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4 15:28: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加强中非减贫合作,助力非洲转型。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处赤道附近的坎帕拉市四季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地表植被
2.“助力非洲转型”的有效措施包括( )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 B.大量采矿,增加出口
C.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D.加强合作,引进人才
3.下列有关蒙坎铁路(蒙巴萨—坎帕拉)沿线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坎帕拉地处内陆,水资源短缺 B.坎帕拉年降水量小于内罗毕
C.铁路没有穿过内罗毕国家公园 D.蒙巴萨是一个海陆交通枢纽
【答案】1.C 2.D 3.D
【解析】1.读图可知,地处赤道附近的坎帕拉市四季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坎帕拉市位于东非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凉爽,四季如春,C正确。跟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表植被无关,ABD错误。故选C。
2.针对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需要进口工业制成品的现状,要积极发展民族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针对初级产品利润低,价格波动大,要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针对粮食不足,品种较少,要积极发展多样化农业,提高粮食自给能力;针对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要加强建立区域合作组织,争取国际贸易利益;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故“助力非洲转型”的有效措施包括加强合作,引进人才,D正确。毁林开荒、扩大耕地, 大量采矿,增加出口; 鼓励生育,增加人口,都会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加剧粮食和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中继续处于不利地位,ABC错误,故选D。
3.下列有关蒙坎铁路(蒙巴萨—坎帕拉)沿线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蒙巴萨又是海港,又有铁路相通,是一个海陆交通枢纽,D正确。坎帕拉虽然地处内陆,但是降水量丰富,水资源不短缺,A错误。坎帕拉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大于500-1000毫米的内罗毕,B错误。铁路有穿过内罗毕国家公园,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①纬度位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②海陆位置: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③海拔高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④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高于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⑤人类活动:同一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BRICS)于2013年3月25日—27日在南非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晤。在2009年俄罗斯首次举办之后,金砖峰会将于2013年走完第一个轮回。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等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南非所在的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种人的故乡 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C.矿产资源丰富,但生物资源极为贫乏 D.南非的矿产资源缺乏
5.下图所反映的是南非所在的地区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许多国家的经济类型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答案】4.A 5.B
【解析】4.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人种是黑色,所以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故A对;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故B错;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也丰富,故C错;南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黄金、钻石生产量均占世界首位,故D错,故选A。
5.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技术落后,制造业不发达,故A错;许多国家的经济类型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故B对;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故C错;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技术落后,所以粮食产量不高,故D错,故选B。
【点睛】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
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下图为“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在不同气候区设立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 )
A.在雨林区的抗寒性 B.在草原区的耐热性
C.在沙漠区的抗旱性 D.在高原区的节水性
7.我国与非洲进行农业合作属于( ),这有利于
A.南北对话可以充分发挥非洲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优势
B.南南合作帮助非洲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C.南北对话我国劳动力匮乏,可以充分利用非洲廉价的劳动力
D.南南合作协助非洲开发丰富的农业资源,实现互惠双贏
【答案】6.C 7.D
【解析】6.由图可知,雨林区全年高温多雨,可研究杂交水稻的耐热性,故A错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降水少,气温高,在草原区设置试验基地,可以研究杂交水稻的节水性,故B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在沙漠区设置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的抗旱性,故C正确;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可研究杂交水稻的抗寒性,故D错误。故选C。
7.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非洲区域的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属于南南合作,故A错误;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容易导致非洲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故B错误;我国与非洲进行农业合作属于南南对话,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也不是为了利用非洲廉价的劳动力,故C错误;非洲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农业资源十分优越,非洲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大洲,所以农业生技术是非常落后的,故D正确。故选D。
【点睛】热带气候和沙漠造成的土地干裂、风沙侵蚀使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饥魔久久地困扰着非洲。公元1982~1984年,非洲大地持续三年干旱。而在此之前,非洲已经遭饥饿的蹂躏,惨不忍睹。自从进入1977年以后,非洲每年都有多达20~30个国家发生粮荒,其中经常严重缺粮的国家有15个,这些国家的人口总和是非洲总人口的1/2.而到了1982~1984年,受灾范围进一步扩大,从非洲南部一直扩大到东非、撒哈拉沙漠附近地区。
开普敦位于印度洋通往大西洋航线重要通道,目前是南非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左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右图为开普敦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开普敦城市兴起的最主要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气候温和湿润 C.矿产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
9.从左图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
A.水稻生产 B.铁矿开采 C.金融外贸 D.旅游业
10.下列对开普敦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年中气温最低在7月 B.位于西半球 C.位于北温带 D.7月要注意防晒
【答案】8.A 9.D 10.A
【解析】8.开普敦位于印度洋通往大西洋航线重要通道,目前是南非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故开普敦城市兴起的最主要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A正确;气候不是其主要因素,排除B;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分布范围较广,不是开普敦城市兴起的最主要条件,排除C;南非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科技不发达,排除D;故选A。
9.读图可知,开普敦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不适宜种植水稻,排除A;开普敦附近没有铁矿分布,排除B;经济水平较低,不利于发展金融外贸,排除C;开普半岛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多,适宜发展旅游业,D正确;故选D。
10.开普特位于南非地区,地处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开普敦一年中气温最低在7月,A正确;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开普敦的经度大致是18°15'E~18°45'E之间,地处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排除B;纬度向南增大,所以纬度在34°S附近,在南温带,排除C;7月南半球为冬季,太阳辐射较弱,对防晒需求较低,排除D;故选A。
【点睛】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2020年11月,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再次刷新纪录,突破1500千克大关!读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 )
A.北半球的热带地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高原山地气候区 D.北回归线穿过地区
12.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 )
A.增加水稻品种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提高粮食产量 D.抵御当地自然灾害
【答案】11.A 12.C
【解析】11.水稻是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图中可知,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非洲的热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的热带居多,A正确,与地中海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北回归线穿过地区无关,排除BCD,故选A。
12.非洲许多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不足,粮食产量低,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缓解粮食不足问题,C正确;与增加水稻品种、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抵御当地自然灾害无关,排除ABD,故选C。
【点睛】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2021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九项工程”,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减贫惠农工程是“九项工程”之一,撤哈拉以南非洲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
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③人口增长过快④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国为非洲农产品输入建立“绿色通道”,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产品有( )
A.茶叶、水产品 B.苹果、小麦 C.可可、畜产品 D.葡萄、水稻
15.为摆脱贫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应该( )
A.大量出口初级产品 B.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C.努力发展民族经济 D.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
【答案】13.D 14.C 15.C
【解析】13.非洲有“世界原料仓库”,这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还有丰富的热带经济作物;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低价出口初级产品,高价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 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以出口矿产、木材、畜产等农产品为主,本区大部分位于热带,这里非常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供出口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油棕等,C符合题意。 粮食作物需要进口,如小麦和水稻,B、D不符合题意。茶叶和水产品不是本区主要出口的农产品,A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长期的殖民统治,使撒哈拉以南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虽然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发展一种或几种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该地区可以采取发展旅游业、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努力实现产业多样化等措施,C符合题意。大量低价出口初级产品和大量高价进口工业制成品会继续加剧本区的贫穷,A、D不符合题意,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会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B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二、解答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预测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材料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和A、B两地气候统计图。
(1)描述非洲的海陆位置:____。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类型大致呈____分布。
(3)A地位于____(地形区),属于____气候,人口____(稠密/稀疏)。
(4)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____地,该地气候特点是____。
(5)非洲最高峰____山位于赤道附近,却山顶终年积雪,该山峰冰川或将消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
(6)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B.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高
C.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出口产品的价格 D.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答案】(1)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2)南北对称
(3) 刚果盆地 热带雨林 稀疏
(4) B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 乞力马扎罗山 全球气候变暖
(6)A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和两地气候统计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非洲的经济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东北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是世界面积第二大洲。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是因为赤道穿过其中部,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南部被南回归线穿过。
(3)A地位于刚果盆地,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4)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B地,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该地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5)非洲最高峰山位于赤道附近,却山顶终年积雪,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海拔高气温低,海拔超过5000多米。
(6)如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读图可得,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进口的主要是价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结合A区域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判断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
(2)图中B是_______洋,C是________洋。
(3)由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
(4)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简述该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答案】(1)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2) 大西 印度
(3)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4)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分析】本题组主要以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为材料,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A区域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结合A区域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判断该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大于15℃,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2)非洲西临 B大西洋,东临C印度洋,海岸线平直。
(3)由图可知,赤道穿越非洲中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主要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4)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该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引进人才和技术等。
【点睛】
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海的萌萌在非洲旅游时,沿途依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地戏水;长颈鹿在啃食高树上的枝叶;骆驼队在沙漠中行走。
材料二图1(亚洲地理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和图2(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某国主要商品占本国进出口商品百分比图
(1)萌萌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她乘坐的飞机向____方向飞行才能到达目的地。途中,飞机最有可能经过____洋的上空。
(2)从图2可知,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____。
(3)萌萌在非洲旅游时前进的大方向基本不变,途中她停留过的地方是图2中的甲、乙、丙、丁,根据材料一、二判断,萌萌经过这四个地方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①、②两条河流,水量较大的是____河,水能资源更丰富的是____河。(以上两空均填序号)
(5)萌萌在旅游时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根据材料三可推断出目前这些国家形成了____经济。
【答案】 西南 印度洋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丁 甲 乙 丙 ① ① 单一商品
【分析】该题以读非洲地形示意图、气候分布图和部分国家主义出口商品比重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 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和非洲的经济,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根据经网定位,经线指示南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萌萌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她乘坐的飞机向西南方向飞行才能到达目的地。途中,飞机最有可能经过印度洋的上空。
(2)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3)读图可知,萌萌沿途看到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地戏水;长颈鹿在啃食高树上的枝叶;骆驼队在沙漠中行走。所以经过这四个地方的顺序依次是丁热带草原气候,甲热带雨林气候,乙热带草原气候,丙热带沙漠气候。
(4)图2中的①为刚果河、②为尼罗河,①河流经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水量较大的是①河,水能资源更丰富的是①河。
(5)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主要出口木材,可可等,属于初级产品,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相关内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加强中非减贫合作,助力非洲转型。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处赤道附近的坎帕拉市四季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地表植被
2.“助力非洲转型”的有效措施包括( )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 B.大量采矿,增加出口
C.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D.加强合作,引进人才
3.下列有关蒙坎铁路(蒙巴萨—坎帕拉)沿线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坎帕拉地处内陆,水资源短缺 B.坎帕拉年降水量小于内罗毕
C.铁路没有穿过内罗毕国家公园 D.蒙巴萨是一个海陆交通枢纽
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BRICS)于2013年3月25日—27日在南非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晤。在2009年俄罗斯首次举办之后,金砖峰会将于2013年走完第一个轮回。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等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南非所在的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种人的故乡 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C.矿产资源丰富,但生物资源极为贫乏 D.南非的矿产资源缺乏
5.下图所反映的是南非所在的地区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许多国家的经济类型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下图为“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在不同气候区设立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 )
A.在雨林区的抗寒性 B.在草原区的耐热性
C.在沙漠区的抗旱性 D.在高原区的节水性
7.我国与非洲进行农业合作属于( ),这有利于
A.南北对话可以充分发挥非洲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优势
B.南南合作帮助非洲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C.南北对话我国劳动力匮乏,可以充分利用非洲廉价的劳动力
D.南南合作协助非洲开发丰富的农业资源,实现互惠双贏
开普敦位于印度洋通往大西洋航线重要通道,目前是南非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左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右图为开普敦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开普敦城市兴起的最主要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气候温和湿润 C.矿产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
9.从左图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
A.水稻生产 B.铁矿开采 C.金融外贸 D.旅游业
10.下列对开普敦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年中气温最低在7月 B.位于西半球 C.位于北温带 D.7月要注意防晒
2020年11月,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再次刷新纪录,突破1500千克大关!读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 )
A.北半球的热带地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高原山地气候区 D.北回归线穿过地区
12.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 )
A.增加水稻品种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提高粮食产量 D.抵御当地自然灾害
2021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九项工程”,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减贫惠农工程是“九项工程”之一,撤哈拉以南非洲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
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③人口增长过快④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国为非洲农产品输入建立“绿色通道”,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产品有( )
A.茶叶、水产品 B.苹果、小麦 C.可可、畜产品 D.葡萄、水稻
15.为摆脱贫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应该( )
A.大量出口初级产品 B.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C.努力发展民族经济 D.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
二、解答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预测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材料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和A、B两地气候统计图。
(1)描述非洲的海陆位置:____。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类型大致呈____分布。
(3)A地位于____(地形区),属于____气候,人口____(稠密/稀疏)。
(4)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____地,该地气候特点是____。
(5)非洲最高峰____山位于赤道附近,却山顶终年积雪,该山峰冰川或将消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
(6)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B.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高
C.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出口产品的价格 D.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17.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结合A区域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判断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
(2)图中B是_______洋,C是________洋。
(3)由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
(4)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简述该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海的萌萌在非洲旅游时,沿途依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地戏水;长颈鹿在啃食高树上的枝叶;骆驼队在沙漠中行走。
材料二图1(亚洲地理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和图2(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某国主要商品占本国进出口商品百分比图
(1)萌萌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她乘坐的飞机向____方向飞行才能到达目的地。途中,飞机最有可能经过____洋的上空。
(2)从图2可知,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____。
(3)萌萌在非洲旅游时前进的大方向基本不变,途中她停留过的地方是图2中的甲、乙、丙、丁,根据材料一、二判断,萌萌经过这四个地方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①、②两条河流,水量较大的是____河,水能资源更丰富的是____河。(以上两空均填序号)
(5)萌萌在旅游时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根据材料三可推断出目前这些国家形成了____经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