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6 10:59: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丙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差异 B.气温差异 C.降水差异 D.河流差异
2.对于各地自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植被变化由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乙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丙地区气候湿热,昼夜温差大
D.丁地区降水量在800mm以上,多数地区为湿润区
3.下列对于四地农业景观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哈密飘香葡萄亮 B.乙稻花香里蛙声响
C.丙旱地麦浪大豆香 D.丁甘蔗扯起青纱帐
4.丁地民居是( )
A. B. C. D.
5.农谚是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依据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A.天山 B.秦岭 C.昆仑山 D.南岭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就在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代地生活繁衍千千万万的人。”这是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对某地景色的描述。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6.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的景色是在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西藏自治区 D.西北地区
7.该地区位于( )
A.湿润地区 B.秦岭以北 C.亚热带 D.内流区
8.文中描述“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造成这种状况的人为原因是( )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B.土层构造疏松,易溶于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读我国某地形区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形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严重 B.水污染严重
C.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D.水土流失严重
10.该地形区最常见的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蒙古包
C.竹架棚房 D.晾房
11.长江沿江地带以钢铁、轻纺为主的工业基地,其中心城市是( )
A.南京 B.武汉 C.攀枝花 D.宜昌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橘和枳分别产自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①和② B.④和③ C.②和③ D.④和②
13.下列关于橘和枳产地所在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崎岖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草场广阔,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C.两地区都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D.两地区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14.关于区域②和区域④之间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10℃
B.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C.年降水量大约是800毫米
D.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
15.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你知道台湾的气候吗( )
A.热带气候 B.亚热带 C.温带气候 D.寒带气候
二、解答题
16.中国地域广阔,地理差异大。结合下图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界线A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对比界线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并填写下表。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河流有无冰期 图2中的气候类型(填序号)
甲 小于0℃ ____ ____ ____
乙 ____ 大于800mm ____ ____
(2)图1中,表示第一、二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填字母)。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该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什么影响?____。
(3)图一中,表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填字母),写出此条分界线的名称____。
(4)春节期间,广州的小明从E到F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在旅游过程中,他兴致勃勃,拍摄了许多照片,下列是在E、F两地拍摄照片中的一组。由照片判断,此时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__,影响主要因素是____。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火龙果属于热带、亚热带仙人掌科的耐旱植物,喜光耐阴,开花结果期为4-11月,在此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5-35℃,在我国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2015年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杨家园农业示范园区”引进400株火龙果种苗进行大棚试种,2017年秋300余株顺利挂果,且甜度和水分远高于普通火龙果。火龙果试种成功,填补了延安火龙果种植市场的空白。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1例_________。
(2)黄河干流从①到②河段,水量如何变化__________,并分析其人为原因_________。
(3)说明图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火龙果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什么我国温带地区也可以种植火龙果呢?
(5)你是否赞同在黄土高原大力推广种植火龙果?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8.读“云南及周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图中A表示邻国_______,E是邻国_______, B表示邻省_______
(2)图中C所示的河流为_______,该河出境后称为“_______”,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图示中傣家竹楼建筑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当地属于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
(4)《春城晚报》记者从全省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目前,我省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2.16万处,近170万人受地质灾害威胁。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
(5)读“昆明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图(1951年—2010年)”,从图中可看出昆明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月,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季节为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丙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差异 B.气温差异 C.降水差异 D.河流差异
2.对于各地自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植被变化由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乙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丙地区气候湿热,昼夜温差大
D.丁地区降水量在800mm以上,多数地区为湿润区
3.下列对于四地农业景观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哈密飘香葡萄亮 B.乙稻花香里蛙声响
C.丙旱地麦浪大豆香 D.丁甘蔗扯起青纱帐
4.丁地民居是( )
A. B. C. D.
【答案】1.C 2.A 3.D 4.B
【分析】1.读图可得,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青藏地区。甲和丙的划分400mm等降水量线,因此C正确。地形、气温、河流不是其划分依据,A、B、D错误。故选C。
2.甲地区(西北地区)水分由东向西减少,植被由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A正确;乙地区(南方地区)海拔低,无冰川、雪山分布,B错误。丙地区(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冬季冷干,C错误;丁地区(青藏地区)为高寒气候区,多数地区降水少,D错误。故选A。
3.甲地区(西北地区)有新疆的哈密瓜和葡萄,A不符合题意。乙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花香里蛙声响,B不符合题意。丙地区(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旱地麦浪大豆香,C不符合题意。丁地区(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不适宜种植甘蔗,D符合题意,故选D。
4.读图可知,A为西北牧区的民居,A错误。B为青藏高原的典型民居,B正确。C为江南水乡的南方民居,C错误。D为西北地区的荫房,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草原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由于空气稀薄,气温低。有“日光城”之称—拉萨市。
5.农谚是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依据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A.天山 B.秦岭 C.昆仑山 D.南岭
【答案】B
【详解】由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座山的北侧是旱地,南侧是水田。天山山脉的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都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A不符合题意;秦岭北侧是温带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为旱地,南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为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为水田,所以B符合题意;昆仑山脉北侧为塔里木盆地,主要气候干燥,为干旱地区,南侧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所以C不符合题意;南岭位于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南北两侧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都为湿润地区,耕地类型都是水田,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就在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代地生活繁衍千千万万的人。”这是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对某地景色的描述。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6.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的景色是在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西藏自治区 D.西北地区
7.该地区位于( )
A.湿润地区 B.秦岭以北 C.亚热带 D.内流区
8.文中描述“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造成这种状况的人为原因是( )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B.土层构造疏松,易溶于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答案】6.B 7.B 8.D
【解析】6.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由于该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是我国也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材料可知,《平凡的世界》描述的地区是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故选:B。
7.由上题可知,该材料中体现出来的黄土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于外流区。故选:B。
8.文中描述“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造成这种状况除土层构造疏松,易溶于水、降水集中,多暴雨的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陡坡退耕还林、还草会减缓水土流失,ABC错误,故选D。
【点睛】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乌金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属于北方地区。
读我国某地形区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形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严重 B.水污染严重
C.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D.水土流失严重
10.该地形区最常见的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蒙古包
C.竹架棚房 D.晾房
【答案】9.D 10.A
【分析】9.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形区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故选D。
10.图中所示的传统民居中,窑洞是分布在黄土高原上,这种民居冬暖夏凉,适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故A正确。蒙古包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竹架棚房分布在热带湿热地区,晾房分布在新疆干旱地区,故BCD错误。故选A。
【点睛】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11.长江沿江地带以钢铁、轻纺为主的工业基地,其中心城市是( )
A.南京 B.武汉 C.攀枝花 D.宜昌
【答案】B
【详解】长江沿江地带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钢铁、轻纺工业带;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重庆、宜昌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由沪宁杭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选B。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橘和枳分别产自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①和② B.④和③ C.②和③ D.④和②
13.下列关于橘和枳产地所在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崎岖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草场广阔,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C.两地区都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D.两地区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14.关于区域②和区域④之间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10℃
B.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C.年降水量大约是800毫米
D.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
【答案】12.D 13.C 14.C
【分析】12.读图可知,①为西北地区,②为北方地区,③为青藏地区,④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中,橘产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枳产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D符合题意,故选D。
13.读图可知,①为西北地区,②为北方地区,③为青藏地区,④为南方地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产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枳产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两地区都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南方地区的河流无结冰现象;青藏地区崎岖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西北地区草场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分析可知,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4.读图分析可知,②为北方地区,④为南方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一淮河一线;秦岭一淮河一线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15.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你知道台湾的气候吗( )
A.热带气候 B.亚热带 C.温带气候 D.寒带气候
【答案】B
【详解】台湾位于东南海域,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其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选B。
二、解答题
16.中国地域广阔,地理差异大。结合下图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界线A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对比界线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并填写下表。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河流有无冰期 图2中的气候类型(填序号)
甲 小于0℃ ____ ____ ____
乙 ____ 大于800mm ____ ____
(2)图1中,表示第一、二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填字母)。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该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什么影响?____。
(3)图一中,表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填字母),写出此条分界线的名称____。
(4)春节期间,广州的小明从E到F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在旅游过程中,他兴致勃勃,拍摄了许多照片,下列是在E、F两地拍摄照片中的一组。由照片判断,此时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___,影响主要因素是____。
【答案】 小于800毫米 有结冰期 ① 大于0℃ 无结冰期 ② D 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使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滚滚东流,同时在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C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南北温差大 纬度位置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
【详解】(1)读图可知,甲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冬季河流结冰,年降水量小于800mm,属于①温带季风气候;乙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冬季河流不结冰,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2)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的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图一中,表示第一、二阶梯分界线的是D(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该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使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滚滚东流,同时在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T图中C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4)由照片判断,此时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北端的哈尔滨寒冷,冰天雪地,南方的广州温暖,鲜花盛开),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影响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广州纬度低,哈尔滨纬度高。
【点睛】该题以读中国主要分界线示意图和中国主要城市的气候资料坐标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岭淮河一线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地势的特点及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火龙果属于热带、亚热带仙人掌科的耐旱植物,喜光耐阴,开花结果期为4-11月,在此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5-35℃,在我国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2015年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杨家园农业示范园区”引进400株火龙果种苗进行大棚试种,2017年秋300余株顺利挂果,且甜度和水分远高于普通火龙果。火龙果试种成功,填补了延安火龙果种植市场的空白。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1例_________。
(2)黄河干流从①到②河段,水量如何变化__________,并分析其人为原因_________。
(3)说明图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火龙果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什么我国温带地区也可以种植火龙果呢?
(5)你是否赞同在黄土高原大力推广种植火龙果?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势二、三阶梯的界线
(2) 逐渐减小 工农业用水增加
(3)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疏。
(4)夏季炎热降水多;土层深厚肥沃。
(5)赞同;积累了种植经验;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
不赞同;热量不足;大面积推广大棚种植,成本高;缺乏火龙果的种植经验;该地水资源短缺。
【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地球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主要山脉的分布、黄河水文特征的变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农业生产特点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太行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2)黄河干流从①到②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是: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黄土覆盖面积大,土质疏松;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多山区,地形坡度大;自然植被覆盖率低等。
(4)读材料可知,火龙果开花结果期为4-11月,在此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5-35℃;而我国温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区,夏季白昼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开花结果期降水多;土层深厚肥沃,适宜种植火龙果。
(5)赞同;理由:子长县引种成功,积累了种植经验;推广种植,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自然条件适宜,品质高;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
不赞同:理由:火龙果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5°℃,该区热量不足;大面积推广大棚种植,成本高;农民缺乏火龙果的种植经验;火龙时需水量大,该地水资源短缺。
18.读“云南及周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图中A表示邻国_______,E是邻国_______, B表示邻省_______
(2)图中C所示的河流为_______,该河出境后称为“_______”,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图示中傣家竹楼建筑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当地属于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
(4)《春城晚报》记者从全省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目前,我省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2.16万处,近170万人受地质灾害威胁。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
(5)读“昆明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图(1951年—2010年)”,从图中可看出昆明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月,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季节为________。
【答案】(1) A缅甸 E老挝 B贵州
(2) C澜沧江 湄公河
(3) 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
(4)山体滑坡
(5) 5
夏季
【分析】本题以云南省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云南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灾害分布特点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图中A表示邻国缅甸,E是邻国老挝, B表示邻省贵州省。       
(2)图中C所示的河流为澜沧江,该河出境后称为“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图示为傣家竹楼,其建筑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当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种气候的特征是:终年炎热,分明显的旱雨两季。竹楼利于疏风散热。
(4)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是滑坡。
(5)由气温和降水图可知,昆明的多年月平均气温出现在5月,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夏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