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9.2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酿造“藏酒”的主要材料是( )
A.稻米
B.高粱
C.糯米
D.青稞
【答案】D
【详解】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豌豆,酿造“藏酒”的主要材料是青稞。
2.(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 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冰川逐年萎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详解】①过度放牧、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A正确;与③全球气候变暖、④冰川逐年萎缩关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
3.(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国家正式成立了全国最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实际行动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6月4日,首支“瀞度三江源100平方公里水资源保护除”成立.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位于我国的( )
A.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
【答案】A
【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故A符合题意。
【点睛】识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4.(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的河水主要来自 (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大洋之水
【答案】B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三江源地区的河水主要发源地,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详解】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河水主要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故答案选B。
【点睛】
5.(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畜牧品种是( )
A.藏羚羊 B.牦牛 C.骆驼 D.三河马
【答案】B
【详解】牦牛和藏羚羊都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牦牛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有‘高原之舟’之称;藏羚羊是我国珍稀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骆驼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耐饥耐渴有‘沙漠之舟’的美称;三河马生活在内蒙古高原;故选B。
6.(2018·广西玉林·八年级课时练习)有一高原城市,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发展了牦牛皮革、毛纺织品加工业,该城市是( )
A.昆明 B.兰州 C.成都 D.拉萨
【答案】D
【详解】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有“高原之舟”的称号,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日照削弱能力不强,纬度不高,日照充足,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该城市应位于青藏高原,所以选D。
7.(2017·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西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湟水谷地 B.柴达木盆地 C.河西走廊 D.雅鲁藏布江谷地
【答案】D
【详解】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而气温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因此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湟水谷地分布在青海省。所以选D。
【点睛】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是其主要自然特征,农业分布在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河谷地带气温高,水源充足。
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有关三江源地区的位置,正确的是( )
A.青海省北部 B.青海省南部 C.西藏自治区北部 D.西藏自治区南部
【答案】B
【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2017·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牦牛主要生长在( )
A.东北平原 B.青海牧区 C.新疆牧区 D.内蒙古牧区
【答案】B
【详解】牦牛原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我国四大牧区以及相应的牲畜。
(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养育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长江黄河均发源于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细草如毡,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均来源于这一地区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还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
10.上述材料中描述的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三江源地区,下列河流不是发源于该地区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澜沧江
11.加强对该地区的保护是为了( )
A.开发旅游资源 B.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 C.停滞该地区发展 D.开垦更多的耕地
【答案】10.C 11.B
【分析】试题分析:
10.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澜沧江、长江、黄河.
故选C.
1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过去,三江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在三江源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故选B.
12.(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喜马拉雅山脉 C.东北三省 D.三江源地区
【答案】D
【详解】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青藏地区图,回答问题。
13.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14.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高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适中
15.下列各组地域文化特色中,均能体现青藏地域文化的是( )
A.坎儿井与石砌碉房 B.艳丽的民族歌舞与马头琴
C.青稞糌粑与酥油茶 D.清真寺与平顶建筑阿以旺
【答案】13.D 14.C 15.C
【分析】试题分析:
13.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所以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14.青藏地区的太阳能丰富,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是农作物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所以选C。
15.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青稞糌粑与酥油茶是特色食物,雕房是该地区的主要建筑,坎儿井是新疆的灌溉工程,马头琴是内蒙古的乐器,清真寺是回族的建筑。所以正确的是C。
考点:该题考查青藏地区。
二、解答题
16.(2018·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一向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圣地。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著名的河谷农业,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材料二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每年约有20万人来此采挖冬虫夏草,每挖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
(1)本区地表形态特征是 ,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是 。
(2)图片甲是当地人崇佛礼佛的圣地 。
(3)图中阴影地区是自然保护区,这里是长江、 和 的发源地。
(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 。(至少答出两点)
(5)阴影地区植物遭到破坏,会对中下游河道产生哪些不利影响?(说出一条)
(6)为了遏制生态恶化,阴影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高寒。
(2)布达拉宫。
(3)黄河和澜沧江
(4)草场退化,草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答出两点即可)。
(5)含沙量增大;加剧洪涝灾害。(写一条即可)
(6)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详解】青藏地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著名的河谷农业,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青藏地区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圣地;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气候高寒。
(2)青藏地区主要是藏族人民,主要信仰喇叭教,布达拉宫是崇佛礼佛的圣地。
(3)从图中可知,该地区是三江源地区,是这里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4)青藏地区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人类为了经济发展使得这里草场退化,草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
(5)三江原地,植被遭到破坏。使得我国主要河流的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沉积,含沙量增大;加剧洪涝灾害。
(6)为了遏制生态恶化,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区,我们要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17.(2022·江苏徐州·八年级阶段练习)读下面两幅区域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大地区比较,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是____。(填地理区域名称)
(2)左图中河流3-5月的径流量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
(3)右图所示地区主要的特色种植业是____。
(4)限制两大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相同的是____。
【答案】(1)青藏地区
(2)春汛,冬季的冰雪融化
(3)河谷农业
(4)热量不足
【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青藏地区图示为材料,设置4个小问,涉及两地区的河流、资源、气候、农业特点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该两个地区的理解能力。
(1)读图可知,左图为东北地区,右图为青藏地区。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相比较,青藏地区海拔高,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2)左图东北地区的河流在3-5月份的径流量明显增多,其原因是春汛、冬季的冰雪融化引起的。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降雪多,春季融化形成春汛;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3)右图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主要的特色种植业是河谷农业。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高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之间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
(4)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因此,限制两大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相同的是热量相对不足。
18.(2016·云南临沧·八年级阶段练习)读青藏地区地形图,完成以下题目
(1)填写图中山脉以及相关河流名称:A._______山;D._______山;E.____________山,它是①_______(河)的发源地;F. _______山,它是②_______(河)源地。
(2)填写图中河流湖泊的名称:③__________江,④________湖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3)⑤是“世界屋脊”_______高原,⑥是__________盆地,在此盆地里有丰富的食盐、煤炭、石油、石棉等矿藏,被誉为“聚宝盆”。
(4)该地区农业类型为___________农业。
(5)在该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_______铁路,修筑该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A.缺氧、冻土、生态脆弱 B.沼泽、草地、恶劣气候
C.沙丘、戈壁、无人区域 D.溶洞、暗河、寒冷天气
【答案】(1)昆仑山 喜马拉雅山脉 唐古拉山脉 长江 巴颜喀拉山 黄河
(2)雅鲁藏布江 青海湖
(3)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4)河谷农业
(5)青藏铁路 A
【详解】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A是昆仑山,D是喜马拉雅山脉,E是唐古拉山脉,它是长江的发源地,F是巴颜喀拉山脉,它是黄河的发源地.
(2)③雅鲁藏布江,④青海湖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3)⑤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⑥是柴达木盆地,在此盆地里有丰富的食盐、煤炭、石油、石棉等矿藏,被誉为“聚宝盆”.
(4)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在河谷地带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5)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冻土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青藏地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9.2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酿造“藏酒”的主要材料是( )
A.稻米
B.高粱
C.糯米
D.青稞
2.(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 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冰川逐年萎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国家正式成立了全国最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实际行动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6月4日,首支“瀞度三江源100平方公里水资源保护除”成立.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位于我国的( )
A.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
4.(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的河水主要来自 (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大洋之水
5.(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畜牧品种是( )
A.藏羚羊 B.牦牛 C.骆驼 D.三河马
6.(2018·广西玉林·八年级课时练习)有一高原城市,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发展了牦牛皮革、毛纺织品加工业,该城市是( )
A.昆明 B.兰州 C.成都 D.拉萨
7.(2017·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西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湟水谷地 B.柴达木盆地 C.河西走廊 D.雅鲁藏布江谷地
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有关三江源地区的位置,正确的是( )
A.青海省北部 B.青海省南部 C.西藏自治区北部 D.西藏自治区南部
9.(2017·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牦牛主要生长在( )
A.东北平原 B.青海牧区 C.新疆牧区 D.内蒙古牧区
(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养育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长江黄河均发源于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细草如毡,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均来源于这一地区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还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
10.上述材料中描述的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三江源地区,下列河流不是发源于该地区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澜沧江
11.加强对该地区的保护是为了( )
A.开发旅游资源 B.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 C.停滞该地区发展 D.开垦更多的耕地
12.(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喜马拉雅山脉 C.东北三省 D.三江源地区
(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青藏地区图,回答问题。
13.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14.该地区农作物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高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适中
15.下列各组地域文化特色中,均能体现青藏地域文化的是( )
A.坎儿井与石砌碉房 B.艳丽的民族歌舞与马头琴
C.青稞糌粑与酥油茶 D.清真寺与平顶建筑阿以旺
二、解答题
16.(2018·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一向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圣地。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著名的河谷农业,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材料二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每年约有20万人来此采挖冬虫夏草,每挖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
(1)本区地表形态特征是 ,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是 。
(2)图片甲是当地人崇佛礼佛的圣地 。
(3)图中阴影地区是自然保护区,这里是长江、 和 的发源地。
(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 。(至少答出两点)
(5)阴影地区植物遭到破坏,会对中下游河道产生哪些不利影响?(说出一条)
(6)为了遏制生态恶化,阴影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17.(2022·江苏徐州·八年级阶段练习)读下面两幅区域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大地区比较,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是____。(填地理区域名称)
(2)左图中河流3-5月的径流量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
(3)右图所示地区主要的特色种植业是____。
(4)限制两大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相同的是____。
18.(2016·云南临沧·八年级阶段练习)读青藏地区地形图,完成以下题目
(1)填写图中山脉以及相关河流名称:A._______山;D._______山;E.____________山,它是①_______(河)的发源地;F. _______山,它是②_______(河)源地。
(2)填写图中河流湖泊的名称:③__________江,④________湖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3)⑤是“世界屋脊”_______高原,⑥是__________盆地,在此盆地里有丰富的食盐、煤炭、石油、石棉等矿藏,被誉为“聚宝盆”。
(4)该地区农业类型为___________农业。
(5)在该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_______铁路,修筑该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A.缺氧、冻土、生态脆弱 B.沼泽、草地、恶劣气候
C.沙丘、戈壁、无人区域 D.溶洞、暗河、寒冷天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