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些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比例图和自然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经济作物原产地不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 )
A.咖啡 B.油棕 C.香蕉 D.甘蔗
2.据图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是( )
A.农业十分发达 B.工业制造业为主
C.单一商品经济 D.以采矿业为主的经济
3.景观图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A.热带草原景观 B.沙漠景观 C.雨林景观 D.极地景观
4.以下不属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别称的是( )
A.高原大陆 B.热带大陆 C.地球之肺 D.世界原料仓库
【答案】1.D 2.C 3.A 4.C
【解析】1.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咖啡、油棕、可可、香蕉、椰枣的原产地,ABC不符合题意;该地区不是甘蔗的原产地,D符合题意。故选D。
2.读图可知,该地区四个国家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形成单一商品经济,其农业落后,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工业制造业为主、以采矿业为主的经济都不符合四国的经济特征,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图中景观图指的是非洲的热带草原景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是斑马、羚羊、长颈鹿、角马等草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以这些动物为食的狮子、猎豹、鬣狗等也时时出没其间,A符合题意;沙漠景观、雨林景观、极地景观都与题意不符,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地形以高原为主,经济欠发达,贫穷落后。世界原料仓库、高原大陆、热带大陆都指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ABD不符合题意;地球之肺指的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撒哈拉以南非洲,泛指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这里是黑色人种的故乡,黑色人种占总人口绝大部分,其历史文化发展同沙漠以北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不同。古代曾先后形成加纳、博尔努、贝宁、马里、加奥、阿克苏姆等国,马达加斯加岛等岛屿,地形以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01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主题为“加强中非减贫合作,助力非洲转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区位于( )
A.中纬度 B.东半球 C.印度洋东岸 D.热带季风区
6.地处赤道附近的坎帕拉市四季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地表植被
7.“助力非洲转型”的有效措施包括( )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 B.大量采矿,增加出口
C.鼓励生育,增加入口 D.加强合作,引进人才
8.下列有关蒙坎铁路(蒙巴萨—坎帕拉)沿线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坎帕拉地处内陆,水资源短缺 B.坎帕拉年降水量小于内罗毕
C.铁路穿越了国家公园的核心区 D.蒙巴萨是一个海陆交通枢纽
【答案】5.B 6.C 7.D 8.D
【解析】5.读图可知,该地区的纬度位置是0°到5°。因此属于低纬度地区,故A错误。该地区的经度是东经30°到40°,英雌属于东半球,B正确,该地区位于印度洋的西海岸,C错误。该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故选B。
6.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由于地处赤道附近的坎帕拉市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故选C。
7.“非洲转型”的有效措施有:加快经济转型,改变农矿产品单--出口;加强国际合作,引进科技人才、管理经验;等。毁林开垦,扩大耕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大力发展采矿业,加大矿产资源出口量不是非洲发展经济的长远措施。故选D。
8.读图可知, 乌干达属于内陆国家,但该国家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水资源较丰富,A错误。据图中的数据可知,坎帕拉的年降水量大于内罗毕,B错误。铁路穿越公园边缘区,C错误。“蒙坎铁路”的修建会增强区际间联系,是一个海陆交通枢纽。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非洲的相关知识。
目前“中国制造”的非洲版“Vskit”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流行起来。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及当地青年吉姆拍摄的家乡景观视频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撒哈拉以南非洲( )
A.东临大西洋,西接印度洋 B.刚果河两次穿过3°S纬线
C.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超过7000米 D.地形类型主要以高原、平原为主
10.吉姆家乡当地居民主要是( )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1.吉姆在日记中记录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以下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
A.B.C.D.
12.吉姆在拍摄视频“秀自己”的同时还想为家乡的发展添些助力,他想把影响非洲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拍成视频,下图为拍摄思路,其中数字分别表示( )
A.①人口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粮食问题
B.①环境问题 ②人口问题 ③粮食问题
C.①粮食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人口问题
D.①人口问题 ②粮食问题 ③环境问题
【答案】9.B 10.A 11.A 12.D
【分析】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故A错误。刚果河两次穿过3°S纬线,两次穿过赤道,故B正确。乞力以扎罗山的海拔不超过6000米,故C错误。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称号,故D错误。故选B。
10.由题目可知吉姆家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里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称号,故选A。
11.由题目可知,吉姆家乡的气候特征具有干季和湿季分明的特点,是热带草原气候,与图中A气候类型相符,B是热带沙漠气候,C是热带季风气候,D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
1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因人口增长快,产生了严重粮食不足问题,加上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粮食更加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 人们毁林开荒,导致环境问题严重,而环境问题又使粮食减产,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征。
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从经纬度位置看,非洲大陆( )
A.都在东经度 B.位于东半球
C.全部位于低纬度 D.跨热、温、寒三带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 )
A.甲地水草丰美,牛羊遍地
B.乙地林木繁茂,水网稠密
C.丙地多袋鼠、骆驼等生物
D.丁地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15.关于非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B.受教育程度高
C.以黄种人为主 D.城市人口比重大
【答案】13.B 14.B 15.A
【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不断的破坏生态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
13.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热带位于23.5°S—23.5°N之间,北温带位于23.5°N—66.5°N之间,南温带位于23.5°S—66.5°S之间,北寒带位于66.5°N—90°N之间,南寒带位于66.5°S—90°S。纬度分为三个区域: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据此判断,非洲既有东经度也有西经度,故A错误;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故B正确;非洲大部分在低纬度,小部分在中纬度,故C错误;非洲欧洲地跨热、温,没有寒带,故D错误。故选:B。
14.读图可知,甲是热带沙漠气候区,没有水草丰美,牛羊遍地的景象,乙是热带雨林气候区,该地林木繁茂,水网稠密,故B正确;丙是热带草原气候区,袋鼠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骆驼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故C错误;丁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黄沙漫漫,寸草不生沙漠气候景观,故D错误。故选:B。
15.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教育、科技发展落后,民众受教育程度不高;非洲的人种分布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北部地区主要是白种人,中部和南部地区主要是黑种人;非洲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比重较大。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的位置、气候和社会经济状况,理解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
16.萨赫勒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宽300~400千米,是半干旱的草原和稀树草原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萨赫勒地区已沦落成为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也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读“萨赫勒地区示意图”(左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热量和水分自赤道向南北递减使气候和自然景观大体呈现出以____分布特点。
(2)近年来,萨赫勒地区人口激增,人口与可耕地的比重失衡,使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你的理解把(“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过度放牧”)填到关联图(图)中方框内。
①____②____③____。
(3)针对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失调、恶化的现状请你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____。(任答两方面2分)
【答案】 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短缺 过度放牧 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种经济;适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解析】非洲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非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
【详解】(1)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热量和水分自赤道地区向南、北逐渐减少,图示地区气候和自然景观大体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2)由于非洲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加上由于长期知名统治形成的单一商品经济导致非洲长期的贫穷落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贫困等非洲粮食短缺问题严重,因此需要开垦更多的耕地,加大放牧数量,由于多度放牧和开垦草原,导致非洲土地荒漠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故图中①为人口增长过快②为粮食短缺③为过度放牧。
(3)读材料可知,人口急剧增长是造成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是解决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其次应该寻找多种途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民族工业,改变单一经济结构等,同时注重保护环境,适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等,使当地的人地关系进入良性循环。
【点睛】
17.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衍生存,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读“非洲简图”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________洋,字母J所代表的海洋是______海,字母I代表的是世界第一长河______河。
(2)图2中B区域某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该地是______气候类型。赤道穿过的A区域气候类型是______。观察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非洲的气候大致以______(纬线)为轴,南北______(均匀、对称)分布。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______为主;该地区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为______(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
(4)由于经济欠发达,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主要出口初级______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______(有利、不利)地位。
【答案】 大西 红 尼罗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对称 高原 热带草原 农矿 不利
【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根据图示可知,A是大西洋,B区域的气候类型在非洲分布最广,为热带草原气候,再结合所给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该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生物资源也很丰富,是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故被称为“原材料仓库”。可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环境、建立完善的民族工业体系等方面分析。
【详解】(1)阅读图1,A大洋位于非洲以西,是大西 洋; J海域位于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是红 海; |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2)阅读图2,B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可知该地是热带草原气候。赤道穿过的A区域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非洲南北跨纬度相当,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区主要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等,地形以高原为主;阅读图2,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可知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
(4)由于经济欠发达,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可可、咖啡、原油、活牲口等初级农矿产品,产品的附加价值低,价格低,利润低,经济效益差,进口的产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价格高,花费钱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的地理环境。
18.读非洲气候图后,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 ,其原因是 .
(2)非洲东部赤道地区缺失A气候的原因?
【答案】(1)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非洲地跨赤道南北;(2)受地形的影响,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详解】(1)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南北对称分布;原因是赤道穿过中部,南北纬度对称分布。
(2)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这里没有形成A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这里的海拔高,气温低,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水热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些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比例图和自然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经济作物原产地不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 )
A.咖啡 B.油棕 C.香蕉 D.甘蔗
2.据图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是( )
A.农业十分发达 B.工业制造业为主
C.单一商品经济 D.以采矿业为主的经济
3.景观图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A.热带草原景观 B.沙漠景观 C.雨林景观 D.极地景观
4.以下不属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别称的是( )
A.高原大陆 B.热带大陆 C.地球之肺 D.世界原料仓库
201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主题为“加强中非减贫合作,助力非洲转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区位于( )
A.中纬度 B.东半球 C.印度洋东岸 D.热带季风区
6.地处赤道附近的坎帕拉市四季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地表植被
7.“助力非洲转型”的有效措施包括( )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 B.大量采矿,增加出口
C.鼓励生育,增加入口 D.加强合作,引进人才
8.下列有关蒙坎铁路(蒙巴萨—坎帕拉)沿线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坎帕拉地处内陆,水资源短缺 B.坎帕拉年降水量小于内罗毕
C.铁路穿越了国家公园的核心区 D.蒙巴萨是一个海陆交通枢纽
目前“中国制造”的非洲版“Vskit”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流行起来。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及当地青年吉姆拍摄的家乡景观视频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撒哈拉以南非洲( )
A.东临大西洋,西接印度洋 B.刚果河两次穿过3°S纬线
C.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超过7000米 D.地形类型主要以高原、平原为主
10.吉姆家乡当地居民主要是( )
A.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1.吉姆在日记中记录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以下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
A.B.C.D.
12.吉姆在拍摄视频“秀自己”的同时还想为家乡的发展添些助力,他想把影响非洲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拍成视频,下图为拍摄思路,其中数字分别表示( )
A.①人口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粮食问题
B.①环境问题 ②人口问题 ③粮食问题
C.①粮食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人口问题
D.①人口问题 ②粮食问题 ③环境问题
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从经纬度位置看,非洲大陆( )
A.都在东经度 B.位于东半球
C.全部位于低纬度 D.跨热、温、寒三带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 )
A.甲地水草丰美,牛羊遍地
B.乙地林木繁茂,水网稠密
C.丙地多袋鼠、骆驼等生物
D.丁地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15.关于非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B.受教育程度高
C.以黄种人为主 D.城市人口比重大
二、解答题
16.萨赫勒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宽300~400千米,是半干旱的草原和稀树草原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萨赫勒地区已沦落成为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也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读“萨赫勒地区示意图”(左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热量和水分自赤道向南北递减使气候和自然景观大体呈现出以____分布特点。
(2)近年来,萨赫勒地区人口激增,人口与可耕地的比重失衡,使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你的理解把(“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过度放牧”)填到关联图(图)中方框内。
①____②____③____。
(3)针对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失调、恶化的现状请你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____。(任答两方面2分)
17.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衍生存,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读“非洲简图”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________洋,字母J所代表的海洋是______海,字母I代表的是世界第一长河______河。
(2)图2中B区域某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该地是______气候类型。赤道穿过的A区域气候类型是______。观察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非洲的气候大致以______(纬线)为轴,南北______(均匀、对称)分布。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______为主;该地区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为______(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
(4)由于经济欠发达,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主要出口初级______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______(有利、不利)地位。
18.读非洲气候图后,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 ,其原因是 .
(2)非洲东部赤道地区缺失A气候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