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示意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和主要河流、湖泊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西北少,东南多 D.东北少,西南多
2.关于西藏自治区河流、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都注入太平洋 B.河流都注入印度洋 C.湖泊大多为淡水湖 D.湖泊大多为咸水湖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对当地原有生物构成威胁,成为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读“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省区中,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是( )
A.桂 B.冀 C.台 D.滇
4.青海和西藏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较稀疏 B.对外交流少 C.海拔高度大 D.地势起伏大
5.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增加生物种类 B.破坏生态环境 C.减少植物总量 D.加剧水土流失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西北部荒漠广布。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西藏人口密度仅为2.2人/千米2。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西藏人口分布在( )
A.西北部 B.西部和西北部 C.东部和东南部 D.西北部和中部
7.西藏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
A.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比较均匀
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下面关于三江源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大部分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 ②雪山、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③被誉为“世界水塔” ④地广人稀,水土流失、草地退化、野生动物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暖湿 B.高寒 C.干旱 D.炎热
10.下列河流不属于三江源中的是( )
A.黄河 B.长江 C.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
11.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关于青藏地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B.农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柴达木盆地气候暖湿,称天府之国
D.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
13.图中阴影处是我国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发源河流有( )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珠江,长江,黄河
C.黑龙江,黄河,淮河 D.澜沧江,长江,黄河
14.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线大致是( )
A.秦岭和淮河 B.大兴安岭和太行山脉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脉
15.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我们应该( )
A.大力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B.在中西部地区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业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
C.本地区草场资源丰富,应适当发展畜牧业,减少种植业比重
D.本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工业,促进经济发展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①、②两处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甲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乙区域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__河;丁区域的植被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
(3)图中B地形区为__________,此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治理措施为(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部分地区图,甲乙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其中的两个,回答下列问题。
(1)乙区域的突出自然特征是________,其代表农作物是________.
(2)确定界线①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A为乙区域重要的种植业区,它是________谷地。B为甲区域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它是________。
(4)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________。
(5)C地区是三江源地区,它是长江、黄河、________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目前该地区出现的典型生态环生问题有________(1条即可)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西南地区示意图”和“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南地区示意图中,既流经三江源地区,又流经三江并流的河流是长江和______。
(2)三江并流区位于我国的______(地形区),该区处于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和______省的交界处。
(3)下列行为有利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是______。
A.开垦荒地,缓解当地粮食不足 B.扩建城市,引资建厂
C.取缔小水电站,推广太阳能 D.采挖名贵药材,提高牧民收入
(4)三江源地区和三江平原地区由于气温低,蒸发微弱,湿地广布,但导致两地气温低的成因却不相同,分别是______;______。
(5)图中腾冲与黑河两个城市的连线是我国______的分界线。
A.东部和西部 B.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C.种植业和畜牧业 D.人口分布
1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用好生态大理念,边疆发展展画卷。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结合材料读图,完成
材料一我国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修建公路,公路旁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种植梭梭和红柳,形成沙漠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我国又在青藏高原修建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设专项资金在南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①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加工手工羊毛地毯;②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果汁饮料。
(1)在沙漠里的公路两旁设置草方格并种植红柳,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从四川穿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攀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三地州也是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国家在此建立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解决了西北地区突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政府在新疆三地州成立两大公司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重要产区,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比,这里长绒棉生长的优势条件体现在哪几方面 ____
(4)新疆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新疆最老的地下输水方式之一,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
(5)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在青藏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示意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和主要河流、湖泊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西北少,东南多 D.东北少,西南多
2.关于西藏自治区河流、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都注入太平洋 B.河流都注入印度洋 C.湖泊大多为淡水湖 D.湖泊大多为咸水湖
【答案】1.C 2.D
【分析】1.读图可知,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部有缺口,印度洋的水汽影响大,降水多、西北深居内陆,降水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西藏自治区的雅鲁藏布江就注入印度洋,A错误。西藏的河流很多都注入太平洋,B错误。湖泊多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多为咸水湖,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西藏自治区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干季和雨季的分界非常明显,而且多夜雨。年降水量自东南低地的5000毫米,逐渐向西北递减到不足50毫米。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对当地原有生物构成威胁,成为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读“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省区中,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是( )
A.桂 B.冀 C.台 D.滇
4.青海和西藏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较稀疏 B.对外交流少 C.海拔高度大 D.地势起伏大
5.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增加生物种类 B.破坏生态环境 C.减少植物总量 D.加剧水土流失
【答案】3.D 4.C 5.B
【分析】3.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的简称,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台是台湾省的简称,滇是云南省的简称。据图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是在250-299之间,河北省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150-199之间,台湾省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250-299之间,云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大于等于300。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题中四个选项中,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是简称云或滇的台湾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青海和西藏主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早晚温差大,很多动植物在该地区找不到适合自身生存的环境,使得外来入侵的大多数植物种类无法生存,所以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少,C正确;青海和西藏地区人口较稀疏、对外交流少、地势起伏大不是该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少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5.外来入侵植物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严重威胁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B正确;增加生物种类不一定是不利影响,A错误;外来入侵植物不一定会减少植物总量,不一定会加剧水土流失,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是指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对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自然环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西北部荒漠广布。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西藏人口密度仅为2.2人/千米2。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西藏人口分布在( )
A.西北部 B.西部和西北部 C.东部和东南部 D.西北部和中部
7.西藏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
A.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比较均匀
【答案】6.C 7.C
【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西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带海拔比较低,气候温暖,适宜人居住,有利于发展经济,人口和城市比较密集,图中东部和东南部区域降水较多,人口分布较为密集,C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D;故选C。
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西藏地区降水量东南部河谷地带降水量最高达2000毫米;西北部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整体呈东南部到西北部减少的趋势,C符合题意;南多北少、 西多东少、比较均匀均不能反映西藏地区的降水特点,排除ABD;故选C。
【点睛】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高”;从自然地理角度看,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2)“寒”;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地高天寒。
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下面关于三江源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大部分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 ②雪山、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③被誉为“世界水塔” ④地广人稀,水土流失、草地退化、野生动物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三江源地区主要位于青海省境内,①错误。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汇成江河的最初水源,②正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被誉为“中华水塔”,③错误。三江源地区地广人稀,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野生动物锐减,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④正确。故选D。
【点睛】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暖湿 B.高寒 C.干旱 D.炎热
10.下列河流不属于三江源中的是( )
A.黄河 B.长江 C.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
11.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答案】9.B 10.D 11.C
【分析】9.读材料,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海拔高气温低,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B正确;暖湿是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A错误;干旱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C错误;炎热是海南的自然环境特征,D错误。故选B。
10.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ABC正确,D错误。选D。
11.读材料。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C正确。
【点睛】青藏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关于青藏地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B.农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柴达木盆地气候暖湿,称天府之国
D.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
13.图中阴影处是我国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发源河流有( )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珠江,长江,黄河
C.黑龙江,黄河,淮河 D.澜沧江,长江,黄河
14.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线大致是( )
A.秦岭和淮河 B.大兴安岭和太行山脉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脉
15.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我们应该( )
A.大力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B.在中西部地区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业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
C.本地区草场资源丰富,应适当发展畜牧业,减少种植业比重
D.本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工业,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2.C 13.D 14.D 15.C
【分析】12.牦牛是青藏地区主要畜种之一,被称为高原之舟,A不符合题意。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气温低成为制约本区农业的主导因素,因此农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B不符合题意。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盆地,C符合题意。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有丰富的太阳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边缘线部分: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脉一线,D正确。秦岭一淮河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A错误。大兴安岭和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一部分,不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线,B错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不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线,C错误。故选D。
15.青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A错误,C正确。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豌豆,该区域气候高寒,不具备形成商品农业基地的条件,B错误。本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发展工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一旦破坏很难恢复,D错误。故选C。
【点睛】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地区的青海省南部,这里由于海拔高,突出特征是气候高寒,这里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①、②两处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甲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乙区域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__河;丁区域的植被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
(3)图中B地形区为__________,此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治理措施为(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①处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②处是平原,水流平缓。
(2) 高寒 塔里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 治理措施:植树种草,坡耕地改梯田,打坝淤地等。
【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为素材,设置了3道小题,涉及水能资源的分布、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河流、植被、黄土高原的问题及治理措施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识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图中河流①、②两处中,①位于阶梯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较丰富;②处是平原,水流平缓,水能资源不丰富。
(2)图中甲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其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乙区域为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丁区域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3)依据位置,图中地形区B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及修梯田、筑堤坝、修建小型水库等工程措施。
【点睛】
17.(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部分地区图,甲乙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其中的两个,回答下列问题。
(1)乙区域的突出自然特征是________,其代表农作物是________.
(2)确定界线①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A为乙区域重要的种植业区,它是________谷地。B为甲区域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它是________。
(4)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________。
(5)C地区是三江源地区,它是长江、黄河、________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目前该地区出现的典型生态环生问题有________(1条即可)
【答案】(1) 高寒 青稞
(2)地形地势
(3) 雅鲁藏布江 河西走廊
(4)牦牛
(5) 澜沧江 雪山消融,冰川消退;湖泊、湿地面积减小;草地沙化严重,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划分界线,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1)乙是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其代表农作物是青稞。
(2)界线①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确定界线①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3)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A是雅鲁藏布江谷地,这里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适合发展种植业。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B地区是河西走廊,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种植业。
(4)牦牛,躯长肢短,腰壮蹄稳,长毛遍体,雄健力大,耐寒耐饥,不惧风雪,柯卧冰天雪地,善走崎岖小径,是高原牧区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被誉为“高原之舟”。
(5)C地区是三江源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过度放牧、滥采乱挖等原因,使得这里湿地减少,草原退化,雪山消融,冰川消退;湖泊、湿地面积减小;草地沙化严重,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点睛】
18.(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西南地区示意图”和“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南地区示意图中,既流经三江源地区,又流经三江并流的河流是长江和______。
(2)三江并流区位于我国的______(地形区),该区处于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和______省的交界处。
(3)下列行为有利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是______。
A.开垦荒地,缓解当地粮食不足 B.扩建城市,引资建厂
C.取缔小水电站,推广太阳能 D.采挖名贵药材,提高牧民收入
(4)三江源地区和三江平原地区由于气温低,蒸发微弱,湿地广布,但导致两地气温低的成因却不相同,分别是______;______。
(5)图中腾冲与黑河两个城市的连线是我国______的分界线。
A.东部和西部 B.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C.种植业和畜牧业 D.人口分布
【答案】(1)澜沧江
(2) 横断山区 四川
(3)C
(4) 海拔高 纬度高
(5)D
【分析】本大题以“西南地区示意图”和“东北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三江源地区的河流、位置、环境保护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
(1)读图可知,我国西南地区三江并流的河流是长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所以既流经三江源地区,又流经三江并流的河流是长江和澜沧江。
(2)读图可知,三江并流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的横断山区,该地区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和四川省三省交界处。
(3)联系实际可知,开垦荒地,缓解当地粮食不足,扩建城市,引资建厂,采挖名贵药材,提高牧民收入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取缔小水电站,推广太阳能,太阳能是无污染的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故选C。
(4)读图可知,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气温低,而三江平原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所以气温低。
(5)我国东西部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县一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西北部人口稀疏。故根据题意选D。
【点睛】
1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用好生态大理念,边疆发展展画卷。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结合材料读图,完成
材料一我国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修建公路,公路旁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种植梭梭和红柳,形成沙漠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我国又在青藏高原修建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设专项资金在南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①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加工手工羊毛地毯;②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果汁饮料。
(1)在沙漠里的公路两旁设置草方格并种植红柳,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从四川穿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攀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三地州也是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国家在此建立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解决了西北地区突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政府在新疆三地州成立两大公司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重要产区,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比,这里长绒棉生长的优势条件体现在哪几方面 ____
(4)新疆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新疆最老的地下输水方式之一,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
(5)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在青藏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防风固沙,保护公路不被流沙吞没 横断山区 高寒冻土,地势崎岖,低温缺氧,生态脆弱、植被破坏难以恢复等问题
(2) 干旱 该地以畜牧业为主,羊毛原料充足,同时瓜果多样,可制作果汁
(3)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4) 塔克拉玛干沙漠 坎儿井
(5)保护高原湿地,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分析】本大题以西北地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西北地区的地形、青藏铁路、生态及农业发展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区域认知的素养。
(1)根据所学知识,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在沙漠里的公路两旁设置草方格并种植红柳,其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川藏铁路”从四川穿过横断山区、攀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修建过程中遇到高寒冻土,地势崎岖,低温缺氧,生态脆弱、植被破坏难以恢复等问题。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在此建立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解决了西北地区突出的干旱问题;根据材料信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设专项资金在南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这主要是当地该地以畜牧业为主,羊毛原料充足,同时瓜果多样,可制作果汁。
(3)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重要产区,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比,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4)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是新疆最老的地下输水方式之一,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国家在青藏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高原湿地,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这里是中华水塔,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种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