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8.4贵州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8.4贵州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3 10:13: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8.4贵州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红色旅游胜地属于贵州的是( )
A.韶山 B.井冈山 C.遵义 D.延安
【答案】C
【详解】我国红色旅游胜地较多,题中可知,韶山位于湖南地区,井冈山位于江西地区,遵义位于贵州,延安位于陕西地区,故C符合题意。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地区的农业属于(  )
A.平原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立体农业
【答案】B
【详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形成较大的灌溉农业区,故选B。
【点睛】
3.(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贵州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刻不容缓。贵州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B.水污染和草场退化
C.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D.盐碱化和水土流失
【答案】C
【详解】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三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C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贵州省的环境问题。
4.(2018·贵州·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山东省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北京位居暖温带,冬夏长、春秋短,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自然环境:华北平原边缘,大致位于400N,1160E。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等河流流经境内对外交通便利,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历史悠久的古城;旧城格局:“凸”字中轴线对称的“棋盘状”格局。
5.(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关于石漠化地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大力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B.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
C.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D.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解决温饱和饮水问题
【答案】A
【详解】对于石漠化地区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要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解决温饱和饮水问题,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不宜大力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环境的保护措施。
(2018·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贵州地区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往往出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冷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了贵州 ( )
A.气候复杂多样 B.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C.地形平坦开阔 D.范围宽广
7.导致贵州多干旱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全年降水稀少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
A.① 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6.A 7.D
【分析】6.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的是山地的垂直地带性,由于地形原因使得当地气候复杂多样,故A符合。
7.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再加上该地是喀斯特地貌,容易造成地表水渗漏,从而造成干旱灾害。故选D。
【点睛】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知名山地旅游地。著名景点有黄果树瀑布、梵净山、织金洞等。
8.(2020·安徽·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用,放之山下。”请从地理的角度分析“至则无用”的原因( )
A.贵州人口稀少,资源缺乏,无产品可运
B.贵州有老虎,驴经常被吃掉
C.贵州地形崎岖,道路狭窄,不适合驴拉车行驶
D.贵州人不喜欢用驴拉磨
【答案】C
【详解】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是贵州省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从地理角度分析“至则无可用”的原因是贵州地形崎岖,道路狭窄,不适合驴拉车行驶,故选C。
【点睛】
9.(2019·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下面关于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展经济为主,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次
B.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因素都不重要
C.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D.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主,发展经济为次
【答案】C
【分析】本题属于环境保护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详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为此我们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做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环境和资源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10.(2016·福建莆田·八年级阶段练习)贵州省的石灰岩广布,其形成的地貌的类型是( )
A.冰川地貌 B.火山地貌
C.丹霞地貌 D.喀斯特地貌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依据题意.
故选D.
11.(2016·山东泰安·八年级阶段练习)贵州省境内石漠化现象严重,下列不属于产生石漠化自然原因的是( )
A.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
B.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异常缓慢
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
D.陡坡开荒,过度樵采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D
【详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人为原因是陡坡开荒,过度樵采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贵州省石漠化的原因。
12.(2015·山东淄博·九年级阶段练习)有人描述自己的家乡:“位于热带,气候湿热,风光旖旎,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据此判断其家乡可能位于( )
A.东南沿海 B.西双版纳
C.长江三角洲 D.吐鲁番盆地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从他的描述来看“位于热带,气候湿热,风光旖旎,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说明此地是位于 北回归线以南,所以长江三角洲和吐鲁番盆地可以排除,东南沿海地区范围较广,包括非热带地区,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西双版纳的认识.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喀斯特洼坑中,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开放。读“中国天眼”景观图,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3.该省区所属的主要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4.导致该地区生态问题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地形崎岖,落差大 B.夏季多暴雨,对地面侵蚀力强
C.石灰岩中的一些成分可溶于水,易随水流失 D.采矿、采石、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
【答案】13.D 14.D
【分析】13.阅读材料可知,“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喀斯特洼坑中,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我国西南的内陆省份,贵州地处云贵高原,D正确。内蒙古高原广阔坦荡、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青藏高原雪山连绵,A、B、C错误。故选D。
1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属于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形崎岖,落差大;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对地面侵蚀力强;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易随水流失;A、B、C属于自然原因。导致该地区生态问题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采矿、采石、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D正确。故选D。
【点睛】云贵高原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各民族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15.(2018·贵州·八年级课时练习)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北盘江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分布。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乌江,该河流是长江的支流。故选D。
二、解答题
16.(2018·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石漠化的形成与土层、岩性、地
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有关。石漠化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水源、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减轻石漠化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石漠化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石漠化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哪 些危害?
(3)应如何改善和促进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答案】(1)自然原因:石灰岩广布,土层较薄;地形起伏大;降水多且集中,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砍伐,开矿、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家具石漠化。 (2)使得土壤贫瘠,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产量;对水源和气候的调节功能下降,加剧旱灾,影响农业生产。 (3)封山育林,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坡耕地改梯田,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高效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林草业;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绿色食品、旅游观光)
【详解】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1)石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原因:石灰岩广布,土层较薄;地形起伏大;降水多且集中,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砍伐,开矿、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家具石漠化。
(2)石漠化严重影响农业发展,使得土壤贫瘠,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产量;对水源和气候的调节功能下降,加剧旱灾,影响农业生产。
(3)改善和促进石漠化地区应封山育林,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坡耕地改梯田,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高效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林草业;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石漠化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治理。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
材料二 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
材料三 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
省区 种植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良种率(%) 涉茶综合产值(亿元)
福建 332 32.1 95 400
贵州 520 10.2 77 86
(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项)
【答案】 西高东低 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量大 广东 产量低
【分析】本题以贵州省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贵州省地形地势、资源、农业生产等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读图分析即可。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
(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降水多,流量大;
(3)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广东省;
(4)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量低;良种率低;涉茶综合产值低等。
【点睛】
1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
(1)根据材料和如图可知,贵州省面临着严重的土地________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
(2)“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这句话中,梯田发挥的生态作用是( )。
A.种粮
B.放牧
C.观光
D.保持水土
(3)“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请列举一个贵州省以“红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景点________。
【答案】 石漠化 不合理的垦殖活动 D 遵义会议旧址
【分析】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详解】(1)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2)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其中“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描写了梯田的保持水土作用。
(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川黔铁路线上的重镇,现为黔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主要工业基地。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在此召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8.4贵州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红色旅游胜地属于贵州的是( )
A.韶山 B.井冈山 C.遵义 D.延安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地区的农业属于(  )
A.平原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立体农业
3.(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贵州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刻不容缓。贵州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B.水污染和草场退化
C.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D.盐碱化和水土流失
4.(2018·贵州·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山东省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5.(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关于石漠化地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大力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B.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
C.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D.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解决温饱和饮水问题
(2018·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贵州地区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往往出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冷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了贵州 ( )
A.气候复杂多样 B.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C.地形平坦开阔 D.范围宽广
7.导致贵州多干旱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全年降水稀少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
A.① 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2020·安徽·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用,放之山下。”请从地理的角度分析“至则无用”的原因( )
A.贵州人口稀少,资源缺乏,无产品可运
B.贵州有老虎,驴经常被吃掉
C.贵州地形崎岖,道路狭窄,不适合驴拉车行驶
D.贵州人不喜欢用驴拉磨
9.(2019·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下面关于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展经济为主,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次
B.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因素都不重要
C.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D.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主,发展经济为次
10.(2016·福建莆田·八年级阶段练习)贵州省的石灰岩广布,其形成的地貌的类型是( )
A.冰川地貌 B.火山地貌
C.丹霞地貌 D.喀斯特地貌
11.(2016·山东泰安·八年级阶段练习)贵州省境内石漠化现象严重,下列不属于产生石漠化自然原因的是( )
A.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
B.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异常缓慢
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
D.陡坡开荒,过度樵采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12.(2015·山东淄博·九年级阶段练习)有人描述自己的家乡:“位于热带,气候湿热,风光旖旎,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据此判断其家乡可能位于( )
A.东南沿海 B.西双版纳
C.长江三角洲 D.吐鲁番盆地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喀斯特洼坑中,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开放。读“中国天眼”景观图,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3.该省区所属的主要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4.导致该地区生态问题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地形崎岖,落差大 B.夏季多暴雨,对地面侵蚀力强
C.石灰岩中的一些成分可溶于水,易随水流失 D.采矿、采石、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
15.(2018·贵州·八年级课时练习)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北盘江
二、解答题
16.(2018·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石漠化的形成与土层、岩性、地
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有关。石漠化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水源、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减轻石漠化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石漠化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石漠化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哪 些危害?
(3)应如何改善和促进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
材料二 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
材料三 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
省区 种植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良种率(%) 涉茶综合产值(亿元)
福建 332 32.1 95 400
贵州 520 10.2 77 86
(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项)
1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
(1)根据材料和如图可知,贵州省面临着严重的土地________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
(2)“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这句话中,梯田发挥的生态作用是( )。
A.种粮
B.放牧
C.观光
D.保持水土
(3)“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请列举一个贵州省以“红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景点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