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有(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答案】1.D 2.A
【解析】1.“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的意思是说: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①正确;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会破坏植被,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②错误;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鼓励人口的增长,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③错误;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保护小动物,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D。
2.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同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故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正确;没有体现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BC错;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中没有综合性原则,D错。故选A。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公平性原则,通俗的说就是人人之间、物物之间、人和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家地区之间都是公平的。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个意思。第二,持续性原则,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发展的连续不断,一直向前。第三,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之间的问题往往可能发展为全球性问题,所以就要求在解决地方问题时从全球整体着眼,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简单的说就是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职责。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共同性原则
4.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③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④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A 4.B
【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麦田、饲料厂和养猪场为沼气池提供原料,而沼气池中的物质又回到麦田,使农田肥力增强,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正确;没有体现公平性、共同性原则,BCD错误,故选A。
4.图中农业生产活动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小麦、养猪及农产品加工得到共同发展,实现了农产品的多样化,①②正确;有机质还田,改善了农田的施肥结构,但不能显著提高粮食产量,把生产中的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废弃物用来制沼气,改善了能源结构,增加了生活能源,没有增加生产能源,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1.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不仅指自然生态、还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2.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两个方面。代际公平强调在发展问题上要足够公正的对待后人,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代内公平强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别的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着眼的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发展。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高炉炼铁是一种传统的炼铁工艺,使用该工艺生产的铁占世界铁产量的95%以上。2016年瑞典某大型铜铁企业开始研发试验“氢气炼铁”工艺,并于2021年采用该工艺成功试验生产出首批钢材。下图示意高炉炼铁与“氢气炼铁”工艺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的突出优势是( )
A.能源消耗少 B.生产成本低 C.生产效率高 D.环境效益好
6.采用“氢气炼铁”工艺的钢铁企业在选址时应首先考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清洁能源丰富 B.铁矿品位较高 C.生态环境良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5.D 6.A
【分析】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氢气炼铁”工艺使用的是非化石燃料作为能源,高炉炼铁使用的是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效益更好,D正确;没有减少能源消耗,A错误;生产升本没有降低,B错误;没有反映生产效率是否提高,C错误。所以选D。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氢气炼铁”工艺使用非化石燃料作为能源,所以清洁能源是限制与“氢气炼铁”工艺钢铁企业选址的主要条件,A正确;铁矿石品位、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条件都不是影响“氢气炼铁”工艺钢铁企业选址的主要条件,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传统的高炉炼铁通过焦炭燃烧提供还原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并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得到铁,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而氢能炼钢则利用氢气替代一氧化碳做还原剂,其还原产物为水,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炼铁过程绿色无污染,是实现钢铁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的最佳方案之一。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表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绿色GDP,即传统GDP扣除资源、环境等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以后的部分。绿色GDP指数=绿色GDP/传统GDP×100。下图为我国2013年传统人均GDP与绿色GDP指数分布关系图(数据未包含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GDP指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B.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GDP指数成正比
C.传统GDP与绿色GDP差值较大的多为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区
D.在资源节约、环境治理上东部地区不需要关注
8.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的是( )
A.北京 B.江西 C.贵州 D.辽宁
【答案】7.A 8.C
【解析】7.由图可知,绿色CDP指数总体星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格局,A正确;根据公式,绿色GDP指数=绿色GDP/传统GDP x 100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GDP指数不成正比,B错误;由图可知,东部地区绿色GDP指数显然大,但东部地区的传统GDP也很大,再利用绿色GDP指数公式估算可知,传统CDP与绿色CDP差值较大的多为东部地区省级行政区,C错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产值高、能耗大,更应关注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D错误。所以选A。
8.一个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说明其绿色GDP指数较低,传统人均GDP也较低,贵州最符合,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绿色GDP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在现在的GDP基础上融入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具体而言,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过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10.如果共享快递盒被大力推广,将( )
①增加快递包装成本②减少森林破坏③增加快递发送速度④减少快递垃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9.B 10.D
【分析】9.从图示可知,该过程也有废水排放,A错误;该过程对废水和浆料进一步利用,并生产动物饲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B正确;该过程没有涉及到糖的生产过程的改变,C错误;该过程只是对废糖水末端进行处理,与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10.共享快递盒增加快递盒的使用次数,会减少快递包装成本,①错误;快递盒主要为纸制品,通过林业资源进行制造,共享快递盒会减少快递包装,从而达到减少森林的破坏的目的,②正确;共享快递盒与快递发送速度无关,③错误;共享快递盒会减少快递盒的丢弃,从而减少快递垃圾,④正确。综合起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循环经济可以使生产生活各环节发生改变,从而有效保护生态,减轻环境污染。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地生态产业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箭头( )
A.①表示秸秆、沼气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12.实现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 )
①开垦草场,增加畜产品种类②使用化肥,提高农产品产量③发展食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④采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1.B 12.D
【分析】11.根据各部门投入和产出的具体情况,判断各项的正误。①饲料加工不会“产生”秸秆、沼气等。A错误。②种植业能直接提供给农户的是粮食、蔬菜等,B正确。③种植业不会生产出肉类和蛋类,C错误。④箭头指向错误,应是市场向养殖业提供市场信息等,且养殖业生产不出花卉,D错误。故选B。
12.开垦草场,增加畜产品种类,会增加草场的压力,破坏草场资源,①错误;以使用化肥来提高农产品产量,会导致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②错误;发展食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可以增加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③正确;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④正确。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生态产业,简称ECO,是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生态产业是包含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合理配置并不断调整人类活动,能够使水-能源-粮食(W-E-F)系统压力处于最优状态。下图为1997~2015年我国W-E-F系统压力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在2005年以前,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 )
A.随时间呈升—降的变化 B.与能源压力指数变化完全一致
C.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下降 D.由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下降
14.在1999年后,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快速下降,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低耗能产业增多
C.产业转移的发生 D.节约资源观念深入人心
15.我国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人口分布的聚集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我国W-E-F系统压力增大、压力空间不平衡。下列属于缓解我国W-E-F系统压力的积极措施是( )
①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食物结构多样化
②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提高人口布局集中度,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④合理布局相关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13.A 14.B 15.C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13.在2005年以前,我国W-E一F系统总压力指数在1999年之前是上升的,之后下降,故A对;由图可知在2005年以前总压力指数取决于能源压力,所以总压力指数和能源压力指数大致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尽相同,故B错误;总压力指数很大程度是能源压力导致,而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故能源压力大于西北,C错;我国西南地区处于南方季风区,降水总体比东北地区多,D错误。
14.由材料可得1999年之前压力指数很大程度是能源压力导致,后期压力指数减小,说明发展了低耗能工业,能源压力减小,故B符合题意;由材料可得我国压力指数很大程度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与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关系不大,节约资源观念正逐步普及,但还没完全深入人心,也不是主要原因,故A、D错误;区域区位条件的变化导致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不可能频繁发生,故C错误。故选B。
15.集中布局人口会加大地区发展差距,故③错误;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食物结构多样化,降低粮食压力;合理布局相关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与工业的合理布局,可有效降低压力指数,①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好山好水出好茶”,茶叶的生长分布、质量高低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茶叶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典型特点,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上其他一些茶叶出口国的崛起,我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被削弱,国际地位受到威胁。下图示意福建省茶叶产地分布图。
(1)简述该地茶树生长的不同季节易受到的气象灾害。
(2)分析福建茶叶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3)为增强我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请你提出合理措施。
【答案】(1)冬(或“春”)季寒潮(或“低温冻害”);夏秋季节台风(或“暴雨”,“山洪”);受季风气候影响易发生旱灾。
(2)纬度较低,东临海洋,水热条件优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土壤呈酸性,适合茶树生长;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大。
(3)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提高质量;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强宣传,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发挥该地茶叶业产品多样的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弘扬中国茶文化的优势,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茶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
【分析】本题以福建茶叶发展为背景,考查对茶叶的区位条件、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和对地理事物的阐释能力。
(1)冬春季节易受寒潮带来的低温冻害影响;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多台风,茶树容易被吹倒;季风气候不稳定带来的旱涝灾害。
(2)主要从地形、海陆位置、土壤三方面分析。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明显,水热条件好;位于东南丘陵,土壤呈酸性,利于茶树生长;地处丘陵地带,垂直差异大,自然环境差异大,品种丰富。
(3)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品种,提高茶叶质量,增强竞争力;对茶叶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多元化;加强宣传和品牌的创立,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发挥该地茶叶业产品多样的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将茶文化向世界推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吸引外国客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
【点睛】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的姑姑经营了一家废品收购站,暑假里小明去姑姑家玩,调研了废品回收的组织模式(下图)。
(1)与企业废弃物相比,指出居民生活废品的特点。
(2)概括个体回收者在废品回收利用中的作用及意义。
(3)小明发现姑姑家的废品摆放杂乱,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于是对收购站做了一个规划,请将废纸、金属、塑料填写在下图空白方框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1)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单个居民家庭数量少。
(2)作用:便于集中分散的废品;提高废品的回收率。意义:减少垃圾的数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废品的再生资源化。
(3)中间为金属废品,上下废纸、塑料均可。理由:塑料和废纸属于易燃废品,为避免可能出现的火灾,中间应当布置金属废品存放区充当隔离带。
【分析】本题以小明暑假调研为载体,考查废品的特点、分类、回收者的作用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工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生产集中、规模大、产品种类专一。因此,与企业废弃物相比,居民生活废品具有分布广泛、每个居民家庭数量少、废品种类多样的特点。
(2)读图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个体回收者的作用是:①充当了村民与废品收购站、小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废品回收利用过程中的最初的一个重要环节;②便于把分散在广大居民手中的废品集中起来;③便于对废品进行初级分类收集,提高废品的回收率。
其能实现的意义体现在:①从个人看,增加了个体回收者的收入。②从环境保护看,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处理难度;利于减少环境污染。③从资源利用看,通过废品的再生资源化,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④从企业看,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也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
(3)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废纸和塑料都属于易燃物品,一旦引起火灾,彼此相互助燃,难以控制火势。所以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两种废品应该分开存放,故金属废品在中间,废纸和塑料在两边。
【点睛】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罕坝位于内蒙古离原的东南,地处内蒙古离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平均海拔1500m,历史上的赛罕坝是一处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在辽、金时期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后因掠夺性采伐、开垦和连年山火,到近代,赛罕坝地区变成沙漠,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经过50多年的不断治理,赛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林场现已开发为森林公园,吸引众多游人。
(1)随着赛罕坝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分析森林对当地土壤的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2)结合赛罕坝地区的地理环境变迁案例,谈一谈你对人地关系的看法。
【答案】(1)森林利于有机质积累,促进当地土壤形成发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水作用,能提高当地土壤水分(保水);森林能利于土壤腐殖质的积累,提高当地土壤肥力(保肥);森林有保土作用,利于增加当地土壤厚度(保土)。
(2)能正确提取信息分析材料(兴-衰-兴);确立观点,理由充分(人地协调观)
【分析】本题以塞罕坝地区环境变迁的材料设置问题,涉及森林对土壤形成发育的作用及人地关系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1)结合土壤的形成过程分析,植被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塞罕坝森林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提高,土壤的水分条件改善;森林能减轻土壤侵蚀,促进沉积,有利于增加土壤的厚度;森林能促进腐殖质的形成,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2)塞罕坝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反映了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点睛】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玉狮场是云南省一个古朴的村寨,位于苍翠的群山环抱之中,主要居民是普米族。即使今天,这个村寨几乎没有受到太多外来文明的干扰,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依然是弹羊头琴唱歌,村边清澈的小溪水捧起来就能喝,房子是木板房,甚至有些碗都是用木头挖出来的。村里有500多亩承包地,主要经济作物是土豆、玉米和芸豆,耕作不用化肥,他们把山上的松叶搜集起来铺在牲口圈里,给牲口当被褥,当松叶被踩踏沤烂,就被挑到地里给庄家当肥料。
有人在玉狮场的林区发现了矿脉,指责玉狮场人脑子不开化的声音越来越多,这也让一些村里人产生了动摇。村干部说,上面指示要搞“开发式扶贫”,发展是硬道理,以后必须“向大山要效益”。
一边是神圣的土地,一边是可以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树木和矿脉,玉狮场百姓心理很矛盾。村里人的坚持成为了被人嘲笑的迂腐,不知这种坚守还能持续多久。
(1)简述玉狮场经济的突出特点。
(2)推测玉狮场村民没有大面积砍伐森林和开矿的主要原因。
(3)描述玉狮场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循环经济内容与过程。
(4)结合玉狮场的具体情况,为玉狮场村民提出“向大山要效益”的具体措施。
【答案】(1)以农业为主;农业主要有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经济作物品种较多,无污染等。
(2)玉狮场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降水较丰富;如果大面积砍伐树木或开矿,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等。
(3)村民将山上森林中(林业)的松叶搜集起来铺在牲口圈里(畜牧业),给牲口当被褥,当松叶被踩踏沤烂,就被挑到地里给庄稼当肥料(种植业),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等。
(4)依托政策,宣传并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基于村中的传统文化和森林资源等,发展特色旅游活动等,增加经济收入。
【分析】本题立足乡村振新大背景,以云南省少数民族村寨玉狮场村为区域载体,考查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的考查。
(1)描述特征类问题需根据题干要求具体归纳,结合材料可知,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涉及到以土豆、玉米和芸豆为主的种植业、林业以及畜牧业。从发展特征来看,经济作物品种多,且无污染。
(2)结合材料,村寨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地势起伏大,且处于我国云南省,降水较丰富,大面积砍伐森林或挖矿,以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等环境问题。
(3)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材料中,村民将山上森林中(林业)的松叶搜集起来铺在牲口圈里(畜牧业),给牲口当被褥,当松叶被踩踏沤烂,就被挑到地里给庄稼当肥料(种植业),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等,体现了对松叶的循环利用的过程。
(4)本题实际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本题而言,可从产业的转型升级角度分析。一方面依托现有政策,宣传并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另一方面可基于村中的传统文化和森林资源等,发展特色旅游活动等,增加经济收入。
【点睛】
2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形成了高度网络化的排灌体系,历史悠久的川西林盘就衍生于这些纵横交错的河流、灌渠之间。川西林盘不仅构成了成都平原独有的田园景观,亦是川西农耕文化的结晶,形如田间绿岛、随田散布,单个林盘(如图一)由林木、宅院围合而成,成为集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散居聚落单元。
成都市郫都区是成都平原林盘聚落的核心区,现存林盘数量多。但受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传统林盘不断遭受破坏,数量和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图三示意郫都区位置及2018年林盘分布密度。
(1)在林盘结构模式图(图二)中的方框内写出院落、农田、林木,并简述河流和灌渠对林盘形成的影响。
(2)近年来郫都区东南部传统林盘数量减少明显,试推测其成因。
(3)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都市大力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确定林盘产业发展方向。请从乡村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为林盘内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河渠密布,不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形成散居的林盘。填图如下所示。
(2)靠近成都市区,城市化促使大量林盘转化为建设用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大,导致人口外迁至城市居住,林盘被废弃,数量减少;新修住房(楼房)破坏林盘结构,导致传统林盘减少。
(3)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机循环农业、特色养殖业、花卉种植业等,建设绿色农业产业园;利用林盘这一特色民居景观和优美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结合林盘独特的农耕文化内涵,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分析】本题以川西林盘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体现了区域认知、人地协调和综合思维学科素养的考查。
【详解】(1)川西林盘一般由林园、宅院及其外围的耕地组成,整个宅院隐于高大的楠、柏等乔木与低矮的竹林之中,林盘周边大多有水渠环绕或穿过,构成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的田园画卷。其居住模式具有层次性和内向聚集性,一般构成宅-林-田的空间模式。因此院落在中心,外围依次是林木、农田。林盘周边大多有水渠环绕或穿过,一方面可以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用水需求,另一方面河流灌渠也促使林盘规模受到限制,很难形成大规模人口聚集现象。
(2)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传统的田园景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人们改变了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以及政府颁布的一些土地政策的实施使得林盘面积逐渐减少;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许多人进入了城镇生活,造成建筑的闲置和聚落的空心化。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融入,越来越多的村民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林盘进行了随意的改造,将原有的特色川西民居建筑拆除,自建小楼房,破坏了川西独特的乡村景观。
(3)川西林盘以农业生产为主,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保证经济、生态效益同步显现;在传统乡村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珍贵的农耕文明、内陆生产生活模式、民风民俗、民居建筑等文化资源。可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林盘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承载了丰富的乡土文化,作为川西地区典型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其文化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挥区域特色,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有(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共同性原则
4.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③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④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高炉炼铁是一种传统的炼铁工艺,使用该工艺生产的铁占世界铁产量的95%以上。2016年瑞典某大型铜铁企业开始研发试验“氢气炼铁”工艺,并于2021年采用该工艺成功试验生产出首批钢材。下图示意高炉炼铁与“氢气炼铁”工艺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的突出优势是( )
A.能源消耗少 B.生产成本低 C.生产效率高 D.环境效益好
6.采用“氢气炼铁”工艺的钢铁企业在选址时应首先考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清洁能源丰富 B.铁矿品位较高 C.生态环境良好 D.交通运输便捷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表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绿色GDP,即传统GDP扣除资源、环境等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以后的部分。绿色GDP指数=绿色GDP/传统GDP×100。下图为我国2013年传统人均GDP与绿色GDP指数分布关系图(数据未包含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GDP指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B.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GDP指数成正比
C.传统GDP与绿色GDP差值较大的多为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区
D.在资源节约、环境治理上东部地区不需要关注
8.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的是( )
A.北京 B.江西 C.贵州 D.辽宁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过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10.如果共享快递盒被大力推广,将( )
①增加快递包装成本②减少森林破坏③增加快递发送速度④减少快递垃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地生态产业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箭头( )
A.①表示秸秆、沼气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12.实现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 )
①开垦草场,增加畜产品种类②使用化肥,提高农产品产量③发展食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④采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合理配置并不断调整人类活动,能够使水-能源-粮食(W-E-F)系统压力处于最优状态。下图为1997~2015年我国W-E-F系统压力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在2005年以前,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 )
A.随时间呈升—降的变化 B.与能源压力指数变化完全一致
C.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下降 D.由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下降
14.在1999年后,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快速下降,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低耗能产业增多
C.产业转移的发生 D.节约资源观念深入人心
15.我国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人口分布的聚集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我国W-E-F系统压力增大、压力空间不平衡。下列属于缓解我国W-E-F系统压力的积极措施是( )
①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食物结构多样化
②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提高人口布局集中度,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④合理布局相关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好山好水出好茶”,茶叶的生长分布、质量高低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茶叶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典型特点,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上其他一些茶叶出口国的崛起,我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被削弱,国际地位受到威胁。下图示意福建省茶叶产地分布图。
(1)简述该地茶树生长的不同季节易受到的气象灾害。
(2)分析福建茶叶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3)为增强我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请你提出合理措施。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的姑姑经营了一家废品收购站,暑假里小明去姑姑家玩,调研了废品回收的组织模式(下图)。
(1)与企业废弃物相比,指出居民生活废品的特点。
(2)概括个体回收者在废品回收利用中的作用及意义。
(3)小明发现姑姑家的废品摆放杂乱,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于是对收购站做了一个规划,请将废纸、金属、塑料填写在下图空白方框处,并说明理由。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罕坝位于内蒙古离原的东南,地处内蒙古离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平均海拔1500m,历史上的赛罕坝是一处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在辽、金时期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后因掠夺性采伐、开垦和连年山火,到近代,赛罕坝地区变成沙漠,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经过50多年的不断治理,赛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林场现已开发为森林公园,吸引众多游人。
(1)随着赛罕坝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分析森林对当地土壤的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2)结合赛罕坝地区的地理环境变迁案例,谈一谈你对人地关系的看法。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玉狮场是云南省一个古朴的村寨,位于苍翠的群山环抱之中,主要居民是普米族。即使今天,这个村寨几乎没有受到太多外来文明的干扰,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依然是弹羊头琴唱歌,村边清澈的小溪水捧起来就能喝,房子是木板房,甚至有些碗都是用木头挖出来的。村里有500多亩承包地,主要经济作物是土豆、玉米和芸豆,耕作不用化肥,他们把山上的松叶搜集起来铺在牲口圈里,给牲口当被褥,当松叶被踩踏沤烂,就被挑到地里给庄家当肥料。
有人在玉狮场的林区发现了矿脉,指责玉狮场人脑子不开化的声音越来越多,这也让一些村里人产生了动摇。村干部说,上面指示要搞“开发式扶贫”,发展是硬道理,以后必须“向大山要效益”。
一边是神圣的土地,一边是可以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树木和矿脉,玉狮场百姓心理很矛盾。村里人的坚持成为了被人嘲笑的迂腐,不知这种坚守还能持续多久。
(1)简述玉狮场经济的突出特点。
(2)推测玉狮场村民没有大面积砍伐森林和开矿的主要原因。
(3)描述玉狮场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循环经济内容与过程。
(4)结合玉狮场的具体情况,为玉狮场村民提出“向大山要效益”的具体措施。
2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形成了高度网络化的排灌体系,历史悠久的川西林盘就衍生于这些纵横交错的河流、灌渠之间。川西林盘不仅构成了成都平原独有的田园景观,亦是川西农耕文化的结晶,形如田间绿岛、随田散布,单个林盘(如图一)由林木、宅院围合而成,成为集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散居聚落单元。
成都市郫都区是成都平原林盘聚落的核心区,现存林盘数量多。但受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传统林盘不断遭受破坏,数量和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图三示意郫都区位置及2018年林盘分布密度。
(1)在林盘结构模式图(图二)中的方框内写出院落、农田、林木,并简述河流和灌渠对林盘形成的影响。
(2)近年来郫都区东南部传统林盘数量减少明显,试推测其成因。
(3)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都市大力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确定林盘产业发展方向。请从乡村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