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1人类面临主要的环境问题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在经常困扰着我国很多城市,尤其是我国北方冬季,左图为某城市雾霾前后对比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发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下列序号所示环节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2.雾霾天气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有( )
①雾霾天气出现后,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
②气温升高,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③危害人体健康④易形成酸雨
⑤迫使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有( )
①臭氧层的破坏
②大量砍伐森林
③工业生产向大气中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④太阳黑子的大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D 2.C 3.B
【分析】1.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图判断可知,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③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表示地面辐射,⑤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⑤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选D。
2.雾霾天气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①正确;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②错误;雾霾天气会危害人体的健康,③正确;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易形成酸雨,④正确;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不属于不利影响,⑤错误。故选C。
3.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造成的,近年来引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以及大量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②③正确;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影响是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①错误;太阳黑子的大爆发不会导致全球变暖,④错误。故选B。
【点睛】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景观图片,回答下面小题。
4.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成因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自净能力”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片中反映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C 5.A 6.B
【分析】4.当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图示①是森林破坏,②是水土流失,③是大气污染,④是垃圾污染.③④属于环境污染问题,据此选C正确。
5.结合上题判断,①是森林破坏,②是水土流失,③是大气污染,④是垃圾污染,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①是过度砍伐森林,随着森林的破坏会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最终出现自然资源衰竭问题,A正确,故选A。
6.②中河流含有大量的泥沙,是该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结果。故选B。
【点睛】当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关于海洋环境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环境问题指的就是海洋污染
B.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也会导致海洋环境问题
C.海运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危害不大,不属于海洋环境问题
D.治理海洋污染的重点是禁止核电站向海洋排放冷却水
【答案】B
【详解】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海洋环境问题不等同于海洋污染,A错误;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也会导致海洋环境问题,B正确;海运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直接导致海洋污染,间接导致生态破坏,危害很大,属于海洋环境问题,C错误;核电站向海洋排放的冷却水对海洋环境有一定破坏,但相对于其它海洋污染,海洋排放的冷却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限,不是治理海洋污染的重点,D错误。故选B。
【点睛】
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上海正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①上海有50平方千米体育场面积②增加了50万就业岗位③增加林场5万亩④污水处理率达到9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体育场的建设与保护环境关系不大,①错误,AD错误。就业岗位的增加与保护环境关系不大,②错误,B错误。增加林场面积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护环境,③正确;污水处理率达到99%,有利于减少污水的直接排放,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④正确,C正确。故选C。
【点睛】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巨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其最主要的作用是( )
A.保育土壤 B.固碳释氧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防风固沙
【答案】D
【详解】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三北”防护林主要作用是阻挡风沙,减轻自然灾害,D正确。保育土壤、 固碳释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均不是三北防护林的突出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1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亚速海位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被克里米亚半岛与黑海隔离,夏季水温20-30℃,平均深度8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洋生物丰富。近几十年来,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升高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升高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①城市废水排放增多 ②黑海海水入侵 ③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④入海径流量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材料信息“近几十年来,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升高的现象”分析盐度升高是近几十年来的变化所引起的,主要强调短期内的自然或人文因素的变化。城市废水排放量增多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与盐度关联不大,所以①错;亚速海因为有河水注入,且纬度位置较黑海高,蒸发较弱,盐度低于黑海;加之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高盐度的黑海海水会通过刻赤海峡入侵亚速海,导致亚速海盐度升高,②对;全球变暖导致亚速海蒸发加剧,盐度上升,③对;注入黑海的顿河沿岸多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用水量增大,会导致入海河水水量减少,盐度上升,④对。所以答案C对,ABD错。
【点睛】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大体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①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②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通常来讲: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较封闭的海区一般与外海的盐度差别比较大。
1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环境问题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乡村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分别是( )
①环境污染,生活废弃物排放②环境污染,生产“三废”排放③生态破坏,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④生态破坏,利用资源的强度过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生产“三废”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②错误;农村地区以农业活动为主,在广大农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废弃物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导致的生态破坏;利用资源的方式强度过大而产生导致的生态破坏; ①③④正确。C正确。故选C。
【点睛】
1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城市高架路两侧架设的近两米高的屏障,这种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的回声
【答案】B
【详解】城市高架路两侧架设的近两米高的屏障,这种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将噪声阻隔在交通运输线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目前,城市环境中最常发生的污染有( )
A.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B.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水污染、放射性污染
D.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B
【详解】城市环境中因为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生活多动,最常发生的污染有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B正确。土壤污染是农业生产不合理导致的,AD错误。放射性污染不是最常发生的污染,C错误。所以选B。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南宁市那考河以前河道沿岸有40个污水直排口,水质多为劣五类,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经过近两年整治改造后,原本泛着黑水的小河沟如今华丽变身。读那考河整治前后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那考河上游内涝发生几率低的月份是( )
A.1~3月 B.4~5月 C.6~8月 D.9~10月
15.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是主要为了( )
A.净化水质,减轻内涝 B.调节南宁市的局部小气候
C.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D.增加居民休憩的景点
【答案】14.A 15.A
【分析】14.该地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内涝是指短时间内汇水量较大,结合选项,该地1~3月降水较少,内涝发生几率较低,A项正确。故选A。
15.结合材料可知,那考河位于南宁市,为广西省会城市,该河水质多为劣五类,且内涝严重,可以推出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是主要为了净化水质,减轻内涝,A项正确;经过整治,那考河附近环境得到了改善,有利于对局部小气候的改善及增加居民休憩景点,但不是主要因素,BD项错误;该河行洪不畅,河道弯曲,航运价值不高,C项错误。故选A。
【点睛】内涝由于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涝灾。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重点流域(海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农业污染源种植业主要水污染物流失量:总氮71.04万吨,总磷3.69万吨。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705.98万吨,总氮45.75万吨,总磷9.16万吨,铜980.03吨,锌2 323.95吨。水产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2.67万吨,总氮2.15万吨,总磷0.41万吨,铜24.62吨,锌50.15吨。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材料二:图甲示意我国西北沙漠边缘某灌溉农业试验田周边1998年开始试验至2010年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图乙示意该地土壤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1)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种植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属于________。
(2)针对农业污染源造成的水污染问题,简要说明解决措施。
(3)指出1998~2010年该灌溉农业试验田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面污染源
(2)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发展沼气);加大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3)特点:生物多样性指数在2004年之前呈上升趋势,2004年之后呈下降趋势。原因:2004年之前,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农田周边土壤水分条件改善。2004年之后,随着试验田周边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出现次生盐碱化。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些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污染物的分类以及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要求较高。
(1)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种植业主要以农田为载体进行生产,故造成的水污染属于面污染源。面源污染又称非点源污染,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各种大气颗粒物等组成,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土壤或大气环境。
(2)据材料一可知农业污染源主要来自种植业施用的化肥农药中的氮磷物质,因此需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污染源还有畜禽养殖业中产生的牲畜的粪便,因此需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发展沼气);据材料一,农业污染源亦来自水产养殖业排放的污染物,因此需要我们加大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3)根据材料可知,1998年开始建实验田,2004年前,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农田周边土壤水分条件改善,所以生物多样性指数2004年前上升。2004年后,随着试验田周边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出现次生盐碱化,所以生物多样性下降。
【点睛】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7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
(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____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____DU时称臭氧层空洞。
(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____,主要是因为____。
(3)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____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____;对生物界的影响有____。
(4)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的措施和方法。
【答案】(1) 150 200
(2) 平流 升高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 紫外线 导致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农作物减产,森林受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
(4)减少氯氟烃的排放,积极寻找替代品。
【分析】本题以1987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图为材料,涉及大气垂直分层、臭氧在大气层中的位置、作用及臭氧层被破坏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及防治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1)将图形信息与纵坐标轴信息相结合可判断,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150 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200DU时称臭氧层空洞。
(2)在垂直方向上,从地面到高空大气被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因臭氧对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
(3)臭氧对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所以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对人类健康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②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③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对生物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试验200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小麦、棉花、大豆、水果和洋白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②减少渔业产量,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1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③破坏森林。
(4)臭氧层空洞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等氟氯烃化合物引起的;因而治理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措施有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由于臭氧层空洞属于国际性环境问题,因而各国要共同行动,加强国际合作。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是其他安全的载体和基础,同时也受到其他安全的影响和制约。下图为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甲处位于“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西端,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区之一,贫困人口较多。
(1)结合甲地生态屏障的功能,分析其破坏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危害。
(2)请你列举两条保护“南方丘陵山地带”的主要措施。
【答案】(1)该地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森林破坏后将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泥沙淤积,水患威胁加剧。
(2)加强执法力度(或宣传教育),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发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产业。
【分析】本题以我国生态安全战略为背景,涉及自然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像解读能力和区域认知、人地协调的素养。
(1)甲地位于横断山区附近,生态屏障功能主要靠水土防护林来实现,其破坏后对长江中下游造成的危害主要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加剧水患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地势起伏较大,降水集中,易发生水土流失。森林被破坏后,会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大量泥沙进入到长江之中,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泥沙淤积,使得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患威胁加剧。
(2)保护措施主要从解决贫困问题、解决能源问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坚强执法力度和宣传教育,充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避免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解决贫困问题,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能源问题,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推进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点睛】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动漫电影风靡一时,电影中作为绿色能源的青青草原不断遭到破坏,“虎威太岁”居然是只假老虎,壁虎军师重返“一统天下”时期的计划也最终落空,最后“秘密武器”也只是生物进化的图谱。
(1)青青草原提供的绿色能源是________,植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是________。
(2)壁虎军师想要重返“一统天下”的时期是指( )
A.太古代 B.古生代早期
C.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D.新生代第四纪时期
(3)“华南虎”事件曾轰动一时,导致华南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 生物能 光合作用
(2)C
(3)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空间不断扩展,华南虎生存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导致华南虎因难以生存和繁衍而消失。
【分析】本题以动漫电影为材料,选取和地理有关的材料信息,考查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涉及爬行动物的时代及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动物消失等知识点。
(1)青青草原上植被为草地,可提供生物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2)壁虎军师为爬行类动物,爬行类“一统天下”的时期为中生代侏罗纪时期。C正确。故选C。
(3)人类不合理活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空间不断扩展,华南虎生存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华南虎失去了生存环境导致华南虎因难以生存和繁衍而消失。因此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华南虎消失。
2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表示的是人地矛盾冲突的程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若A、B、C、D代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2)A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此时人类对环境的作用________。B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3)人地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阶段在________社会,在图中表现在________阶段(字母)。
(4)D阶段中,人们已具备从区域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体现在人类已掌握较高的________。该阶段人类社会走________的发展道路。
【答案】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人类依赖于环境 微弱(很小) 人类改造自然环境 工业 C 科学技术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分析】本题以人地矛盾为情境,考查人地关系的演变、人地矛盾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图中人地矛盾及冲突由弱到强再到弱,说明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由小到大再到小。联系人类由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四个阶段,即可明确A、B、C、D的含义,即A为原始社会、B为农业社会、C为工业社会、D为后工业社会。
(2)在原始社会(A阶段),人类依赖于环境,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生产力水平低,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较弱;在农业社会(B阶段),为了发展农业,人们开始改造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
(3)由图可知,人地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是在C阶段,即工业社会。
(4)后工业社会(D阶段),科技水平较高,人类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发展道路。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1人类面临主要的环境问题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在经常困扰着我国很多城市,尤其是我国北方冬季,左图为某城市雾霾前后对比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发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下列序号所示环节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2.雾霾天气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有( )
①雾霾天气出现后,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
②气温升高,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③危害人体健康④易形成酸雨
⑤迫使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有( )
①臭氧层的破坏
②大量砍伐森林
③工业生产向大气中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④太阳黑子的大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景观图片,回答下面小题。
4.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成因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自净能力”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片中反映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关于海洋环境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环境问题指的就是海洋污染
B.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也会导致海洋环境问题
C.海运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危害不大,不属于海洋环境问题
D.治理海洋污染的重点是禁止核电站向海洋排放冷却水
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上海正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①上海有50平方千米体育场面积②增加了50万就业岗位③增加林场5万亩④污水处理率达到9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巨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其最主要的作用是( )
A.保育土壤 B.固碳释氧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防风固沙
1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亚速海位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被克里米亚半岛与黑海隔离,夏季水温20-30℃,平均深度8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洋生物丰富。近几十年来,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升高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升高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①城市废水排放增多 ②黑海海水入侵 ③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④入海径流量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环境问题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乡村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分别是( )
①环境污染,生活废弃物排放②环境污染,生产“三废”排放③生态破坏,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④生态破坏,利用资源的强度过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城市高架路两侧架设的近两米高的屏障,这种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的回声
13.(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目前,城市环境中最常发生的污染有( )
A.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B.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水污染、放射性污染
D.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南宁市那考河以前河道沿岸有40个污水直排口,水质多为劣五类,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经过近两年整治改造后,原本泛着黑水的小河沟如今华丽变身。读那考河整治前后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那考河上游内涝发生几率低的月份是( )
A.1~3月 B.4~5月 C.6~8月 D.9~10月
15.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是主要为了( )
A.净化水质,减轻内涝 B.调节南宁市的局部小气候
C.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D.增加居民休憩的景点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重点流域(海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农业污染源种植业主要水污染物流失量:总氮71.04万吨,总磷3.69万吨。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705.98万吨,总氮45.75万吨,总磷9.16万吨,铜980.03吨,锌2 323.95吨。水产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2.67万吨,总氮2.15万吨,总磷0.41万吨,铜24.62吨,锌50.15吨。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材料二:图甲示意我国西北沙漠边缘某灌溉农业试验田周边1998年开始试验至2010年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图乙示意该地土壤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1)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种植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属于________。
(2)针对农业污染源造成的水污染问题,简要说明解决措施。
(3)指出1998~2010年该灌溉农业试验田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7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
(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____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____DU时称臭氧层空洞。
(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____,主要是因为____。
(3)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____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____;对生物界的影响有____。
(4)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的措施和方法。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是其他安全的载体和基础,同时也受到其他安全的影响和制约。下图为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甲处位于“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西端,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区之一,贫困人口较多。
(1)结合甲地生态屏障的功能,分析其破坏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危害。
(2)请你列举两条保护“南方丘陵山地带”的主要措施。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动漫电影风靡一时,电影中作为绿色能源的青青草原不断遭到破坏,“虎威太岁”居然是只假老虎,壁虎军师重返“一统天下”时期的计划也最终落空,最后“秘密武器”也只是生物进化的图谱。
(1)青青草原提供的绿色能源是________,植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是________。
(2)壁虎军师想要重返“一统天下”的时期是指( )
A.太古代 B.古生代早期
C.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D.新生代第四纪时期
(3)“华南虎”事件曾轰动一时,导致华南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表示的是人地矛盾冲突的程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若A、B、C、D代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2)A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此时人类对环境的作用________。B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3)人地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阶段在________社会,在图中表现在________阶段(字母)。
(4)D阶段中,人们已具备从区域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体现在人类已掌握较高的________。该阶段人类社会走________的发展道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