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议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自2019年年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欧美地区就成为全球重疫区,口罩、医用手套、防护衣、呼吸机等个人防护设备和公用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成为全球性极缺资源,跨区域的医疗物资资源调配就成为疫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图示意近期我国医疗物资资源调配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年底以来,欧美地区防疫物资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疫情加重,医疗物资需求量增大 B.因疫限电,医疗物资生产量减少
C.人口外迁,医疗企业劳动力短缺 D.暴雪频发,医疗物资运输量降低
2.我国防疫物资资源大量调拨到世界各地,有利于我国( )
A.保障物资输出,降低贸易顺差 B.增加科技投人,提高科技水平
C.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人 D.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合作
【答案】1.A 2.D
【分析】1.主要原因是疫情加重,医疗物资需求量大,短时供给不足,A正确。限电对于医疗物资的生产影响微弱,欧美国家能源供给基础好,不会出现大规模长时间限电的情况,B错误。疫情期间,出入境要求严 格,人口外迁数量少,C错误。暴雪频发的情况下,会导致运输量短时间有所下降,但不会造成长期严重短缺,D错误。故选A。
2.产品出口增加会扩大贸易顺差,A错误。防疫物资一般科技水平较低,物资的调拔与科技投入和科技水平关系不大,B错误。物资的生产并未形成新的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不会吸引国际人口迁入,C错误。通过防疫物资的大批输出,可以发挥我国自身制造能力强的优势,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劳动力丰富,协作能力强,产品制造规模大,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举行。杨洁篪主任指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读“安克雷奇位置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杨洁篪代表发言当日( )
A.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 B.张家界昼长夜短
C.北半球正值冬季 D.地球公转至D位置附近
4.“弱国无外交”,杨洁篪代表立场鲜明的发言是基于中国( )
A.领土面积广大 B.人口众多 C.经济高速发展 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5.M海峡是( )
A.台湾海峡 B.白令海峡 C.朝鲜海峡 D.英吉利海峡
6.下列有关安克雷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60°N,150°E附近 B.有极昼极夜现象
C.所在洲石油资源丰富 D.交通不便
【答案】3.D 4.D 5.B 6.C
【分析】3.杨洁篪代表发言当日为3月18日,该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以南且靠近赤道,A错误;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B错误;北半球正值春季,C错误;右图中A位置为夏至,B位置为秋分,C位置为冬至,D位置为春分,该日地球公转至D位置(春分)附近,D正确。故选D。
4.杨洁篪代表立场鲜明的发言是基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D正确;领土面积广大、 人口众多、 经济高速发展都不能全面的反映中国的综合国力,ABC错误。故选D。
5.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可知,M海峡为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B正确。故选B。
6.读图分析,安克雷奇位于60°N,150°W附近,A错误;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才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该地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安克雷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由图例可知,该地石油资源丰富,C正确;位于沿海,交通便利,D错误。故选C。
【点睛】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下列关于我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二
B.海域十分狭小
C.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D.经济发达是发达国家
【答案】C
【详解】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A错误;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B错误、C正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D错误。故选C。
【点睛】
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春运,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春运压力的存在说明每年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B.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C.我国交通运输能力低 D.我国地域环境质量差别大
【答案】B
【详解】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的差异,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少,于是就出现了每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象,B正确;我国每年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目的是为了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与城市化进程是否过快、交通运输能力高低、地域环境质量无关,换句话说,我国每年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并不是因为我国城市化进程过快、交通运输能力低、地域环境质量差别大造成的,ACD错误。故选B。
【点睛】
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我国( )
A.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B.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C.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渐强
【答案】B
【详解】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B正确;经济发展速度、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教育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ACD错误。故选B。
1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选项与我国实情不符的是( )
A.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会加重
B.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我国劳动力充足,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是发达国家
D.我国的森林面积列世界第五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答案】C
【详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会加重;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但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森林面积列世界第五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可能减少;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会加重;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资源利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表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绝不动摇,努力实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中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是( )
A.中国地大物博 B.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 C.农业资源丰富 D.工业发达
12.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大量填海造陆增加陆地 B.封山育林
C.大量修建梯田 D.禁止发展工业
【答案】11.B 12.B
【分析】1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口结构不合理,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家资源少,这些都是中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中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等不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依据题意,B对,ACD错;故选B。
12.大量填海造陆增加陆地,海域面积缩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A错;封山育林有利于林地的保护,B对;大量修建梯田,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C错;禁止发展工业,太绝对,会影响经济的发展,D错;依据题意,故选B。
【点睛】我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资源总量丰富,但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不足,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将气候变化的威胁列为主要长期风险。气候变化的短期影响叠加最终将造成全球性重大紧急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是( )
A.九州岛遭数十年一遇的暴雨 B.印度尼西亚洪灾致8人死亡
C.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 D.欧洲暴风雪导致7人丧生
14.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做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 )
A.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B.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开展中非合作论坛
【答案】13.C 14.B
【分析】13.气候影响人类活动,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候,以上四个现象中,九州岛遭数十年一遇的暴雨、印度尼西亚洪灾致8人死亡和欧洲暴风雪导致7人丧生都属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属于人为原因。故选C。
14.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每-一个国家的责任,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其余三项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无关。故选B。
【点睛】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以及过度砍伐森林会造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大增,地球的气温就会升高,地球就变暖,致使冰川消融,低地被淹;还会产生旱涝灾害、粮食减产、水资源短缺等危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主要( )
A.人口、资源、资金、宗教 B.人口、资源、环境、发展
C.人口、粮食、资金、环境 D.人口、粮食、灾害、发展
【答案】B
【详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也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故选B。
【点睛】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代表的经济特区是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C、D所在的工业基地为________ 工业基地,它是我国以________ 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对外开放的优势,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________ 工业和制造工业.
(3)华南第一大河是________ .
(4)与A所在省________ 省隔海相望的是________ 省,它是祖国神圣的领土.
【答案】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珠江三角洲 轻工业 加工 珠江 福建 台湾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经济特区的分布及工业基地的性质。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A表示的是福建省经济特区-厦门,B表示的是汕头,C是珠江口东侧的深圳,D是珠江口西侧的珠海。
(2)C、D所在的工业基地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它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对外开放的优势,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
(3)华南地区第一大河是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4)与A所在省-隔海相望的是台湾省,是我们神圣的领土。
17.(2019·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关注热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8年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周岁”,一年来,雄安新区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千年秀林”工程以每天造林十万株的速度播撒绿色,关停数千家“散乱污”企业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一百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
(1)雄安新区由雄县、荣成和______及周边部分区域组成,位于石家庄的______方向,其所处地形区是________,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安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2)“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两会)分别于2018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______中心。
(3)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下列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区的是( )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B.各国驻华大使馆
C.大型国企、央企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在于( )
①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③带动雄安及周边地区的房价上流④促进雄安经济发展,建立雄安重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雄安新区成立一年来,针对功能定位所做的举措有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安新 东北 华北平原 北方 临近天津港、 京九、京沪、京广线,将有铁路与北京相同等。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的中心位置等。
(2)政治 (3)C (4)A (5)关停污染企业、修建京雄城际铁路、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等
【详解】(1)雄安新区是由雄县、荣成和安新及周边部分区域组成,位于石家庄的东北方向,处于华北平原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安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临近天津港、 京九、京沪、京广线,将有铁路与北京相通等,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的中心位置。
(2)两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政治中心。
(3)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下列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区的是大型国企、央企。
(4)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在于: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建立重工业基地和带动房价上涨无关,故选A。
(5)雄安新区成立一年来,针对功能定位所做的举措有关停污染企业、修建京雄城际铁路、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等。
【点睛】本题考查雄安新区有关知识,要知道该新区重要发展的产业及应注意的问题。
18.(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__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__盆地的轮南,终点是__市,途中__次穿越黄河。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___、___地区,其中东线工程是利用已有的__河道输水。
(3)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中线、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_____;东部能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__。
(4)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_。
(5)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
【答案】(1) 天然气 塔里木 上海 三
(2) 长江 西北 华北 京杭运河
(3) 地势高低不平,落差大,水流急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4)青藏高原海拔高,缺氧
(5)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工程为材料,涉及到我国东西部之间能源分布差异、南北间水资源分布特点、青藏地区气候特等相关知识。
(1)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其起点是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终点是上海市,途中三次穿越黄河。
(2)
南水北调将长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其中东线工程是利用已有的京杭运河河道输水。
(3)
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中线、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地势高低不平,落差大,水流急;东部能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4)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缺氧。
(5)
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有利于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议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自2019年年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欧美地区就成为全球重疫区,口罩、医用手套、防护衣、呼吸机等个人防护设备和公用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成为全球性极缺资源,跨区域的医疗物资资源调配就成为疫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图示意近期我国医疗物资资源调配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年底以来,欧美地区防疫物资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疫情加重,医疗物资需求量增大 B.因疫限电,医疗物资生产量减少
C.人口外迁,医疗企业劳动力短缺 D.暴雪频发,医疗物资运输量降低
2.我国防疫物资资源大量调拨到世界各地,有利于我国( )
A.保障物资输出,降低贸易顺差 B.增加科技投人,提高科技水平
C.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人 D.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合作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举行。杨洁篪主任指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读“安克雷奇位置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杨洁篪代表发言当日( )
A.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 B.张家界昼长夜短
C.北半球正值冬季 D.地球公转至D位置附近
4.“弱国无外交”,杨洁篪代表立场鲜明的发言是基于中国( )
A.领土面积广大 B.人口众多 C.经济高速发展 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5.M海峡是( )
A.台湾海峡 B.白令海峡 C.朝鲜海峡 D.英吉利海峡
6.下列有关安克雷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60°N,150°E附近 B.有极昼极夜现象
C.所在洲石油资源丰富 D.交通不便
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下列关于我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二
B.海域十分狭小
C.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D.经济发达是发达国家
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春运,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春运压力的存在说明每年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B.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C.我国交通运输能力低 D.我国地域环境质量差别大
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我国( )
A.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B.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C.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渐强
10.(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选项与我国实情不符的是( )
A.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会加重
B.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我国劳动力充足,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是发达国家
D.我国的森林面积列世界第五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表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绝不动摇,努力实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中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是( )
A.中国地大物博 B.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 C.农业资源丰富 D.工业发达
12.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大量填海造陆增加陆地 B.封山育林
C.大量修建梯田 D.禁止发展工业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将气候变化的威胁列为主要长期风险。气候变化的短期影响叠加最终将造成全球性重大紧急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是( )
A.九州岛遭数十年一遇的暴雨 B.印度尼西亚洪灾致8人死亡
C.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 D.欧洲暴风雪导致7人丧生
14.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做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 )
A.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B.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开展中非合作论坛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主要( )
A.人口、资源、资金、宗教 B.人口、资源、环境、发展
C.人口、粮食、资金、环境 D.人口、粮食、灾害、发展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代表的经济特区是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C、D所在的工业基地为________ 工业基地,它是我国以________ 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对外开放的优势,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________ 工业和制造工业.
(3)华南第一大河是________ .
(4)与A所在省________ 省隔海相望的是________ 省,它是祖国神圣的领土.
17.(2019·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关注热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8年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周岁”,一年来,雄安新区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千年秀林”工程以每天造林十万株的速度播撒绿色,关停数千家“散乱污”企业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拔地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一百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
(1)雄安新区由雄县、荣成和______及周边部分区域组成,位于石家庄的______方向,其所处地形区是________,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安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2)“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两会)分别于2018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______中心。
(3)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下列机构中,最有可能迁入雄区的是( )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B.各国驻华大使馆
C.大型国企、央企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在于( )
①减轻北京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③带动雄安及周边地区的房价上流④促进雄安经济发展,建立雄安重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雄安新区成立一年来,针对功能定位所做的举措有_______,__________等。
18.(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__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__盆地的轮南,终点是__市,途中__次穿越黄河。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___、___地区,其中东线工程是利用已有的__河道输水。
(3)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中线、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_____;东部能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__。
(4)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_。
(5)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