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09 10:11: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南极旅游可以看到( )
A.企鹅 B.北极熊 C.斑马 D.袋鼠
2.(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冰雪覆盖 B.以陆地为主 C.气候复杂多样 D.纬度较低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中,纬度最低、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秦山站 D.昆仑站
4.南极是是一片净土,资源丰富,下列属于南极代表性生物的是( )
A. B.
C. D.
5.(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们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经常面临的恶劣天气有( )
①沙尘暴②酷寒③暴雨④烈风⑤高温⑥干燥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针对南极地区的研究和利用,合理的是( )
A.大力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问题 B.大规模猎捕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C.研究南极冰川,分析全球气候变化 D.利用南极广阔的空间,进行核试验
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关于南极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纬度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大洲
C.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D.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结合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约为164°W,75°S B.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南方向
C.选择2月奠基是因为此时正值南半球夏季 D.罗斯海新站濒临大西洋
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在难言岛选址奠基。下列有关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站选址区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B.科考站所在的地区淡水资源匮乏
C.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均位于东半球 D.图中所示的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在南极已经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四个科学考察站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1.我国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 )
A.风力较小 B.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 C.降水较多 D.气温较高,自昼时间较长
12.我国中山站所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3.(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下面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 )
A.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B.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C.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右图漫画中的动物生活在( )
A.青藏地区 B.亚马孙河流域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15.下列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建立了众多的科学考察站 B.都没有长期定居人口
C.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都非常寒冷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8年2月7日,中国新南极科考站(罗斯海站)在南极恩克斯堡岛正式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科考日记:这里七级大风真是平平常常,早上施放的探空气球,还没灌满气,就被吹爆了;暴风雪里的雪根本不是天上来的,而是地上卷起来的。
材料二:
(1)图中所示A_______洋,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中国科考站是________。
(2)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____的地区,中国新南极科考站选址时正是南极地区的_______季。根据科考日记里的描述,南极地区可被称为“________”。
(3)下面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哪种描写得最准确( )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
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
(1)A是____极地区、B是____极地区。
(2)中国极地科考站C是____。
(3)____是南极的象征;最有资格代表北极地区的动物是____;为了抵御严寒,它们皮下有厚厚的____。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站。
(2)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
(4)当我们遂宁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 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
(6)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___。
A.为了保护科考人员的安全,对所遇到的海豹应予以猎杀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7)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__方向。
(8)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南极旅游可以看到( )
A.企鹅 B.北极熊 C.斑马 D.袋鼠
【答案】A
【详解】企鹅是南极地区典型的动物,北极熊是北极地区典型的动物,斑马是非洲常见的动物,袋鼠是澳大利亚特有动物。所以,在南极旅游可以看到企鹅。A对,BCD错;故选A。
2.(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冰雪覆盖 B.以陆地为主 C.气候复杂多样 D.纬度较低
【答案】A
【详解】结合教材知识可知,两极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A正确。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错误。两极地区气候为极地气候,气候类型单一,C错误。两极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极圈以内,纬度较高,D错误。故选A。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中,纬度最低、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秦山站 D.昆仑站
4.南极是是一片净土,资源丰富,下列属于南极代表性生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3.A 4.B
【分析】3.读图可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四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上,在南极圈以北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A正确;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都位于南极大陆上,在南极圈以南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B、C、D错误。故选A。
4.读图可知,A是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A错误;B是企鹅,是南极的代表性动物,B正确;C是考拉,是澳大利亚的代表性动物,C错误;D是海豹,南极北极都有分布,D错误。故选B。
【点睛】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人常住居。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海兽主要有海豹、海象等,南极附近的海洋中还有极多营养丰富的小磷虾。
5.(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人们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经常面临的恶劣天气有( )
①沙尘暴②酷寒③暴雨④烈风⑤高温⑥干燥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答案】D
【详解】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②④⑥正确、⑤错误。南极洲气候酷寒,降水以降雪的形式出现,③错误;南极洲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不会有沙尘暴,①错误。故选D。
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针对南极地区的研究和利用,合理的是( )
A.大力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问题 B.大规模猎捕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C.研究南极冰川,分析全球气候变化 D.利用南极广阔的空间,进行核试验
【答案】C
【详解】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生态脆弱,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为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和平利用。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南极冰山大都是由降雪积压生成,南极内陆降的雪变成冰山的时间平均超过1万年。因此,南极冰山又称为“万年冰”,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极地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放大器”的作用,历史和现代的观测结果都表明极地气候变化的幅度是中、低纬度地区的2倍,这说明在极地更易于监测到在中、低纬区不易察觉到的细微变化。.
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关于南极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纬度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大洲
C.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D.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答案】D
【详解】南极洲虽然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但受限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并不是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大洲,D符合题意。南极洲主要分布在南极圈以南地区,纬度高,而且所有的经线都在这里交汇,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A不符合题意。南极洲气候最严寒,而且年平均降水量仅50毫米,B不符合题意。南极洲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储存着丰富的淡水资源,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结合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约为164°W,75°S B.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南方向
C.选择2月奠基是因为此时正值南半球夏季 D.罗斯海新站濒临大西洋
【答案】C
【详解】由图可知,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旋转,150°向180°逐渐增大为东经,又位于南半球,所以经纬度位置是(164°E,75°S),A错误。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B错误。1~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洲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便于施工,C正确。罗斯海新站经度为164°E濒临太平洋,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在难言岛选址奠基。下列有关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站选址区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B.科考站所在的地区淡水资源匮乏
C.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均位于东半球 D.图中所示的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A
【详解】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新站选址区位于昆仑站的东方,新站纬度低于昆仑站,新站在昆仑站北方,所以新站选址区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南极科考站所在地区淡水资源丰富,是人类宝贵的淡水库;中国南极考察站位于东半球的有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及资源的相关知识,结合教材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在南极已经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四个科学考察站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1.我国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 )
A.风力较小 B.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 C.降水较多 D.气温较高,自昼时间较长
12.我国中山站所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答案】10.C 11.D 12.B
【分析】10.读图可知,图中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昆仑站最靠近南极点,纬度位置最高,C项正确。故选C。
11.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洲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是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D项正确。故选D。
12.读图可知,我国中山站在90°E经线附近,90°E穿过的是印度洋,B项正确。故选B。
【点睛】南极地区是年降水量极少,被称为“白色荒漠”。
13.(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下面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 )
A.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B.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C.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答案】C
【详解】保护野生动物,不能大量捕杀鲸鱼,A错误。极地地区气候严寒,故不适合居住,B错误。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为了保护和平利用南极地区,各国要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C正确。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为了保护环境,不适合大力开采,D错误。故C符合题意。选C。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右图漫画中的动物生活在( )
A.青藏地区 B.亚马孙河流域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15.下列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建立了众多的科学考察站 B.都没有长期定居人口
C.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都非常寒冷
【答案】14.C 15.B
【解析】14.读图可知,漫画中的动物为北极熊,其生活在北极地区故选C。
15.近年世界各国在南北极地区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站,我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在北极建立了黄河站.,A正确。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B错误。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拥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多种资源。故D正确。极地的气候特点为酷寒、狂风、降水稀少故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两极的自然环境,牢记即可解答。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8年2月7日,中国新南极科考站(罗斯海站)在南极恩克斯堡岛正式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科考日记:这里七级大风真是平平常常,早上施放的探空气球,还没灌满气,就被吹爆了;暴风雪里的雪根本不是天上来的,而是地上卷起来的。
材料二:
(1)图中所示A_______洋,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中国科考站是________。
(2)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____的地区,中国新南极科考站选址时正是南极地区的_______季。根据科考日记里的描述,南极地区可被称为“________”。
(3)下面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哪种描写得最准确( )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
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
【答案】(1) 印度 长城站
(2) 冷 暖 风库
(3)D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南极罗斯海科考站为背景材料,涉及南极濒临的大洋、南极的气候特点、中国南极科考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由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A海域位于90°E附近,且位于南半球,可知A为印度洋。南北极圈以内才有极昼极夜现象,我国五个南极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因此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南极地区绝大部分处于南极圈内,纬度很高,太阳辐射量小;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高,气温低;南极地区的地貌以冰川冰原为主,镜面反射强烈,仅有的太阳辐射有相当一部分被反射掉了,南极地区成为地球上最冷的地区。中国新南极科考站选址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正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有利于科考。南极地区因为烈风,有“风库”之称。根据日记中“这里七级大风真是平平常常,早上施放的探空气球,还没灌满气,就被吹爆了”可知,南极地区可被称为“风库”。
(3)南极地区气候寒冷,不会出现绿树成荫,鸟儿欢叫的画面,A错误。南极地区是冰原带,不会出现深山老林,B错误。南极地区降水稀少,全年寒冷,不会出现暴雨,C错误。南极地区周围海域有很多冰山,企鹅是南极代表性的动物,因此可以看到冰山漂浮,企鹅漫步的画面,D正确。故选D。
【点睛】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
(1)A是____极地区、B是____极地区。
(2)中国极地科考站C是____。
(3)____是南极的象征;最有资格代表北极地区的动物是____;为了抵御严寒,它们皮下有厚厚的____。
【答案】 北 南 长城站 企鹅 北极熊 脂肪
【分析】本大题以极地地区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两极地区的判断、中国极地科考站、两极地区代表性动物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图中的海陆轮廓特点及代表性动物可知,A是北极地区,B是南极地区。
(2)读图可知,中国极地科考站C是长城站,它是中国在南极地区的第一个科考站,位于乔治王岛上。
(3)企鹅是南极最具代表性的鸟类,是南极的象征。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为了抵御严寒,它们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点睛】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站。
(2)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
(4)当我们遂宁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 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
(6)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___。
A.为了保护科考人员的安全,对所遇到的海豹应予以猎杀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7)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__方向。
(8)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站。
【答案】 长城站 顺时针 企鹅 极夜 B D 正北 黄河
【解析】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_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详解】(1)读南极地区图可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2)地球自传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是企鹅,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当遂宁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北半球是夏季,此时南极地区是冬季,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5)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气候变暖,故选B。
(6) 为了保护科考人员的安全,对所遇到的海豹应予以猎杀,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这些都会造成南极地区环境破坏,A、B、C错误。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D正确。故选D。
(7)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上,任何方向都是北方。因此可知,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8)2004年中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点睛】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位置、动物名称及昼夜长短特点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