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自然特征与农业(能力卷)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自然特征与农业(能力卷)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09 17:15: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自然特征与农业(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开封市某中学地理研学活动准备去青海省,出发前他查阅了青海省的相关资料。下图为青海省地图、西宁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茶卡盐湖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省( )
A.地处西北地区,行政中心是西宁 B.位于中纬度,北部邻西藏自治区
C.柴达木盆地有石油、钾盐等矿产 D.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海拔较高
2.“天空之境”—茶卡盐湖是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景区。旺季时因游客进入盐湖内需穿着塑料鞋套,导致一天能清理出十多吨垃圾。为保护茶卡盐湖自然环境,应该( )
①景区限制每日游客流量②游客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
③永久关闭茶卡盐湖景区④游客自觉提高环保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为了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扩大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乃至藏药的生产,初步扭转“有钱人吃菜,钱少人吃鱼,没钱人吃肉”的局面。
材料二 记者从拉萨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拉萨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7.8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59万亩,预计年产各类蔬菜27万吨,叶菜和茄果类各占比1/3,为确保今冬明春全市蔬菜生产有序、市场供应充足,切实加强冬季蔬菜生产管理,谋划早春蔬菜生产,围绕设施施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施肥施药、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环节技术问题,拉萨市农业农村局集中开展了技术指导服务。
3.造成拉萨“有钱人吃菜”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区经济水平高,贫富差异大 B.地形起伏大,畜牧业很发达
C.该区热量不足,河谷种植业面积较小 D.该区河流众多,淡水鱼类资源十分丰富
4.拉萨扩大瓜果蔬菜的种植面积。主要得益于( )
A.地热资源丰富 B.技术水平的提高
C.全球气候变暖 D.市场需求量增大
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夏季到拉萨旅游,需要带的物品最好是( )
A.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短袖 B.雨伞、短袖、防晒霜、墨镜
C.墨镜、遮阳帽、防晒霜、长袖衣服 D.墨镜、防冻霜、防晒霜、羽绒服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酷寒
7.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
A.藏北高原 B.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柴达木盆地 D.昆仑山山区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④地区的特色饮食是( )
A.甲:葡萄干 B.乙:酥油茶C.丙:刀削面 D.丁:椰子饭
9.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①地区的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背风向阳,墙壁用石头垒砌,墙体厚,开窗甚少。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读图青海省碉房景观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有关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12.碉房的分布形态主要受( )影响。
A.气候 B.地形 C.降水 D.气温
13.读图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
A.高原高山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B.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干燥
C.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干燥少雨
D.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a大致是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
A.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15.丁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湿热 B.干旱
C.冷湿 D.高寒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黑颈鹤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以植物的根、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为食。下图示意中国黑颈鹤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黑颈鹤繁殖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该区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反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
(2)连接①____(城市)和②的铁路线是____,该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部分路段采取以桥代路,其主要目的是____。
(3)黑颈鹤越冬地点主要分布在甲____(河流)谷地和长江上游谷地,简要分析黑颈鹤越冬地点分布在河谷地带的自然原因是____。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继青藏铁路开通后,修建难度更大的川藏铁路已从拉萨和成都两端分别开工预计2025年全线通车。如图为进藏线路图,以及青藏线和川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1)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修建了青藏、川藏、______、______等四条进藏公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青藏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上,游客沿途可欣赏到高原特有的动物,如______、藏绵羊、藏山羊,以及藏羚羊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3)结合川藏线和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描述川藏铁路沿线地形特征______。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大致以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以种植业、海业、林业为主,西部地区以____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____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2)我国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主要地形类型以____和丘陵为主,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
(3)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图1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与图2柱状图相符的是____,该城市的名称是____,乙城市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____。
(5)进行水稻杂交试验,大多选在水稻生长周期短、年内尽可能多次种植的区域。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当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自然特征与农业(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开封市某中学地理研学活动准备去青海省,出发前他查阅了青海省的相关资料。下图为青海省地图、西宁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茶卡盐湖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省( )
A.地处西北地区,行政中心是西宁 B.位于中纬度,北部邻西藏自治区
C.柴达木盆地有石油、钾盐等矿产 D.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海拔较高
2.“天空之境”—茶卡盐湖是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景区。旺季时因游客进入盐湖内需穿着塑料鞋套,导致一天能清理出十多吨垃圾。为保护茶卡盐湖自然环境,应该( )
①景区限制每日游客流量②游客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
③永久关闭茶卡盐湖景区④游客自觉提高环保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C 2.C
【解析】1.读图可知,青海省地处青藏地区,行政中心是西宁,排除A;青海省位于中纬度,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相邻,南部与西藏自治区相邻,排除B;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石油、钾盐等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C正确;青海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较高,排除D,故选C。
2.据所学知识可知,“景区限制每日游客流量”,“游客自觉提高环保意识”可以减少景区的垃圾,有利于景区的环境保护,①④正确;“永久关闭茶卡盐湖景区”不利于经济发展,③错误,排除ABD;“游客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可减少塑料鞋套的使用量,有利于景区环保,②正确,故选C。
【点睛】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省西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高寒。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为了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扩大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乃至藏药的生产,初步扭转“有钱人吃菜,钱少人吃鱼,没钱人吃肉”的局面。
材料二 记者从拉萨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拉萨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7.8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59万亩,预计年产各类蔬菜27万吨,叶菜和茄果类各占比1/3,为确保今冬明春全市蔬菜生产有序、市场供应充足,切实加强冬季蔬菜生产管理,谋划早春蔬菜生产,围绕设施施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施肥施药、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环节技术问题,拉萨市农业农村局集中开展了技术指导服务。
3.造成拉萨“有钱人吃菜”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区经济水平高,贫富差异大 B.地形起伏大,畜牧业很发达
C.该区热量不足,河谷种植业面积较小 D.该区河流众多,淡水鱼类资源十分丰富
4.拉萨扩大瓜果蔬菜的种植面积。主要得益于( )
A.地热资源丰富 B.技术水平的提高
C.全球气候变暖 D.市场需求量增大
【答案】3.C 4.B
【分析】3.西藏经济水平低,与贫富差异大无关,故A选项错误。地处高原,起伏较小,以游牧为主,以粗放经营为主,与“有钱人吃菜”无关,故B选项错误。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热量不足,农业生产主要在河谷地区,而河谷面积较小,蔬菜种植面积小,故C选项正确。海拔高、气温低、鱼类生长慢,鱼类物种不丰富,故D选项错误。故选C。
4.西藏地热资源丰富一直存在,故A选项错误。一般规律是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而青藏高原气温低,蔬菜面积扩大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不是市场需求增大(西藏蔬菜、瓜果需求量过去一直不能满足),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对拉萨农业(蔬菜、瓜果等)生产影响不大,故C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5.(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夏季到拉萨旅游,需要带的物品最好是( )
A.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短袖 B.雨伞、短袖、防晒霜、墨镜
C.墨镜、遮阳帽、防晒霜、长袖衣服 D.墨镜、防冻霜、防晒霜、羽绒服
【答案】C
【详解】拉萨地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即使在夏季也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所以夏季去拉萨旅游,应该携带墨镜、遮阳帽、防晒霜、长袖衣服等物品,C正确;短袖、防冻霜和羽绒服用不上,ABD错误。故选C。
【点睛】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酷寒
7.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
A.藏北高原 B.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柴达木盆地 D.昆仑山山区
【答案】6.C 7.B
【分析】6.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干旱一般是指沙漠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湿热一般是指热带雨林气候区,酷寒一般是指极地地区,故选C。
7.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热量条件差,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好,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选B。
【点睛】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国,也是世界地势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④地区的特色饮食是( )
A.甲:葡萄干 B.乙:酥油茶C.丙:刀削面 D.丁:椰子饭
9.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①地区的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答案】8.B 9.B 10.C
【分析】8.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北方地区,②为南方地区,③为西北地区,④为青藏地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当地人特色饮食有刀削面;南方地区有热带分布,热带经济作物有椰子,主要作物有糯米,因此当地有椰子饭;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当地瓜果特别甜,有特色产品葡萄干;青藏地区地高天寒,有特色饮食酥油茶、青稞酒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我国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该区域以湿润区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A项是唐朝杜牧的《江南春》这首诗,诗里的意思描述的是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方水资源丰富,A项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象;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B项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区草原的景象;C项北国风光,描述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景象,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因此出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D项昆仑山是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的分界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背风向阳,墙壁用石头垒砌,墙体厚,开窗甚少。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读图青海省碉房景观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有关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12.碉房的分布形态主要受( )影响。
A.气候 B.地形 C.降水 D.气温
13.读图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
A.高原高山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B.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干燥
C.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干燥少雨
D.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答案】11.D 12.B 13.A
【分析】11.根据人的体质特征,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排名第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2.由题目可知,这些碉房大多依山而建,背风向阳,多用石头垒砌,其分布形态呈带状分布,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其分布形态受气候、降水和气温的影响小,故选B。
13.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属于夏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的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冬冷夏热,地中海气候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选A。
【点睛】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a大致是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
A.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15.丁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湿热 B.干旱
C.冷湿 D.高寒
【答案】14.C 15.D
【分析】14.由图可知,图中a分界线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年降水量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划分的依据是降水,是由于两地区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故选C。
15.由图可知,丁地是我国四大区域中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区,该地区由于海拔高、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湿热是指南方地区,干旱是指西北地区,冷湿是指东北地区,故选D。
【点睛】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二、解答题
1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黑颈鹤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以植物的根、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为食。下图示意中国黑颈鹤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黑颈鹤繁殖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该区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反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
(2)连接①____(城市)和②的铁路线是____,该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部分路段采取以桥代路,其主要目的是____。
(3)黑颈鹤越冬地点主要分布在甲____(河流)谷地和长江上游谷地,简要分析黑颈鹤越冬地点分布在河谷地带的自然原因是____。
【答案】(1) 一 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高寒
(2) 西宁 青藏铁路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给动物留下迁徙通道)
(3) 雅鲁藏布江 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食物充足
【分析】本题以青藏铁路和中国黑颈鹤分布为材料,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青藏铁路的意义及青藏地区的河流,考查学生对青藏地区这一区域地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黑颈鹤繁殖区域主要分布在第一阶梯的青藏地区,该地区的地表特征是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反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2)①青海省的省会西宁,②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拉萨,图中连接两省会的铁路线是青藏铁路,起点是西宁,止点是拉萨,这条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这条铁路在建设过程采取以桥代路的做法,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给动物留下迁徙通道。
(3)黑颈鹤越冬地点主要分布在甲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长江上游的谷地,黑颈鹤越冬地点分布在河谷地带,因为青藏高原上的河流谷地,气温相对较高且河谷里的食物也较多。
【点睛】
17.(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继青藏铁路开通后,修建难度更大的川藏铁路已从拉萨和成都两端分别开工预计2025年全线通车。如图为进藏线路图,以及青藏线和川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1)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修建了青藏、川藏、______、______等四条进藏公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青藏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上,游客沿途可欣赏到高原特有的动物,如______、藏绵羊、藏山羊,以及藏羚羊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3)结合川藏线和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描述川藏铁路沿线地形特征______。
【答案】(1) 新藏 滇藏
(2) 一 牦牛
(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分析】本题以青藏铁路和川藏铁路为材料,考查青藏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横断山脉的地形特征。考查学生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及代表动物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等四条进藏公路。一般来说,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点有运输量大,连续性强。
(2)青藏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途经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游客沿途可欣赏到高原特有的动物,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以及藏羚羊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3)由图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横断山脉,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修建难度大。
【点睛】
18.(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大致以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地区以种植业、海业、林业为主,西部地区以____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____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2)我国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主要地形类型以____和丘陵为主,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
(3)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图1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与图2柱状图相符的是____,该城市的名称是____,乙城市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____。
(5)进行水稻杂交试验,大多选在水稻生长周期短、年内尽可能多次种植的区域。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当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
【答案】(1) 400 畜牧 东北
(2) 季风区 平原 三
(3) 旱地 水稻
(4) 甲 乌鲁木齐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靠近河流,水资源丰富(或水热条件较好)
(5)一年三熟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城市气候类型图和我国农业分布图为材料,考查我国农业生产的分布及差异,气候类型判读及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降水丰富,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农业生产类型以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为主;西部地区降水少,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林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2)我国的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季风区,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地形类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平坦,耕地较多,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阶梯。
(3)由图可知,我国的大豆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油菜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2为全年少雨、冬冷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图1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的气候特征中,与图2相符的是深居内陆的甲乌鲁木齐;该市所属省区农产品质量优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乙城市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这是由于当地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靠近河流,水资源丰富;海拔低,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
(5)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主要得益于该地区地处热带,热量充足,作物熟制可达一年三熟。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