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我国的海洋国土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我国的海洋国土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3 10:14: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我国的海洋国土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是( )
A.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B.台湾西部、黄渤海渔场
C.柴达木、莺歌海渔场 D.南海沿岸、北部湾渔场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故答案选A。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2.下列各组国家中,均为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A.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 B.朝鲜、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
C.越南、老挝、柬埔寨 D.印度、缅甸、泰国
【答案】A
【详解】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故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为基础题。
3.读台湾省略图,钓鱼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位于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答案】B
【详解】钓鱼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该岛位于台湾的东北部,属于我国四大海域中的东海海域,与日本隔琉球群岛相望。故选B。
4.下面不属于我国四大渔场的是(  )
A.黄渤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北部湾渔场 D.北海道渔场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我国海域自北而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的大陆架渔场面积的1/4.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5.读图,我国海洋污染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
A.大陆架采油
B.大气污染
C.陆地污水排放
D.过往船只污染
【答案】C
【详解】陆地污水排放.陆地的污水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水循环中,地表径流流入海洋,将大量的污染物带入海洋.大陆架石油污染只是小部分。故选C。
6.我国的内海是(  )
A.黄海和台湾海峡 B.渤海和琼州海峡
C.黄海和东海 D.南海和琼州海峡
【答案】B
【详解】我国东部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内海是位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和雷州半岛、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故B符合题意。
7.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琼州海峡 B.渤海、南海 C.黄海、东海 D.南海、黄海
【答案】A
【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详解】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根据题意.故选A.
8.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海带、紫菜、虾、鲍鱼
C.对虾、墨鱼、海带、紫菜 D.大黄鱼、带鱼、海带、鲍鱼
【答案】A
【详解】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9.下列关于保护“蓝色国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海洋资源实行综合管理
B.提高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C.用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尽量开采
【答案】D
【详解】近年来,海事时常发生,使我国海域的石油污染日趋严重,频频出现的赤潮也给我国的海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为了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加大捕鱼力度使海洋环境受到破坏;为了保护“蓝色国土”,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故本题选D。
【点睛】
10.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和黄河( )游的共同特征.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答案】A
【详解】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地势三级阶梯,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曲折东流注入渤海;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总落差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从湖口至入海口的下游段地势更趋低平,江面更为开阔。故选A。
11.我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 )
A.落差大的阶梯交界处 B.丘陵和盆地
C.河流下游地区 D.高原
【答案】A
【详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阶梯交界处形成较大的落差,水能资源丰富,阶梯交界处形成较大的落差,水能资源丰富,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下列哪种行为不会破坏海洋环境( )
A.海洋石油污染 B.海洋垃圾污染
C.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D.利用潮汐能发电
【答案】D
【详解】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有:①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②农业上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和石油污染等;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垃圾和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等都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而利用潮汐能发电属于海水的利用。故选D。
【点睛】
13.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不包括( )
A.海洋灾害频繁 B.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C.填海造陆 D.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答案】C
【详解】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填海造陆不是我国目前面临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的严峻问题。故C不符题意,应选C。
14.长芦盐场、舟山渔场、莺歌海盐场分别位于( )
A.渤海、黄海、东海 B.渤海、东海、南海
C.黄海、东海、南海 D.南海、黄海、渤海
【答案】B
【详解】长芦盐场位于天津及河北省的渤海沿岸,舟山渔场是位于东海,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省附近,位于我国的南海海域,故选B.
15.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生物繁殖加快
B.向海洋排放大量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
C.被过往海轮所泄漏的石油污染
D.人类过度捕捞鱼类,导致红藻大量繁殖
【答案】A
【详解】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生物繁殖加快是赤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故选:A。
【点睛】赤潮的主要原因
二、解答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①_____ ②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⑤______ ⑥_______
海域:⑦_____ ⑧________
大洋:⑨________ ⑩________
【答案】 俄罗斯 蒙古 日本 菲律宾 东海 南海 太平洋 印度洋
【分析】本题以中国简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海洋国土、海陆位置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读图认知能力。
【详解】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①为俄罗斯,②为蒙古,最大的内陆国③为哈萨克斯坦,隔海相望国家中纬度最高的⑤为日本,东南方向上⑥为菲律宾,我国濒临海洋中的⑦为东海,⑧为南海,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⑨太平洋,⑩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
1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A____;B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岛屿的名称:a_____;b____。
(3)图中数字代表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①____;③____。
【答案】(1) 黄海 东海
(2) 台湾岛 海南岛
(3) 韩国 印度
【分析】本题以中国疆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结合图示,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A黄海、B东海、南海,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2)由图可知,a我国面积最大的--台湾岛;b是我国第二大岛屿--海南岛。
(3)由图可知,①是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③是印度,与我国陆地接壤。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是赤潮生成的关键,它们汇聚到海洋中,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稳定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形成赤潮.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或被毒死,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受阻,海洋食物链受到破坏.我国海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赤潮,60年代1次,70年代9次,80年代29次,90年代后,急剧猛增,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
(1)关于赤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
②赤潮就是海水变成红色的一种正常现象
③赤潮发生的规模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污染程度
④赤潮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
⑤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有利于海洋渔业的生产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②④ D. ①③
(2)赤潮是哪种环境污染的标志( )
A. 大气污染 B. 土壤污染 C. 水体污染 D. 固体废弃物污染
(3)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猛增,主要因为( )
①我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剧
②我国陆地排污量占海洋总污染量的80%
③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太差
④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是产生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1)D
(2)C
(3)A
【详解】试题分析:
(1)赤潮是由于海水富营养化导致出现的水体污染现象,是一种海洋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污染程度,不是一种旅游资源,赤潮生物迅速繁殖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不利于海洋渔业的生产,故选D。
(2)赤潮是海水富营养化的一种污染现象,属于水体污染现象,不属于大气污染,也不是土壤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故选C。
(3)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猛增,主要是因为我们人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剧,我国陆地排污量占海洋总污染量的80%,并不是因为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太差,主要也不是因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而导致的,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海洋污染的有关知识.
19.读“2010年中国各海域赤潮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休渔期间继续捕捞 B.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防止海洋污染 D.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答案】 C A
【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然后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读表可知,东海发生赤潮次数为47次,发生赤潮面积为12070平方千米,在我国濒临的海洋中是我国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海域。
(2)加强海洋执法力度、防止海洋污染、用高科技促进渔业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休渔期间继续捕捞不利于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容易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我国的海洋国土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是( )
A.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B.台湾西部、黄渤海渔场
C.柴达木、莺歌海渔场 D.南海沿岸、北部湾渔场
2.下列各组国家中,均为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A.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 B.朝鲜、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
C.越南、老挝、柬埔寨 D.印度、缅甸、泰国
3.读台湾省略图,钓鱼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位于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4.下面不属于我国四大渔场的是(  )
A.黄渤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北部湾渔场 D.北海道渔场
5.读图,我国海洋污染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
A.大陆架采油
B.大气污染
C.陆地污水排放
D.过往船只污染
6.我国的内海是(  )
A.黄海和台湾海峡 B.渤海和琼州海峡
C.黄海和东海 D.南海和琼州海峡
7.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琼州海峡 B.渤海、南海 C.黄海、东海 D.南海、黄海
8.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海带、紫菜、虾、鲍鱼
C.对虾、墨鱼、海带、紫菜 D.大黄鱼、带鱼、海带、鲍鱼
9.下列关于保护“蓝色国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海洋资源实行综合管理
B.提高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C.用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尽量开采
10.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和黄河( )游的共同特征.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11.我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 )
A.落差大的阶梯交界处 B.丘陵和盆地
C.河流下游地区 D.高原
12.下列哪种行为不会破坏海洋环境( )
A.海洋石油污染 B.海洋垃圾污染
C.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D.利用潮汐能发电
13.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不包括( )
A.海洋灾害频繁 B.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C.填海造陆 D.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14.长芦盐场、舟山渔场、莺歌海盐场分别位于( )
A.渤海、黄海、东海 B.渤海、东海、南海
C.黄海、东海、南海 D.南海、黄海、渤海
15.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生物繁殖加快
B.向海洋排放大量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
C.被过往海轮所泄漏的石油污染
D.人类过度捕捞鱼类,导致红藻大量繁殖
二、解答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①_____ ②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⑤______ ⑥_______
海域:⑦_____ ⑧________
大洋:⑨________ ⑩________
1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A____;B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岛屿的名称:a_____;b____。
(3)图中数字代表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①____;③____。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是赤潮生成的关键,它们汇聚到海洋中,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稳定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形成赤潮.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或被毒死,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受阻,海洋食物链受到破坏.我国海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赤潮,60年代1次,70年代9次,80年代29次,90年代后,急剧猛增,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
(1)关于赤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
②赤潮就是海水变成红色的一种正常现象
③赤潮发生的规模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污染程度
④赤潮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
⑤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有利于海洋渔业的生产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②④ D. ①③
(2)赤潮是哪种环境污染的标志( )
A. 大气污染 B. 土壤污染 C. 水体污染 D. 固体废弃物污染
(3)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猛增,主要因为( )
①我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剧
②我国陆地排污量占海洋总污染量的80%
③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太差
④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是产生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9.读“2010年中国各海域赤潮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休渔期间继续捕捞 B.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防止海洋污染 D.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