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的“三江”不包括( )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黄河 D.长江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0年正式设立。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江源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冷湿
B.三江源是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
C.三江源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示三江源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B.沱沱河是黄河的正源
C.铁路已成为该地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D.灌溉农业是该区域重要农业特色
4.该区域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下图是中国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三大江的发源地,a、b、c分别指的是( )
A.长江、黄河、珠江
B.黄河、长江、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
D.黄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
6.有关三江源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被誉为“中华水塔”
B.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C.江河的最初水源是大气降水
D.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7.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是 ( )
①野生动物锐减 ②水污染严重 ③草地沙化严重 ④废气排放严重 ⑤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8.(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人类在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的行为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①草地严重退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全球气候变暖④冰川融化加快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 )
A.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B.沼泽水 C.大气天然降水 D.湖泊水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底前正式设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巨型国家公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三江源中的“三江”指的是( )
A.长江、珠江、黑龙江 B.长江、嘉陵江、黄河
C.长江、澜沧江、黄河 D.长江、珠江、澜沧江
11.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之一是( )
A.蒸发旺 B.海拔高 C.降雨多 D.植被多
12.该地区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可在该地区见到的野生动物是( )
A.河马 B.骆驼 C.雪豹 D.斑马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3.下列有关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②降水丰富,江河水量稳定、充足
③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④是青藏地区的重要农业区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4.目前,“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有( )
①台风逐年增多
②草地沙化严重③水土流失加剧
④野生动物锐减⑤全球气温变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15.(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天然调蓄器是
A.水库 B.河流的支流 C.湖泊、沼泽 D.地下含水层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青藏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护生态环境,在________省建立了我国最大的A“________自然保护区”。
(2)城市B为________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3)请写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或青藏地区的一处景点________。
(4)拉萨和杭州的纬度相当,但是拉萨夏季气温比杭州气温低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5)两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互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青藏地区发展提供了________。
A.丰富矿产和能源 B.资金和技术
17.(2018·辽宁锦州·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材料二:“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材料三: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
(1)根据上图,长江发源于________ 山,“中华水塔”河流丰水期在每年的 ________季。
(2)“三江源”位于我国的 ________省。生活在该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 。A是世界海拔最高的________铁路。
(3)“三江源”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出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
(4)地理兴趣小组对“三江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②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 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
针对上述建议,你会优先考虑的是________(选填一个数码即可)。请简要说明理由。
1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称为“棉中极品”。新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常规能源,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能源基地。
材料二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青藏高原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新疆的地形分布呈现____的特点;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____,形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
(2)为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时需要( )
A.加强资金运用B.提高技术革新C.重视人才培养D.强化生态保护
(3)材料二图中A、B、C三大河流源头的水主要来自____水。
(4)青藏高原有哪些比较丰富的清洁能源?____,说明其丰富的原因____。
(5)图中P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试分析其原因。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的“三江”不包括( )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黄河 D.长江
【答案】B
【详解】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A、C、D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B。
【点睛】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0年正式设立。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江源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冷湿
B.三江源是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
C.三江源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
【答案】D
【详解】读图结合教材内容可知,三江源位于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A错误。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B错误。三江源水资源丰富,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不发达,人口稀疏,C错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总面积31.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D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结合教材知识读图即可解答。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示三江源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B.沱沱河是黄河的正源
C.铁路已成为该地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D.灌溉农业是该区域重要农业特色
4.该区域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答案】3.A 4.C
【解析】3.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故A正确。沱沱河是长江的发源地,故B错误。该地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公路,故C错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当地的特色农业是河谷农业,故D错误。故选A。
4.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是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这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但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冰川逐年萎缩,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及其自然环境。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下图是中国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三大江的发源地,a、b、c分别指的是( )
A.长江、黄河、珠江
B.黄河、长江、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
D.黄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
6.有关三江源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被誉为“中华水塔”
B.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C.江河的最初水源是大气降水
D.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7.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是 ( )
①野生动物锐减 ②水污染严重 ③草地沙化严重 ④废气排放严重 ⑤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5.B 6.C 7.D
【解析】5.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依据图中位置可知,a、b、c分别指的是黄河、长江、澜沧江,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
6.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故A项正确。三江源地区有藏羚羊等许多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故B项正确。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故C项错误。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故D项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7.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锐减,故①项正确。三江源地区没有大型企业,污染不严重,故②项错误。不合理放牧导致草地沙化严重,故③项正确。三江源地区人口稀疏,废气排放少,故④项错误。三江地区有乱采滥挖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故⑤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结合教材知识读图即可解答。
8.(2018·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人类在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的行为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①草地严重退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全球气候变暖④冰川融化加快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详解】三江源地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过去,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类在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的行为造成的直接影响是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等,故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 )
A.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B.沼泽水 C.大气天然降水 D.湖泊水
【答案】A
【详解】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溪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底前正式设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巨型国家公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三江源中的“三江”指的是( )
A.长江、珠江、黑龙江 B.长江、嘉陵江、黄河
C.长江、澜沧江、黄河 D.长江、珠江、澜沧江
11.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之一是( )
A.蒸发旺 B.海拔高 C.降雨多 D.植被多
12.该地区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可在该地区见到的野生动物是( )
A.河马 B.骆驼 C.雪豹 D.斑马
【答案】10.C 11.B 12.C
【分析】10.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因此“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故C正确,故选C。
1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因为三江源地区雪山、冰川广布,水源充足,该地区位于青海省。故选B。
12.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3.下列有关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②降水丰富,江河水量稳定、充足
③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④是青藏地区的重要农业区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4.目前,“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有( )
①台风逐年增多
②草地沙化严重③水土流失加剧
④野生动物锐减⑤全球气温变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13.A 14.D
【分析】13.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过去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江源地区冰雪融水丰富,使江河水量稳定充足;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有丰富水源的河谷平原地带,西藏自治区农业区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省农业区集中在湟水谷地;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故选: A。
14.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上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三江源地区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杀野生动物,造成野生动物锐减,三江源位于我国青藏地区,距海较远,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灾害。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沿海地区较多一些。因此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江源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5.(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天然调蓄器是
A.水库 B.河流的支流 C.湖泊、沼泽 D.地下含水层
【答案】C
【详解】三江源地区年降水量不大,但这里却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其原因是该地区地势高,雪山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河流天然调蓄器。故C符合题意,选C。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青藏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护生态环境,在________省建立了我国最大的A“________自然保护区”。
(2)城市B为________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3)请写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或青藏地区的一处景点________。
(4)拉萨和杭州的纬度相当,但是拉萨夏季气温比杭州气温低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5)两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互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青藏地区发展提供了________。
A.丰富矿产和能源 B.资金和技术
【答案】 青海 三江源 上海 杭州西湖 地形因素 B
【分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熟记课本知识点和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原水塔”。
(2)依据位置,图中城市B为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3)长江三角洲地区或青藏地区的景点较多,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乌镇、布达拉宫、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
(4)拉萨和杭州的纬度相当,但是拉萨夏季气温比杭州气温低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5)青藏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互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青藏地区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青藏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矿产和能源,故选B。
【点睛】
17.(2018·辽宁锦州·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材料二:“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材料三: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
(1)根据上图,长江发源于________ 山,“中华水塔”河流丰水期在每年的 ________季。
(2)“三江源”位于我国的 ________省。生活在该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 。A是世界海拔最高的________铁路。
(3)“三江源”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试推断出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条件。
(4)地理兴趣小组对“三江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②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 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
针对上述建议,你会优先考虑的是________(选填一个数码即可)。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 夏
(2)青海省 藏族 青藏
(3)海拔高,气温低,阳光充足,资源充足
(4)③ 草原严重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日趋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分析】本题以三江源的图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三江源所在省区的民族、铁路以及三江源地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相关知识。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河流在“中华水塔”这里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川融化,河流进入丰水期。
(2)从图中可知,三江源位于青海省,生活在青海省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位于青藏地区的那条铁路的名称是青藏铁路。
(3)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
(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或者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会造成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了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
1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称为“棉中极品”。新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常规能源,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能源基地。
材料二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青藏高原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新疆的地形分布呈现____的特点;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____,形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是____。
(2)为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时需要( )
A.加强资金运用B.提高技术革新C.重视人才培养D.强化生态保护
(3)材料二图中A、B、C三大河流源头的水主要来自____水。
(4)青藏高原有哪些比较丰富的清洁能源?____,说明其丰富的原因____。
(5)图中P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试分析其原因。____
【答案】 三山夹两盆 河流沿岸及山麓地带(盆地边缘) 河流水及高山冰雪融水较充足 D 高山冰雪融水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 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太阳能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有许多大江大河,边缘落差大,水能丰富。 原因:纬度低,热量丰富;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1)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新疆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该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
(2)为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时特别需要强化生态保护。
(3)三江源地区河流源头的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4)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太阳能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有很多大江大河,边缘落差大,水能丰富。
(5)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纬度低,热量丰富;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垂直差异显著。
【详解】(1)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盆指的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疆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形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是:该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
(2)“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为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时特别需要强化生态保护。故选D。
(3)材料二图中A黄河、B长江、C澜沧江的源头即三江源地区,该地区河流源头的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4)青藏高原比较丰富的清洁能源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其丰富的原因主要是: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太阳能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有很多大江大河,边缘落差大,水能丰富。
(5)图中P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其原因是:纬度低,热量丰富;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垂直差异显著。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