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第四章环境与发展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第四章环境与发展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4 15:24: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第四章环境与发展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店数量集中的“淘宝”镇大量涌现。下图示意中国“淘宝”镇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淘宝”镇形成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商业文化氛围较好 ②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③交通通信设施完善 ④科学技术实力雄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我国“淘宝”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分布于东南沿海
B.有明确的服务范围
C.浙江“淘宝”镇的规模等级高于河北
D.广东“淘宝”镇的环境承载力最大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连接麦加和麦地那的“麦麦高铁”(下图)开始商业运行后,两地的行车时间缩短至2小时。该高铁途经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达,年客运量高达1500万人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麦麦高铁”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政策 D.经济
4.该高铁连接吉达国际机场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交通网络 B.促进产业升级
C.增加就业岗位 D.缩短运输距离
5.该高铁建成通车后,当地获益最明显的产业是( )
A.石油化工 B.纺织工业 C.旅游业 D.电子信息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为( )
A.腹地广阔 B.交通便利 C.资源丰富 D.历史悠久
7.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正确的是( )
①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②发挥上海、武汉、成都的核心作用,推行新型城镇化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④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槽
9.日本曾多次声称“钓鱼岛”是其领土,这说明(  )
①我国与世界其他海区一样,存在海区划界及岛屿归属的争议
②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③我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来保卫祖国
④世界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钓鱼岛历史上一直都是中国领土,日本强行霸占钓鱼岛,并经常驱逐中国渔船,其真正目的是(  )
A.准备侵略中国 B.恢复太平洋霸主地位
C.敲诈渔民钱财 D.占有钓鱼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2002—201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长(2002—2016年)
11.我国传统的海洋产业包括( )
①海盐生产 ②海洋水产 ③滨海旅游业 ④海洋信息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下列关于我国海洋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海洋传统产业产值仅次于日本 B.海洋产业产值从2002年至2016年一直在增长
C.海洋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一直上升 D.海洋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下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江西省主体功能区(2010~2020年)》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
①自然条件的可开发性②土地利用现状③经济发展的差异④行政区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图中代表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Ⅲ、Ⅱ、Ⅰ D.Ⅰ、Ⅲ、Ⅱ
15.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主要是( )
A.Ⅰ、Ⅱ B.Ⅱ、Ⅲ C.Ⅰ、Ⅲ D.Ⅰ、Ⅱ、Ⅲ
二、综合题
16.(2017·四川宜宾·高三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图a)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一8℃至-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土壤疏松透气,且PH值在0.5-8.O之间油橄榄会生长更好。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图b)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00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17.(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11个省市,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依托,主要是因为长江提供了 条件。
(2)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存在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提供了空间, 密集型、 密集型产业可以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
(3)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条件。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1月13日,由人民海军辽宁舰等组成的航母编队,首次完成跨海区、跨年度远海训练航行,航行时经过钓鱼岛。图1示意各类海域分布,图2示意上海以东海底地形剖面。
(1)图1中A处为________,B处为_________,C处为_________,D处为_________。
(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
(3)我国共有海岛11000余个。请从交通、资源的角度,分析海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大气中存在过量的由燃烧产生的SO2和NO2则大气降水的pH值低于5.6以下,称为酸雨。酸雨属于二次污染物,其环境影响是区域性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已形成几大酸雨区,我国西南地区酸雨污染严重,频率高,单场雨pH值最低曾达3.35(重庆)和3.41(贵阳),并已蔓延到广东、广西等省。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西南地区酸雨的主要成因。
(2)北方有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何南方酸雨重于北方。
(3)简要说明酸雨对于环境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第四章环境与发展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店数量集中的“淘宝”镇大量涌现。下图示意中国“淘宝”镇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淘宝”镇形成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商业文化氛围较好 ②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③交通通信设施完善 ④科学技术实力雄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我国“淘宝”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分布于东南沿海
B.有明确的服务范围
C.浙江“淘宝”镇的规模等级高于河北
D.广东“淘宝”镇的环境承载力最大
【答案】1.A 2.C
【分析】1.读图可知,“淘宝”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发达的网络信息和较好的商业文化氛围,①③正确。“淘宝”镇的形成与农业发展历史以及科学技术联系不大,②④错误,故选A。
2.由图可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淘宝镇都不位于东南沿海地区,A错误;“淘宝”镇商品销售是靠互联网,没有明确的服务范围,B错误;浙江省“淘宝”镇的等级明显高于河北省,C正确;浙江省“淘宝”镇的等级最高,环境承载力最大,D错误。
【点睛】“互联网+商业”的模式的出现得益于交通通讯设施的完善,能扩大了产品销售范围,降低地价对商业的限制。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连接麦加和麦地那的“麦麦高铁”(下图)开始商业运行后,两地的行车时间缩短至2小时。该高铁途经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达,年客运量高达1500万人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麦麦高铁”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政策 D.经济
4.该高铁连接吉达国际机场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交通网络 B.促进产业升级
C.增加就业岗位 D.缩短运输距离
5.该高铁建成通车后,当地获益最明显的产业是( )
A.石油化工 B.纺织工业 C.旅游业 D.电子信息
【答案】3.D 4.A 5.C
【分析】3.交通运输线的建设一般都是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D正确。
4.该高铁连接吉达国际机场,不仅使国内交通通达度提高,而且使该区域的对外交通变得更快,使交通网络更加完善,速度更快,A正确;高铁的运输功能主要以载客为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不大,就业岗位不会明显增加,BC错误;高铁为了连接吉达国际机场,其运输线路更弯曲,没有缩短运输距离,D错误。
5.高铁的运输功能主要以载客为主,高铁建成通车后,可以运输大量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C正确;而石油化工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货物运输快捷的基础上,高铁建成通车对其影响不大,AB错误;电子信息产业多建立在发达的航空运输的基础上,高铁建成通车对其影响不大,D错误。
【点睛】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和完善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利于完善交通运输网,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利于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区域联系。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为( )
A.腹地广阔 B.交通便利 C.资源丰富 D.历史悠久
7.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正确的是( )
①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②发挥上海、武汉、成都的核心作用,推行新型城镇化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④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6.A 7.D
【解析】6.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A正确。单一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历史悠久并不能体现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BCD错误。故选A。
7.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应该是发挥区域优势,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协同发展和东西部互动合作,而非只是提供生态产品,①错误,④正确,AB错误。上海、武汉、重庆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应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的同时,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从而推行新型城镇化,②错误,C错误。长江经济带应把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③正确,即D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
(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槽
9.日本曾多次声称“钓鱼岛”是其领土,这说明(  )
①我国与世界其他海区一样,存在海区划界及岛屿归属的争议
②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③我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来保卫祖国
④世界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钓鱼岛历史上一直都是中国领土,日本强行霸占钓鱼岛,并经常驱逐中国渔船,其真正目的是(  )
A.准备侵略中国 B.恢复太平洋霸主地位
C.敲诈渔民钱财 D.占有钓鱼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
【答案】8.A 9.D 10.D
【解析】8.由图可知,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上属大陆架。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与世界其他海区一样,我国海域也存在着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争议,①正确。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②正确。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④正确。强化军事力量、来保卫祖国会激化矛盾,不利于发展,③错误。D正确。故选D。
10.占有该岛附近海域资源的开发权,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日本强行霸占钓鱼岛,并经常驱逐中国渔船,其真正目的是占有钓鱼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D正确。故选D。
【点睛】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370.4公里),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2002—201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长(2002—2016年)
11.我国传统的海洋产业包括( )
①海盐生产 ②海洋水产 ③滨海旅游业 ④海洋信息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下列关于我国海洋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海洋传统产业产值仅次于日本 B.海洋产业产值从2002年至2016年一直在增长
C.海洋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一直上升 D.海洋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下
【答案】11.A 12.B
【解析】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盐生产、海洋水产等传统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 ①②正确。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信息服务均属于新兴海洋产业。故选A。
12.读图可知,海洋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在10%以下,但2006年占10%,D错误。海洋产业产值从2002年至2016年一直在增长,但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变化不大,B正确。我国海洋传统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A错误。海洋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在2008有所下降,C错误。故选B。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江西省主体功能区(2010~2020年)》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
①自然条件的可开发性②土地利用现状③经济发展的差异④行政区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图中代表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Ⅲ、Ⅱ、Ⅰ D.Ⅰ、Ⅲ、Ⅱ
15.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主要是( )
A.Ⅰ、Ⅱ B.Ⅱ、Ⅲ C.Ⅰ、Ⅲ D.Ⅰ、Ⅱ、Ⅲ
【答案】13.A 14.C 15.A
【分析】13.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有自然条件、土地利用和经济差异,故①②③正确,而行政区划不属于主题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故④错,本题选A。
14.对比左右两图可知,Ⅰ主要分布在山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Ⅱ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呈片状特征,为农产品主产区;Ⅲ主要分布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呈斑块状分布,为城镇化地区。C正确。故选C。
15.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农产品主产区Ⅱ和重点生态功能区Ⅰ,二者过度开发容易导致生态破坏,A正确。故选A。
【点睛】主体功能区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各个地区因为核心(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核心(主体)功能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主体功能不同,区域类型就会有差异。大致可分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等。
二、综合题
16.(2017·四川宜宾·高三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图a)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一8℃至-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土壤疏松透气,且PH值在0.5-8.O之间油橄榄会生长更好。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图b)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00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答案】(1)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冬季气温较高;夏季多雨,光热不足;土壤偏酸性;土壤透气性差。
(2)年降水量为400-800mm(半湿润地区),光照和水分条件优越;冬季气温为0℃左右(暖温带),有利于油橄榄树的花芽分化;海拔1500m以下的河谷地带,可减少冬春季寒潮冻害;河谷两岸山坡地及冲积扇土壤肥沃;坡度大,土质疏松透气。
(3)铁路贯通,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扩大油橄榄种植规模;利于油橄榄产品深加工;利于各种油橄榄产品的运输,占领国内巨大的市场。
【分析】本题以油橄榄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自然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农业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气候因素包括光照、热量、降水等。 由“油橄榄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区”及图a推断油橄榄的生长习性:耐旱、喜光。材料业说明了油橄榄的生长要求:“-8℃至-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土壤疏松透气,且PH值在6.5-8.0之间生长更好”。 昆明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四季如春,冬季气温远高于0℃,不利于花芽分化。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光照不足,即“水不服”。降水丰富,土壤黏重,透气性差,且偏酸性,加之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较贫瘠,土壤条件不利于油橄榄生长,使其“土不服”。最终出现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现象。
(2)甘肃陇南白龙江流域:图b所示,该地位于34°N附近,属于暖温带,海拔低于1500米,1月气温在-8℃—0℃之间,降水400—800mm之间,光照、水分、气温等气候条件适宜。河谷两岸河流堆积形成肥沃土壤,两侧半山地带排水条件好,土壤疏松透气。半湿润区,土壤偏碱性。综上所述,白龙江流域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
(3)该地区成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油橄榄产业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但由于地处西部偏远山区,使得油橄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铁路作为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实施,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加工和销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扩大油橄榄产业的种植规模、深加工、市场等方面进行阐述。
【点睛】
17.(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11个省市,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依托,主要是因为长江提供了 条件。
(2)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存在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提供了空间, 密集型、 密集型产业可以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
(3)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条件。
【答案】(1)航运(水运、交通)
(2)劳动 资源
(3)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经济带地理特征,长江经济带区位条件分析,还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详解】(1)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2)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条件主要从交通、资源、工农业基础、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长江经济带水运、陆运等交通发达,交通便利;长江经济带经济发达,大城市集中,故市场广阔,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长江经济带有中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工业生产基地等,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1月13日,由人民海军辽宁舰等组成的航母编队,首次完成跨海区、跨年度远海训练航行,航行时经过钓鱼岛。图1示意各类海域分布,图2示意上海以东海底地形剖面。
(1)图1中A处为________,B处为_________,C处为_________,D处为_________。
(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
(3)我国共有海岛11000余个。请从交通、资源的角度,分析海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
【答案】(1)领海 内水 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
(2)钓鱼岛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地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之间有海槽相阻隔。
(3)交通优势:海岛可以利用廉价的航运,交通便利;资源优势:海岛及其所属的专属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
【分析】本大题以海洋开发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一些概念、钓鱼岛、海岛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内水是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所有水域及水道;领海是指领海基线以外十二海里之水域;专属经济区指领海基线起算,不应超过200海里的海域,大陆架是指邻接海岸但在领海以外之海底区域之海床及底土,其上海水深度不超过二百公尺,或虽逾此限度,而其上海水深度仍使该区域天然资源有开发之可能性者。因此,图1中A处为领海,B处为内水,C处为专属经济区,D处为大陆架。
(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根据历史记载,钓鱼岛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因此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图中显示,钓鱼岛地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从自然角度来看,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图中显示,钓鱼岛与日本的琉球群岛之间有海槽相阻隔,因此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3)题意表明,海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应从交通、资源的角度进行分析。海岛四周临海,海运便利,具有发展经济的交通优势;图中显示,海岛周围具有广阔的专属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明显。
【点睛】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大气中存在过量的由燃烧产生的SO2和NO2则大气降水的pH值低于5.6以下,称为酸雨。酸雨属于二次污染物,其环境影响是区域性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已形成几大酸雨区,我国西南地区酸雨污染严重,频率高,单场雨pH值最低曾达3.35(重庆)和3.41(贵阳),并已蔓延到广东、广西等省。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西南地区酸雨的主要成因。
(2)北方有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何南方酸雨重于北方。
(3)简要说明酸雨对于环境的影响。
【答案】(1)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中含硫,硫经过燃烧形成SO2 ,再在空气中氧化遇水形成硫酸。
(2)北方降水量少,难以形成酸雨;
南方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南方多酸性土壤,北方多碱性土壤。
(3)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土壤肥力下降;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腐蚀破坏建筑物。
【分析】本题以我国的酸雨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环境与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比较大;南方的降水量比较大且气温较高水分容易和空气中二氧化硫发生反应形成酸雨。
(2)北方虽然重工业比南方多,但是北方的降水比南方要少,水分条件较差,难以形成酸雨。
(3)酸雨进入河流或者湖泊之中会使河湖水体酸化,破坏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酸雨进入土壤会使土壤的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的生长;酸雨会腐蚀树叶,破坏森林;此外,酸雨还会腐蚀文物和建筑物,从而使其遭到破坏。
【点睛】第2题我国北方降水比较少,南方降水比较多,北方的缺乏足够的水分条件,所以其酸雨量少于南方;第3题可知从河湖酸化、土壤酸化、土壤肥力较低以及破建筑物等方面去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