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09 17:15: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12月,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总里程为1838公里,预计总工期为11年。下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以下河流不是发源于此处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澜沧江 D.珠江
2.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优良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D.跨我国地势一、二、三级阶梯
3.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 )
A.郑州 B.株洲 C.徐州 D.兰州
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冬虫夏草被称为“中药里的软黄金”,因其特殊的药效价格居高不下。它一般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近年来“冬虫夏草热”导致的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盆地 B.三江源地区 C.三江平原 D.黄土高原
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被誉为( )
A.世界屋脊 B.地球之肺 C.中华水塔 D.塞外江南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 )
A.黄河、怒江、珠江 B.雅鲁藏布江、怒江、长江
C.黄河、长江、澜沧江 D.辽河、松花江、黑龙江
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
A.甲-黄河乙-澜沧江丙-长江 B.甲-黄河乙-长江丙-怒江
C.甲-黄河乙-长江丙-澜沧江 D.乙-长江丙-澜沧江丁-雅鲁藏布江
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三江”是指( )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C.长江、珠江、澜沧江 D.长江、黄河、澜沧江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9.“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0.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是( )
A.过年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11.该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重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B.可以提供水源,成为河水的主要来源方式
C.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D.可以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4月
B.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降水丰富,江河水量稳定、充足
D.是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13.三江源地区(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14.今后,该地区应( )
A.增加农田面积 B.扩大牧场规模 C.大力开发水能 D.加强生态建设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中阴影区域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在此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①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牧民收入②保护高原湿地,保护三江源③保护这个地区生物多样性④恢复草场植被,增加草场的载畜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以下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我国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在我国冬季运动已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尤其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为冬季运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专家认为,东北经济结构调整,应瞄准服务业、农业、新兴产业、轻型产业、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新动能的培育。
材料三:图1(东北地区简图、东北地区一月气温分布图)、图2(青藏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地势剖面图)
人地关系:
(1)东北可以大力发展冬季运动项目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
(2)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工业发展依托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为实现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请结合图文信息,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
区域差异:
(3)青藏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___。
(4)由于海拔较高,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清洁能源是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原因:_____。
生态建设:
(5)东北地区有亚洲最大的湿地,三江源地区是典型的高原湿地,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湿地生态的保护,请说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_________。
17.(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
(2)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
A. 休牧育草 B. 大力毁林开荒种田 C. 大力退耕还林 D.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3)D所在的牧场类型主要是________牧场,该牧场主要的优良畜种有________.
(4)高寒种植业区①地区以________、________两种粮食作物为主,②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和豌豆等.
18.(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三江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指的是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位于⑤_____(河流)处,大峡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有_____(至少写两种),该河流南面是世界最雄伟的__________山脉。
(4)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严重,其治理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长江源头河流流量有所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地区建成通车的铁路线A是____,修建该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2021年12月,被称为我国又一“史诗级工程”的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总里程为1838公里,预计总工期为11年。下图为在建川藏铁路及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以下河流不是发源于此处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澜沧江 D.珠江
2.图中虚线表示在建川藏铁路,其修建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优良 B.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C.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D.跨我国地势一、二、三级阶梯
3.图中的交通枢纽①是( )
A.郑州 B.株洲 C.徐州 D.兰州
【答案】1.D 2.B 3.D
【解析】1.“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不发源于该地区。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读图可知,川藏铁路途经地区河流、山脉众多,又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施工不便,这是修建该铁路的最大障碍,故B正确。生态优良不是遇到的难度,多南北走向的山脉、河流,跨第一、第二阶梯,没有跨第三阶梯,ACD错误。故选B。
3.由图可知,①是位于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和包兰线交汇处的兰州,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是甘肃省的行政中心,图中没有显示出郑州、株洲和徐州,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点睛】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2003年1月 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冬虫夏草被称为“中药里的软黄金”,因其特殊的药效价格居高不下。它一般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近年来“冬虫夏草热”导致的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盆地 B.三江源地区 C.三江平原 D.黄土高原
【答案】B
【详解】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海拔3500米—5000米的地方,其中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中生长的冬虫夏草颜色好,品质好;冬虫夏草在我国主要产于中国大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五省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选项中,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在4000米以上,适宜冬虫夏草的生长,可能会导致“冬虫夏草热”,而塔里木盆地、三江平原和黄土高原并不适宜冬虫夏草的生长。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被誉为( )
A.世界屋脊 B.地球之肺 C.中华水塔 D.塞外江南
【答案】C
【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被称为“中华水塔”。世界屋脊是指青藏高原,地球之肺是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塞外江南是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故根据题意选C。
【点睛】
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 )
A.黄河、怒江、珠江 B.雅鲁藏布江、怒江、长江
C.黄河、长江、澜沧江 D.辽河、松花江、黑龙江
【答案】C
【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其中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
A.甲-黄河乙-澜沧江丙-长江 B.甲-黄河乙-长江丙-怒江
C.甲-黄河乙-长江丙-澜沧江 D.乙-长江丙-澜沧江丁-雅鲁藏布江
【答案】C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其中甲是黄河,乙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丙是澜沧江,故选C。
【点睛】
8.(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三江”是指( )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C.长江、珠江、澜沧江 D.长江、黄河、澜沧江
【答案】D
【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9.“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0.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是( )
A.过年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11.该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重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B.可以提供水源,成为河水的主要来源方式
C.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D.可以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答案】9.C 10.C 11.B
【分析】9.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地区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是该地区河水的丰水期。7月份气温最高,河水丰盈,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因此导致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C项正确。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例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造成三江源地区出现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是造成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AB错误。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湿地面积缩小,而不是湿地面积缩小导致冰川逐年萎缩,因果关系错误,D错误。故选C。
11.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A项正确;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三条江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都属于外流河,本区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但河水主要的来源方式是大气降水,B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防止狩猎,为当地的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C项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保护好“中华水塔”直接关系到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D项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
【点睛】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4月
B.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降水丰富,江河水量稳定、充足
D.是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13.三江源地区(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14.今后,该地区应( )
A.增加农田面积 B.扩大牧场规模 C.大力开发水能 D.加强生态建设
【答案】12.B 13.C 14.D
【分析】12.7月气温最高,高山冰雪融水最多,“中华水塔”河水最丰盈,故A错误。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故B正确。气候寒冷,降水少,河流水量不稳定,故C错误。是青藏地区的畜牧区,故D错误。故选B
13.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是我国人口最稀疏的地区;其特点是雪山连编,冰川广布,“一山有四季”是指横断山脉,故选C。
14.目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增加农田面积、大力开发水能、扩大牧场规模都会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故选D。
【点睛】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
1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中阴影区域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在此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①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牧民收入②保护高原湿地,保护三江源③保护这个地区生物多样性④恢复草场植被,增加草场的载畜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详解】图中所示的是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河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该地区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是:保护高原湿地,保护三江源、保护这个地区生物多样性,恢复草场植被,减少草场的载畜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和畜牧业,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以下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我国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在我国冬季运动已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尤其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为冬季运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专家认为,东北经济结构调整,应瞄准服务业、农业、新兴产业、轻型产业、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新动能的培育。
材料三:图1(东北地区简图、东北地区一月气温分布图)、图2(青藏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地势剖面图)
人地关系:
(1)东北可以大力发展冬季运动项目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
(2)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的“摇篮”其工业发展依托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为实现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请结合图文信息,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
区域差异:
(3)青藏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___。
(4)由于海拔较高,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清洁能源是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原因:_____。
生态建设:
(5)东北地区有亚洲最大的湿地,三江源地区是典型的高原湿地,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湿地生态的保护,请说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_________。
【答案】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寒冷漫长) 丰富的矿产资源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旅游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等等(任意2点)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候较为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答出气候较为温暖可得分) 畜牧业 太阳能 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 是“中华水塔”、高海拔生物多样性集中地区(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水能资源的分布及三江源的河流组成等知识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该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其海拔高,气候高寒,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人类工程的建设,该地受人类影响较大,因此该地成为最敏感地区,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极其深远且重大。
【详解】(1)东北地区大致位于40°N-50°N之间,位置位置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寒冷,降雪量大,因此适合开展冬季运动项目。
(2)东北地区是中国最早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如:鞍山和本溪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因此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如发展旅游业等,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3)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最大的不利条件是高寒。故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故热量较充足,适宜种植业发展。高原北部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少,主要的植被为草原、荒漠,故适宜发展畜牧业。
(4)高原北部地势高,故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而东南部位于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同时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从河流流量大和落差大两方面分析。
(5)读图可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源自然保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众多大河的发源地,水源地的保护意义重大,同时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高原湿地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保护三江源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点睛】
17.(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
(2)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
A. 休牧育草 B. 大力毁林开荒种田 C. 大力退耕还林 D.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3)D所在的牧场类型主要是________牧场,该牧场主要的优良畜种有________.
(4)高寒种植业区①地区以________、________两种粮食作物为主,②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和豌豆等.
【答案】 三江源地区 澜沧江 B 高寒 牦牛 青稞 小麦 青稞 小麦
【分析】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详解】(1)从图中看出,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发源地 三江源地区,其中“三江”中的A是黄河,B是长江,C是澜沧江。
(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有休牧育草、大力退耕还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
(3)从牧场类型看,D所在的牧区主要高寒牧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4)从图中看出,①是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②是青海的湟水谷地,两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8.(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三江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指的是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位于⑤_____(河流)处,大峡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有_____(至少写两种),该河流南面是世界最雄伟的__________山脉。
(4)三江源地区草原退化严重,其治理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长江源头河流流量有所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地区建成通车的铁路线A是____,修建该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怒江 澜沧江 长江 黄河 C 雅鲁藏布江 地热能、太阳能、水能 喜马拉雅 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 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不合理活动 青藏铁路 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物) 热量 水源
【详解】(1)读图可知,①是怒江②是澜沧江③是长江④是黄河。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②澜沧江、③长江、④黄河。
(3)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位于⑤雅鲁藏布江处,这里有丰富的地热能、太阳能、水能;该河南面是世界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
(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区内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其治理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草、休牧育草等。
(5)近年来,长江源头流量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鼠害猖獗、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这一地区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湖泊骤减、沙化严重,生态恶化。
(6)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便于野生动物安全迁徙。
(7)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成为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因此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短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