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09 10:11: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饮食。读图判断,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特色饮食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所在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冷干
【答案】1.C 2.A
【解析】1.考察西北地区的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干燥炎热且少雨,一般条件下,干旱地区的民族常常以烤制食品为主。因为烤制食品具有抗干燥,耐收藏,耐腐蚀等特点。
2.①是我国青藏地区的特产,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分析即可。
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黄土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黄土高原地区有着特色鲜明的民居是( )
A. B.
C. D.
4.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严重的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频繁的洪涝灾害 D.野生动物锐减
【答案】3.D 4.A
【分析】3.A是青藏地区的碉房,用石材建造,就地取材,故A不符合题意。B是南方地区的屋顶坡度大的房子,南方位于亚热带气候区,炎热多雨、房屋屋顶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泻,故B不符合题意。C是新疆的晾房,以吐鲁番最多,晾房主要是用来晾晒葡萄干的。晾房一般建在通风比较好的地方,分上下两层,其中下层用来居住或存放东西,故C不符合题意。D是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故选D。
4.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故A正确。故选A。
【点睛】黄土文化本属于地域性文化,但由于它具有以上所说的独立性、特殊性和典型性特点,使它大大超出了地域的局限,而具有了某种探示和涵盖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面小题。
5.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充足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
6.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 )
A.甘蔗 B.茶叶 C.稻谷 D.椰子
7.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时到这里旅游,游客最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
A.防雨物品 B.防晒物品 C.防寒衣物 D.薄衣短衫
【答案】5.B 6.D 7.A
【分析】5.该地位于山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篁岭晒秋”主要是在山上晒东西,跟光照关系较小,A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山区,地势崎岖,平地面积小,晾晒作物不便,从而使得当地居民用竹匾晾晒作物,B正确;而河网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与“篁岭晒秋”无关,C、D错误。故选:B。
6.江西婺源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盛产稻谷、甘蔗、茶叶等。椰子为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要求年平均温度在24-25℃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而且椰子适宜在低海拔地区生长;而该地为陡坡,不适合在该地生长,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7.江西是亚热带气候,春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北上影响江西,江西开始进入雨季,游客准备好雨具是需要的。故选:A。
【点睛】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有些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通常被称为热带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
8.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很大,下列特点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具有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光照强的特点
B.耕地面积广阔,热量不足,有最大的甜菜产区
C.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我国主要的粮食集中产区
D.热量不足,光照强,牲畜具有耐寒的特点
【答案】A
【详解】以上四句描述中,“气候具有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光照强的特点”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特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耕地少,降水稀少,不是粮食集中产区;热量充足、光照强,牲畜具有耐旱的特点,如骆驼等,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西北地区有关知识,要知道该地区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
9.下列农业区的灌溉水源来自同一条河流的是
①天山山麓 
②河套平原 
③松嫩平原 
④宁夏平原 
⑤河西走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⑤
【答案】C
【详解】以上五个农业区中,天山山麓的水源主要来自于天山的冰雪融水;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的水源来自于黄河,松嫩平原主要来自松花江和嫩江,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故选C。
10.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答案】D
【分析】根据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以灌溉农业为主,其中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西北地区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该些地形区依靠黄河水灌溉;结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农业区,牢记即可。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华水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 )
A.长江、珠江、金沙江 B.黄河、淮河、澜沧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黄河、辽河、松花江
12.下列珍稀动物属于该地区的是( )
A.大熊猫 B.金丝猴 C.褐马鸡 D.藏羚羊
13.该地区生态脆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扩大种植面积 B.使用绿色能源 C.增加牲畜数量 D.大力发展旅游
【答案】11.C 12.D 13.B
【解析】1.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2.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4.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
1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下列珍稀动物属于该地区的是藏羚羊,D正确。大熊猫主要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金丝猴主要在四川等;褐马鸡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仅见于中国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该地区生态脆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使用绿色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对植被的破坏,B正确。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牲畜数量、大力发展旅游会加剧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三江源地区的有关知识。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下图我国南海盐场、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海洋污染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4.我国海洋污染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
A.大陆架采油
B.大气污染
C.陆地污水排放
D.过往船只污染
15.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做法是(  )
A.控制沿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B.禁止在近海捕捞
C.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D.允许生活垃圾倒入海洋
【答案】14.C 15.C
【解析】14.陆地的污水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水循环中,地表径流流入海洋,将大量的污染物带入海洋,大陆架石油污染只是小部分,故选C。
15.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故选C。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A所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这里传统住房以________为主;左图中C处的传统住房以竹楼为主,反映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2)左图中黑河到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填序号)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②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③人口分界线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左图中D处为________高原,该地区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该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
(4)右图中甲、乙两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附近的是____,这个少数民族是____族。
(5)左图中B所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一个地区的水土流失程度与该地的植被覆盖情况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下表中的数据补充绘制折线图__(如下图)。
植被覆盖率 水土流失减少程度
30 60
60 80
90 97
(6)近年来横断山区人口增长快,水土流失也日趋严重。结合上题的相关资料,填写关系式:当地人口迅速增加→ __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答案】(1) 内蒙古高原 蒙古包 湿热
(2)③
(3) 青藏 4000 昆仑
(4) 乙 维吾尔
(5) 黄土
(6)破坏植被
【分析】本题以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和少数民族文化为材料,考查我国重要地形区气候特征及社会经济特征,重要地理分界线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从图中看出A是内蒙古高原,该地区地势平坦,草原广阔,是我国著名的牧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易于搬迁;C为我国的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传统住房以竹楼为主。
(2)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故选③。
(3)左图中D位于青藏地区,该地区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是本区的显著特征;该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
(4)右图中乙是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位于天山附近。
(5) B为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植被破坏严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植被覆盖率和水土流失的图如下:
(6)
水土流失和人口增加的关系:近年来,由于横断山区人口的迅速增加、人们乱砍滥伐导致破坏植被严重,遇暴雨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点睛】
17.全国各地驰援湖北是2020年初的主旋律。各地捐赠当地主要农产品、加派医护及疾控人员驰援湖北。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先后派出12批次847名医护及疾控人员支援湖北,“别害怕,蒙蒙达”的团队名片温暖了武汉人民的心。图为某校地理小组绘制的“爱心”地图,示意各地捐赠的当地主要农副产品。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捐赠的农副产品中,粮食和蔬菜主要来自以____________(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东部地区,该地区____________气候显著,主要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捐赠的水果中,南方地区以柑橘为主,北方地区以____________为主,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气候/地形)。
(2)内蒙古自治区农业部门以____________为主,因此才能迅速筹集牛羊猪肉和牛奶援鄂;而湖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的“米”是由____________(粮食作物)加工而成。湖北种植这种粮食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内蒙古援鄂医疗队队员刘某一直通过日记记录这些日子的点滴故事。小亮在制作疫情手抄报摘抄日记过程中出现了两处错误,请找出。
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雨工作在武汉的第11天,当地的特产海鲜还是吃不习惯。今天下着小雨有些阴冷,气温达到-20摄氏度。回忆过去这几天真的是百感交集. . . 24日队友们,收到了自治区团委的爱心“百宝箱”,里面的生活物品一应俱全,还有家乡特产牛肉干、奶茶等。感恩我们强大的后援、我们的家,愿疫情早日散去!
错误一: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
【答案】 种植业 季风 苹果 气候 畜牧业 水稻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湿热雨热同期 当地的特产海鲜 气温达到-20摄氏度
【分析】本大题以全国驰援武汉的图文资料为切入点,涉及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我国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详解】(1)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粮食和蔬菜属于种植业的产品。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渔业。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有苹果和梨等,南方地区水果代表是柑橘。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影响因素是气候。
(2)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作物是水稻,湖北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3)读材料可知,错误一是地的特产海鲜,武汉位于长江中游,不在沿海,所以海鲜不是当地特产。错误二是气温达到-20摄氏度,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点睛】
18.读下列图示意回答问题.
(1)左图为吐鲁番盆地居民长期使用古老的引水工程______,人们在有水源的地方,发展富有特色的_________(“河谷”或“绿洲”)农业。
(2)右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被誉为“塞上江南”。
(3)新疆地区光热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A.灌溉水源充足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品种优良
(4)本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荒漠化严重
C.大气污染严重 D.水污染严重
【答案】 坎儿井 绿洲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B B
【分析】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状况及农业发展,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左图为吐鲁番盆地居民长期使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人们在有水源的地方,发展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2)右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这里被誉为“塞上江南”;
(3)新疆地区光热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在植物体内积聚,故选B。
(4)本区是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严重,故选B。
【点睛】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状况及农业发展。
19.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   地区,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   。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休牧育草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2)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  。
(3)该地区农业的类型被称为  农业,青藏高原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品质优良,穗大粒饱,其原因主要有哪些?(答两条即可)
(4)图中铁路很多路段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修建,试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答案】(1)三江源;澜沧江;B
(2)牦牛
(3)河谷;青稞;热量不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的通道
【分析】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详解】(1)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如图阴影部分三江源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全面禁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从牧场类型看,D所在的牧区主要高寒牧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牦牛。
(3)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热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形成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4)图中铁路为青藏铁路,为了给珍稀动物藏羚羊保留生物迁徙通道,很多路段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修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饮食。读图判断,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特色饮食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所在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冷干
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黄土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黄土高原地区有着特色鲜明的民居是( )
A. B.
C. D.
4.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严重的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频繁的洪涝灾害 D.野生动物锐减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面小题。
5.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充足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
6.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 )
A.甘蔗 B.茶叶 C.稻谷 D.椰子
7.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时到这里旅游,游客最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
A.防雨物品 B.防晒物品 C.防寒衣物 D.薄衣短衫
8.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很大,下列特点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具有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光照强的特点
B.耕地面积广阔,热量不足,有最大的甜菜产区
C.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我国主要的粮食集中产区
D.热量不足,光照强,牲畜具有耐寒的特点
9.下列农业区的灌溉水源来自同一条河流的是
①天山山麓 
②河套平原 
③松嫩平原 
④宁夏平原 
⑤河西走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⑤
10.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华水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 )
A.长江、珠江、金沙江 B.黄河、淮河、澜沧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黄河、辽河、松花江
12.下列珍稀动物属于该地区的是( )
A.大熊猫 B.金丝猴 C.褐马鸡 D.藏羚羊
13.该地区生态脆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扩大种植面积 B.使用绿色能源 C.增加牲畜数量 D.大力发展旅游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下图我国南海盐场、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海洋污染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4.我国海洋污染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
A.大陆架采油
B.大气污染
C.陆地污水排放
D.过往船只污染
15.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做法是(  )
A.控制沿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B.禁止在近海捕捞
C.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D.允许生活垃圾倒入海洋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A所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这里传统住房以________为主;左图中C处的传统住房以竹楼为主,反映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2)左图中黑河到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填序号)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②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③人口分界线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左图中D处为________高原,该地区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该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
(4)右图中甲、乙两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附近的是____,这个少数民族是____族。
(5)左图中B所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一个地区的水土流失程度与该地的植被覆盖情况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下表中的数据补充绘制折线图__(如下图)。
植被覆盖率 水土流失减少程度
30 60
60 80
90 97
(6)近年来横断山区人口增长快,水土流失也日趋严重。结合上题的相关资料,填写关系式:当地人口迅速增加→ __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17.全国各地驰援湖北是2020年初的主旋律。各地捐赠当地主要农产品、加派医护及疾控人员驰援湖北。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先后派出12批次847名医护及疾控人员支援湖北,“别害怕,蒙蒙达”的团队名片温暖了武汉人民的心。图为某校地理小组绘制的“爱心”地图,示意各地捐赠的当地主要农副产品。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捐赠的农副产品中,粮食和蔬菜主要来自以____________(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东部地区,该地区____________气候显著,主要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捐赠的水果中,南方地区以柑橘为主,北方地区以____________为主,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气候/地形)。
(2)内蒙古自治区农业部门以____________为主,因此才能迅速筹集牛羊猪肉和牛奶援鄂;而湖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的“米”是由____________(粮食作物)加工而成。湖北种植这种粮食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内蒙古援鄂医疗队队员刘某一直通过日记记录这些日子的点滴故事。小亮在制作疫情手抄报摘抄日记过程中出现了两处错误,请找出。
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雨工作在武汉的第11天,当地的特产海鲜还是吃不习惯。今天下着小雨有些阴冷,气温达到-20摄氏度。回忆过去这几天真的是百感交集. . . 24日队友们,收到了自治区团委的爱心“百宝箱”,里面的生活物品一应俱全,还有家乡特产牛肉干、奶茶等。感恩我们强大的后援、我们的家,愿疫情早日散去!
错误一: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
18.读下列图示意回答问题.
(1)左图为吐鲁番盆地居民长期使用古老的引水工程______,人们在有水源的地方,发展富有特色的_________(“河谷”或“绿洲”)农业。
(2)右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被誉为“塞上江南”。
(3)新疆地区光热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
A.灌溉水源充足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品种优良
(4)本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荒漠化严重
C.大气污染严重 D.水污染严重
19.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   地区,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   。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休牧育草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2)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  。
(3)该地区农业的类型被称为  农业,青藏高原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品质优良,穗大粒饱,其原因主要有哪些?(答两条即可)
(4)图中铁路很多路段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修建,试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