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8.6巴西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2月,非洲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周边大洲和大洋输送约1.8亿吨的尘土,也为亚马孙雨林贫瘠的土地提供了部分养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此次强风携带沙尘主要经过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2.沙尘运动期间,撒哈拉沙漠盛行( )
A.偏东风 B.偏北风 C.偏南风 D.偏西风
3.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它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亚马孙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主要是( )
①腐殖质缺乏②降水量较大,淋洗能力强③气温较低,缺乏生物体④雨热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巴西人口、城市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判断该国位置特点正确的是( )
A.位于热带,全年高温 B.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
C.地势北高南低 D.东临大西洋
5.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集中分布于纬度较高地区 B.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
C.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D.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
6.我国每年从巴西进口大量的铁矿石,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运输
C.海上运输 D.管道运输
7.小明想要了解巴西铁矿的主要分布地区,最好选用( )
A.巴西人口分布图 B.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
C.巴西政区图 D.巴西交通图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巴西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巴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部分领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C.是一个发达的工农业大国
D.甘蔗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9.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原因主要是( )
①开发较早 ②气候湿热 ③交通便利 ④工农业较发达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近年来,对M所在区域植被的破坏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巴西农产、矿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地所属地形区名称是( )
A.巴西高原 B.恒河平原
C.圭亚那高原 D.亚马孙平原
12.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它注入的海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3.巴西的咖啡主要分布在( )
A.东北沿海 B.东南沿海
C.西部山区 D.北部平原
14.巴西铁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 )
A.德干高原 B.青藏高原 C.巴西高原 D.亚马孙平原
15.(2019·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青藏高原 D.德干高原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18年3月,丰田汽车在巴西发布了全球首款可以使用汽油与乙醇作为燃料的混合动力试验车。
材料一:对比植物从生长到作为能源被车辆使用的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复合燃料混动车型相比之前的非混动车型,特别是只使用从甘蔗提炼的乙醇作为燃料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材料二:甘蔗是热带农作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巴西东南部地区更多的耕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有些地区一度出现粮食短缺等问题。
材料三:巴西甘蔗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巴西气候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巴西甘蔗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从巴西的资源状况、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巴西以乙醇作为燃料的原因。
(3)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日本和巴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日本可从巴西大量进口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运输该资源的最短航线经过________运河。
(3)亚马孙河流域内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________(植被),由于该植被具有巨大的________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
(4)巴西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首都巴西利亚位于________上(填地形区)。
(5)两国相比,火山、地震活动较频繁的是________。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巴西被誉为“足球王国”,其男子国家足球队曾历史性夺得5次世界杯。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于今年6月12日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开幕。读巴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是____________洋。从东西半球看,巴西属于______半球。
(2)观察该国热带经济作物的种类及分布,_____________(作物)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试从气候因素分析该国适于发展热带作物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
(3)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恶化, 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②亚马孙平原人口稠密,雨林用量大增
③建设农牧场、开采矿山、修公路等摧毁了大量雨林
④当农民原始的烧荒耕作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5)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之一,关于巴西经济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
C.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稠密 D.人种复杂,其中混血种人比重最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8.6巴西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2月,非洲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周边大洲和大洋输送约1.8亿吨的尘土,也为亚马孙雨林贫瘠的土地提供了部分养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此次强风携带沙尘主要经过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2.沙尘运动期间,撒哈拉沙漠盛行( )
A.偏东风 B.偏北风 C.偏南风 D.偏西风
3.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它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亚马孙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主要是( )
①腐殖质缺乏②降水量较大,淋洗能力强③气温较低,缺乏生物体④雨热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C 2.A 3.D
【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的黄沙可以到达亚马孙雨林,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亚马孙雨林位于南美洲,非洲与南美洲之间为大西洋,所以次强风携带沙尘主要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据图可知,沙尘运动的路径是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吹向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北部,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辨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此可知,此次沙尘运动的路径是从东到西,所以沙尘运动期间,撒哈拉沙漠盛行偏东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亚马孙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腐殖质较多,但由于该地区降水丰沛,加之亚马孙河流经此处,支流众多,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从而使亚马孙雨林土壤贫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②④对应的D正确,①和③所在的ABC错误,故选D。
【点睛】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被称为沙尘暴,沙尘暴会影响交通安全、破坏建筑物,使农业遭受损失,严重时会危及人类生命。但沙尘暴也有有利的一面,例如碱性的沙尘进入大气中可以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中和,达到抑制酸雨的效果;沙尘从沙漠地带带走的营养成分落到海洋,可以为鱼类提供充足的养料。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巴西人口、城市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判断该国位置特点正确的是( )
A.位于热带,全年高温 B.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
C.地势北高南低 D.东临大西洋
5.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集中分布于纬度较高地区 B.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
C.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D.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
6.我国每年从巴西进口大量的铁矿石,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运输
C.海上运输 D.管道运输
7.小明想要了解巴西铁矿的主要分布地区,最好选用( )
A.巴西人口分布图 B.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
C.巴西政区图 D.巴西交通图
【答案】4.D 5.B 6.C 7.B
【分析】4.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南部,巴西位于热带和南温带,A错误;赤道穿过巴西北部,巴西跨南北半球,B错误;亚马孙平原位于巴西北部,巴西高原位于巴西中南部,巴西地势南高北低,C错误;巴西东临大西洋,西部和众多国家接壤,D正确,故选D。
5.由图可知,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原因:地处巴西高原,气候凉爽,适宜人居;欧洲殖民者最先到达,历史悠久;海陆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故选B。
6.我国需要从巴西进口铁矿石,两国之间最便捷的运输方式是海上运输,海上运输运量大、费用低,C正确,故选C。
7.我们要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如:查找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位置,选择世界政区图;查找旅游景点的位置,选择旅游图;查找地形的分布,选择地形图;查找气候类型分布,选择气候图;查找工业的分布,选择工业图等。想要了解巴西铁矿的主要分布地区,最好选用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故选B。
【点睛】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大豆、可可、柑橘、玉米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巴西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巴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部分领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C.是一个发达的工农业大国
D.甘蔗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9.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原因主要是( )
①开发较早 ②气候湿热 ③交通便利 ④工农业较发达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近年来,对M所在区域植被的破坏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8.C 9.B 10.B
【分析】8.图中可知,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A正确。巴西有“人种大熔炉”之称,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B正确。巴西是一个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C不正确。甘蔗,咖啡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D正确。故C符合题意。选C。
9.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原因主要是地处沿海,地形平坦,气候上水热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等;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巴西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故②气候湿热不符合题意。选B。
10.M区的热带雨林破坏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B 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是热带雨林的有利影响,③不符合题意。选B。
【点睛】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第一 大城市。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巴西农产、矿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地所属地形区名称是( )
A.巴西高原 B.恒河平原
C.圭亚那高原 D.亚马孙平原
12.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它注入的海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3.巴西的咖啡主要分布在( )
A.东北沿海 B.东南沿海
C.西部山区 D.北部平原
14.巴西铁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 )
A.德干高原 B.青藏高原 C.巴西高原 D.亚马孙平原
【答案】11.D 12.C 13.B 14.C
【分析】11.图中甲地位于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这里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D正确。故选D。
12.亚马孙河流经巴西北部,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受地势影响,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C正确。故选C。
13.由图可知,巴西的咖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交通便利,有利于咖啡的出口,B正确。故选B。
14.图中表示铁矿,由图可知,巴西的铁矿资源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C正确,D错误;德干高原位于印度,青藏高原位于中国,A和B错误。故选C。
【点睛】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南部有面积仅次于南极冰雪高原的巴西高原。巴西盛产木材、甘蔗、咖啡豆、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其中咖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15.(2019·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青藏高原 D.德干高原
【答案】C
【详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故选:C。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18年3月,丰田汽车在巴西发布了全球首款可以使用汽油与乙醇作为燃料的混合动力试验车。
材料一:对比植物从生长到作为能源被车辆使用的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复合燃料混动车型相比之前的非混动车型,特别是只使用从甘蔗提炼的乙醇作为燃料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材料二:甘蔗是热带农作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巴西东南部地区更多的耕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有些地区一度出现粮食短缺等问题。
材料三:巴西甘蔗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巴西气候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巴西甘蔗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从巴西的资源状况、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巴西以乙醇作为燃料的原因。
(3)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答案】(1)分布特点:巴西高原的东南部;原因: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2)甘蔗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3)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分析】本题以巴西甘蔗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巴西气候分布图及相关材料为载体,设置三道小题,主要考查巴西的农矿资源分布、巴西的经济发展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读巴西甘蔗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可知,巴西甘蔗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这里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市场广阔,非常利于种植甘蔗。
(2)从巴西的资源状况来看,巴西的甘蔗原料丰富,而石油资源比较短缺;从消费市场来看,巴西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较快,市场需求量大;从环境方面来看,以乙醇作为燃料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3)我国若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环境;但同时,由于我国甘蔗产量较低,大量以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会给我国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点睛】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日本和巴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日本可从巴西大量进口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运输该资源的最短航线经过________运河。
(3)亚马孙河流域内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________(植被),由于该植被具有巨大的________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
(4)巴西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首都巴西利亚位于________上(填地形区)。
(5)两国相比,火山、地震活动较频繁的是________。
【答案】(1)太平洋
(2) 铁矿 巴拿马
(3) 热带雨林 环境
(4) 东南沿海(东部沿海) 巴西高原
(5)日本
【分析】本题以“日本和巴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日本的工业分布、巴西的矿产资源、巴拿马运河、热带雨林、巴西的城市和地形区、板块构造学说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该地区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2)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铁矿资源丰富,所以日本可从巴西大量进口铁矿资源。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从巴西运输铁矿石到日本,需要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而巴西北部的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短航线,所以日本从巴西进口铁矿石的最短航线经过巴拿马运河。
(3)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调节全球气候;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药材、木材、食品等。
(4)巴西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交通运输便利,是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组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日本和巴西相比,巴西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所以火山、地震较少;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所以火山、地震活动较频繁。
【点睛】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巴西被誉为“足球王国”,其男子国家足球队曾历史性夺得5次世界杯。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于今年6月12日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开幕。读巴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是____________洋。从东西半球看,巴西属于______半球。
(2)观察该国热带经济作物的种类及分布,_____________(作物)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试从气候因素分析该国适于发展热带作物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
(3)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恶化, 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②亚马孙平原人口稠密,雨林用量大增
③建设农牧场、开采矿山、修公路等摧毁了大量雨林
④当农民原始的烧荒耕作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5)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之一,关于巴西经济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
C.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稠密 D.人种复杂,其中混血种人比重最高
【答案】(1) 大西 西
(2) 咖啡 气候湿热
(3)C
(4)东南沿海(或东部沿海)地区
(5)A
【分析】本题组主要以巴西为材料,考查巴西的地理位置、农产品、热带雨林被破坏和人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巴西东部濒临②大西洋。从东西半球看,巴西属于西半球的国家。
(2)巴西国土大面积位于热带,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充足,巴西的咖啡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3)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人为原因,人为的乱砍滥伐,为了建设农牧场、开采矿山、修公路等摧毁了大量雨林,当地的农民也是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③④正确。跟气候恶化无关,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①②错误。故选C。
(4)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气候比较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5)巴西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A正确。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B错误。亚马孙平原气候闷热,地势低平,人口稀少,C错误。巴西以白色种人为主,混血种人比重较高,D错误。故选A。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