发展制造业,二者共同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