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9.1区域特征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材料:丁真,藏族,生活在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2020年11月因一段视频在网络走红。丁真家乡理塘有延续400多年历史的转山会,其中最吸引人的内容之一就是赛马。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丁真穿的藏袍,主要是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
A.离海太远 B.纬度偏低 C.海拔过高 D.经济落后
2.赛马比赛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丁真家乡主要从事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3.属于西北地区特色饮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①所在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冷、干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 高程为8848.86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珠穆朗玛峰位于( )
A.中、缅边境 B.中、尼边境 C.中、巴边境 D.中、印边境
6.描写珠穆朗玛峰所在高原特征的是( )
A.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7.当地的著名畜种是( )
A. B.
C. D.
8.(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有关我国四大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西气东输工程气源地是塔里木盆地
B.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起止点是格尔木至拉萨
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可利用京杭运河
D.西电东送中线的核心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十分显著,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山峰测量团来到乙区考察,可能看见的景观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成群的鸡、鸭、鹅
C.河流密布,水运发达 D.环境优美,绿树成荫
10.甲区域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是(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近年来,青甘大环线成为一条网红旅游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青海湖边多见牦牛。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
A.冷湿 B.湿热 C.高寒 D.干旱
12.瓜州,因瓜得名,享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美誉。瓜州蜜瓜甘甜如蜜的原因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
B.距海近,降水多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贫瘠
13.青甘大环线中位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景点是 ( )
A.茶卡盐湖 B.张掖丹霞 C.嘉峪关 D.祁连草原
14.(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达赖和班禅”是哪个民族特别信仰的宗教人物( )
A.哈萨克族 B.壮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15.(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描述中,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 )
A.四序有花常见雨 B.旱地麦浪泛金黄
C.大漠黄沙驼铃响 D.雪山美景锅庄舞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318国道东起上海人民广场,西至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拥有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被称为“中国人的景现大道”。结合国道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西跨度大:它东起上海市,向西经江苏省、________(简称)、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最后到达西藏。
(2)地形角度:318沿线地形类型丰富、地势落差巨大。比较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3)气候角度:318国道与30°纬线大致平行,跨越了我国________气候区和高原山地气候区,温度、湿度差异显著。
(4)甲地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
(5)川菜以麻辣味为特色,是因为当地( )
A.气候寒冷 B.物产丰富 C.气候湿热 D.海拔较高
(6)我国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景观,试分析其成因。
传统藏袍多用牦牛和藏羊的皮毛为原料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穿法独特:白天气温高时,将长抽退去系于腰间;夜晚,宽腰肥大的衣服还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
(7)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通过藏袍的原料可以看出当地农业以________为主;藏袍独特的穿法适应了当地气温的________特点。
(8)青藏地区的种植业面积狭小,且分布分散,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________
(9)318国道的建设有利于( )
①保护长江生态环境②推动科技进步③开发沿途区域的旅游业④加强东部和西部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为期三年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于2020年6月30日全面完成,并开始运营。图1为中国局部地区地形图,图2为“三区三州”位置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文资料,完成结构图。
(2)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转变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主要的措施有_________。
①异地搬迁,恢复生态,改善民生
②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③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④升级电网,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促进“三区三州”的可持续发展,多部门联动对该地区进行资源整合,开发精品特色旅游线路,请将旅游特色的序号填到对应的旅游线路中。
旅游线路 旅游特色
丝路文化经典线
边境极限探险线
茶马古道寻踪线
香格里拉乐土线
①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 ②走大漠迎风沙,千年敦煌探宝窟
③越峻岭跨深谷,乐山悦水观大佛 ④攀珠峰望冰川,携氧克艰破极限
18.(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家住上海的小东同学准备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旅游路线。下图示意我国干湿区划分和旅游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所处的干湿区是_________,该区的植被以_________为主。
(2)路线①终点的地形区是_________。路线③终点所在的省区气候类型以_________为主,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条旅游路线中,依次跨过长江 黄河的有_________;穿过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这条线路体现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9.1区域特征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材料:丁真,藏族,生活在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2020年11月因一段视频在网络走红。丁真家乡理塘有延续400多年历史的转山会,其中最吸引人的内容之一就是赛马。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丁真穿的藏袍,主要是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
A.离海太远 B.纬度偏低 C.海拔过高 D.经济落后
2.赛马比赛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丁真家乡主要从事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答案】1.C 2.C
【分析】1.丁真穿的藏袍反映了当地气温日较差大,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过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早晚时气温低,中午时气温高,故选C。
2.赛马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比赛,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农产品主要以畜产品为主,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征。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3.属于西北地区特色饮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①所在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冷、干
【答案】3.C 4.A
【分析】3.图中四种食物中,属于西北地区的特色饮食是烤馕,是用小麦作成的面粉为材料,是维吾尔族不可缺少的特色食品之一,故选C。
4.①表示的是青藏地区的特色食品-青稞酒,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有关知识。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 高程为8848.86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珠穆朗玛峰位于( )
A.中、缅边境 B.中、尼边境 C.中、巴边境 D.中、印边境
6.描写珠穆朗玛峰所在高原特征的是( )
A.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7.当地的著名畜种是( )
A. B.
C. D.
【答案】5.B 6.D 7.C
【分析】5.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受板块挤压的影响,山峰的高度还在升高,故选B。
6.珠穆朗玛峰所在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该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地表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选D。
7.由题目可知,该地区是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这里的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属于高寒牧场,代表牲畜是牦牛,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地形及优良畜种。
8.(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有关我国四大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西气东输工程气源地是塔里木盆地
B.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起止点是格尔木至拉萨
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可利用京杭运河
D.西电东送中线的核心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答案】B
【详解】西气东输工程气源地是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故A叙述正确;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起止点是西宁至拉萨,故B叙述错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扬州,终点在天津,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故C叙述正确;"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西电东送中线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核心电站是三峡水电站,故D叙述正确。故选B。
【点睛】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十分显著,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山峰测量团来到乙区考察,可能看见的景观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成群的鸡、鸭、鹅
C.河流密布,水运发达 D.环境优美,绿树成荫
10.甲区域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是(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答案】9.A 10.D
【分析】9.由图可知,乙区域是我国四大区域中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区,这里由于海拔高,地表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有成群的牦牛,水运不发达,也没有绿树成荫,故选A。
10.甲区域是我国四大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区域,这里由于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有关知识。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近年来,青甘大环线成为一条网红旅游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青海湖边多见牦牛。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
A.冷湿 B.湿热 C.高寒 D.干旱
12.瓜州,因瓜得名,享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美誉。瓜州蜜瓜甘甜如蜜的原因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
B.距海近,降水多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贫瘠
13.青甘大环线中位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景点是 ( )
A.茶卡盐湖 B.张掖丹霞 C.嘉峪关 D.祁连草原
【答案】11.C 12.C 13.D
【分析】11.由图可以看出,在青海湖边多见牦牛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适应当地高寒的气候特点,故选C。
12.瓜州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美誉,瓜州蜜甘甜如蜜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气候干旱,光照 充足、昼夜温差大,故选C。
13.由图可知,青甘大环线中位于青海省与甘肃交界处的景点是祁连草原,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张掖丹霞和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青海省与甘肃省有关知识。
14.(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达赖和班禅”是哪个民族特别信仰的宗教人物( )
A.哈萨克族 B.壮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答案】C
【详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大部分没有宗教信仰,相反,有许多少数民族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如“达赖和班禅”是藏族信仰的宗教人物,属于藏传佛教,故选C。
15.(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描述中,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 )
A.四序有花常见雨 B.旱地麦浪泛金黄
C.大漠黄沙驼铃响 D.雪山美景锅庄舞
【答案】B
【详解】A表示的是南方地区,B是北方地区的景观,C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的藏族风情。故B符合题意。
二、解答题
16.(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318国道东起上海人民广场,西至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拥有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被称为“中国人的景现大道”。结合国道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西跨度大:它东起上海市,向西经江苏省、________(简称)、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最后到达西藏。
(2)地形角度:318沿线地形类型丰富、地势落差巨大。比较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3)气候角度:318国道与30°纬线大致平行,跨越了我国________气候区和高原山地气候区,温度、湿度差异显著。
(4)甲地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
(5)川菜以麻辣味为特色,是因为当地( )
A.气候寒冷 B.物产丰富 C.气候湿热 D.海拔较高
(6)我国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景观,试分析其成因。
传统藏袍多用牦牛和藏羊的皮毛为原料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穿法独特:白天气温高时,将长抽退去系于腰间;夜晚,宽腰肥大的衣服还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
(7)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通过藏袍的原料可以看出当地农业以________为主;藏袍独特的穿法适应了当地气温的________特点。
(8)青藏地区的种植业面积狭小,且分布分散,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________
(9)318国道的建设有利于( )
①保护长江生态环境②推动科技进步③开发沿途区域的旅游业④加强东部和西部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皖
(2)差异:成都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原因: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3)亚热带季风
(4)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稻米;河网密布,盛产淡水鱼
(5)C
(6)横断山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复杂多样,物种繁多
(7) 畜牧业 昼夜温差大
(8)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9)C
【分析】本题以318国道分布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沿线省区的分布、气候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1)318国道东起上海市、向西经江苏省、安徽省(简称是皖)、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最后到达西藏。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成都与上海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冬季气温有差异,其差异表现在成都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原因是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3)318国道跨越了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高原山地气候区,温度、湿度差异显著。
(4)甲长江三角洲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该地区河湖众多、属于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5)川菜以麻辣为特色,是因为当地地处盆地地形,气候湿热,不利于湿气的扩散,故选C。
(6)我国横断山脉地处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复杂多样、物种繁多。
(7)通过藏袍是用毛皮可以看出,这里的农业是以畜牧为主;藏袍的独特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8)青藏地区的种植业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这是由于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较高。
(9)318国道的建设有利于开发沿途区域的旅游业和加强东部和西部的经济联系,必然会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与推动科技进步无关,故选C。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为期三年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于2020年6月30日全面完成,并开始运营。图1为中国局部地区地形图,图2为“三区三州”位置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文资料,完成结构图。
(2)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转变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主要的措施有_________。
①异地搬迁,恢复生态,改善民生
②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③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④升级电网,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促进“三区三州”的可持续发展,多部门联动对该地区进行资源整合,开发精品特色旅游线路,请将旅游特色的序号填到对应的旅游线路中。
旅游线路 旅游特色
丝路文化经典线
边境极限探险线
茶马古道寻踪线
香格里拉乐土线
①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 ②走大漠迎风沙,千年敦煌探宝窟
③越峻岭跨深谷,乐山悦水观大佛 ④攀珠峰望冰川,携氧克艰破极限
【答案】(1)①西北(地区) ②青藏(地区)(①②位置可换) ③盆地 ④高原/山地 ③④位置可换 ⑤高原、高山(气候) ⑥旅游
(2)B
(3)从上到下依次为② ④ ① ③
【解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详解】(1)由图可知,“三区三州”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地表崎岖,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民族众多、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2)关于“三区三州的措施中,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和升级电网,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是正确的,异地搬迁不符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思想,故选D。
(3)丝路文化经典线的旅游特色有”走大漠迎风沙,千年敦煌探宝窟“,边境极限探险线有”攀珠峰望冰川,携氧克艰破极限“,茶马古道寻踪线的特色有”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香格里拉乐土线特色有”越峻岭跨深谷,乐山悦水观大佛“,故从上到下依次为②、④、①、③。
【点睛】
18.(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家住上海的小东同学准备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旅游路线。下图示意我国干湿区划分和旅游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所处的干湿区是_________,该区的植被以_________为主。
(2)路线①终点的地形区是_________。路线③终点所在的省区气候类型以_________为主,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条旅游路线中,依次跨过长江 黄河的有_________;穿过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这条线路体现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_。
【答案】 湿润区 森林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东北平原 高原山地气候 藏族 ①② ②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分析】我国各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干湿区,分别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其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详解】(1)由图可知,上海是位于我国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区,该地区的植被是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2)路线①终点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路线③终点是青藏高原,这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3)①②③④四条旅游路线中,依次穿越了长江、黄河的是①和②两条路线,穿过了不同的干湿区最多的是②,共穿过了我国四大干湿区;这条路线可以反映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征。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