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3产业转移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完成下面小题。
1.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每100千克薰衣草约萃取0.5千克精油。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导向属于( )
A.市场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2.加拿大铝土矿蕴藏很少,但它从其他国家进口铝矿,炼铝能力居世界前列,其原因是( )
A.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水能资源丰富,炼铝成本低
C.铁路运输发达,便于原料输入 D.科研力量强,具有人才优势
【答案】1.B 2.B
【解析】1.题意表明,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每100干克薰衣草约萃取0.5干克精油,则熏衣草精油生产中,原料运输量大致是产品运输量的200倍,因此为了节约运输成本,薰衣草精油生产应布局在原料产地,因此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导向属于原料导向型,不是市场导向型,B正确,A错误;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经过萃取提炼而成,需要消耗的能源不多,技术要求不高,因此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导向不属于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CD错误,故选B。
2.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A错误;影响炼铝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为能源,加拿大水能资源丰富,炼铝成本低,所以可以进口铝土矿,发展炼铝工业,B正确;加拿大铝土矿蕴藏很少,需从其他国家进口铝矿;铝土矿主要是海运,而不是依赖铁路运输进口铝土矿,C错误;炼铝是动力导向型工业,科研力量不是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B。
【点睛】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3)环境因素。
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
A.亚洲 B.北美 C.欧洲 D.非洲
【答案】A
【详解】A.根据图示中的比例数值可知,1951年以后,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比重数值差最大的是亚洲,所以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亚洲,故A正确。B.对比1951年和1994年的图例可知,此时间段北美洲增长比重约为0,比重基本上没有变化,故B错误。C.对比1951年和1994年的图例可知,此时间段欧洲为负增长,说明产业转入减少,故C错误。D.对比1951年和1994年的图例可知,此时间段其他地区为负增长,说明产业转入减少,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4.(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突破芯片产业困境的关键是( )
A.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B.研发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
C.大力发展芯片下游产业链 D.注重芯片设计,寻找代工厂
【答案】B
【详解】我国芯片自主率较低,突破芯片产业困境的关键是研发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故B项正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并不能提高我国芯片自主率。故A项错误;我国芯片产业的困境是自主率低,并不是下游产业链问题。故C项错误;寻找代工厂不利于提高我国芯片自主率。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
5.(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对于新建项目进行价格管制、紧缩信贷
②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③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对于新建项目进行价格管制、紧缩信贷,不利于企业的发展,①错误;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我国制造业转型步伐加快,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智能制造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应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②正确;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高素质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③错误;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我国要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点睛】
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部分跨国企业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东南亚、非洲,主要是由于承接地( )
A.优惠的税收政策 B.市场需求大 C.原料、能源丰富 D.劳动力价格低
【答案】D
【详解】在产业结构转型、用工成本上升等宏观背景下,部分跨国企业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东南亚、非洲等地,由于我国用工成本的上升,转移出去的产业大部分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承接地的劳动力价格低,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湄公河五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国家,是中国对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21年12月3日中老(老挝)铁路的开道,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下图示意2009~2016年湄公河五国产业承接力的变化,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009-2016年,产业转移承接力增长最快的国家是( )
A.缅甸 B.老挝 C.泰国 D.越南
8.该国承接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B.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D.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答案】7.B 8.A
【分析】7.据图可知,纵坐标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比较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四国的产业转移承接力变化曲线,发现代表老挝那条曲线增长速度最快(增长幅度除以基数)。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8.老挝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但进入21世纪后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使承接能力增强,A正确;老挝的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城镇化的发展较慢,B错误;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劳动力素质较低,高科技产业落后,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3.市场因素: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区承接东部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A.资金、技术 B.原料、劳动力 C.动力、土地 D.市场、设备
10.工业转移的实施对新疆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推动城市化进程③减小生态环境压力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B 10.B
【分析】9.该地区位于我国主要的产棉区,故该地区发展纺织工业有丰富的原料;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经济不发达,劳动力廉价,可以为纺织工业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B正确。新疆的资金、技术、市场、设备优势均不如东部地区,A、D错误。动力、土地不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B。
10.纺织工业转移有利于推动新疆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化的发展,①②④正确,B正确。大量纺织工业转移到该地,增大该地生态环境压力,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表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或地区)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①所示国家或地区是( )
A.日本 B.韩国 C.我国香港地区 D.我国台湾地区
12.图中所示产业可能是( )
A.纺织、服装、电子装配 B.机械、化工、电力
C.食品、电子、宇航 D.煤炭、钢铁、汽车
13.图中所示国家或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
A.劳动力资源充足、价廉 B.都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C.都已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D.市场广阔,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11.A 12.A 13.A
【分析】11.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从欧美国家转移到日本,60~70年代转移到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80年代转移到中国大陆,90年代后期又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故选A。
12.由题目可知这些产业应当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电子装配工业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故选A。
13..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地区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劳动力资源充足、价廉,生产成本低。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小。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新疆棉花产地及棉纺织企业西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影响棉纺织企业西进新疆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 B.市场
C.动力 D.原料
15.下列关于棉纺织企业西进对新疆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构建跨区域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B.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C.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D.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答案】14.D 15.B
【分析】14.新疆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棉基地之一,棉花产量大,品质高,因此影响棉纺织企业西进新疆的主导因素是原料,D正确;劳动力、市场、动力不是新疆发展棉纺织工业主导因素,ABC错误。故选D。
15.棉纺织企业西进对新疆的影响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有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如构建跨区域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ACD不符合题意;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如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会破坏新疆的生态环境,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产业转移的发生,有多种原因。
(1)因为当地出现了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迁出区来说,可能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他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
(2)为了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转移。如台湾产业向祖国大陆转移。台湾的机电企业转移至大陆,对于大陆来说,可以增加就业。
(3)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进行的产业转移。如广东省政府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并期望通过这次产业转移,使广东省的产业布局逐步实现“均衡分布,平衡发展”。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某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指出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并简析原因。
(2)简述北京转出产业的主要特征。
(3)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带来的影响。
【答案】(1)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主要原因:这些工业属于先进制造业,技术要求高,且直接面向市场。
(2)产业特征:科技含量低,需要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密集(或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3)有利影响: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
不利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分析】本题以产业梯度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以及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要求较高。
(1)
根据材料“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读图可知: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有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些产业是技术要求高且直接面向市场的先进制造业。北京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适合发展先进制造业。
(2)
根据材料“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从图中可看出北京的纺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梯度<0.5,其中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污染严重的产业,且这些产业科技含量低,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从北京转出。
(3)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北京向河北转移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可以增加河北的就业机会;工业的发展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同时促进河北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升级促进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河北经济发展。同时,不利影响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移入可能会给河北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点睛】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南是我国桑蚕与丝绸业的起源地,5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就大面积种植桑树,完成了对蚕的驯化,并掌握了缫丝技术,编出织物。自古以来,江南的桑蚕产业经久不衰,但1995年以后,随着江苏、浙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桑蚕业快速衰落,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桑蚕业迅速崛起,现阶段占我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下图)。近年来,广西提出在“东桑西移”的基础上,加快“东丝西移”“东绸西移”的步伐,发展捻丝、织造、服装、印染、绢纺及相关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以期把广西的桑蚕业做成一条强大的产业链。
(1)分析1995年以后,江苏、浙江桑蚕业快速衰落的原因。
(2)对比江苏、浙江,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业迅速崛起的自然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广西“东丝西移”“东绸西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1)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农业比重明显下降,规模化、集约化、装备化相对滞后的桑蚕产业盈利能力低下;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桑树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乡镇企业污染严重,影响桑蚕生长发育。
(2)对比江苏、浙江,广西壮族自治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桑蚕年结茧次数多;土地资源丰富,宜桑面积广。
(3)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打造本土品牌,提升知名度;减少工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本题以“东丝西移”“东绸西移”为背景,涉及产业发展条件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中的问题相关知识,考查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
(1)
由材料可知,“1995年以后,随着江苏、浙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可以推知工商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以个体生产为主的桑蚕产业经济效益降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桑树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早期的乡镇企业缺少规范化管理,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桑蚕的生长发育。
(2)
对比江苏、浙江,从纬度、气候、土地资源等方面入手,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业迅速崛起的自然原因。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与江苏、浙江相比,广西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冬季受寒潮影响小,无霜期长,桑蚕结茧次数多;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面积广大,农业用地较浙江、江苏多,桑树适合种植区域广。
(3)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广西“东丝西移”“东绸西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际就是丝绸工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前期茧丝绸业产业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不足,生产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技术等的投入力度,吸引人才,引进管理经验,打造自身品牌,构建市场销售网络,推动广西茧丝绸业产业链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点睛】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材料二: 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联系图
材料三: 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人,外来人口约200万人,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海外侨胞20万。某世界著名电脑公司的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皇岗的公路瘫痪,全球70%电脑将会加价。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有中关村,南有东莞”之说。
(1)东莞电子信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与东莞相比,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3)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国际跨国公司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答案】(1)生产基地。
(2)高端产品研发或新产品开发研究。
(3)东莞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土地价格较低;临近香港、台湾等。
【分析】跨国公司未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商品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全球各地寻求最佳区位,在发展中国家建加工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其廉价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北京与东莞相比,高校、科研院所多,科技力量强。
【详解】(1)从材料三中可知,东莞电 子信息企业主要生产电脑外围设备,即主要功能是生产基地。
(2)与东莞相比,北京中关村具备技术和人才优势,未来发展的方向与东莞不同,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的优势,发展高端产品或新产品开发和研究。
(3)根据工业区位原理,跨国公司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东莞具有丰富且相对较廉价的劳动力;东莞的基础设施完善;根据材料信息“东莞通往深圳皇岗的公路瘫痪”可知,东莞交通便利;东莞的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国内市场广阔;靠近深圳、香港、澳门,有利于产品的快捷运输等。
【点睛】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欧美地区的一些跨国公司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跨区域直接投资,率先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转移的现象。
材料二:下图为全球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
(1)简析材料二图中产业转移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分析欧美地区率先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
(3)近年来,我国环渤海地区在中央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下,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
(2)欧美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土地、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等的上升,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压力加大,欧美地区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故进行产业转移,并且形成向亚洲转移的明显趋势。
(3)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承接的产业应以资源节约型为主;应该加快承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步伐。
【分析】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进而影响部分企业的战略决策。
【详解】(1)图中信息表明,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和地区在区域分布上非常不均衡,其中以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主,尤其是中国为主。
(2)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水平高,现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成本不断上升,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内部交易成本上升、市场规模缩小、环境恶化,环境保护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其进行产业转移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市场、获得最大利润。导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3)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牺牲环境效益为代价;同时要有选择地承接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科技创新的产业;并且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要注意加强自身高新技术的发展。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2: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地区 人口占全省比重(%) GDP占全省比重(%)
1995年 2005年 1995年 2005年
珠三角 29.70 45.56 65.80 77.46
粤东 31.12 27.76 13.80 9.10
粤西 20.85 16.15 10.54 7.67
粤北 18.33 10.63 9.86 5.77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化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3)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1)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位于东南沿海,毗邻香港、澳门,靠近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恰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
(2)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充足、工人工资低、优惠政策等。
(3)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全省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以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条件,考查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 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化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南靠东南亚;我国著名的侨乡,华侨投资资金多,便于引进先进技术;恰逢国家产业转移。
(2)读图和材料得知,粤北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通过政府的引导进行一些产业转移。所以粤北地区对比珠三角地区,具有土地价格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较低、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
(3)本题为影响分类题,关键词“产业转移”,答题方向“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产业转移与区域的协调发展一一以东亚为例,产业转移的有利影响主要是有利于广东各区域产业调整升级;促进产业分工和合作,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加速转入区的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协调发展。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3产业转移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完成下面小题。
1.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每100千克薰衣草约萃取0.5千克精油。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导向属于( )
A.市场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2.加拿大铝土矿蕴藏很少,但它从其他国家进口铝矿,炼铝能力居世界前列,其原因是( )
A.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水能资源丰富,炼铝成本低
C.铁路运输发达,便于原料输入 D.科研力量强,具有人才优势
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
A.亚洲 B.北美 C.欧洲 D.非洲
4.(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突破芯片产业困境的关键是( )
A.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B.研发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
C.大力发展芯片下游产业链 D.注重芯片设计,寻找代工厂
5.(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对于新建项目进行价格管制、紧缩信贷
②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③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部分跨国企业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东南亚、非洲,主要是由于承接地( )
A.优惠的税收政策 B.市场需求大 C.原料、能源丰富 D.劳动力价格低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湄公河五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国家,是中国对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21年12月3日中老(老挝)铁路的开道,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下图示意2009~2016年湄公河五国产业承接力的变化,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009-2016年,产业转移承接力增长最快的国家是( )
A.缅甸 B.老挝 C.泰国 D.越南
8.该国承接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B.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D.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区承接东部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A.资金、技术 B.原料、劳动力 C.动力、土地 D.市场、设备
10.工业转移的实施对新疆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推动城市化进程③减小生态环境压力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表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或地区)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①所示国家或地区是( )
A.日本 B.韩国 C.我国香港地区 D.我国台湾地区
12.图中所示产业可能是( )
A.纺织、服装、电子装配 B.机械、化工、电力
C.食品、电子、宇航 D.煤炭、钢铁、汽车
13.图中所示国家或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
A.劳动力资源充足、价廉 B.都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C.都已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D.市场广阔,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新疆棉花产地及棉纺织企业西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影响棉纺织企业西进新疆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 B.市场
C.动力 D.原料
15.下列关于棉纺织企业西进对新疆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构建跨区域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B.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C.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D.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某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指出北京具有梯度优势的工业并简析原因。
(2)简述北京转出产业的主要特征。
(3)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带来的影响。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南是我国桑蚕与丝绸业的起源地,5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就大面积种植桑树,完成了对蚕的驯化,并掌握了缫丝技术,编出织物。自古以来,江南的桑蚕产业经久不衰,但1995年以后,随着江苏、浙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桑蚕业快速衰落,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桑蚕业迅速崛起,现阶段占我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下图)。近年来,广西提出在“东桑西移”的基础上,加快“东丝西移”“东绸西移”的步伐,发展捻丝、织造、服装、印染、绢纺及相关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以期把广西的桑蚕业做成一条强大的产业链。
(1)分析1995年以后,江苏、浙江桑蚕业快速衰落的原因。
(2)对比江苏、浙江,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业迅速崛起的自然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广西“东丝西移”“东绸西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材料二: 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联系图
材料三: 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人,外来人口约200万人,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海外侨胞20万。某世界著名电脑公司的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皇岗的公路瘫痪,全球70%电脑将会加价。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有中关村,南有东莞”之说。
(1)东莞电子信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与东莞相比,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3)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国际跨国公司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欧美地区的一些跨国公司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跨区域直接投资,率先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转移的现象。
材料二:下图为全球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
(1)简析材料二图中产业转移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分析欧美地区率先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
(3)近年来,我国环渤海地区在中央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下,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2: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地区 人口占全省比重(%) GDP占全省比重(%)
1995年 2005年 1995年 2005年
珠三角 29.70 45.56 65.80 77.46
粤东 31.12 27.76 13.80 9.10
粤西 20.85 16.15 10.54 7.67
粤北 18.33 10.63 9.86 5.77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化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3)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