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5极地地区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5极地地区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4 15:28: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5极地地区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更低 B.海洋面积更大 C.海拔更高 D.植被覆盖率更高
近些年南极地区频现“西瓜雪”的独特景观,这是雪藻(一种低等生物)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其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粉红色并带有西瓜味的一种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雪藻快速生长季节是我国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西瓜雪”的频现反映了南极地区( )
A.气温升高 B.暴雪频发 C.生物资源丰富 D.植物破坏严重
读北极地区围,完成下面小题。
4.读图,判断北极点所在的大泽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图中序号①代表的大洲名称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南美洲
6.图中序号②代表的岛屿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该岛屿名称是( )
A.火地岛 B.格陵兰岛 C.新地岛 D.维多利亚岛
7.图中序号③代表的我国北极地区科考站名称是( )
A.泰山站 B.长江站 C.黄河站 D.长城站
8.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下列关于北极熊生活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B."终年冰雪覆盖,气候寒冷,降水少"
C."终年高温,四季皆夏,许多地区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D."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点缀着高大的金合欢树和波巴布树"
9.下图,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中 ,无极昼极夜的是( )
A.昆仑站 B.泰山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11.关于南极洲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最高,终年酷寒 B.地势低平,烈风较多
C.四周临海,气候湿润 D.冰雪覆盖,没有生物
12.2月份有利于到南极建科学考察站的主要原因是( )
A.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 B.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
C.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 D.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有照明
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简图,完成小题。
13.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更寒冷 B.乙为北极
C.甲为“冰雪高原” D.乙淡水资源更丰富
14.乙图中,A科考站( )
A.位于北温带 B.东临大西洋
C.有极昼现象 D.在南极圈以南
15.如果你是一位科考队员,准备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二、解答题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2月19日,央视新闻用“警示”一词报道了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的现象,这与当地藻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大量繁殖密切相关,并称该现象可能导致极地冰雪消融失控。
材料二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见图甲。
材料三图乙是南极地区及相关资料图
(1)乙图中a、b代表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它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方向)。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________(2月/8月),此时南极洲大部分地区出现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
(3)乙图中的动物是有南极“绅士”之称的________,为适应当地严酷的气候,它们有什么特点 ________
(4)南极洲是冰雪世界。请分析材料一中“极地冰雪可能消融失控”的原因。
(5)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1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温线大致与____平行: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大约在____℃以上,在地球“五带”的划分中,这一纬度范周属于____。
(2)南极洲的等温线较其它大洲的等温线____;从等温线的数值可以推断其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
(3)C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____,体现了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的纬度分布规律;B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____,可知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____。
(4)亚洲中部的D地区和东部的E地区纬度相近,但年平均气温D地区比E地区____,主要原因是____。
18.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1985—2009年间,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科学考察站。近几年来我国还对普通游客开通了南极旅游业务。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和旅游的门户。由图可知,乌斯怀亚市位于南极圈以外,____(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站。
(3)南极洲是地球上纬度最____、平均海拔最____的大洲。南极洲四周被太平洋、____洋、大西洋所包围。
(4)针对南极环境保护,签订了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5极地地区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更低 B.海洋面积更大 C.海拔更高 D.植被覆盖率更高
【答案】C
【详解】两极地区纬度都高,A错误。南极地区是大陆,B错误。南极是在南极高原上,海拔高度比北冰洋高;另外,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为主,热容量大一些;南极四周被西风漂流包围,北极有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度稍高,C正确。南极地区酷寒,有白色沙漠支称,植被覆盖率更低,只在南级地区边缘分布,D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牢记即可解答。
近些年南极地区频现“西瓜雪”的独特景观,这是雪藻(一种低等生物)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其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粉红色并带有西瓜味的一种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雪藻快速生长季节是我国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西瓜雪”的频现反映了南极地区( )
A.气温升高 B.暴雪频发 C.生物资源丰富 D.植物破坏严重
【答案】2.D 3.A
【分析】2.南极地区冰雪融化的季节是暖季,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我国位于北半球,此时是我国的冬季,故选D。
3.根据材料可知,“西瓜雪”在由于南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出现的,因此“西瓜雪”频现反映了南极地区的气温升高,故选A。
【点睛】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也是地球上风力最强的地区。
读北极地区围,完成下面小题。
4.读图,判断北极点所在的大泽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图中序号①代表的大洲名称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南美洲
6.图中序号②代表的岛屿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该岛屿名称是( )
A.火地岛 B.格陵兰岛 C.新地岛 D.维多利亚岛
7.图中序号③代表的我国北极地区科考站名称是( )
A.泰山站 B.长江站 C.黄河站 D.长城站
8.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下列关于北极熊生活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B."终年冰雪覆盖,气候寒冷,降水少"
C."终年高温,四季皆夏,许多地区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D."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点缀着高大的金合欢树和波巴布树"
【答案】4.D 5.A 6.B 7.C 8.B
【解析】4.北极点所在的大洋是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气温最低的大洋,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其周围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环绕,读图可知,①大洲有90°E经过,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约217万平方千米,故选B。
7.我国在北极地区只建立了一个科考站-一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故②为黄河站,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这里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终年被冰雪覆盖、气候寒冷、降水少,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北极地区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
9.下图,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中 ,无极昼极夜的是( )
A.昆仑站 B.泰山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答案】D
【详解】地球上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上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其中南北极圈以内地区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称为南北寒带,以上四个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即在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故选D。
【点睛】
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11.关于南极洲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最高,终年酷寒 B.地势低平,烈风较多
C.四周临海,气候湿润 D.冰雪覆盖,没有生物
12.2月份有利于到南极建科学考察站的主要原因是( )
A.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 B.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
C.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 D.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有照明
【答案】10.A 11.A 12.A
【分析】10.我国目前在南极有五个考察站,从图可知,长城站由于位于极圈之外,故无极昼极夜现象出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又地处高纬,气温低,水分不易蒸发,因而降水稀少,大雪、暴雨天气很少出现;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南极观察站曾记录过92.5米/秒的世界最高风速,因此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是酷寒、烈风、干燥,南极生物种类较多,故选A。
12.2月份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A正确,B错误;南极没有河流,C错误;2月出现极昼,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南极考察站位置、南极的地理环境特征、南极考察站建设的最好时间。考查对南极地区自然要素中的地形、气候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题时注意调用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即可。
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简图,完成小题。
13.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更寒冷 B.乙为北极
C.甲为“冰雪高原” D.乙淡水资源更丰富
14.乙图中,A科考站( )
A.位于北温带 B.东临大西洋
C.有极昼现象 D.在南极圈以南
【答案】13.D 14.B
【解析】13.读图可知,甲为北极地区,乙为南极地区,B项错误;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应是乙更寒冷,A项错误;南极地区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C项错误;南极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D项正确。故选D。
14.读图乙可知,A科考站位于南极圈以北,因此位于南温带,A、D项错误;东临大西洋,B项正确;位于极圈以内才会有极昼极夜现象,A科考站没有极昼现象,C项错误。故选B。
【点睛】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世界寒极”“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15.如果你是一位科考队员,准备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答案】C
【详解】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地区没有热带森林,但适合考察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及原始的自然环境,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二、解答题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2月19日,央视新闻用“警示”一词报道了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的现象,这与当地藻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大量繁殖密切相关,并称该现象可能导致极地冰雪消融失控。
材料二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见图甲。
材料三图乙是南极地区及相关资料图
(1)乙图中a、b代表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它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方向)。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________(2月/8月),此时南极洲大部分地区出现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
(3)乙图中的动物是有南极“绅士”之称的________,为适应当地严酷的气候,它们有什么特点 ________
(4)南极洲是冰雪世界。请分析材料一中“极地冰雪可能消融失控”的原因。
(5)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答案】(1) a 正北
(2) 2月 极昼
(3) 企鹅 耐寒
(4)气候变暖
(5)多步行、骑车上下学、随手关灯等
【分析】本题以南极地区和碳达峰为材料,涉及到地球自转的方向、经纬网定向、南极地区的气候、代表动物、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图中a所示的自转方向是正确的;长城站位于南温带,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2)受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考察队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在2月,此时是南极地区最温暖的季节,又有极昼现象,适合考察和建站。
(3)南极大陆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乙图中的动物是有南极“绅士”之称的企鹅,被称为“南极的主人”,具有脂肪厚、耐寒等特点。
(4)由材料一可知,“极地冰雪可能消融失控”的原因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异常升高。
(5)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为过度排放二氧化碳导致,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应该做到人走灯关、少坐车,多步行、多骑车或坐公交车等。
1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温线大致与____平行: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大约在____℃以上,在地球“五带”的划分中,这一纬度范周属于____。
(2)南极洲的等温线较其它大洲的等温线____;从等温线的数值可以推断其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
(3)C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____,体现了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的纬度分布规律;B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____,可知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____。
(4)亚洲中部的D地区和东部的E地区纬度相近,但年平均气温D地区比E地区____,主要原因是____。
【答案】(1) 纬线 20 热带
(2) 密集 寒冷
(3) 低 递减 高 不同
(4) 低 D地区海拔高
【分析】本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到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等,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大约在20°C以上,在地球“五带”的划分中,这一纬度范围属于热带。
(2)南极洲的等温线较其它大洲的等温线密集,说明该地气温差最大;南极洲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0°C以下,从等温线的数值可以推断其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寒冷。
(3)C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低,体现了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的纬度分布规律;B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高,可知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时陆地气温高、冬季时海洋气温高。
(4)亚洲中部的D地区和东部的E地区纬度相近,但年平均气温D地区比E地区低,主要原因是:D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海拔高。
18.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1985—2009年间,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科学考察站。近几年来我国还对普通游客开通了南极旅游业务。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和旅游的门户。由图可知,乌斯怀亚市位于南极圈以外,____(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站。
(3)南极洲是地球上纬度最____、平均海拔最____的大洲。南极洲四周被太平洋、____洋、大西洋所包围。
(4)针对南极环境保护,签订了____。
【答案】(1)没有
(2)昆仑
(3) 高 高 印度
(4)南极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位置、地理环境特点及南极科考等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一乌 斯怀亚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和旅游的门户。由图可知,乌斯怀亚市位于南极圈以外,因此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学考察站。其中,纬度最高的是昆仑站。
(3)南极洲是地球.上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包围。
(4)针对南极环境保护,世界上许多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